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道德的2000字論文

關於道德的2000字論文

發布時間: 2025-09-29 15:30:43

㈠ 以道德為話題高三議論文範文

何為財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金錢、知識、閱歷是財富,但高尚的職業道德同樣珍貴。

船主與漆工的故事,漆工僅需完成刷漆任務,但道德驅使他補上了洞,贏得了額外獎勵與尊重。康德曾言,燦爛星空與內心道德並存。道德是實現理想的途徑。

張良在困境中為老人穿鞋,獲得絕世才學,道德力量顯赫。現代社會中,因道德缺失,同情心缺失,責任與使命被遺忘,服務宗旨被忽視。高尚道德,是社會的根基。

吳斌,最普通的客車司機,在生命最後一刻拯救全車乘客,成為最美的司機。吳玉蘭老師保護659張考生准考證,面對兇殘劫匪,不忘職責與使命。道德的力量,正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

高尚的道德是最大的財富。建設民主、文明、和諧的未來中國,需要高尚道德的支撐。呼喚高尚道德,讓其占據每個人的心靈,讓道德在中華大地上茁壯成長。

㈡ 【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 社會道德論文

在人類社會中,社會道德通常體現為人們的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目的,從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活力與發展方向。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篇一

《當代社會道德冷漠問題探析》

摘 要:“道德冷漠”已成為當前道德生活中的一大頑症,它不僅關乎個人修養,也不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深層次挖掘道德冷漠的原因,它是由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管理機制不善和西方消極思潮文化的沖擊所致,針對道德冷漠問題,建設良好的社會管理機制和法律法規建設是根本,開展愛心培育工作,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是重要方面,解決好道德冷漠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以及道德意義。

關鍵詞:道德冷漠 管理機制 公德意運孫識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8.071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Moral Indifference

XU Chuanchuan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6)

Abstract "Moral indifference" has become the moral life of a major chronic disease, it is not only about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is not concive to long-term stability, digging deep social and moral indifference reason, it is b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poor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West negative trend culture shock caused problems for moral indifference, building good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essential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caring foster and strengthen civic and moral ecatio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oral indifference,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moral sense.

Key words moral indifference; management mechanism; moral sense

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一系列關於道德冷漠問題的事件,如“南京彭宇案”“小悅悅事件”,現實生活也普遍存在著冷漠現象汪悄森,諸如行政冷漠、執法冷漠、醫療冷漠等問題,這些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的道德風氣,把人們的道德良知一次又一次地推向了風口浪尖上,針對這些事件,社會給予了高度的關注,人們不禁疑問,什麼是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是什麼,研究這些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以及道德意義。

1 道德冷漠及其現狀

道德冷漠,是指人們道德感麻木及冷漠的現象。本質上是指一種特定的畸變狀態的道德心理及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當中,具體的表現是人們懷疑及漠視道德行為等對道德的冷漠的感情,以及拒斥和推卸道德義務等的消極性的道德態度及道德行為。①在當今我國社會,道德冷漠主要表現為助人為樂意識的淡漠和感恩之情的缺失,當看到別人有困難時沒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而放任他人處於困境之中,例如“小悅悅事件”,困畝眾多路人經過卻沒有人關心孩子,這是缺乏助人為樂意識的表現;在困境之中得到他人的幫助,沒有及時地感謝報答而是誣陷好人,使救助者心寒,綜上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當前的蠅頭小利,對道德懷有一種冷漠的感情,不願意承擔甚至推卸自己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這種做法是斷不可取的,不利於自身的道德修養,敗壞了社會風氣,需要我們從根本上予以抵制和消除。

2 道德冷漠問題的原因

道德冷漠問題的出現,並不是一方面因素造成的,而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我國經濟體制逐步向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轉變,人們的社會關系逐漸經濟化,競爭逐步加劇。由於監管制度的不力、西方消極思潮的沖擊,極易引起個人心理的變化,導致道德冷漠現象的加劇。

