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美國恐怖主義立法

美國恐怖主義立法

發布時間: 2025-09-27 18:34:18

『壹』 美國有沒有危害國家安全罪

本罪,是指以造謠、誹謗或者其他方式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我國現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的行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國會於1918年通過了《煽動叛亂法案》(The Sedition Act of 1918)。這部法律禁止美國人在戰時用不忠不敬的語言議論美國政府、軍隊和國旗,並禁止謊報軍情以擾亂軍心士氣。美國人發表支持敵國、阻礙徵兵或干擾戰時生產的言論和文字,也被視為犯罪。最高刑期為20年。國會還在1917年通過了《間諜法案》(The Espionage Act of 1917)。大批反戰的左翼激進分子被捕入獄。社會主義領袖尤金.德布斯因發表號召抵制徵兵的演說而被判10年監禁。 在愛國激情影響下,當時的美國公眾和主流報界對他們所認為的賣國分子紛紛喊打。不過,後世學者普遍批評《煽動叛亂法案》並認為當局戰爭期間濫用了法律。這部法案在1920年 12月被國會廢除。(出處:bbs.guilinlife.com/thread-4...)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文保障公民言論和出版自由以及和平結社的權利。普通公民發言指責政府或批評社會,不管別人同意不同意他的觀點,他都是在行使自己的憲法權利。在美國,抨擊政府和體制的聲音天天不絕於耳。 西方的主流觀點集中於:如果只是以言論,誹謗的方式等煽動顛覆,是不以為罪的,是合法言論,雖會被國家主流媒體譴責。但是若是實實在在以非和平的暴力手段想要推翻政權(有具體行為),才會致罪。

『貳』 愛國者法案的起源

2001年,「9·11」恐怖襲擊讓整個美國為之戰栗。對美國政府來說,最大的震動在於:策劃襲擊的恐怖份子是以合法的身份來到美國、學開飛機、用普通電話和普通網路電子郵件聯絡,最終成功地組織和實施了這次恐怖襲擊的。
美國痛定思痛,決心要加強本土安全、防患於未然。於是,緊隨「9·11」之後,美國國會進行了大規模的立法來支持反恐行動。例如2001年的《美國愛國者法案》(USA PATRIOT Act,這個法案以防止恐怖主義的目的,擴張了美國警察機關的許可權。根據法案的內容,警察機關有權搜索電話、電子郵件通訊、醫療、財務和其他種類的記錄等)。 法案極具爭議性,它極大地增強聯邦政府搜集和分析美國民眾私人信息的權力。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