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工作怎麼開展的
『壹』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如何學發用法宣傳法,為促進全面依法治國事業作出自己
一、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學法用法的重要意義,增強使命感,是學好法、用好法的前提.法為國之本,學法用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識,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一項重大而長期的工作.自覺學習、宣傳和貫徹法律,關鍵是要提高思想認識.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和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的核心是法治,必須依靠法律手段,來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方針的落實.其次,本職工作的需要.我們本職工作涉及多部法律法規,為規范各項工作,以人為本、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是時代的最新要求,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要充分掌握國家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干好本職工作.第三,自身建設的要求.幹部首先應該是國家法律帶頭的執行者和遵守者,學法用法這個頭帶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工作的成敗,關繫到行業形象.四是廣大群眾的願望.通過多年來法制教育,廣大群眾要求社會依法行政,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一名合格的幹部,學習法律不是可學不可學的事情,而是非學好不可.
二、堅持與時俱進,講究學習方法,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重要基礎.學法是知法、用法、守法的重要基礎.在學法上,我堅持緊貼實際,持之以恆,與時俱進,扎實高效,法律素質得到不斷提高.通過學習,我更加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民主法制的關系,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依法辦事,是學好法、用好法的關鍵.只有將學法與用法有機結合,才能推進事業健康發展.為此我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依法進行決策;堅持依法推動工作;堅持依法解決問題.
四、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認真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充分體現法制宣傳為人民的要求,用事實對廣大群眾進行法制教育,堅持從實際出發,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維護好社會穩定,做到了學法用法的和諧統一.
『貳』 如何做好我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意見與建議
一、強化組織保障,完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機制
我縣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四套班子分管和聯系的副縣級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通過明確職責,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機制,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二、針對不同對象,分類推進法治宣傳教育
我們堅持以「法律六進」為載體,以普法重點對象為突破口,分類推進,整體推動「六五」普法規劃實施。在領導幹部層面,我們建立了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和科級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在農村群眾層面,我們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了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在各新農村建設點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路和法治文化苑。在學校學生層面,我們全面建立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長聘任制度,為全縣34所中、小學校選聘了40名法制副校長。在企業管理及務工人員層面,我們定期組織律師、公證員和基層法律服務者深入企業和工廠,為廣大的經營管理和務工人員開展法律知識棚答講座和法律咨詢服務。
三、突出特色,打造法治宣傳教育亮點
近年來,我縣以創建法治余江、平安余江為目標,結合縣情和群眾群眾法律需求,積極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和載體,豐富法治宣傳教育內容,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斷邁上新水平。我們全方位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在縣城精心打造了一條百米法制宣傳長廊,各鄉(鎮)30米以上法制宣傳欄普遍建成。採取「試點先行、培育典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原則,在全縣樹立 「法治余江」建設示範點60個,覆蓋鄉鎮、機關單位、學校、企業、村、社區等8鍾不同類型單位。
四、正視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我們認識到,思想認識上還有偏差,工作機制還不夠完善,宣傳模式還比較陳舊,隊伍力量還比較薄弱。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 轉變工作理念,主動適應法治宣傳教育新形勢。
2. 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法治宣傳教育保障機制。
3. 創新方式方法,提升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
4. 堅持固本強基,持續強化法治宣傳教育隊伍建設。
五、總結
通過以上對策建議的實施,我們相信我縣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將更加深入、全面地開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叄』 誰執法誰普法如何融入法制宣傳教育中
將「誰執法誰普法」融入法制宣傳教育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日常執法與普法相結合:
- 在每一次執法行動中,執法人員應主動向當事人及周圍群眾普及相關法律知識,解釋執法依據和程序,使執法過程成為普法教育的生動課堂。
文明執法,樹立普法窗口形象:
- 執法人員應秉持文明執法原則,通過規范、公正、透明的執法行為,展示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同時傳遞法治精神和法治觀念。
利用執法案例進行普法宣傳:
- 通過分析、解讀典型執法案例,向公眾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這有助於公眾理解法律條文背後的邏輯和目的,從而更好地遵守法律。
開展專項普法活動:
- 結合特定時期或特定領域的執法需求,開展專項普法活動。例如,在環保、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通過執法行動與普法宣傳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公眾對相關法律法規的認知度和遵守度。
建立普法責任制:
- 明確各級執法機構的普法責任,將普法工作納入執法機構的工作考核體系。通過制度保障,確保「誰執法、誰普法」的理念得到有效落實。
利用新媒體進行普法宣傳:
- 藉助互聯網、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平台,發布執法動態、普法知識、法律解讀等內容,拓寬普法渠道,提高普法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通過以上方式,可以將「誰執法誰普法」的理念深入融入法制宣傳教育中,推動全民守法,形成全社會共同遵行法治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