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馬王堆甲乙

道德經馬王堆甲乙

發布時間: 2025-09-29 04:27:48

『壹』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版《道德經》原文

一章(45)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二章(46)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章(47)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
四章(48)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49)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50)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51)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八章(52)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章(53)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
十章(54)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十一章(55)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十二章(56)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57)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十四章(58)
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五章(59)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十六章(60)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十七章(61)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八章(62)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十九章(63)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貳』 馬王堆為什麼出土了不一樣的道德經

古時書籍都由人抄寫,抄寫過程中錯漏在所難免,時間越早的抄本越接近原貌
另一方面,由於秦始皇焚書和秦末戰亂,書籍損失很大,許多書籍都是由人背誦下來直到漢文帝以後才重新抄錄,由於時間較久,記憶出錯,錯誤脫漏難免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
乙本避劉邦諱,可以斷定它是漢朝的抄寫本無疑。甲本由於不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因此可推斷它當抄寫於劉邦稱帝之前。甲本帛書很有可能是直接從戰國時期的竹簡上轉抄過來的,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保存最為完整、最接近原貌的古本《老子》版本。

兩種《老子》抄本大體相同,但和今本(底版是三國時魏人王弼注的《道德經》)對照,在文字上和篇章次序上都有較大出入。

《老子》甲本卷後四篇古佚書,均無篇題,文獻記栽也無可查考。第一篇共181行,約有5,400佘字。是有關儒家思想中的「慎獨」、「性善」的內容。第二篇是有關伊尹論「九主」的內容,共52行,約1,500多字。文中講到九種君主,特別肯定了「法君」。第三篇共48行,約1,500多字。是有關兵家論述攻戰守御的內容。第四篇共13行,約400佘字。文字簡短,綜述了「五行
」和德、聖、智的關系。因後部殘缺甚多,文意不明。《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書皆有篇題,為《經法》、《十大經》、《稱》、《道原》。共抄有175行,約11,160多字。除少數幾篇文字略有殘缺外,其餘保存的都很完整。
據整理者研究其成書年代當在戰國或秦時。有的人認為這四篇佚書或即為《漢書·藝文志》中列在道家的《黃帝四經》,因漢文帝時祟尚黃老,所以把有關黃帝內容的四篇與《老子》合抄為一卷。有人認為第二篇《十大經》中記載黃帝初立,以及他的大臣如力黑(即力牧)、閹冉、果童、太山之稽(即大山稽)、高陽等人的事跡和相互間答之詞,因此可能是《漢書·藝文志》中所列的《黃帝君臣》,或是列入兵陰陽類的《力牧》。

『叄』 馬王堆出土的《老子》為什麼會有甲本和乙本的區別呢++、、

馬王堆出土的《老子》帛書,分兩個抄本,主要區別是抄寫年代的不同:

1、甲本的專文字屬介於篆隸之間,文字沒有避漢高祖劉邦的" 邦"字諱,其抄寫年代,應當是早於高祖在位時期,因此推斷可能是在秦漢之際;

2、乙本的文字是隸書,避"邦"字諱,但是仍然使用"盈"和"恆"兩字,因此推斷其抄寫年代可能是在文景之前。

其中,帛書老子"甲本"是歷史上最好的版本,脫漏較少,內容完整,包括其後一九九三年在湖北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發現的"簡本老子"也無法比擬。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

熱點內容
實驗基地學生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9 06:38:02 瀏覽:624
我離廠刑法 發布:2025-09-29 06:37:53 瀏覽:485
電梯使用單位由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9 06:36:35 瀏覽:603
司法考試商法ppt 發布:2025-09-29 06:23:39 瀏覽:558
央視社會與法欄目專家 發布:2025-09-29 06:16:56 瀏覽:396
不應該立法禁止兒童乞討 發布:2025-09-29 06:16:48 瀏覽:331
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經驗做法 發布:2025-09-29 06:10:13 瀏覽:16
2013年法律顧問成績 發布:2025-09-29 06:03:47 瀏覽:327
法院調查局 發布:2025-09-29 06:02:22 瀏覽:120
食品行政法的主要特徵 發布:2025-09-29 06:01:46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