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道德感
『壹』 如何理解公共道德大學生應該如何做遵守社會公德的表率和模範
道德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道德的標准就藏在我們每個人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中。怎麼樣才能不負此生,活得自在、清白,有意義?如何才能對得起自己這單方向的生命旅程?今天小編就簡單論一論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8
做一個正直的人。
一個小嬰兒當然不會明辨是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入,逐漸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層層教育,便有了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工作上、生活上中、人際交往時正直的人自然行的端、立得正,才能稱之為有道德的人。
2
/8
做一個誠信的人。
人以誠信為本,失信者寸步難行,誠信者行遍天下。人人都願和誠信的人相處,買東西沒有假貨,借還東西信守承諾,多放心呀,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坑蒙拐騙,充滿信任的社會下,陽光都顯得格外耀眼。
3
/8
做一個幫助他人的人。
沒有一個人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誰都有困難的時候,這時,伸來的援助之手令人感動,雪中送炭總是讓人倍感溫暖,每一次自然災害發生時,許許多多平凡的志願者們奔赴前線,為受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絕對稱得上有道德的人。其實生活中處處可以幫助他人,就看你願不意手留余香,將道德進行到底。
4
/8
做一個孝順的人。
當了父母才知父母的不易,所以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應時刻心存感恩,就這樣,從現在起,做一個常回家看看,吃吃父母做的飯,多和父母拉拉家常的孩子;做一個帶父母散散步,到處旅旅遊的孩子;做一個陪父母下下棋、跳跳老年舞的孩子,就這樣享受和父母一起慢慢變老又豈不是一種最好的浪漫。做一個善良的人。
善良是人內心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對全世界溫柔的心情,善良的人心中充滿同情,同情大街上乞討的老者,同情新聞中受苦的孩子,同情路邊遇到的賣菜大媽,做一個文明的人。
社會發展到現在,離開不開文明的腳步。遵守社會行為規范,與人相處和善,穿著得體,談吐禮貌,公眾場所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不隨意抽煙、不隨手丟垃圾……文明的細節太多太多了,但正是這一舉一動彰顯著道德的光芒。
7
/8
做一個責任的人。
有責任心的人在哪都讓人感覺很踏實,心裡暖暖的。對父母的孝道,對孩子的教育,對工作的履職,對朋友的信任,哪一樣都是滿滿責任心的體現。
8
/8
做一個努力拚搏的人。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努力的人隨身都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努力吧,朋友們,拼搏吧,朋友們,新的一天,工作上創一流,生活中認真對待,不能不說這道德的人生很爽。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鍾,卧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3、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上課時要提前到教室進入准備狀態,課堂上要積極配合老師搞好教學活動,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不能視而不見。另外,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監督崗及其他人的批評、勸阻
4、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求人幫助之後,一定要說:「謝謝」。如遇他人求助,應盡力給予幫助,如不能解決時,應說:「很抱歉。」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購物之後也應說謝謝。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員,適時禮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場。乘坐公共汽車、火車,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上車不要爭搶座位
『貳』 公眾人物應該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雖然目前我國現行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公眾人物的社會責任,這個概念還主要體現在回道德層面答,因公眾人物作為偶像尤其給青少年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於社會責任,應當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盡到責任、完成任務扮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公眾人物大多享有較高知名度,能夠帶來示範效應,應有模範表現,應樹立正面的社會形象,對公眾輿論、社會價值取向、道德等方面起到積極良好的表率作用。
公眾人物應當為自己的不當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負責。如果一個領域中的公眾人物沒有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就應接受輿論的評判,承擔起不當行為帶來的不良後果。公眾人物更加應當接受輿論監督。所以作為公眾人物,都應該顧及社會利益和責任。利用其影響力積極多做於社會有利的事情,傳播正能量,少做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作為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不僅僅是代表著其個人,因其社會知名度會吸引大眾的關注,不容忽視的是其言行舉止在短時期內對社會受眾產生的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所以更應該接受公眾監督,承受公眾的公開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