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道德檢查目的
① 會計職業道德檢查的目的是為進行會計職業獎懲提供依據.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機制的主要內容有:
(1)財政部門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監督檢查;
(2)會計行業組織對會計職業道德進行自律管理與約束;
(3)依據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建立激勵機制,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情況進行考核和獎懲;
(4)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情節嚴重的,由財政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② 為什麼要研究會計職業道德機制
一、研究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問題的意義
1.問題的提出。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於會計行業來說,既面臨發展壯大、融入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機遇,同時也迎來了具有強大優勢的國際會計公司的嚴峻挑戰。在這種充滿競爭、文化多元化和信息密集的網路經濟環境中,中國會計行業必須接受國際社會以及世界各國更加嚴格的監督。因此,在公平開放的國際競爭中,沒有職業道德約束與講誠信的企業將難以逃脫被淘汰的厄運,沒有職業道德自律的會計人員將被剝奪參與競爭的資格。現代會計管理推崇倫理道德與誠信,這是現代人本管理和行為科學的客觀要求。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也是會計行業的立行之本,目前,我國會計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因此,筆者提出該項命題。
2.研究的意義。會計行為是對經濟事項的確認和計量過程,是提供信息的一個重要的領域,除了必須將本職工作置於法律法規的約束和規范之外,還必須具備與其能夠適應的職業道德水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求越來越高。中國古代賢者認為「人無誠信不立,事無誠信不成,國無誠信不威」。「一諾千金」的成語體現了古代人對誠信的價值判斷。因此,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也是會計道德的精髓。市場經濟是誠信經濟,誠信表達了會計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體現了會計人員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和鑒證者,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開展與之相適應、相匹配的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建設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二、會計誠信和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
1.會計職業道德。
所謂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體現會計職業的特徵,是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內容為: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提高技能、搞好服務。這是每一個會計從業者從事會計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的職業道德,也是會計從業者在實踐中自覺遵循,不斷充實和發揚光大的美德。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取決於會計職業的產生,它是會計人員在長期的職業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總結出來的,用以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之間、會計人員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關系的職業道德,是主觀意識和客觀行為的統一。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是行業發展之源,是會計工作之本。誠實守信,就是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搞虛假,不為利益所誘惑。要執業謹慎,信譽至上,說到底就是誠信為本,這是會計人員最起碼的道德規范,是會計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之一。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的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行為規范。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有利於規范各單位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有利於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朱�基同志給國家會計學院的的題詞「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就是會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的職業道德標准。
2.會計誠信。誠信是指誠實守信,就是老實忠厚,信守諾言,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誠實和守信兩者的意思是相通的,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誠實是守信的基礎,守信是誠實的具體表現,不誠實很難做到守信。會計誠信就是要求會計人員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正大光明。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人員要樹立「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准則,不做假賬」的職業理念,服務於單位,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公眾。模範執行財會法規,忠實維護財經紀律,敢於同一切違法行為作斗爭,強化「以會計信息質量為核心,以整頓和規范會計秩序為中心,以提高財務管理增加效益為重點,以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理念,實現會計工作質量的提高和會計工作的新發展。做人以誠信為本,做會計工作同樣以誠信為本。
三、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誠信的現狀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在現實生活中,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受主義膨脹,法制觀念淡薄,會計道德淪喪,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會計資料,利用職務謀取私利。這種違法犯罪行為雖然是少數會計人員所為,但也反映出新形勢下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緊迫性。
2.會計誠信缺乏。大量的經濟違法犯罪活動和腐敗現象,幾乎都與財會人員的誠信分不開,主要表現在:(1)追求私利、監守自盜。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小團體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原則,甚至串通作弊,為違法違紀活動出謀劃策直接參與偽造、編造虛假會計憑證、會計報表。(2)違背原則、弄虛作假。一些注冊會計師和會計事務所在執行獨立審計業務時沒有嚴格執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准則,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客觀上認同會計造假行為。充當了被審計單位會計失真的保護傘,給國家和投資者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失。
四、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失范、誠信缺乏的原因分析
1.社會變革及市場經濟對價值觀念的沖突。隨著社會變革的日益深入,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隨之發生變化。由於利益驅動的負面影響,人們的道德標准下滑。在會計工作中,遇到了經濟發展和道德沖突的困惑,在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滑坡中,小團體與社會利益發生沖突占據了會計職業活動中利益關系的絕大多數。
2.會計從業環境不利於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誠信規范。當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發生道德與誠信沖突時,會計人員面臨著如果堅持准則、堅守職業道德、如實反映會計信息就有可能被辭退下崗的痛苦選擇,這在客觀上形成了「站得住的頂不住,頂得住的站不住」的社會現象。從近年來公開曝光的會計造假、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等違法行為案件中,可以看出單位負責人的授意、指使、強令等是會計人員不能堅守會計職業道德,不能如實反映會計信息的原因所在。另外,我國會計人員堅守職業道德和講求誠信的外部法律保障與法律制度不夠完善,也不利於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社會誠信。
