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幸福的論文
A. 議論文,道德是人生的必修課700字
莎士比亞說過生命是短促的,只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道德有時是只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
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門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不斷去學習的。
雷鋒,相信大家都不生疏吧。一提起雷鋒,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位普通的中國士兵,在他短暫的二十二年的人生歲月中,以平凡朴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一提起雷鋒,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他生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幫列車員拖地、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友家中寄錢等。所以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可見在他那短暫的人生中做了多少好事,給別人帶來了多少快樂和安慰。
雷鋒精神除了孝老愛親、正直勇敢、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外,還有一項,也是最重要、最簡單的一項——勤儉節約。雷鋒從小便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曾多次奪得「節約標兵」的稱號。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歷來重視節約。可是當人類文明進程步步推進的時候,「節約」這個優良傳統卻不被人們重視了。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從遙遠的孔子到今天的勞模,從古老的《道德經》到現在的道德教育,時代在變,但道德從未改變,它約束著我們,成為了人生的第一準則,仁、義、孝、忠依然是人們追求的「完美」。道德下,我們拚棄損人利己之事,道德下,我們鄙視不忠不義之人。一個有道德的人是珍惜名譽的,用一個高尚的舉動博取社會的青睞;一個有道德的人,既然索取社會就要回報社會;一個有道德的人,只需平和而又正確的處世而不是傖俗的去展示自己的卑劣。
道德會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的火花;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到的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B. 教師職業道德與幸福感的關系淺談
教師職業道德與幸福感的關系淺談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教師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著培養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社會主義的教師職業道德批判地繼承了古代師德的優秀遺產,以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行為規范為指導,從根本上區別於以往的教師職業道德,是最先進、最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
所謂教師職業道德,就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應該遵守教師這種職業的原則、職業標准,規范自己的教育、教學言行;不做有損教師人格的事情,不說有損教師形象的話,一切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去做。
幸福是人之為人意義的實現,幸福感是指心理慾望得到滿足時的狀態,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並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教師的幸福感與教師職業道德共生於教育過程中,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對教師幸福感提升意義重大。教師幸福感是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職業道德則是獲得教育幸福的必要條件。
有些人認為,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教師的幸福是相互矛盾的,其實不然,我認為任何事物總是要一分為二地看待。教育生活也不例外,既有「教師職業道德」要求,也有教師的幸福。
偉大的教育家魏書生曾說過:「教育是一項可以給人以雙倍精神幸福的勞動。教育對象是人,是學生,是有思想、有語言、有感情的學生。教師勞動的收獲,既有自己感覺到的成功的歡樂,更有學生感覺到的成功的歡樂,於是教師收獲的是雙倍的、乃至更多於其他勞動雙倍的幸福。」我想,只要你是一位教師,肯定跟我一樣,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體會到了不平淡的幸福。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與教師職業幸福感相對應的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也普遍存在,我在網上看過一些調查,從結果看,教師的經濟待遇、工作壓力、社會地位等是導致教師職業厭倦感的主要因素。但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因素,那就是一個人從事同一職業久了,往往會被單一重復的生活方式磨滅激情,自然會產生厭倦心理,相當於現在的'一句流行話:「審美疲勞」。意思是再美的東西,每天在你身邊,被你擁有,你往往也會熟視無睹,漠然以待。
幸福是體現自身創造力和價值感得到實現,人生價值得到肯定後產生的感覺。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總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無可非議。但其實什麼是幸福,永遠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一個人人眼中會倍感幸福,充滿感恩,在另一個人眼中或許會深感痛苦,充滿沮喪,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觀都取決於不同人的生活態度、生活價值觀和心境心態。
教師的幸福來自孩子的真摯的感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千差萬別的,要做好工作,就得充分發揮創造性。由於這種工作的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學識淵博,並且每時每刻都要開動腦筋,創造性的處理各種問題。例如,由於你的點撥,使學生想出了更為簡便、快捷的解題方法;由於你的幫助,使學生改掉了不良學習習慣,積極上進;或者又是你的輔導,使學生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這些無不閃耀著你創造性的智慧的火花,而由此帶給自己的成功感更是令自己幸福不已。
其實,教師想真正獲得幸福感,最重要的一條是自己調整好心態,經常換位思考,從積極、樂觀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情。時刻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一切,時刻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教師職業有其特殊的要求,職業幸福感和教師自身的榮辱觀、師風師德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師德高尚、熱愛學生、精通業務、教學相長、堅持學習、師生和睦、敬業奉獻、團結互助是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基礎和源泉,因此,作為教師,知榮辱、優師德,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職業幸福感!
