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大於能力

道德大於能力

發布時間: 2025-09-29 22:11:15

『壹』 辯論 道德和能力哪個重要

道德重要:人才需要先成人在成才,沒有道德的才人只能危害社會
能力重要:只有道德而沒有才華的人只能是庸人,而且只有道德只會讓社會停滯不前

『貳』 急需「能力比道德更重要」的辯論資料

不知道來得及不。
其實道德有一個最大的軟肋,或者說是最明顯的薄弱環節,就是可操作性。具體來說那就是,怎麼讓一個「不道德的人」變得「道德」呢?這個問題道德不能從上根本解決。從這個出發,我們實際上在社會生活和社會行動的角度和曾面上來說我們實際上要求的是「道德的行為」而不是「道德本身」。
從「道德的行為」這個轉化開始,我們的能力就很多闡述出發點了。對於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行為的權衡是依靠我們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來得出結論的!那麼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凡是做出不道德行為的人其實都是因為上述兩種能力不足導致的,這個時候道德(其實是道德的行為)的基礎就是我們的能力了,那麼基礎(能力)顯然就比上層建築(道德(其實是道德的行為))更重要了。
然後我們換個角度回到我開始說的道德的軟肋上。當道德是一個號召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響應,也可以選擇不響應,因為道德不具備(其實是具備的,但是力量太薄弱了,大部分人都會忽視)強制力。當道德成為一個要求的時候(比如市場上的對和約的遵守),道德本身不能/難以約束行為人的行為,所以我們才設立了相關的法律,制度來強制約束行為人的行為。這里可以成為一個攻擊點,如果道德是強大的有效力的,那麼我們怎麼讓不道德的人完美遵守道德的要求,做出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呢?如果這個做法是可行的,我們為什麼還要設立法律和相關制度呢?對方的說法就陷入一個大矛盾了。同時,我們設立這些強制手段避免對方出現「不道德的行為」這個方式確定了「道德(其實是道德的行為)」需要能力來保障,能力有多大,保障制度有多完善。道德依靠能力來保障,道德更重要。
另外,實際上我們的經濟和道德的關系不是上面的回答所謂的「經濟建立在道德基礎上」,而是道德是為了維護社會及社會中每個個體的利益而產生的。道德是為了維護利益而產生的。
理由如下:按照社會契約論的論述,人與人形成社會的基礎在於我們放棄傷害別人的權利而獲得自己不受到傷害的權利。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道德當中很多東西可以從這個角度上找到出發點,典型的有:尊重他人,誠信,尊老愛幼。這些實際上就是對別人利益的保護,所以在辯論中要扒下「道德」的神聖光環去深入討論「道德」的本質,實質,意義對我們的觀點更加有利。從道德本身對利益的維護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也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維護社會的利益,這就是理性的力量。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依靠的更多的是理性(實際上這個是從物質和權利保護的實用主義角度來說的,前面的所有論述都是把「道德」拉到這個角度來說的,千萬要避免在精神層面的討論)
我覺得這樣入手的話這個准備就沒有多大的問題和難度了。還有什麼問題可以來我剛建的辯論QQ群一起討論,群號是:70528536

