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第八十四條
A. 關於新舊法律適用的問題
針對你的問題應該適用立法法第八十四條:
第八十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專治條例和屬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即法律不涉及既往,但有例外。
如果一個行政違法行為從時空上跨過了相關法律的頒布時間點,從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方面考慮應該參照刑法規定的從舊兼從輕原則來適用。
也就是適用對於這個違法者最為有利的法律,但是特殊情況除外(如知識產權法中的一些規定)。
只要舊法不認為違法的一律適用舊法。
舊法認為違法但是新法不認為違法適用新法。
舊法認為違法新法也認為違法適用懲罰措較輕的法。
(1)立法法第八十四條擴展閱讀:
《新舊法的適用原理與規則》在分析法律在時間先後關系中可能遇到的諸多應用問題及其特徵的基礎上。
主要對不溯及既往原則的理論基礎、不溯及既往原則的例外及其在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作了深入地研究和討論。
並對「新法優於舊法」、「從舊」、「從新」、「從優」等一系列相關適用規則的含義、適用范圍、各規則之間的關系及其應用中的若干技術問題作了討論,旨在為法律適用提供理論上的依據。
B. 關於行政法規溯及力的問題
《立法法抄》第八十四條襲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所以要判斷某些規范性文件的溯及力,要看該法規是否有溯及力條款。否則,即使對相對人有利,也不能適用新規定。《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沒有溯及力條款,因此不能適用新條款。勞務人員難以要回押金
C. 法的溯及力指的是新法頒布後對它生效前所發生的事件和行為可以適用的效力,我國目前採取的是何種原則
我國在刑法上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我國《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和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對於刑法的溯及力,各國採取不同的原則,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從舊原則,即新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一律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具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具有溯及力,但舊法(行為時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時,依照舊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
上述諸種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適應實際的需要,為絕大多數國家刑法所采,我國刑法亦采此原則。
(3)立法法第八十四條擴展閱讀
我國修訂後的刑法典第1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根據這一規定,對於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97年10月1日修訂刑法生效前實施的行為,應按以下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對此,不能以新刑法典規定為犯罪為由而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即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的體現。
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現行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處刑較當時的刑法要輕,也不例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適用當時的刑法。
對一種行為刑法的溯及適用,只限於未經審理或者雖經審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的場合;已經生效的判決,不應根據刑法的規定加以改變,以維護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嚴肅性和穩定性。
從法律學來看,溯及力是指,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其指定的范圍(時間與空間)內有對民事法律行為等行為的有無效力是否合法的決定力。
5、《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的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的溯及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溯及力
D. 法不追溯及既往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法不追溯是關於法的時間效力的原則之一。該原則要求法律只能適用於它頒布生效以後發生的行為和事件,不能適用於它頒布生效以前所發生的行為和事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E. 法不溯及既往司法解釋
法的溯及力,即法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頒布的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1、《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根據該條規定確立法的溯及力原則:從舊兼有利。2、最高人民法院於2001年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適用刑事司法解釋時間效力問題的規定》,規范並統一了刑事法律的溯及力問題。但民商事法律規定並沒有統一的溯及力的規定。3、新法適用新法出來後的民事法律關系,如果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在舊法時,適用舊法而不是新法。不過民法上的不溯及既往為原則上不溯及,對原來沒有經過司法裁決的民事關系和事實,可以適用新法,如果新法上有明確規定適用新法的,必須適用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