;C.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
講道德永不過時,社會無論何時都需要道德的力量去維持,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以道德為話題高三 議論文 範文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1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
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 傳統 文化 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
《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 教育 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2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無數次遇到誘惑。今天,我們就學了一篇課文《釣魚的啟示》,主要內容是講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去釣魚,兒子釣上來了一條非常大的鱸魚,兒子很得意,可實際上離釣魚開放日還有兩個小時。爸爸讓兒子把魚放回湖中,兒子乞求父親不要把魚放回去,父親沒有任何商量餘地,硬是把鱸魚放了回去。因此,兒子從這件事中懂得要放棄貪欲,三四十年過去了,他成為了一位建築設計師。
兒子雖然不想把魚放回湖中,可是,他聽了爸爸的教誨,放棄了大鱸魚。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有一個道德感非常強的爸爸,時時教育和引導他成為一個正直、誠實、有道德的人。在兒子成為設計師的道路上,他遇到了許多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可每一次,都會想起父親的教誨,每一次都能抵制住那個誘惑。
我也有過面臨著道德抉擇的時候,有一次單元考試,我考了98分,我大喜過望,可是翻到背面一看,不對啊!怎麼減了2.5分,應該是97.5才對。哦!我知道了,一定是趙老師給我算錯了分數。這是,我的心裡出現了一個魔鬼,他在對我說:「你不去告訴老師,她也不會知道的,你還可以在考核上多加1分。」我覺得這個理由很充分,甚至心裡就准備這么做了,可是,我的心裡又像是飛出一個天使,她也對我說:「你應該去告訴老師,雖然少加一分,可你卻是個道德高尚的人。」
於是,天使戰勝了魔鬼。我選擇了聽天使的話,去找趙老師把分改過來,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趙老師竟然說:「孩子,這0.5分送給你,算作你誠實的獎勵。」我聽了真是太高興了,這時,我彷彿把一塊重千斤的石頭放了下來,感覺身上一下子輕鬆了很多。這只是我學習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感謝趙老師能在我抉擇的時候給予我鼓勵和鞭策。講不講道德就是一瞬間的選擇,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成為有道德的人,不要被榮譽、金錢等等一系列誘惑人的東西所打倒,讓道德常駐我們心中。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3
「當一切的規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時候,你離邪惡有多遠?」這是恐怖片《隱身人》海報上的一句話。一個透明的人面對那不透明的世界時,潛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慾望開始蘇醒,於是,就有了那個邪惡的隱身人以及這部驚悚的影片。
真正的不安並不來自於片中的可怕情節,而是來自於我對自我的拷問,「當沒有任何規則制約時,你會做壞事嗎?」我的答案竟是:我會!這是源自人性之下的潛伏的慾念,也許外面每個人心底都靜置著邪惡,而禁錮邪惡的束縛一旦開啟,那麼就有了人類歷史上諸多暴行。
我認為,人類文明的根本象徵在於控制慾望,這也是人類擺脫野蠻的標志。起先對於慾念的壓制來源於道德,這是一種來自人類長久社會活動中積累的理念,明白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這是我國古代儒學的中心之道,但古人雲:無德必之,唯德必危。這就是說,沒有強制的道德是蒼白無力的。從這一點上說,法家倡導的「以法治國」才是治理社會的 方法 ,儒家所謂「以德治國」只是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
我們無法抑制慾念的衍生和流動,卻可以約束由慾念產生的行為,這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礎上的規則。我們的邪念可能將某種道德顛覆了千次萬次,但帶有懲罰性的規則使得邪念無從迸發,並扶正著道德之樹,從而形成了法制社會。可謂「人性本惡,而人行總善。」
