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財法治19956號

財法治19956號

發布時間: 2025-09-30 16:39:16

『壹』 夏勇的主要代表作

一、個人著作
1、《人權概念起源-權利的歷史哲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1版,1993年、1994年、1995年、1997年重印,2001年修訂版)。
2、《朝夕問道-政治法律學札》*(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版)。
3、《中國民權哲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
4、《法治源流-東方與西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法治論要叢書2004年版)。
5、《依法治國-國家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法治論要叢書2004年版)。
6、《憲政建設-政權與人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法治論要叢書2004年版)。
二、主編著作
1、《走向權利的時代-中國公民權利發展研究》*(主編之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版,1996年重印,1999年修訂版)。
2、《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兩人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科學社會主義叢書1994年版)。
3、《人權與世界》(主編之一,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
4、《人權網路全書》(副主編,編輯部主任,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5、《公法》(第一卷,主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公法》(第二卷,主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如何根除酷刑-中國與丹麥酷刑合作研究》(中英文本,主編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法治論壇叢書2003年版)。
8、《法治與21世紀-中國與瑞士法治合作研究》(中英文本,主編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法治論壇叢書2003年版)
9、《中國法治發展報告(藍皮書)2003年卷》,主編之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0、《民權譯叢》(主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始出)。
三、學術譯作
1、《英國法淵源》(沃克著,兩人合譯,1984年西南政法學院印行)。
2、《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伯爾曼著,四人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
3、《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米爾恩著,兩人合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4年版)。
4、《民權約法評注-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諾瓦克著,審校,三聯書店2003年版)。
四、學術論文
1、《西方新聞自由初探--兼論自由理想與法律秩序》(1986),載於《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5期。
2、《漢穆拉比法典與古東方的法治》(1987),載於《法治源流-東方與西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3、《孔子與柏拉圖》(1987),載於《比較法研究》1989年第1期。
4、《人權與馬克思--一個道德與邏輯的理解》(1989),載於《民主、法制、權利、義務》,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復載於《人權概念起源》附錄。
5、《人權道德基礎初論》(1990),載於《當代人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修改版載於《人權概念起源》附錄。
6、《人權哲學三題》(1991),載於《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3年春季號。
7、《權利發展說》(1993),采自《走向權利的時代》緒論,載於《當代中國研究》(1996年第4期)等。
8、《社會主義法制與法治》(1993),載於《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江西人民出版社科學社會主義研究系列1994年版。
9、《監督機制》(1993),載於《憲政建設-政權與人民》,第三章,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0、《廉政建設》(1993),載於《憲政建設-政權與人民》,第四章,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1、《鄉民公法權利的生成》(1994),載於《走向權利的時代》。
12、《中國法理學的歷史發展》(1994),載於研究生院教材《法理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3、《權利與德性》(1996,英文),載於《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創刊號。
14、《海南省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1997),載於《小政府、大社會理論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15、《法治是什麼?-淵源、規誡與價值》,載於《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
16、《論和女士及其與德、賽先生之關系——寫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載於《公法》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另載於《東方》1999年第5期。
17、《迪慶藏區基層的依法治理與民間法》(2001),載於《後發地區的發展路徑選擇――雲南藏區案例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全文載於《依法治國-國家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8、《深圳的社會階層結構與政治參與、財產安全》(2001),載於《憲政建設-政權與人民》,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19、《哈哈鏡前的端詳--哲學權利與本土主義》,載於《讀書》,2002年第6期。
20、《酷刑與功利主義》(2002),載於《公法》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1、《繁榮法學研究,推進依法治國》(2003),載於《依法治國-國家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22、《中國憲法改革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載於《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23、《權利哲學的基本問題》,載於《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
24、《民本與民權-中國權利話語的歷史基礎》,載於《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25、《飄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國的變法思想與法治》,載於《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1期。
26、《舍法求法與媒體正義-從敬一丹的<聲音>說起》,載於《環球法律評論》2005年第1期。

『貳』 關於世紀大盜張子強的故事說的詳細點。

張子強,男,祖籍廣西玉林市,1955年4月7日出生,四歲那年隨家人來到香港。張子強的父親是兩手空空隨著當時的「逃港潮」逃到香港的。到香港後既沒錢,也無一技之長,為了全家糊口,憑著在家鄉對中草葯的一點知識,在香港油麻地的廟街開了一個小小的「涼茶鋪」,維持生計。

四五十年代的油麻地遠遠不是現在那個「寸土寸金」、富有身份象徵的繁華地段。當時的油麻地很小,離海灘不遠,一些地方只是海邊的荒地,只有一些低矮的建築,有點像後來的棚戶區。住在這兒的不是窮人,就是一些三教九流之輩,常常發生一些黑社會的火並。

張子強就是在這樣一個在三教九流的外界環境和拮據的家庭經濟環境下長大的。他小學還沒讀完便無心上學,終日流連在「涼茶鋪」周圍,與街童玩耍、打架,慢慢地張子強就與街頭惡棍和黑社會成員交往,「賊性」開始萌芽。

張子強先在父親的「涼茶鋪」做幫手,後來父親見他不學好,又把他送到一間專做西裝的裁縫店當學徒。早年張子強的父親對兒子的教育是嚴厲的,以至後來張子強進了看守所還經常回憶起父親當年打他的情景。

但是父親的良苦用心和拳頭,都沒有把張子強引上正道,反而使他對父親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張子強至死都說,他對父親沒有什麼感情。張子強很快開始涉入黑社會,並成為小頭目,人稱「一哥」。貴州在外面混黑社會的白玉山曾經是他的馬仔,後來改做正業。