2.1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出現社會公德缺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關系決定了人們的道德關系。我國正處於由傳統的計劃經濟向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過渡時期,這種經濟制度改革改變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經濟關系,也必然影響到人們之間的價值觀念、人際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產生了“拜金主義”,推崇金錢至上,把金錢作為衡量人們行為的唯一標准,淡漠了親情、友情在人際之間的重要性,把人們之間的關系理解為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另外,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前人們的收入也基本在同一水平上,但是,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競爭在激發起人們的本身潛能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收入水平的高低不同,這樣人的心態就產生了新的不平衡。②市場經濟使得人們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使得人們的心理距離進一步拉大,感情逐漸淡漠。在現今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會為了職位、機會等利益而勾心鬥角,會為了金錢而產生爭執,會出現攀比的心理和行為,從而使得人們的感情逐漸淡漠,助人為樂品質以及感恩之情的缺失也就很普遍了。中國現代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管理環節上方方面面,並沒有同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許多道德問題還與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密切相關的。

2.2 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監管不力

道德冷漠問題和社會管理機制不完善、監管不力有很大的關系,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們曾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可是抓經濟文明的手很硬,抓精神文明的手相對疲軟,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年代,文明建設、道德建設往往被忽略不計,使得針對經濟建設相配套的制度建設相對落後。例如現今大家所關心的質量安全問題,雖然是許多無德商人的無恥行徑,但也和許多監管部門的無能有關,管理者腐敗以及制度管理的漏洞都給無德商人以可乘之機。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各個方面的管理機制及其管理的能力均沒有同步跟上來。有關專家就指出,這樣的情況,猶如高鐵在高速中的轉彎,並且運行管理機制及人的制控能力等因素又相對缺失,這樣的高速發展,肯定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除了在制度設計方面,社會管理的資源優化方面也會存在一些不可迴避的問題,當今“權責明確”意識還未深入到每個領導心中,問責機制不健全,導致針對事件處罰力度不大,解決問題能力不強,導致類似案件屢次發生,制度缺陷是這類事件的最大原因。

2.3 西方思潮以及價值觀念的沖擊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我們的開放程度越加越高,湧入我國的除了世界各國經驗、技術以外,西方的價值觀念以及思潮也在滲透入我們社會的許多方面。我國傳統的文化也受到了外來的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響,資本主義社會流行的“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等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直接導致我國建國以來,長期宣揚的“大公無私”及“舍己為公”的道德價值觀的衰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的道德觀念是一種以個人為本位的利己主義的道德觀念,這樣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思潮,很易影響和破壞我國當前的還並不完善的道德體系。③西方文化以個人為中心,崇尚個人的自由以及權利,這在表面上很容易誤導我們其中一部分同胞產生自私自利的價值觀念,追求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本沒有錯,但是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傳承了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大公無私”“舍己為公”是我們所應秉持的道德操守,西方利己觀念嚴重影響了這種良好價值觀的傳承。此外,西方思潮種類繁多,名目多樣,許多不良價值觀摻雜其中,容易混淆視聽,使人們難以分辨好壞,這也是西方思潮以及價值觀念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觀沖擊的重要方面。

3 我國對社會道德冷漠的對策

道德冷漠現象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它不僅不利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且極易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的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解決道德冷漠問題刻不容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以及道德意義。

3.1 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針對道德冷漠現象,我們需要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堅持把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切實提高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在傳統文化方面,大力弘揚“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精神,在對待他人時,能夠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別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在對待國家以及集體利益時,推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他人的幸福放在自己的前面,多為他人著想和考慮。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弘揚“文明”“和諧”“友善”的觀念,以一顆真誠、友善的心對待他人。此外,提高公眾的社會道德意識。重中之重是必須要提高我國公民對社會公德的義務意識和道德責任感,對於這種義務,公眾要產生情感上的敬重。通過對社會公眾的大力宣揚和教育,形成全社會重視社會公德的良好風尚,從而,也使社會公德轉化為我國每一個公民的內在德性。同時,使大家都能樹立起道德責任感及榮辱觀,更自覺地承擔起對社會及對他人的社會責任,建立起我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3.2 健全社會管理機制以及法律法規建設

在社會機制建設方面,我們要建立德福一致的獎懲制度,維護“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理想信條。如果國家和社會能夠確保每個人在行善和作惡後都能得到應有的報答,那麼每個人就會秉承這個信條一代代傳承下去,道德冷漠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國家方面,需要制定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制定見義勇為基金,為幫助他人者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通過立法對見義不為者進行適度的懲罰,對人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社會層面,提倡和鼓勵各個基金組織支持見義勇為基金,確保資金來源的穩定性,逐步建立起國家、社會和個人三位一體的基金保障體系和道德高尚者的獎勵機制,避免“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悲劇的發生。