道德是規則的基礎構建,但違背道德卻未違背規則,納撒尼爾·霍桑筆下的威克菲爾德就是這樣的人物,也許是出自對流浪的熱望,他在某一天離家出走,卻只到離家僅有一個街道之隔的旅店住下,並且一住便是二十年。這個離家出走的流浪者更引人注目,讀者不禁會由此丈量他距社會倫理道德間的距離,他違背了道德,脫離了本位,但我們不能說他有任何越軌行徑,而老練的霍桑為我們解答了難題,他在最後寫道:「在看似傷亂的世界中,我們每個人被規范地放在某一個位置,一旦脫離了這個位置,我們將被這個世界永遠地地遺棄。」這個威克菲爾德將被事實上也的確為這個世界所遺棄。在這里,威克菲爾德違背的是另一種規則,一種社會法則。
正如《麥田守望者》中斯賓塞先生對霍爾頓所說:「人生就是一場球賽,我們卻要遵守每一項這樣或那樣的規則。」是的,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參加這樣的「球賽」,就只有遵守所謂「規則」。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4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最聖潔的心靈,它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我曾經讀過這樣的一個 故事 :有兩個小男孩在沙漠旅行,有一次他們為了一件小事打了起來,小光打了小明一記耳光。被打的小明,跑到沙地上寫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記耳光。第二天,他們走在沙漠上,發現了沙漠綠洲,他們興奮地跑到水邊喝水,小明一不小心掉到了水裡,小光看見了,奮不顧身地救了他,小明在石頭上刻了一行字: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小光看見小明的兩次舉動截然不同,十分不解,便問道:「為什麼我打了你,你在沙地上寫,而我救了你,你卻要在石頭上刻?」「當我被傷害時,我會讓它快點遺忘。消失,比如風把沙子的痕跡抹掉,相反,如果朋友幫助了我,我是不會讓任何東西磨毀它,比如把字刻在石頭上,讓它天長地久,永遠銘記!」說完,兩個小男孩緊緊地抱在一起了。
道德有時也是一種愛心。2008年5月12日是一個讓人永遠無可忘懷的日子。惡運是在2點28分向四川襲來,8級大地震讓大地震動起來,眨眼之間,一棟棟高樓大廈以變成廢墟,那一個個幸福的家庭被這無情的地震給拆散了,到處都傳來孩子們那痛苦的哭聲,同時,一個個叔叔阿姨躺在地上,閉上眼睛長久地睡著了……看到這個情景,我恨不得立馬插上翅膀,飛到四川,和那些無助的小朋友說:「你們並不是沒有了親人,我們都是你們的親人朋友,讓我們手牽手,肩並肩,共同面對困難!」大家知道這個消息後,紛紛捐款,當然,我也不例外,我捐了10元,雖然很少,但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因為我知道要學會有「德」,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當你陷入困境時也會有人拉你一把。生活是一面鏡子,學會道德,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生活也會還你微笑。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5
什麼是財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無外乎有如下觀點,財富就是金錢,財富就是知識,財富就是閱歷………嚴格來說這些觀點沒有問題,但筆者認為高尚的職業道德也是寶貴的財富。
比如這個船主和漆工的`故事,船主交代給漆工的任務是刷漆,所以漆工只要能認真完成刷漆任務即可,但職業道德告訴這個漆工,這個洞可能會讓這艘船沉沒,所以道德的力量讓他但這個漆工卻在刷完漆之後補上這個漏洞。而正是這個不經意舉動使漆工不僅贏得了船主大量的額外獎勵,而且還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德國哲學家康德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燦爛的星空就是我們的理想,而實現理想的途徑就是要具備崇高的道德。
西漢名相張良在椎擊親王未遂幾近窮途末路之時,不厭其煩為一老人穿鞋,而正是陷入絕境的張良依然保持的這份恭敬,讓他最終獲得絕世才學,成為一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一代名相。而在張良的成功其實就是道德力量的再現。而當今社會,因何18路人會面對受傷的2歲小依依而見死不救生,因何號稱世界一流的動車故障頻出,因何會有那麼多曾經風光無限的貪官落馬,根本原因在於道德缺失。因為道德缺失,所以缺少了同情心,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因為道德缺失,所以忘卻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所謂道之不存,德將焉附?