張子強12歲就開始進警察局,16歲第一次坐牢,在香港作案無數,多次被抓,在警方留下了厚厚的記錄。

張子強(1955年—1998年),男,綽號「大富豪」,廣西玉林人。4歲時隨父母去香港定居,是香港一個犯罪集團首腦。

張子強曾策劃綁架著名香港富豪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和香港富豪郭炳湘,獲得數億港元贖金,還策劃綁架澳門著名富豪何鴻燊(但被警方識破,未遂),他犯罪所得金額之高曾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電視劇《插翅難逃》就是以他的犯罪團伙為原型的。

人物評價

這個終生以違法犯罪為職業的匪首,應該感謝法治。獄外,律師和香港學者希望香港特區法院引渡他回港受審,他們援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不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死刑而且可以立即執行的內地,沒有給他引渡的機會。

這個以非法買賣爆炸物罪、搶劫罪、綁架罪、走私武器、彈葯罪。張子強被媒體稱為「世紀賊王」。



(2)財法治19956號擴展閱讀:

犯罪記錄

1991年以葉繼歡為首的一夥匪徒,連續搶劫了香港觀塘協和街及深水埠大埔道的7間金鋪,劫得金飾價值達750多萬元。1991年7月12日,搶劫啟德機場裝甲運鈔車1億6000萬港元,張子強後來被捕,但法庭以證據不足為理由,將他無罪釋放。

港英當局當時還賠償給張子強一大筆錢,使張子強愈發張狂。張子強於此時在獄中結識葉繼歡,兩人一拍即合,開始合作。1995年11月,在深圳槍殺香港居民蔡志雄。1996年5月,與葉繼歡集團合謀綁架香港第一富豪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勒索港幣10億3千8百萬元。

張子強分得4億3千8百萬。葉繼歡在作案前10天攜帶軍火返港,意外與警方交火,重傷被捕,但葉的部下仍參與了綁架案。1997年9月,綁架香港第二富豪郭炳湘,勒索港幣6億元。張子強獨得3億元。

1997年10月,又策劃綁架澳門第一富豪何鴻燊,被警方識破,未遂。1997年底,從內地非法購買800公斤烈性炸葯,2000多枚雷管,並偷運到香港,圖謀製造更大的恐怖事件。據炸葯專家說,800公斤烈性炸葯如果集中爆炸,足以炸平一座十幾層的大廈。

正是這800公斤炸葯,敲響了大富豪犯罪集團的喪鍾。

『叄』 誰能給我講講傳銷的歷史背景和來朧去脈,從什麼時候進入中國,到為什麼要進入中國,以及為什麼要取締(

1、傳銷最早產生於戰後的美國。傳銷一詞,在不同的中文地區有著不同的含義。在香港和台灣,泛指所有合法直銷,不論其是單層次直銷還是多層次直銷,而在中國大陸,傳銷一詞的官方定義目前是多層次直銷和層壓式推銷的合稱,屬於一種經濟犯罪行為。

多層次直銷是一種透過人傳人的方式來達至銷售的市場策略。這在幅員廣闊而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尤其有效。因此,傳銷在北美及大洋洲十分盛行。公司一般以會員制的方式,通過推介新用戶成為會員,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

傳銷作為一種營銷方式,經常都被人把它與「層壓式推銷」(俗稱「老鼠會」)混淆,因此在中國成為了翻版或層壓式推銷對應的中文詞彙;境外最有名的案例為龐茲騙局。

根據《禁止傳銷條例》的解釋,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傳銷不是國家行為,也不可能是國家行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就是因為政府支持傳銷,導致垮台和社會動盪,甚至差點發生內戰。

2、1990年美國「雅芳」傳銷公司第一速度正式進軍中國後中國領土上開始有了「傳銷」。1992年美「安利」以第2 速度正式進軍中國。從此「傳銷業」雨後春筍的速度在中國蔓延。

3、在中國大陸,傳銷於1980年代出現,最開始出現於南方和沿海大中城市,進入1990年代經過幾年的發展,遍及全境,聲勢浩大。中國大陸對傳銷態度,官方開始並未禁止。

4、由於傳銷在中國大陸並未合法化,更未出現各種規范,但官方並未禁止。除了少數幾家著名公司以外,由於受暴利的誘惑和投機取巧,民間出現了名目繁多的傳銷單位,多以高回報、多層次提留為誘餌,以低價值的單一系列流行產品為幌子,通過高會費聚集錢財為目標。

自傳銷進入狂熱以後,兒子對老子、妻子對丈夫、親屬之間、同學之間、朋友之間、鄰里之間均為主要的會員動員和發展對象,被爭取的會員通過付出2000元以上至近萬元的入會會費(多為3500元左右)以後,所獲為僅為價值數百元的產品,其中多為劣質產品。

1997年底和1998年初,一時間,中國大陸境內尤其是開展異地炒作的公司集中地區,諸如在武漢、長沙、北海等地,到處是捲款潛逃的傳銷公司和大批流動鬧事的傳銷難民,社會治安顯示出極不穩定因素。至此,開始出現混亂局面。

『肆』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回顧和前瞻

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選擇的歷史比較考察

吳天

發布時間:2006-5-21
【字體:大 中 小】

[摘 要]立法的選擇關鍵在於與社會演進、觀念轉變相暗合,超出社會現實,與文化背景和民眾觀念相脫離的法律,只是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法律文本,不能作為融入現實社會的規范,難以發揮實效。本文從歷史比較的角度,總結法、德立法經驗,考察我國物權行為理論的立法取捨。

[關鍵詞]物權變動 意思主義 形式主義 法律繼受

一、概說
物權變動模式即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民事立法,對基於合同行為的物權變動進行法律調整的具體方式。當今大陸法系主要存在法國意思主義和德國形式主義兩大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例。