『叄』 能力比道德,誰比誰重要沒有能力,能有道德嗎

一說到道德,人人都認為自己好有道德,別人好無道德。一說到孔孟儒德,自個都是君子,別人都是小人。似乎是有了道德就有了一切。有了道德,就可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讀孔孟儒德的書,我們能看到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的被封建帝王們冊立的道德典範,是千古聖人,萬世師表。 讀歷史記載,則能看到孔子是「野合而生」的「累累若喪家之狗」。尊孔越高的帝王,衰敗的越快。屠儒越多的帝王,建立的盛世越強!歸納中國歷史記載的邏輯,則有:屠儒越多越盛世,尊孔越高越衰敗! 為什麼會有中國歷史記載的邏輯與孔孟儒德的說教發生如此巨大的反差?這是一個重要的命題。由此命題,我們不能不深思一個與其相關的命題:有道德代表有能力嗎? 舉證1、魯哀公尊孔子為「尼父」,這是史無前例的尊孔高度,魯哀公的命運如何?這是人們可以查閱歷史記載而得知的。提示:就連孔子的孫子子思都不尿魯哀公。 舉證2、漢平帝尊孔子為「褒尼公」,這是史無前例的尊孔高度,漢平帝的命運如何?這是人們可以查閱歷史記載而得知的。提示:就連漢平帝的舅舅王莽,都要推翻漢平帝、推翻大西漢王朝,建立大新王朝! 舉證3、建立開元之治的唐明皇尊孔子為「文宣王」,這是史無前例的尊孔高度,唐明皇的命運如何?這是人們可以查閱歷史記載而得知的。提示: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頭宮女說明皇。 以上1、2.、3舉證,說明了孔子是個喪家狗,尊喪家之狗者,必然是喪家之狗!尊孔是尊道德,還是尊能力?道德是能力嗎? 唐明皇建開元之治,是用道德建立的開元之治?還是用能力建立了開元之治?唐明皇是先建開元之治?還是先尊孔子為文宣王?唐明皇在啥時候把孔子尊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文宣王」?啥時候「開元之治」的盛世不再?大家沉思吧,不用道德就不能建立盛世了嗎?把道德吹上了天,盛世就能永固了,還是衰敗了?沒有能力,能有道德嗎? 舉證1、如果一個普通人,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不具備,他能有「孝道」來養活自己年邁的父母嗎?連養活自己父母的能力都沒有的人,他能有孝道這個道德嗎? 舉證2、如果一個官員,連戰勝敵人的能力都不具備,他能有「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的忠君道德嗎?無怪乎,建立大清盛世的乾隆大帝要舉御手、提御筆、作御詩、御批曰: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進退皆無據,文章哪有光?.....原是蒙人狼!上述這兩個舉證,給我們提出的命題就是:沒有能力,能有道德嗎?什麼是道德?何以為道?何以為德?這是個命題。立論:
拳腳相加謂之道,搖舌鼓唇謂之德。打不贏不足以開道,罵不贏不足以立德!
為「拳腳相加謂之道,打不贏不足以開道」舉證:
所以「拳腳相加謂之道,打不贏不足以開道」成立!
為「搖舌鼓唇謂之德。罵不贏不足以立德!」舉證: 孔子是有德的,孔子自詡:天生德於予,誰能與我孔子之德相比高?!之後的幾千年中,歷史中國封建帝王都把孔子冊封為「德之典範」、「千古聖人」、「萬世師表」。 孔子有著名的立論被其徒子徒孫們記載於《論語》之中而流傳至今:(譯文如下) 如果不把孔門黨徒這幫「窮斯濫矣」們臭罵到,不得不裝出一副「憤世嫉俗」、「痛心疾首」並想說又說不出來的樣子,這幫「難養也」們就會得不到啟發,就會「舉止輕狂」、「頭腦簡單」地「把個牛皮吹得是天花亂墜」,連我孔子要這幫「下濫矣」們「舉一反三」這樣的小事都「不知如何裁決」,本孔子都懶得再教了! 面對孔子這狂轟濫炸般的貶義詞疊加表達式,有哪個孔兄孟弟儒兒德孫們不是「噤若寒蟑」?到如今,「劉項從來不讀書」若不先開口,哪個「孔兄孟弟儒兒德孫們」敢作聲? 孔子罵贏了,孔子立德了。哪個「孔兄孟弟儒兒德孫們」膽敢說孔子沒立德?所以,「搖舌鼓唇謂之德。罵不贏不足以立德!」成立。嘿嘿。「拳腳相加謂之道,搖舌鼓唇謂之德。打不贏不足以開道,罵不贏不足以立德!」在傳統文化淵源領域的對照與運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句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名言:「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不成才」。這句話是父母對自家的孩子常常使用的,也是父母在打完了自家孩子後,對外的辯解的說詞。深層的含義就是:孩子不被打不足以走正道,孩子不被罵不足以立正德。這就反映出一個關系式:打與道之間的相互關系緊密相聯,罵與德之間的關系緊密相聯。故而,「拳腳相加謂之道,搖舌鼓唇謂之德」