吳斌,一個最普通的客車司機,駕駛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途中,意外遭受金屬片襲擊,在生命垂危的情況下,吳斌用盡最後力氣,換擋、停車、拉手剎、打開雙閃燈,拯救全車乘客,而這一系列動作完成之後,吳斌倒下了。吳玉蘭,一個普通的老師,面對無恥的劫匪,雖頭破血流依然,保護659張考生准考證。從這些人身,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華這塊大地上茁壯生長。
吳斌走了,但省委書記為他留下了眼淚,數萬群眾自願去為護送他的靈車,整個中國為吳斌而感動,中國最美的司機的稱號將是我們這個民族最大的財富。吳玉蘭老師受傷了,但她面對兇殘劫匪依然想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她的行為讓我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職業道德。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財富,我們這個社會需要高尚的道德去支撐,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中國需要高尚的道德,讓我們一起呼喚,期待高尚的道德能占據每一個的心靈,高尚的道德能夠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相關 文章 :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
★ 高中作文以道德為話題的範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800字精選例文
★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5篇模板(2)
★ 道德高中作文範文五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作文
★ 關於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
★ 以道德修養為話題的高考作文4篇
★ 以道德為話題的優秀高中作文:懂得
D. 過於一篇1500字的道德論文
你以下面這幾篇文章作為基礎和參考,自己確定主題,糅合自己的思考,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
道德對人類社會意味著幸福吉祥,意味著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一九八八年,75位諾貝爾獎得主集聚巴黎,他們在一份聯合宣言中寫道,人類要想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學說的核心就是仁愛道德。英國的大哲學家、社會學家湯恩比博士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慈悲,慈悲與仁愛的意思相近,西方的聖者耶穌,教給人博愛,所以世界上任何正信的宗教,以及所有好的學問中,所有關於道德的論述,核心都離不開一個愛字。「道」是超越時空的大自然運行法則,「德」就是人們按照自然法則去做去生活,所以遵守道德,過有道德的生活,心中充滿慈愛善良,能夠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就是在遵守人生的交通規則,就能讓一個人的人生順暢,事業有成,身心和諧,家庭和諧。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你周圍的世界就像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你發出去的是什麼,給你返回來的就是什麼。你發出去的是愛和善良還有感恩,別人回饋給你的也是愛、善良還有感恩,還記得那句歌詞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乘以十三億就匯聚成了愛的海洋。道德才是真正的尊嚴,讓我們每個人,都去過這種真正有道德、尊嚴,平和喜樂的日子吧,就簡單的說上一點吧,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到你,阿彌陀佛!
初學《弟子規》心得體會
近來學習蔡禮旭老師的細講《弟子規》,感覺受益良多。一個人能不能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讓人生幸福,不在於他有多少財富,有什麼樣的地位,而在於他有沒有真正的理智、智慧。理智智慧在哪裡體現?在抉擇上體現。因為人生最難的不是奮斗,而是抉擇。
拿擇食來說,你是抉擇合理均衡的膳食搭配,還是順著自己的慾望,常常大魚大肉。抉擇前者,再配合適量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愉快自在的心情,你得病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身體的健康程度會比較好。如果抉擇後者,那麼身體容易呈現酸性體質。眾所周知,酸性體質是各種慢性病的溫床和根源。若干年之後,疾病就來找您了。醫學專家早已證明,現代社會大多數慢性病,跟不良的飲食習慣尤其是食肉多有直接的關系。