(一)大陸法系兩大物權變動模式

法國意思主義以法國民法典為代表,否定物權行為的獨立存在。其民法典並未明文意思主義,但從如下法條可判斷其主旨是交付義務的產生使債權人成為所有人:①第938條:「適法的承諾贈與,僅以當事人的合意完成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無需任何交付而轉移給受贈人」 ;②第1138條「交付物的債務僅以契約當事人的單純合意而履行,即使標的物未交付,自應交付時起,債權人為所有權人,風險隨之轉移,但債務人遲延交付者不在此限」 ;③第1583條「即使標的物未交付、價金未支付,只要就物及價金成立合意,買賣在當事人間即告完成,所有權為買方取得」 ;④第1703條:「交換以和買賣相同的方式僅以合意而完成」 。由此可見法國民法典在物權變動立法上的方針,即物權變動只因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效力,既不需有物權行為,也不以交付或登記為生效要件,動產的交付、不動產的登記只是對抗第三人的要件。即使標的物尚未現實交付,只要合意形成,債權人即被視為所有人,就承擔標的物意外受損的風險。依債權合同設立、轉讓物權時,物權變動是債權效力的當然結果,不承認以物權變動為目的的物權合同,賦予契約具有債權發生和所有權轉移的雙重效果。

與法國式意思主義相對立的是,以德國民法典為代表的德國形式主義,它肯定債權行為之外有物權行為的存在,物權的變動須符合法定形式。其民法典接受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區分說,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和內容的變更,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為原則。民法典第873條第1款規定:「為轉讓一項地產所有權,為在地產上設立一項物權以及轉讓該項物權或者在其上再設立他物權,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和因該權利變更而涉及的其他人的合意,以及權利變更在不動產登記簿上的登記」;第875條第1款:「為放棄一項地產的權利,如法律未另行規定,必須有權利人放棄其權利的意思表示,以及該權利在不動產登記簿的注銷登記」。第929條:「為轉讓動產所有權,所有人必須將其交付給取得人,且所有人和取得人必須達成關於所有權轉移的合意。取得人已佔有該物的,只需所有權合意即可。」從法律條文可見,依債權合同設定、轉讓物權時,債權行為是物權行為的原因行為,原因行為不發生物權變動,只在另有直接發生物權變動的物權行為時,才產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物權行為是債權行為的履行行為。故不動產物權變動依登記而生效,動產物權變動依交付而生效。

(二)物權變動模式問題的研究方法

過去中國學者對物權變動模式研究,大多集中在介紹和評價一國的法律制度,且著重對德國物權行為理論進行探討,分析其利弊,並在理論上建議立法對此理論的取捨。但是法學研究不能代替法律,法律制度的選擇不能輕易地因主觀判斷而做出。每一項法律制度都有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和逐漸適應現實社會的完善過程,對他國法律制度的研究不能流於表面化,要深入其法律制度的內部,全面了解其歷史發展概況,動態把握物權變動制度在該國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只有全面把握才能做出恰當的評價,並進行科學合理的制度選擇。

任何法律都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的反映和抽象,都以其特定的法律傳統為前提和基礎。因此,特定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狀況與時代精神、業已形成的法律傳統,通常會構成特定時代法律規范據以形成的前見。它們之間存在著互相滲透、彼此影響的關系,這種互動關系就是馬克斯·韋伯所謂的「有選擇的親和性」。(1)在此點上,無論是作為意思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法國民法典》,還是作為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代表的《德國民法典》都不例外。

基於上述認識,本文對法德兩國物權變動立法背景、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歷史進程進行解析,對其做出確切評價,以期對我國的物權變動制度選擇提供參考。

二、法國的物權變動模式——意思對抗主義

(一)法國的意思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804年《法國民法典》展現給人們的社會景觀更多的是農村風景,而非都市風景。(2)法典起草者們幾乎未考慮即將誕生的工業社會,所以里珀特才把《法國民法典》稱為18世紀規范農業經營的法。(3)法典制定時,參與市場交易的主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民、手工業者,僱傭少數工匠的小業主和小作坊主。此時的商品生產,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水平較低。該法典就物權變動所確立的意思主義模式,就著眼於此時與特定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依然盛行的特定物交易。

就時代精神而言,法國大革命前夕,批判封建政治制度、意識形態、宗教神學的思想啟蒙運動在法國如火如荼地進行。伏爾泰從功利主義出發認為好政府應保護每個人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國家任務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權、平等權和私有財產權」;孟德斯鳩提出三權分立說,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不僅要分離,而且還要使三權互相聯系、互相制約,「以權力約束權力」;(4)盧梭認為,按照自然法原則,人們要在完全平等基礎上,自願聯合建立國家、制定法律,以保護每個人的天賦權利——自由、生命和財產。啟蒙運動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好了思想和輿論准備。大革命時代,自由精神高於一切,契約被作為當事人自己立法的主要手段,是實現自由和擺脫等級身份制的手段,因此當時法國出現了民法典立法與高漲的革命熱情相結合的情形。(5)《法國民法典》在自由精神的渲染下頒布並實施,以自由思想為基礎,主張個人意思及自由的絕對權威,強調國家對個人的干預必須是最低限度的,從而實現了市民階層追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二)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

繼受羅馬法的法國古法承認各種假裝交付,以書面交付和佔有改定代替交付,同時在契約公證書中加入已交付條款(實際上未交付),到16、17世紀已成為法國的交易習慣,即羅馬法上交付的觀念化。在物的二重轉讓時,第一買主是假裝交付,第二買主是現實交付,時間在先的假裝交付優先,在事實上承認以意思表示轉移所有權。

法國古法法系的重要部分之一的教會法也間接影響了意思主義的形成。隨著商業發展,法國法原則上堅持契約要式性,但在一定范圍內也承認諾成契約。自17世紀起單純合意產生訴權已成為教會法的原則,同時合意必須遵守的法諺也逐步滲透到法國法基礎中。雖教會法推動了契約諾成主義形成,但所有權僅以合意而轉移的理論仍未完全確立,其形成還得到了自然法學派的進步完善。

