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方法論讀後感

法學方法論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5-09-25 00:09:45

A. 一本書本怎樣做讀書筆記

劃出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嘛
也可以寫寫讀後感啊

B. 讀後感:法學方法論-引論

最近在法律工作過程中,常常明顯地感受到自己在法律解釋、法律邏輯方面的功力薄弱。就如昨天的小短文所說,「似乎一切都在進入瓶頸期」——上學時積攢的功力,似乎也已經用到頭了。

於是,我苦苦地找尋書單,想再多補補課,彌補一下學點學生時代沒有好好上的法理學。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猛然想起:早在六七年前,我就買了一本卡爾拉倫茨先生的《法學方法論》。說到卡爾拉倫茨,就不得不提一句王澤鑒。法考名師鍾秀勇說,王澤鑒先生是「迄今為止黃種人里民法學得最好的人」。而卡爾拉倫茨,就是王澤鑒先生的德國師傅。

這本《法學方法論》,我嘗試度過幾次,都沒有成功讀進去;現在又是自我提升的需求,又是工作剛需,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地再嘗試研讀,並以讀後感、讀書筆記的方式,寫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無論水平如何,總算是一個邁出嘗試的第一步吧。

拉倫茨先生認為,法學研究方法目前(2013版)沒有統一的標准,是「法學思考的確信之喪失」。至於什麼是「法學思考的確信之喪失」,拉倫茨先生沒有進行闡述。結合上下文,或許應理解為:有別於以往,當今的法學研究過程中,尚未有適當的方法來解答法學自身的問題。因此,「法學思考」的方式尚未固定,學界缺乏對「法學思考」方法的共識。

法律判斷常常包含價值判斷,而「法學思考」又喪失了「確信」,因此法律研究不再被要求得到恰當的答案,僅要求答案存在合理性,可以被接受即可。

但是,價值判斷不像事實判斷,沒有相對客觀的評判標准,因此,從價值判斷出發的邏輯推理,不能保證接理論的正當性。

在此基礎上,法官在價值判斷和法律條文的指引下,將法律適用於案件;我們(指學者們;作為律師,維護法律正確適用自然也是義不容辭之責)審查法律適用中的價值判斷,是否符合一般承認的法律原則。而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律方法。

然而,前文已經提及,當今的法學研究中,尚未有真正恰當的學科研究方法;而作者又認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見得適合法律這門科學。因此,作者試圖針對法律的「價值取向」發展出合理的法律方法論,其對該方法發展,源自於對法的理解。

最後,作者認為,在對法律進行理解,發展研究方法時,法哲學、詮釋學、司法判例、法教義學等學科或內容,都是必須進行研究的學科。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