再拿擇友來說,老祖宗告誡我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麼我們省察一下,我們周圍經常交往接觸的都是什麼樣的朋友,是損友還是益友?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壞人。那些作姦犯科的所謂惡人,除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失敗的因素以外,抉擇惡友損友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成人犯罪姑且不談,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很多都是因為交了不好的朋友,沾染上很多不良習氣,一步一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再說說擇偶,現代社會,中國外國,離婚率節節攀升。這裡面當然有它深層次的原因。就淺近的原因來說,擇偶擇錯了。他或她沒有建立起正確的擇偶觀,不注重考察對方的德行。在擇偶當中容易被對方表面的偽裝所蒙蔽,感情沖昏頭腦。等到婚後,對方身上的惡劣品質逐漸顯露,正所謂「原形畢露」,這才後悔莫及,正印證了一句話:「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
在所有的抉擇當中,抉擇你的思想觀念、擇念最重要。擇念就是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普遍有這樣一個價值觀念: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聖先賢教誡我們「志當存高遠」,深入分析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他們之所以成為人民的罪人,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偏差了,擇念擇錯了,他們當官,不是為了要造福人民利益百姓,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一念錯誤,淪為階下囚。再反觀從古至今那些聖賢人,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海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焦裕祿「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周總理一生嘔心瀝血為人民……,正因為他們抉擇了正確的思想觀念,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他們能夠名垂青史。他們的偉大精神和高尚的情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努力拚搏,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學習聖賢經典貴在力行,我願意把弟子規落實在生活工作當中,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每個人都付出一點愛,十三億人民就匯聚成了愛的海洋。轉變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015年1月30日
因果報應的道理
《三字經》上說,苟不教性乃遷。當一個人從小不能夠接受到倫理道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就會學到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很容易隨著自己的慾望和惡的習性發展,現在抱持著這種錯誤的西方價值觀的人很多,很多女孩子就是受這種價值觀的影響,想通過出賣自己的色相,找情人當二奶傍大款,或者從事色情行業,想不勞而獲一步到位。她得到了嗎?白白糟蹋了自己的身體,毀壞了自己的名譽,折損了自己命里的福分,也沒得到什麼。即使有得到的,你再跟蹤觀察,你看她那個福分能保住多長時間?很多都是沒過幾年,這里投資失敗賠掉了,或者那裡被自己另外的男友或情人或者其他人騙走揮霍掉了,或者因為其他的災難損失掉了,反正保不住。為什麼?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凡是你順應自然規律得到的財富是吉財,是你命里的,可以保得住。凡是違背自然規律得到的財是凶財,比如通過不正當男女關系得到的財,這種財不是命里的,這就保不住。而且凶財凶入必然凶出,凶出就是這個凶財走的時候,必然附帶著凶災。聖賢教誨告訴我們:天道禍淫其報最速。就是說,人如果造作邪淫,折福折的最快,因果規律的懲罰來的最快。相信嗎?我認識的我們那兒的一個人,他的妻子是個教師。他跟他妻子的一個好朋友勾搭在一起,拆散了兩個家庭,結果這兩個男女現在活得沒有人樣了,這個男的把一份好工作也丟了,聽說還吸毒,兩個人靠打工借錢過日子,這個男的經常打這個女的,用這個女人自己的話說,刀子上斧子下,現在還這么年輕已經陷入了非常悲慘的境地。更大的惡報還在後頭呢。據有關資料顯示,如今落馬的貪官中95%都包養情婦,有的地方達到了100%。這個數據難道是偶然的嗎?我們要深思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是落馬的貪官只有5%包養情婦。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邪淫折福折的最快確實是自然規律。按理說這些官員命裡面有很大的福報,但是福報再大,也禁不起邪淫的折損。你敢挑戰自然規律,自然規律就必定會來懲罰你,讓你從一個富貴之人,一下子淪落為一個很貧賤的人。從古至今,縱欲貪淫可以亡國,別說是敗一個家敗一個人了,太容易了。有的人會說,我的朋友就這樣,也沒見他受什麼報應。現在不報,不等於將來不報。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人,以他們的遭遇和命運驗證了因果法則的人太多了。其實因果報應就是作用力反作用力(牛頓第三定律)。