法國的自然法學派學者戈羅烏斯從自然法則出發,認為所有權是與客體佔有完全不同的觀念存在,所有權轉讓無需交付,自契約成立時所有權轉移乃是最單純的形式,從只以當事人間的合意發生所有權轉移的觀念出發,批判羅馬法交付主義,並在自然法中為不要交付觀點尋找理論依據。
可見法國古法傳統、教會法的影響以及私法學者的理論貢獻都為法國意思主義的最終形成打下了基礎。

法國意思主義的確立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的制定為標志。意思主義原則與法國民法典總體精神相一致,是大革命個人主義自由思想的產物。法國民法典首次確立契約自由原則,尊重個人意思自由,個人取得權利、負擔義務,完全取決於個人自由意思。契約之內容、方式、成立以及契約當事人之選擇,聽憑當事人自由,國家不作干預。(6)法國民法典把合同視為當事人間的法律,將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發揮到了極至,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契約視為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法律,那麼自當事人就物權變動的意思表示一致時即發生轉移便成為自然之理。

2.法國意思主義的發展與完善

1848年法國第二帝國開始時,法國已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大工業生產已佔主導地位,機械化飛躍發展,商業發展促成借貸業發展,到1850年法國已有長期借貸銀行,但借貸機構無法在不動產秘密轉讓情況下保證抵押權的安全,故公示制度的呼聲開始高漲。於是1855年對民法典進行補充,規定所有權、抵押權要公示,將不為抵押權標的的權利如不動產質權、地役權、使用權、居住權、18年以上租賃權等納入公示權利范圍,但法定抵押權仍不以登記為必要。這次修訂在保持意思主義原則不變的基礎上,確立了大多數所有權及其他不動產物權設定、移轉,以登記為第三人對抗要件,擴大登記范圍,為公示制度在法國最終確立邁出了決定性一步。其後法國對登記制度進一步完善。如1935年對登記事項作出很大修正,首次規定了幾乎所有的不動產物權變動都應登記,擴大了登記事項。1955年1月4日《土地公示制度改革統令》及同年10月14日《關於土地公示制度改革之1955年1月4日適用的統令》在以往公示制度原則下進行整體重編,規定法律行為及判決產生的權利,登記以前不能對抗依法律規定保有不動產上權利的第三人,登記成為物權變動的對抗要件,從而構成法國現行公示制度。

(三)法國物權變動模式總體評價

綜上所述,法國物權變動的發展過程是意思主義形成流程和公示主義相互影響與排斥的互動過程,並最終妥協與調和,合流為意思對抗主義。總體而言,法國法對物權變動發生依據的規定還是較完備,通過法律自身的解釋和補充使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滿足交易安全的要求,因此其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意思對抗主義也沒有什麼太多可爭議的地方。

雖當今大多數學者並不認同法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並提出各種批評,許多國家的物權變動模式立法也不主張選擇法國模式,但法國採用的意思對抗主義歷時二百多年漫長歷程,其市場經濟發展良好,不動產交易秩序也並未因此陷入混亂,這就足以說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於法國啟蒙思想對自由主義的過分渲染,因此《法國民法典》將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約自由原則推向極端。這種物權變動模式雖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但在關於第三人保護上卻顯得較蒼白,但通過強制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最終還是在總體上實現了當事人間的利益平衡,基本維護了第三人交易安全。

三、德國的物權變動模式——形式要件主義

(一)德國形式主義的立法歷史背景

19世紀末期,德國工業化生產規模和社會化程度都有很高水平,經濟活動重點從農業向商業、工業轉移,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在國家起主導作用的是具有自由主義傾向的大市民階層。故《德國民法典》起草者心中的民事主體形象是擁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家和農場主。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著眼對信用型契約的規制。它明顯與《法國民法典》將特定物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不同,是將種類物及未來物的買賣作為規范的一般對象。(7)這反映出《德國民法典》制定時,信用交易的發展使債權與物權在成立時間和職能上發生分離,並由此引發物權和債權在近代的對立,從而使交易界出現了對於形式主義的要求。(8)

就時代精神而言,《德國民法典》制定時,新社會經濟思想,即國家義務在於有規律地干預各種力量的自由放任,保護經濟弱者。遺憾的是新經濟思想仍未深入私法觀念之中。受新社會經濟思想或多或少的影響,《德國民法典》確立的物權形式主義兼具羅馬個人主義法律思想和新社會經濟思想。一方面,物權變動的基礎仍建立在當事人物權合意之上,體現自然法思想的影響;另一方面,要求物權變動具備一定外部形式,以響應保護交易安全的社會政策要求。立法將觀念所有權通過交付和登記公示有形化。《德國民法典》將當事人間物權變動的生效要件轉換成對第三者的公示手段,統一了物權變動中當事人的對內對外關系。

(二)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形成、發展和完善

1.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確立

1872 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對德國近現代民法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該法率先規定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藉以摒棄登記實質審查主義。這直接成為1896年德國民法典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的立法基礎。為排除土地(不動產)物權變動登記實質審查主義,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采物權契約無因性。此前,登記官既審查當事人申請書的法律形式,又審查申請書背後的事實關系。使得交易時間延長,成本增加,效率降低。故除舊立新,改采形式主義登記制度成為眾望所歸。依物權契約無因性,物權變動效力應與基礎關系的債權行為相分離,使登記審查僅限於物權契約本身。此後約霍夫起草的德國民法典物權編及1896年德國民法典均繼承了1872年《普魯士土地所有權取得法》。