3.3 矯正道德冷漠開展社會愛心培育工作

把道德愛心是一種現代文明社會的價值取向,必須把法制、人性及其情感相互統一起來,並建立起我國新的社會道德體系及其道德評價的標准,教育及引導社會公眾,樂於助人和關愛他人,形成彼此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相互約束的和諧關系。培育人們的愛心,需要從三個層次來展開。首先,要學會愛自己以及家人,愛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名譽,在家庭里,做到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這些一般人都可以做到。其次,要學會孕育“大愛”,把我們的言行融入到愛黨、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勞動、愛科學的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愛心指數,那麼每個人就會成為道德的楷模,道德冷漠問題也就不復存在。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近些年社會道德冷漠問題不斷出現,主要表現為感恩之情的缺失以及助人為樂熱情的減少,產生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經濟、體制建設、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個人道德心理的發展,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就要求我們建立起真正有效的科學合理的社會管理機制和制度,加強社會公德教育,開展愛心培育工作。社會道德冷漠問題雖然突出,但是我們應當明白,道德冷漠現象畢竟是道德支流,隨著各項措施的開展,問題將逐步地減少,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道德冷漠問題將逐步減少,社會道德風氣將會越來越好。

注釋

① 肖士英.道德冷漠感與制度性道德關懷[J].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29-36.

② 吳蓓蓓,彭凱.道德冷漠現象的原因分析及糾正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2(9):13-15.

③ 謝海燕.道德冷漠感剖析[J].社會工作,2007(11下):60-62.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論社會道德的思修論文2000字

㈢ 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

護士的職業道德是護士社會價值和理想價值的具體體現。它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和護士的文化素養,它也是判斷自己與他人在醫護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的標准。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淺論護士職業道德論文2000字篇一

《淺談護士的職業道德與護理行為》

摘要:護士的職業生產道德是以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高度的責任感,精湛的護理技術,精心優質的服務,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療條件和環境,以促進病人早日康復。它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和護士的文化素養,它也是判斷自己與他人在醫護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的標准。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建立新型醫療關系的重要基礎,對提高護理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道德;護理行為;護士素質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3-0-01

護士的職業道德是護士社會價值和理想價值的具體體現。它是根據護理專一的性質,任務以及護理崗位對人類健康所承擔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對護理工作者提出的護理職業道德標准和行為規范,是護士指導自己的言行,調節護士與患者,護士與集體,護士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每個護士做好本職工作的行動指南和行為准則。它直接影響著醫療和護理質量,它也是造就一支高素質護理隊伍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護理行為對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現代的醫院,需要現代的護理,現代的護理需要現代的護士,病人住院不僅是接受醫療,而且是享受醫療。多元化的護理服務成為現代醫院一道精彩的亮點,所以,每個護理人員不僅要為患者提供精心優質的服務,而且要不斷更新專一知識,學習相關的人文教育,心理學,倫理學,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以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發展。

護理人員工作涉及的范圍廣,患者不僅要在護士那裡得到先進的醫療技術服務和悉心的生活照顧,還希望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因此,要尊重病人的人格,珍惜病人的生命,關愛病人的疾苦,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憑借自己強烈的道德責任感和同情感,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樹立“以病人為中人,以護理程序為框架,以整體護理為核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總旨,處處為患者著想,事事為患者所需,進行優質護理 ,微笑服務,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對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

護理工作必須以醫學科學理論為指導,要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嚴密的工作方法,嚴格遵守各項護理制度,自覺執行“三查十對”操作制度及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細致地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做到及時、准確、無誤,杜絕一切護理缺陷的發生。護士的職業道德是護士素質的核心表現,要想把自己塑造為一名醫德高尚,技藝高超,作風高潔的護士,就要在職業素質,言談舉止和儀容儀表等方面進行不斷地歷煉和提高。