只不過有的報應來的快來的明顯,比如說你現在拿一個東西以十公斤的力量撞擊牆壁,牆壁馬上會給你一個十公斤的反作用力。有的報應來的比較慢比較不明顯,我們常說做善做惡就好比農民在田地里種種子,不管你種的是善種子還是惡種子,往往要經歷一個培養成熟的過程,那個善報或者惡報才會現前。這個過程的長短並不確定,有的是一年半載。有的是三年五載,有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有的是這世不報要等到下一世或者不一定哪一世才報。因果報應貫通三世,過去世、今世、未來世,人真有過去世來世嗎?真有。你有依據嗎?英國科學家約翰·艾克里爵士,因發現並證實眾生靈識不滅,而榮獲了1963年諾貝爾醫學獎(靈識就是我們說的靈魂)。同時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全世界科學家舉手錶決,承認有六道輪回。1984年至1985年的世界書目大全中,關於人有前生後世的專題新書就有一百多本。馳名全球的心理學家溫巴博士,通過對兩千多人的考察印證,確證有六道輪回,加拿大電視台向全國播放了采訪實況。
既然因果報應貫通三世,那這個報應的表現形式有的時候就是非常復雜的,時間跨度很大。所以我們看到有的人行善積德還遇到這樣那樣的災難,是因為他所遇到的災難和不順這個惡果,是他過去世或者今世所種的惡種子先成熟了,他先受這個惡報。這個時候如果他能咬牙堅持,不怨天尤人,更加行善積德,就能把這個惡報的程度減輕,把惡報的時間縮短。惡果報在前面是好事,惡報報完了,善報就會慢慢來臨,這就叫災盡福來。至於他所做的善,絕對不會白做,那個善種子也要經過一定的培養過程,善的果報才會成熟。這就是傳統文化所講的因果報應之理。有的人不懂這個道理,常常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跨度內看事情,還以為災禍是偶然發生的,也不懂得把災禍和邪淫以及各種的惡行為聯系在一起考慮,就得出結論說因果報應不準,這實在是誤解。有的人無惡不作,我們看到他還是那麼風光,這是因為人家過去世修了大善積了大德,那個善種子在他今世成熟了,所以他得這個福報。或者他的父母祖上積了大德,這個善種子到他這一代成熟了,他也能享受這個福份。或者他的父母本身有大福報,他享受的是父母的福蔭。但是他做的惡絕對不會白做,等他的福享完了,惡的種子成熟了,惡報就會來臨。這就叫福盡災來。我們看到很多落馬的貪官還有不法企業家,以及各行各業造惡損德的人,雖然風光了一些年,但是有錢有權之後,瘋狂的造作邪淫以及其它惡的行為,加速度的折損自己的福分,福報享光了惡報就來了,到頭來落得個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的悲慘下場,有的甚至天降橫禍連性命都丟了。這就證明了不是不報時候不到,時候一到統統要報確確實實是真理。現代社會色情泛濫帶給人們的身心不和諧、家庭不和諧甚至破裂、引發犯罪等災難性後果,證明了邪淫害人是不爭的事實,證明了做善得福、作惡得禍的因果法則確為真理,證明了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儒釋道傳統文化,那些聖賢們所講的道理真實不虛。證明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人性的教育、道德的教育,確確實實可以喚醒人的良知,幫助人們得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我們只要認真學習,照著去做就能夠趨吉避凶,得到真實的利益。
E.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1
道德是一雙無形手,推開封鎖在心裡的一扇窗;道德是一扇窗,窗外是蔚藍的天空;道德是一片天空,它孕育著無數純潔的心靈……道德是社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范,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有些人以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難,其實只要你去做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也很簡單,道德就是誠實守信,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就比如說,我又一次去坐公車,因為那輛公交車上非常的擁擠,在我上公交車時已經只剩最後一個位子了,車又開了幾站,就在這時,有一位老奶奶上車了而車上卻沒有位子了,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一絲難色,我心理想:我該不該給老人讓座呢?如果讓了,別人會不會說我出風頭?不讓座,萬一老奶奶站不穩,摔跤怎麼辦。我心裡就像有一個小天使和小惡魔在爭辯一樣,小天使說:「快給老人讓座吧,要做一個孝敬老人、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說:「別聽她的,萬一讓了座,別人說你出風頭怎麼辦呢?再說了,坐在位子上比站著舒服多了。」小天使說道:「快給老人讓座吧,老師上課時不是經常說要尊敬長輩的嗎?」「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不讓!」「讓!」……這幾個字在我的腦海中不停的爭辯。想了一會兒,我決定了,給老人讓座,因為老師經常說讓我們做一個尊敬.長輩的好孩子,小惡魔的詭計沒有得逞,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於是,我便鼓足了勇氣,對老奶奶說道:「奶奶,你坐這兒吧!」老奶奶感激的對我說:「真是個好孩子。」在這時,我的心裡比吃了蜂蜜還甜呢!