1874年德國聯邦議會成立民法典編纂委員會,起草民法典。民法典第一草案(物權編)第828條規定:「(1)依法律行為移轉所有權、設定或移轉其他權利及設定擔保,如法律未特別規定,依登記權利人與取得人締結的契約,並在土地登記簿進行登記而發生;(2)第一項所稱契約,須由同意在土地登記簿冊登記權利變動的權利人的意思表示,與另一方對該同意的承諾的意思表示構成……」依該條規定,德國民法典第一草案把物權契約納入民法典條文中,無庸置疑,是對薩維尼、溫德沙特等人的物權契約及其無因性理論的忠實法律條文化。(9)

民法典第一草案於1888年1月31日公布,不久受到許多批判,但對采物權合意及其無因性基本上未有批評意見。此後第二委員會總體上維持了第一草案所規定的物權合意和登記形式審查主義,並用「物權合意」代替「物權契約」。兩稿審議後,第三草案經帝國國會討論通過,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最終確立——不動產權的設定、讓與、變更,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土地登記簿登記進行;動產物權的設定、讓與原則上以物權合意和交付進行。

2.德國對形式要件主義不足的自我完善

每一項制度都有相應的分工、制度界限和內在局限,都不可能或不能完全通過該制度本身解決其自身的缺憾。德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也不例外。

德國形式要件主義,使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分離,會出現債權契約無效而物權合意有效,買受人仍取得標的物所有權,這無疑使出賣人遭受不利益。德國立法者在確立形式要件主義時,當然考慮到了其有失交易安全與公平的一面,於是為完善這一缺憾,補救出賣人利益,在編纂法典時確立了不當得利制度。出賣人在喪失標的物所有權時,可提出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來彌補損失。德國民法典第812條規定:「無合法原因而受領他人的給付,或者以其他方式由他人負擔費用而受到利益的人,負有返還義務。雖有合法原因但後來消滅,或者根據法律行為的內容未發生給付目的所預期的結果時,上述義務仍成立。」
正由於德國法中採納物權行為,使部分債權行為無因化,使因債權行為無效仍發生物權轉移的不當得利情形在德國極為普遍,因此不當得利制度成為彌補無因性制度缺陷而存在的必然調整機制。德國法學家Ernbury更是強調不當得利制度乃立法者用來治療自創的傷痕——物權行為無因性。

(三)德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總體評價

德國民法典在法國民法典頒布將近100年後公布,其立法社會背景與法國大相徑庭——交易頻繁化、時空化,信用經濟迅速發展,所以德國立法者根據現實需要,從維護交易安全形度出發,側重保護第三人利益,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最終確立了物權變動的形式要件主義。
從薩維尼創設物權行為理論到德國民法採納此理論至今,物權行為理論的存廢問題一直都有較大爭議,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贊同物權行為理論的觀念在德國最終成為主流。我們可從當代德國最著名的民法學者集體編纂、並被認為是德國最權威的法典注譯《慕尼黑人〈德國民法典〉注譯·物權編》(第六卷)中看出來:「物權行為原則的產生並被立法所採納,根本上不是純粹的想像和典型的法學思維的結果,這一點不但表現在該原則所提出的一般要求和根據該原則建立的無可指責的法律技術上,而且也表現在它深刻的法理智慧上。尤其重要是,該原則建立的法律制度產生後的歷史表明,它一直能順利地實現法律功能目的。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相分離的法律結構從來沒有給法律交易製造困難。」

民法各項制度在追求自身特定製度價值時,不免存在價值上的失衡和沖突,這是「合理」的。只要通過承載相應價值的制度來解決,實現價值與制度的融合,也不失為「善」的民法制度。物權形式要件主義雖非盡善盡美,但通過不當得利制度完善了價值上的失衡,最終保護了交易安全,維護了交易公平,為德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環境。

四、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一)我國當前的立法背景

目前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並不均衡,但社會化大生產仍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流通領域內,信用經濟高度發展。事實表明,種類物、未來物的交易等信用交易是經濟交往中的主流形式。其次,純粹的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從未在中國大陸土地上真正生根、發芽、成長。在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指導下,服務於社會公共利益要求的各種社會政策,構成了民法自由原則的界線。在法律傳統上,清末改制以來,取法歐陸的法律繼受思想一直占據的主導地位,即使1949年以後對蘇聯法制的學習,也未偏離這一主線。繼受過程中,中國大陸接受了物權與債權的區分,主張區分物權與債權的取得根據,物權變動采公示原則,並最終將物權與債權區別的一個側面定位在權利是否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上。

(二)我國不動產物權變動法律制度的繼受過程

我國法律現代化進程中,就接受了形式主義物權變動模式。民國初期,就採納物權行為理論,法律制定及司法普遍承認物權行為理論並加以運用。如,大理院上字第8號判決:「物權契約以直接發生物權上變動為目的,與債權契約異。契約成立同時履行,更無存留義務之可言。」上字第2359號:「不動產物權移轉,其買價曾否交足及稅契過割遲早皆與不動產物權移轉並無關涉,……」 (10)可見,民國早期民法典尚在制定時,我國司法部門就明確且准確使用了該理論。我國舊《民法》(1930年)第118條關於「無權處分」的規定,是對「區分原則」的明確肯定。其中物權法部分,都是建立在物權行為理論之上的。如,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發生變動的第758條,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變動的第761條,不論是條文設計,還是立法者編纂的立法理由,都明確地採納物權行為理論。從這些資料可以推出,采物權行為理論是我國近代以來民法傳統。

新中國,我國司法部門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在立法之先建立了一些符合物權行為理論的規則。如,在不動產司法實踐中,針對標的物交付後或權利證書交付後一方當事人反悔提出撤消並返還的問題,最高院在一些司法解釋文件中規定,標的物的交付應該維持,並許可當事人補辦登記手續;當事人的合同爭議,可用債權關系來解決。(11)2000年底,最高院召開我國「第五次民事審判工作會議」,會議文件明確宣告,在當事人物權意思表示可以證明的情況下,即使當事人沒有登記,也承認物權變動的有效。(12)這一處理與《德國民法典》第873條第2款物權行為理論應用條款幾乎沒有區別。