又由於,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打是親,罵是愛」的能力對比上,父母總是強者,總是打得贏也罵得贏。所以,「打不贏不足以開道,罵不贏不足以立德!」在傳統文化的定量(或叫定度)關繫上依舊成立。「拳腳相加謂之道,搖舌鼓唇謂之德。打不贏不足以開道,罵不贏不足以立德!」在中國歷史事件領域的對照與運用: 道是用來打的,德是用來講的。打得贏才有得講,打不贏沒得講。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的文字排列次序,給了我們現代中國人傳遞了信息:先道後德——先打後說。打得贏,說話才硬氣,打不贏,只好當武訓:一屁股癱坐在地上,一邊扒光自己的上衣,一邊哭天嗆地,一邊敲自家的頭、捶自家的胸,嚎啕著:
你們打吧~~~打一拳兒,倆錢兒,踢一腳兒,仨錢兒,你出錢,我出力,辦個啥兒事都容易兒。 於是,諸如燕京、清華、同濟等等現代著名的大學,在慈禧年間,以辦義學的名義,如雨後春筍般地立德了起來。甚至,妓女賽金花捨身救國救民於水火之中的偉大德事跡,也就被廣泛地傳頌開來。 縱觀古今中外,亡國之君有道嗎?窮途末路就是亡國之君的道。亡國之君有德嗎?有!如前蘇聯的末代總統,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先生,至今還不是在美國的美金資助下著書立德嗎?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亡國之君李昱,「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地著詞立德曰:「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美朝鮮戰爭,美國人在停戰協議簽字之間,先以美國人的道對中國人說:「讓飛機大炮說話吧!」後又按中國人的道對中國人說:「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隨之簽字了。綜上所述,「拳腳相加謂之道,搖舌鼓唇謂之德。打不贏不足以開道,罵不贏不足以立德」的立論,不但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定度)分析上成立,而且是道德存在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現在,再來推論中國歷史記載的邏輯為什麼是「屠儒越多越盛世,尊孔越高越衰敗!」 原因非常簡單,打不贏不足以開道者們,在他們開道之後,怎樣罵贏「喪家之狗」?這是個難題。中國幾千年來,能罵贏孔子的人太少了,那些在開道征程上,馳騁沙場的開道者們一直沒罵得贏「喪家之狗」們,這該怎麼辦?擺在開道者面前有兩種辦法,當然也會有兩種結果: 一、罵不贏則屠,「仗義每逢屠狗輩」嘛。結果是屠出了一個被歷史記載下來的邏輯結果: 屠儒越多越盛世! 二、罵不贏則服,只好把「喪家之狗」冊封到「道德典範」、「千古聖人」、「萬世師表」的高度。於是一個又一個史無前例高度對「喪家之狗」的冊封結果,必然造成了一個被歷史記載下來的邏輯結果: 尊孔越高越衰敗! 現代中國,當開道者們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還需要用「喪家之狗」來立德嗎?不用了!我們用馬克思主義來立德,我們就繼往開來,建立一個史無前例的盛世中國!邏輯歸納:實幹得以興邦,空談足以誤國!

熱點內容
合同法九十四條主要債務 發布:2025-09-30 00:04:07 瀏覽:765
寧夏京川律師 發布:2025-09-30 00:04:02 瀏覽:801
11法律援助去西部 發布:2025-09-29 23:57:50 瀏覽:731
勞動法中的五險一金是第幾條 發布:2025-09-29 23:56:50 瀏覽:180
法官態度都很兇嗎 發布:2025-09-29 23:51:46 瀏覽:974
香港立法議員工資 發布:2025-09-29 23:09:32 瀏覽:432
歷史立法人 發布:2025-09-29 22:58:23 瀏覽:426
電子支付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9 22:55:59 瀏覽:568
清真食品立法怎麼回事 發布:2025-09-29 22:55:57 瀏覽:144
上海新勞動法2019 發布:2025-09-29 22:55:55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