道德有時是不易察覺到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說不定你就已經有了道德。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又比如說有一次,我在小區的路上騎車,我突然看到,有一枚小小的螺絲釘,「屹立」在路中間,差點扎破我的自行車輪胎,我並沒有抱怨,只是走下車去,撿起那枚螺絲釘,把它扔進了垃圾桶……
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去不斷學習與更新的。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2
那天,吃完西瓜,姐姐叫我把西瓜皮扔到樓下的垃圾箱,我二話不說拎起袋子便往樓下走。
出了門口,卻發現原本與大門相對而立的垃圾桶沒了蹤影。為了方便樓道里的業主倒垃圾,小區物管特意在每個樓道口設置了一隻高大的塑料桶,還每天不定時地由專門的清潔工來清理垃圾。我料想是小區的清潔工此時正在清理那隻垃圾桶,過不了多久它便會在這兒繼續待命。習慣性地隨手把垃圾往綠地上一放便溜之大吉,誰知轉身的那一刻竟發現百米之遙的地方有兩只一模一樣的垃圾桶,怎麼辦?跑過去扔,太麻煩;不去扔,大夥會看樣,清潔工會有麻煩事。去?不去?——算了,就當做沒看見吧!我走得有些忐忑不安。
進了門,站在陽台上往下望,瞥見自己丟的那袋垃圾旁邊居然又多了一顆「黑色炸彈」,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該來的總會來的,誰讓我開創了歷史新紀錄呢?一想到那臭氣熏天的垃圾,那發霉、發酸的氣味,我的內心就多了一份自責與慚愧。平日里,父母教導的「要善良,要多為別人考慮」似乎被我拋到了腦後,老師的教誨——「方便他人,快樂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早已被我忘到了九霄雲外。我真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不,我決不做這樣缺德的人!」我疾步飛奔下樓,拎起那袋西瓜皮朝遠處的垃圾桶走去。「嘭」一聲,瓜皮穩穩地墜落到桶底,我心頭的傷口癒合了一半。接下來,該處理那袋臭臭的、霉爛的垃圾了,就當是對先前過錯的一種彌補吧!
我屏住呼吸,雙手緊緊地拽住袋口,雙腳超速地移動著,我簡直不敢想像,我還有那麼大的能耐可以做競走運動員。但是因為袋子太沉了,氣味太臭了,我屏氣的水平也太有限了,所以走到一半的時候,我實在吃不消了,垃圾被摔在了地上。這一摔可遭了秧,袋子破了,垃圾散了,臭氣真的熏天了。哎,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我心裡自然不爽快,急匆匆回家拿了畚箕、掃把來清掃。
我小心翼翼地把垃圾掃進畚箕里,因為垃圾太臭了,我實在是聞不下去了,就跑到一邊深呼吸,然後像剛才那樣健步如飛,直奔垃圾桶。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四趟,才將路面上的臭垃圾清理盡了。我終於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哎,誰叫我自作自受呢!
自那以後,每當見到小區綠地上的違章垃圾,我就會毫不猶豫地隨手拎進垃圾桶,不為什麼,就當是給清潔工減負,就當是為咱們生存的環境出一份綿薄之力。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3
有一天,我們的同學鄭麗娟中午吃的不合適,下午在教室里吐了,只見鄭麗娟一臉難受的表情,就像吃了苦瓜一樣,眼角還掛著兩行眼淚。同學們有的捂著鼻子說:「好臭!好臭!」同學們有的皺起了眉頭說:「怎麼這么難聞啊!」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楊文奇毫不猶豫地拿起撮箕向操場的沙坑跑去,蹲下來裝了一撮箕沙子,三步並作兩步地趕到教室,用沙子吧鄭麗娟吐的東西蓋了起來。等沙子把水吸干,然後用撮箕把垃圾收了起來,又用拖把把地上拖干凈。
周圍的同學被他的精神感動了,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同學給她接來熱水;有的同學飛快地打開窗戶;有的同學為她捶背。鄭麗娟帶著眼淚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有的時候道德體現在同學們真誠的提醒里。
有一次,我看見一位同學在光榮榜上給自己加了一顆「星星」,我連忙跑過去對她說:「沒有經過老師的批准不可以給自己加的,快點撕下來!」他沒有理我。我緊接著說:「你不能私自給自己貼啊!想得到」星星「,必須得自己努力!」他回過頭來白了我一眼說:「我貼星怎麼啦!你管不著!」說完他就走了。我和馬麗貞找到他對她說:「你還是把你自己貼的那顆:「星星」撕下來吧!只有自己努力獲得的才是真正的榮譽!」她聽了我倆的勸告,果斷地撕掉了那顆「星星」。我和馬麗貞互相看了看,會心的笑了。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讓道德的心靈永遠美麗!永遠純潔!還要讓道德的花兒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4
這周是道德文明周,那我們也活躍一下,探討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更是自我對人生價值的一種體現,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而作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重視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不管是對個人還是整個中華民族都是十分重要的。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知,行為品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
那麼什麼是道德呢?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道德有時是只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道德無處不在,往往通過一些小事得以確實的體現。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有的同學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道德文明沒關系,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確,現代社會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現代社會對人的.道德文明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現代社會對人的道德文明要求更高了。