1、 護士的儀容議表是護理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要求護士儀表端莊整潔,舉止穩重大方,態度和藹可親,言談溫文爾雅,服務熱情周到,並善於傾聽,換位思考,進行有效溝通,以贏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2],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它說明了語言的重要性,良好的語言可以起到心理護理和心理治療作用,相反,生硬、冷漠的語言會造成患者緊張恐懼的不良心理刺激,反而會加重病情。因此,護士要有良好的語言修養,並以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精心、同情心和責任心去溫暖每個患者,使患者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2、“三分治療,三分護理”它高度概括了護理工作在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首先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肩負起白衣天使神聖而偉大的使命,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救死扶傷,減輕病人痛苦,恢復和增進健康。一個高素質的護士,要以自己嚴謹而認真的工作態度,嫻熟而精湛的護理技術,熱情而周到的護理服務,為患者及時解除痛苦,去得患者家屬的信賴和認可。記得有一次,一位腸梗阻患者住院需要急診手術,術前要留置胃管,患者因慢性鼻炎造成雙側鼻腔狹窄留置胃管非常困難,一位低年資護士幾次嘗試都沒有成功,病人非常恐懼,非常痛苦,家屬也非常著急,於是找到我這位高年資護士,懇求幫忙,我毫不猶豫答應了患者家屬,並告訴患者我可以嘗試一下,“請您相信我,一定要與我配合”,我站在患者的角度,十分同情理解患者,並給以精神上的安慰,讓患者心情放鬆[3]。我的正確引導下,患者積極配合,我嫻熟而敏捷地完成了此項操作,及時為患者解除了痛苦,患者和家屬向我投來了贊許和信任的目光。可見護理業務技術的高低可直接關繫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醫療質量。因此,對護理技能的培養,要不斷地刻苦鑽研新理論、新技術,勇於實踐,大膽創新,不斷地總結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護士服務的對象是人,其中大部分是有生理、心理疾病的患者,因此,患者是護士最好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客觀真實地反映出護理質量的高低。由於護理工作無論是在白天夜晚,常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完成,因此嚴肅忠誠的護理態度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從護理人員的慎獨境界中體現出來。所謂的慎獨是在無人監督獨處的情況下,能夠堅持原則,謹慎行事,不違背職業道德規范自律行事。如:護士為患者進行各項操作能否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對危重患者的護理是否及時周到,更加認真負責;為確保患者的安全,在無人知曉在情況下能否自覺糾正,出現護理問題能否及時報告毫不隱瞞。總之,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體現在平凡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要不斷磨煉,不斷提升。

4、護士除了接觸病人以外,還有家屬和其它醫務人員,它在建立各種關系中起著重要的橋梁作用。因此,一個職業道德高尚的護士,應具有良好的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應做到尊敬師長,團結合作,謙虛禮讓,主動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使得醫護配合更加密切,護患關系更加和諧,從而使醫護質量進一步提高,一名現代護理人員更應該注重自己心理素質的修養,要積極進取,奮力拚搏,堅強而樂觀地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突發事件的發生。在個人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能夠沉著冷靜,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因個人的情緒而影響工作的激情,始終保持一個現代護士應有的風范。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是一項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專一性 和人性化的專業,而護士是醫院技術中一支重要的主力軍,在醫療護理實踐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護士職業道德和規范護理行為,加強護士綜合素質教育,對提高醫療水平和改進醫療作風,構建和諧醫院,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事業的發展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小妹主編.護理學導論.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

[2] 李平.人性化服務在醫院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學雜志,2005.

熱點內容
禁止傳銷條例出台背景 發布:2025-09-29 17:22:49 瀏覽:824
法治主要障礙 發布:2025-09-29 17:13:18 瀏覽:857
著名的行政法法學家 發布:2025-09-29 17:07:00 瀏覽:227
勞動法因病辭退 發布:2025-09-29 16:42:29 瀏覽:576
2018上海市勞動法陪產假 發布:2025-09-29 16:39:14 瀏覽:792
民法典人社局 發布:2025-09-29 16:38:41 瀏覽:624
司法之聲 發布:2025-09-29 16:36:21 瀏覽:286
法院小蘋果 發布:2025-09-29 16:13:45 瀏覽:877
合同法善意第三人案例 發布:2025-09-29 16:10:44 瀏覽:379
數字法院網 發布:2025-09-29 15:53:58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