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㈠ 新聞價值與新聞道德有何區別
區別:
1、內容不同:
新聞價值是事實的內含,而新聞道德是行為准則和規范。
2、特點不同:
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新聞道德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
3、取決因素不同:
新聞價值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
(1)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擴展閱讀:
一、新聞道德通常包含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新聞自由。
(二)獻身於正義、人道、國民幸福。
(三)報道真實、公正。
(四)重視品格和責任,拒受饋贈和賄賂。
(五)不得自私、攻訐、誹謗、抄襲、造謠。
(六)不侵犯個人隱私。
(七)為新聞來源保密。
(八)拒絕和不寫廣告新聞。
二、新聞價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新聞滿足受眾的生理需要性
因為,一般只有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後,才會談到其他的需要。若新聞越能滿足人們急切需要的物質生存資料,那麼它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特別是在物資緊缺的年代,這種表現就更明顯。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有關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在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少受受眾的青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它與一個地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和人們的心態是緊密聯系的。
若人們的基本需要已滿足,人們又不思進取,那麼這種新聞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的基本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關房地產的新聞會更吸引受眾的興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基本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緊緊抓住人們的基本需求特點,才能寫出好的新聞。
2、新聞滿足受眾的安全需要性
突出表現在受眾對事關自己利益的事特別關注,它與第一點是緊密相連的,但是它並沒有第一點那麼關繫到生存的問題。
如比較關注有關權益保護的問題。新聞的階級性問題可以在這一部分得到說明,人們處於一定的階級中,為了求得一定的安全感,人們必須對於階級問題有個態度,或支持,或反對。所以,新聞的階級性也是新聞產生社會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3、新聞滿足社交的需要性
表現在新聞中,人們比較關注的是歸屬感,突出表現在人們對於與自己接近性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包括心理與地理的接近。
4、新聞滿足心理的需要性
在這方面突出表現是受眾對於有關滿足自己的自尊、尊重、權威與地位等的需要,如對於國家及個人榮譽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中國地位提升的新聞會受到受眾的注意。對於有關自己的榮譽的新聞,受眾會更加關注。
5、新聞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性
這方面表現在新聞中就是對於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新聞的需要,如,對於培訓機會的獲得的新聞的關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