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此外,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還必須學會做一個文明之人。那就要學會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對我們待人處世都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應該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道德無處不在,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就時刻體現著我們的道德,那麼要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無需做作,我們只用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肯定自我價值。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高考道德800字議論文_道德800字作文5
幾年前的一個暑假,爸爸回家來接我去廣州玩,在去火車站的路上,我和爸爸乘坐了一輛計程車。
在路上,車飛快向前駛去,周圍的樹木彷彿都跟小白兔見了大老虎似的樣子,拚命地向後奔跑。我愜意地靠在座椅上,看著周圍流動的風景。後來,計程車駛進了一條人流較多的路段。突然,計程車一個急剎車,差點就把我弄了個「頭撞牆」,還好爸爸把我拉住了。
這次急剎車是因為車在轉彎時遇上了前方駛過來的一輛大卡車。不一會兒,車又緩緩停下了。我朝前方一看,立刻嚇呆了。爸爸用手遮住了我的眼睛,但我還是從爸爸的手指縫里看見了這一幕,一輛電動車橫倒在地上,一個血肉模糊的人躺在地上,不遠處一輛大卡車停在那裡,車上的人跑了。周圍圍了很多人,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就在我想這些的時候,一個人從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來,掏出手機,撥打了120,並且打了110報警。那個人找到了地上受傷的人的手機,並撥通了他家人的號碼。不一會兒,警察和救護車還有傷者的家人都趕到了。120急忙把受傷的人抬走,他的家人傷心欲絕。後來,似乎想到了什麼,發瘋似的沖到那個人的面前,沖那人吼道:「你不會開車嗎?這么寬的路你都撞上人了,不會開車就不要開嘛!而且還是這樣的大卡車。」那人也沒有說什麼,只是任由傷者家人咒罵。似乎只有這樣,傷者家人才能解恨。後來,那個人看見傷者被抬走了,自己也走了。
這時,我也忍不住了。沖上去問他:「叔叔,你真是好人。如果這件事重來,你還會這樣做嗎?」「會呀,當然會。」說完,叔叔笑了。
F. 發個道德與幸福的關系的論文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是理論和實踐領域中的古老問題,其核心在於如何解決道德與人的幸福的不一致問題,尤其是二者之間的沖突,即德福沖突問題。它在本質上是一個公正問題,是一個應該按照德行分配或享有幸福的問題。 綜觀先哲們的論述及基於現實生活的思考,得出幸福的涵義:幸福是在一定社會經濟關系和歷史環境中,在創造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實踐中,對一生具有重要意義的需要、慾望、目的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依照需要、慾望、目的的類型,把幸福劃分為物質幸福、社會幸福、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利他幸福、過程幸福、結果幸福等。幸福不是一種天賦的觀念,也不是人們的意識和情感所固有的,其觀念來源於社會生活,實現條件是由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提供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要使社會安定,秩序正常,除法制手段外,還有道德手段,從古今中外道德的發展變化中得出倫理學界較為接受的道德定義: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關於善惡是非的觀念、情感和行為習慣,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指導人格完善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規范體系。道德規范和德性是道德的兩種基本形式。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網址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2006144011.nhdbname=CMFD2006filetitle=%E8%AF%95%E8%AE%BA%E4%BA%BA%E7%9A%84%E5%B9%B8%E7%A6%8F%E4%B8%8E%E9%81%93%E5%BE%B7%E7%9A%84%E5%85%B3%E7%B3%BB
G. 作文幸福與道德同行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以禮儀之邦享譽世界。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以其禮儀背後崇高的道德內涵,成其經典,流傳於世。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指「禮」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禮儀不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我們要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幫助自己成長的重要內容,勇於踐行「八辱八恥」,以「八辱八恥」作為我們講文明、懂禮儀、樹新風的重要標尺。知理、明禮、拒恥,從講校園文明禮儀開始,從做校園文明先鋒開始,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時一事做起。
知禮明理幸福同行,從遵守學生守則開始。講禮儀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的最基本體現,學生守則是一名學生應有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我們學習做人、做事的第一步。作為一個學生,是整個校園的一分子,要牢牢樹立起校榮我榮、校恥我恥的觀念,遵守校規,恪守校紀,講愛國守法、講明禮誠信、講團結友善、講勤儉自強,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把校園禮儀體現到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一言一行中,把校園文明落實到具體的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