現法工委物權法草案第二稿已出台,通觀草稿可看出立法機關已部分接受物權行為理論。如草案總則中第4條採納了物權變動的公示公信制度;在不動產物權變動部分可看到區分原則的影子。如第16條:「當事人之間訂立有關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不動產物權合同,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合同另有約定外,自合同成立時生效;未辦理物權登記的,僅涉及物權效力,不影響合同效力。」草案採納了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交付的公示原則(草案第10條和第29條)。

(二)總結——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態度

法德兩國物權變動模式的制度設計和選擇,無疑各具歷史的合理因素。法國依大革命時已紮根的自由主義思想,確立意思主義,後為適應現實經濟需要進行修正,並最終確立意思對抗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在法國民法典制定後將近二百多年時間里發揮著巨大作用。德國受薩維尼的影響,將物權行為理論運用到民法典中,開創性地確立形式要件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其確立既滿足德國交易安全的客觀需求,又符合信用經濟的發展需要,實現了交易公正。可見,每一項法律制度的確立都有其歷史因素和社會現實,孰優孰劣需在各自法律制度中去評判。

各民族的法律發展史表明,一些法律進化模式會在不同的社會秩序中或在相似的歷史情勢下不斷重復出現。從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社會經濟背景很類似於德國制定民法典時所處的歷史狀態——交易頻繁,信用經濟急速擴張,對維護交易安全的呼聲日益增長。鑒於我國早有采物權行為理論的法傳統,加之我國正建設市場經濟的現實情勢,我國物權變動模式采德國立法例,是切實可行,也有現實客觀需要。

[注釋]:
(1)鄭戈 著《韋伯論西方法律的獨特性》第49頁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卡勃尼埃語 轉引[日]大木雅夫著 范愉譯《比較法》第180頁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里珀特語 轉引《月旦民商法研究2》第102頁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孟德斯鳩 著《論法的精神》上冊 第154頁 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5)[德]茨威格特和H·克茨 著《比較民法總論》潘漢典等譯 第162頁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梁慧星 著 《民法總論》第36頁 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朱岩 編譯 《德國新債法》 第59頁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日]稻本洋之助 著 《民法Ⅱ物權》 第95頁 青林書院新社1983年版
(9)參見[日]廣瀨捻《無因性理論的考察》載《法學論叢》第72卷
(10)楊洪烈 著《中國法律發達史》第1202頁
(1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1995年《關於審理房地產管理法施行前房地產開發經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等
(1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編《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2000年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頁

[參考書目]:
(1) 於海涌 著 《法國不動產擔保物權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 茵 著 《不動產物權變動和交易安全》 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3) 田士永 著 《物權行為理論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 孫憲忠 著 《中國物權法原理》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文傑 主編 《變動中的物權法》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 [美]E·博登海默 著《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簡介:吳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04級民商法碩士研究生

『伍』 財政部關於公布廢止和失效的財政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目錄(第十二批)的決定

一、廢止的財政規章目錄(24件)
序號文件名稱制定機關文號公布日期1政府采購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財政部財政部令第61號2010年10月26日2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第46號2007年2月1日3國債承銷團成員資格審批辦法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財政部令第39號2006年7月4日4資產評估機構審批管理辦法財政部財政部令第22號2005年5月11日5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政部財政部令第26號2005年1月22日6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財政部令第27號2005年1月22日7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試行)財政部、國家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國家計委財農字〔2000〕18號2000年5月30日8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使用管理辦法財政部、水利部財農字〔1999〕238號1999年8月11日9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轉貸會計制度財政部財際字〔1999〕165號1999年7月19日10醫院財務制度財政部、衛生部財社字〔1998〕148號1998年11月17日11醫院會計制度財政部、衛生部財會字〔1998〕58號1998年11月17日12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票據管理規定財政部財綜字〔1998〕104號1998年9月21日13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財政部財會字〔1998〕32號1998年8月21日14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財政部、教育部財預字〔1998〕105號1998年3月31日15中小學校會計制度(試行)財政部、教育部財預字〔1998〕104號1998年3月31日16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政部、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財預字〔1997〕460號1997年12月16日17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財政部財預字〔1997〕288號1997年7月17日18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財政部財預字〔1997〕287號1997年6月25日19事業單位會計准則(試行)財政部財預字〔1997〕286號1997年5月28日20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財政部、國家科委財文字﹝1997﹞25號1997年3月25日21出口貨物退(免)稅若干問題規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5〕92號1995年7月8日22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財政部財會字〔1995〕11號1995年2月9日23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財政部財會字〔1994〕27號1994年6月30日24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93〕財法字第43號1993年12月30日二、失效的財政規章目錄(6件)
序號文件名稱制定機關文號公布日期1科技開發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令第44號2007年1月31日2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財政部財農字〔2000〕13號2000年3月5日3農業事業費管理辦法 財政部財農字〔1999〕227號1999年8月6日4林業事業費管理辦法 財政部財農字〔1997〕131號1997年7月14日5中央級水土保持事業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財農字〔1996〕22號1996年1月30日6中央級防汛歲修經費使用管理辦法財政部財農字〔1995〕302號1995年11月29日三、廢止的財政規范性文件目錄(654件)

