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

發布時間: 2025-09-16 03:10:06

㈠ 新聞價值與新聞道德有何區別

區別:

1、內容不同:

新聞價值是事實的內含,而新聞道德是行為准則和規范。

2、特點不同:

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新聞道德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

3、取決因素不同:

新聞價值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

(1)關於社會道德的新聞擴展閱讀:

一、新聞道德通常包含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新聞自由。

(二)獻身於正義、人道、國民幸福。

(三)報道真實、公正。

(四)重視品格和責任,拒受饋贈和賄賂。

(五)不得自私、攻訐、誹謗、抄襲、造謠。

(六)不侵犯個人隱私。

(七)為新聞來源保密。

(八)拒絕和不寫廣告新聞。

二、新聞價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新聞滿足受眾的生理需要性

因為,一般只有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後,才會談到其他的需要。若新聞越能滿足人們急切需要的物質生存資料,那麼它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特別是在物資緊缺的年代,這種表現就更明顯。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有關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在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少受受眾的青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它與一個地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和人們的心態是緊密聯系的。

若人們的基本需要已滿足,人們又不思進取,那麼這種新聞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的基本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關房地產的新聞會更吸引受眾的興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基本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緊緊抓住人們的基本需求特點,才能寫出好的新聞。

2、新聞滿足受眾的安全需要性

突出表現在受眾對事關自己利益的事特別關注,它與第一點是緊密相連的,但是它並沒有第一點那麼關繫到生存的問題。

如比較關注有關權益保護的問題。新聞的階級性問題可以在這一部分得到說明,人們處於一定的階級中,為了求得一定的安全感,人們必須對於階級問題有個態度,或支持,或反對。所以,新聞的階級性也是新聞產生社會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3、新聞滿足社交的需要性

表現在新聞中,人們比較關注的是歸屬感,突出表現在人們對於與自己接近性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包括心理與地理的接近。

4、新聞滿足心理的需要性

在這方面突出表現是受眾對於有關滿足自己的自尊、尊重、權威與地位等的需要,如對於國家及個人榮譽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中國地位提升的新聞會受到受眾的注意。對於有關自己的榮譽的新聞,受眾會更加關注。

5、新聞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性

這方面表現在新聞中就是對於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新聞的需要,如,對於培訓機會的獲得的新聞的關注等等。

熱點內容
律師培訓視頻 發布:2025-09-16 05:15:58 瀏覽:438
2016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16 05:07:40 瀏覽:308
北大法律碩士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16 05:03:21 瀏覽:615
法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 發布:2025-09-16 05:01:58 瀏覽:969
法院放款單 發布:2025-09-16 04:20:57 瀏覽:32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