3.缺乏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的自律組織。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的自律,從本質上看從來就不是會計人員個體的事情,而是會計職業界整體的自律。因此,要實現會計職業團體自律,建立健全相應的自律管理機構是首要任務,它是實現會計人員自律的基本組織保障。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專門的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的自律組織,這對於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監督,對於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建設,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與誠信的宣傳教育和監督檢查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會計人員業道德與誠信偏低,雖然受社會風氣的影響,但與教育的不到位有很大關系。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較長時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視德育與誠信教育。而參加工作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中雖有職業道德與誠信的內容,但實際上從未體現。
五、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解決會計誠信的建議與對策
1.加強職業道德培訓,全面實施會計誠信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與誠信教育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手段。會計人員個人道德修養,一方面是自我教育,另一方面還要依靠社會教育來強化。因此應採取不同的方法,狠抓落實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教育。
2.改善會計人員的行為環境。會計人員不僅工作在會計領域,還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其職業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會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一個道德意識淡薄、社會誠信缺乏、公共意識低下的社會環境中,不可能營造出高品位的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凈化會計職業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圈的努力所能做到的,而要依靠社會各方面的變革和協調,尤其是應該與法律、法規以及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建設好會計職業道德與社會誠信。在加強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今天,各行各業都應該自覺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使全社會形成誠實守信的氛圍。
3.完善和健全「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
要按照行為自律、行政規范框架,建立「以行業自律為基礎,政府行政監督為主導,法律法規的完善為准繩」的三位一體的監督系統。通過嚴格的科學管理,培養會計人員形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同時,要制定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相關制度,建立一套良性機制,使得會計人員從被動的、外部壓迫的遵守職業道德,過渡到自覺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
4.建立和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的考評與獎勵機制。
在日常生活中,社會對會計人員的從業行為所作的有關評判,對會計人員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和較為有效的方式。因此,應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誠信情況建立檢查、考評、獎勵制度,並與崗位的聘任、提升、工資晉級等結合起來。通過這種方法,能夠不斷地強化會計人員遵循職業道德和誠信建設,並採取相應的表彰和處罰制度,激勵會計人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與誠信規范。
總之,會計職業道德與誠信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泛的社會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隨著會計改革的不斷深入,講求會計誠信,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③ 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的作用有哪些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有利於會計法規制度的有效貫徹實施。從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上看,遵紀守法、依法辦事是其重要內容之一;從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制的關系來看,會計法制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有利保證,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法制的必要補充,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是執行會計法制的前提。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督檢查,促使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必然有利於會計法規的貫徹實施。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有利於會計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的貫徹。我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堅持准則、客觀公正、提高技能、保守秘密、文明服務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對會計職業道德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符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予以肯定和獎勵,對不符合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予以批評和懲治,必然會在會計隊伍中形成一種崇尚會計職業道德、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的良好氛圍,從而可以促進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規范化、社會化和自覺化。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督,有利於會計隊伍素質和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涉及到會計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義務、職業紀律、職業責任、職業技能等方方面面,體現的是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和修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會計人員的素質和從業能力,關繫到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監督檢查,有利於會計隊伍建設,有利於單位發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④ 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的主要意義在於( )。
【答案】A、C、D
【答案解析】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是道德規范付諸實施的必要方式,也是促使道德力量發揮作用的必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促使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規范。獎懲機制利用人類趨利避害的特點,以利益的給予或剝奪為砝碼,對會計人員起著引導或威懾的作用,會計行為主體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都必須遵循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否則將受到相應的懲罰或譴責。獎懲機制把會計職業道德要求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2)裁決與教育作用。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不僅對會計行為的對錯做出裁決,而且鞭笞違反道德的行為,褒獎那些符合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並使其發揚光大,蔚為風氣,人之效尤,互相砥礪。因此,會計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具有道德法庭的作用,而且具有教育作用,使廣大會計人員生動而直接地感受到會計職業道德的價值。(3)形成抑惡揚善的社會環境。會計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會計職業道德的好壞,對社會道德環境的優劣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社會道德環境的好壞,同樣也影響著會計的職業行為。獎懲機制是抑惡揚善的重要手段。通過倡導、贊揚、鼓勵自覺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貶抑、鞭撻、譴責查處會計造假等不良行為,有助於人們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從而進一步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發展。
⑤ 關於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的意義,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答案】A、B、C
【答案解析】會計職業道德檢查與獎懲的意義在於:①促使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規范;②裁決與教育作用;③形成抑惡揚善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