綜合類
序號文件名稱制定機關文號公布日期1中央補助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綜〔2012〕60號2012年8月6日2中央補助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政部財綜〔2012〕42號2012年6月20日3關於印發《中央補助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10〕110號2010年12月1日4關於印發《電話銷售彩票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10〕82號2010年9月26日5關於印發《中央補助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財綜〔2010〕46號2010年6月25日6關於加強中央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補助資金管理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9〕83號2009年12月23日7關於印發《彩票公益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7〕83號2007年11月25日8關於印發《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7〕64號2007年10月30日9關於切實落實城鎮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的通知財政部、建設部、國土資源部財綜〔2006〕25號2006年7月5日10關於印發《即開型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3〕78號2003年11月13日11關於全國聯合發行銷售「雙色球」電腦福利彩票游戲規則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3〕3號2003年1月31日12關於印發《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2〕13號2002年3月1日13關於提高即開型彩票單注最高獎金限額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1〕82號2001年11月29日14關於印發《彩票發行與銷售機構財務管理辦法》的通知財政部財綜〔2001〕84號2001年12月9日15對××省《關於鄉統籌費的資金性質及使用何種票據的請示》和《關於衛生系統醫療機構使用統一收費票據的請示》的批復財政部 財綜字〔1998〕162號1998年12月18日16關於加強中央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票據管理的通知財政部財綜字〔1998〕24號1998年4月24日17關於統一監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票據的通知財政部〔97〕財綜字第6號1997年2月15日18關於各類基金會、慈善機構接收社會捐款使用統一收據及其管理問題的復函財政部 財綜字〔1995〕114號1995年6月27日19關於制發全國性社會團體會費收據的復函財政部〔93〕財綜字第87號1993年7月1日

法治類
序號文件名稱制定機關文號公布日期20關於公布財政行政許可事項及非行政許可財政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財政部財法〔2004〕12號2004年12月17日

稅收及非稅收入類
序號文件名稱制定機關文號公布日期21關於保險保障基金有關稅收政策繼續執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3〕81號2013年10月28日22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3〕70號2013年9月29日23關於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3〕37號2013年5月24日24關於部分航空公司執行總分機構試點納稅人增值稅計算繳納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3〕9號2013年1月14日25關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應稅服務范圍等若干稅收政策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86號2012年12月4日26關於在北京等8省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71號2012年7月31日27關於在天津東疆保稅港區試行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66號2012年7月26日28關於印發2011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12〕47號2012年7月4日29關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若干稅收政策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53號2012年6月29日30關於節約能源 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稅〔2012〕19號2012年3月6日31關於金融企業貸款損失准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5號2012年1月29日32關於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13號2012年1月20日33關於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契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4號2012年1月12日34關於企業參與政府統一組織的棚戶區改造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2〕12號2012年1月10日35關於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若干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33號2011年12月29日36關於應稅服務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和免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31號2011年12月29日37關於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執行總機構試點納稅人增值稅計算繳納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32號2011年12月29日38關於繼續執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92號2011年12月7日39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17號2011年11月29日40關於調整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及勞務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15號2011年11月21日41關於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11號2011年11月16日4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14號2011年11月15日43關於免徵小型微型企業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11〕104號2011年11月14日44關於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繼續執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69號2011年9月20日45關於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和食堂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78號2011年9月6日46關於印發2010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11〕20號2011年4月16日47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稀土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22號2011年3月10日48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1〕12號2011年1月27日49關於以蔗渣為原料生產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政策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114號2010年12月6日50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西部地區原油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112號2010年11月24日51關於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稅〔2010〕65號2010年11月5日52關於保險保障基金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77號2010年9月6日53關於調整部分燃料油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66號2010年8月20日5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新疆原油 天然氣資源稅改革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54號2010年6月1日55關於印發2009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10〕20號2010年5月7日56關於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42號2010年5月4日57關於事業單位改制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22號2010年3月24日58關於發布第四批免徵營業稅的鐵路建房生活單位改制後企業名單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10〕14號2010年3月11日59關於經營高校學生公寓和食堂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155號2009年12月24日60關於調整個人住房轉讓營業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157號2009年12月22日61關於部分國家儲備商品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151號2009年12月22日62關於繼續實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147號2009年12月10日63關於以農林剩餘物為原料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148號2009年12月7日64關於期貨投資者保障基金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68號2009年8月31日65關於轉制文化企業名單及認定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中宣部財稅〔2009〕105號2009年8月12日66關於印發2008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9〕46號2009年7月15日67關於調整對外修理修配飛機免抵退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54號2009年4月21日68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煤炭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9〕26號2009年3月12日69關於招標師職業水平考試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9〕10號2009年2月6日70關於企業改制重組若干契稅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8〕175號2008年12月29日71關於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8〕156號2008年12月9日72關於變更海洋工程結構物增值稅退稅企業名單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8〕143號2008年11月21日73關於公布2007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8〕10號2008年3月31日74關於增補海洋工程結構物增值稅退稅企業名單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8〕11號2008年2月21日75關於免徵磷酸二銨增值稅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7〕171號2007年12月28日76關於福建沿海與金門 馬祖 澎湖海上直航業務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7〕91號2007年8月13日77關於貫徹落實車船稅暫行條例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7〕103號2007年7月20日78關於公布2006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7〕28號2007年4月23日79關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7〕23號2007年2月8日80關於調整焦煤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7〕15號2007年1月29日81關於納稅人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捐贈有關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71號2006年12月31日82關於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適用目錄變更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65號2006年11月16日83關於延長生產和裝配傷殘人員專門用品企業免徵所得稅執行期限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48號2006年11月15日84關於國有控股公司投資組建新公司有關契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42號2006年9月29日8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河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37號2006年9月15日86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吉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31號2006年9月15日87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四川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36號2006年9月15日88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遼寧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38號2006年9月8日89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甘肅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106號2006年7月31日90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岩金礦資源稅有關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69號2006年5月19日9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吉林省油氣資源稅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55號2006年4月28日9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勝利石油管理局所屬企業油氣資源稅政策的批復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54號2006年4月28日9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江西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37號2006年3月31日9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黑龍江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40號2006年3月29日9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江蘇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38號2006年3月29日96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陝西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39號2006年3月29日97關於延長企業改制重組若干契稅政策執行期限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6〕41號2006年3月29日98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廣東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71號2005年12月12日99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湖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69號2005年12月12日100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湖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70號2005年12月12日10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內蒙古自治區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72號2005年12月12日102關於調整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15號2005年7月29日103關於股息紅利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07號2005年6月24日104關於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102號2005年6月13日10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安徽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0號2005年5月26日106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福建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5號2005年5月26日107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貴州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3號2005年5月26日108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河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79號2005年5月26日109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寧夏回族自治區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1號2005年5月26日110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山東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6號2005年5月26日111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雲南省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4號2005年5月26日112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重慶市煤炭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2號2005年5月26日113關於暫免徵收尿素產品增值稅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87號2005年5月26日11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恢復河南油田原油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5〕62號2005年4月13日115關於發布2004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5〕6號2005年3月4日116關於調整山西等省煤炭資源稅稅額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 〔2004〕187號2004年12月13日117關於生產和裝配傷殘人員專門用品企業免徵所得稅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財稅〔2004〕132號2004年8月20日118關於出口貨物退〔免〕稅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116號2004年7月10日119關於列名生產企業出口外購產品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125號2004年7月10日120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山東省濟寧市棗庄市部分境內煤炭企業資源稅稅額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117號2004年6月30日121關於扶持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93號2004年6月9日122關於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企業和單位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37號2004年5月19日123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山東省濟寧市棗庄市境內煤炭企業資源稅稅額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80號2004年4月21日124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長慶油田等企業資源稅稅額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4〕19號2004年4月21日125關於發布2003年全國性及中央部門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綜〔2004〕21號2004年3月19日126關於海洋工程結構物增值稅實行退稅的補充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3〕249號2003年12月16日127關於青藏鐵路建設期間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3〕128號2003年6月18日128關於調整石灰石、大理石和花崗石資源稅適用稅額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3〕119號2003年6月4日129關於非產權人重新購房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3〕123號2003年5月28日130關於鼓勵科普事業發展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科技部、新聞出版總署財稅〔2003〕55號2003年5月8日131關於海洋工程結構物增值稅實行退稅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3〕46號2003年4月1日132關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128號2002年8月22日133關於國內航空供應公司向國外航空公司銷售航空食品有關退〔免〕稅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112號2002年7月18日134關於試行國債凈價交易後有關國債利息征免企業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48號2002年2月28日135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冶金聯合企業礦山鐵礦石資源稅適用稅額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17號2002年2月9日136關於進一步推進出口貨物實行免抵退稅辦法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7號2002年1月23日137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原油資源稅稅額標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2002〕26號2001年12月25日138關於變更計劃外生育費名稱的通知財政部、國家計委、國家計生委財規 〔2000〕29號2000年9月1日139關於價格鑒證師執業資格考試收費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計委財綜字〔2000〕27號2000年3月24日140關於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2000〕25號2000年2月28日141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稅字〔1999〕273號1999年11月2日142財政部關於場外核事故應急准備資金按比

『陸』 孫小果案件全過程來龍去脈是什麼

1、惡行累累

1994年10月16日,當時身為武警學校學生的孫小果等二人夥同4名社會無業青年駕車游盪,在昆明環城南路強行將兩位女青年拉上車,駛至呈貢縣境內呈貢至宜良6公里處將其輪奸。

1994年10月28日,孫小果被收審,1995年4月4日被批准逮捕,1995年6月則被取保候審,受到審判之後,未被收監執刑(且未發現任何完整的合法手續;只是辦案警官在盤龍區看守所看見一張1997年3月27日辦的保外就醫手續)。

1995年12月20日,盤龍區人民法院判處孫小果有期徒刑2年。

1997年4月的一天晚上,孫小果在茶苑樓賓館908號房,強奸了16歲少女宋某。6月1日,在昆明茶苑樓賓館906房間有其他人的情況下,孫小果不顧張某某反抗,當眾強奸了張某某。6月5日,孫小果在茶苑賓館906房間,強奸了女學生波某某。

6月17日晚,在興紹飯店301房間,孫小果欲強奸幼女張某,張不從,孫小果指使崔凱、冉智對張毒打威脅,並強行留張在房內不準回家。

1997年7月,孫小果參與的一起案件事發後,盤龍區拓東路派出所接案後發現,孫小果竟是一個本應在監獄里服刑的罪犯。警方打電話給孫小果的母親,他母親說:孩子回四川外婆家去了。

據《中國法律年鑒》,1997年8個月內,孫小果及其團伙就有至少8起犯罪,涉及強奸罪、故意傷害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尋釁滋事罪等。

1997年11月7日21時許,孫小果為讓17歲少女張某某說出其表妹張某萍和男友汪某慶的下落,糾集指使其他6名被告人將張某某和女性朋友楊某某帶到夜總會「溫州KTV」包房內。

孫小果等人即對張某某進行毆打、侮辱,輪番對張進行拳打腳踢,並用孫小果叫他人買來的竹筷和牙簽刺張的乳房,用煙頭烙燙張的手臂,還逼迫張用牙齒咬住大理石茶幾並用肘猛擊張的頭部。次日凌晨,孫小果等人又將張某某、楊某某挾持到昆明市本豪勝娛樂城啤酒屋2樓,在公共場所又對張、楊進行毒打,再一次逼張用牙咬住大理石茶幾邊緣,用手肘擊打張的頭部。

凌晨4時許,孫小果等人將張、楊二人帶至昆明飯店大門口,孫小果一夥輪番對張進行拳打腳踢,致張昏迷。被告人黨俊宏及楊琨鵬(另案處理)還解開褲子,將尿沖在張某某的臉上。被害人的傷情經法醫鑒定為重傷。

2、判處死刑

1998年2月18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判決被告人孫小果犯強奸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制侮辱婦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加原因強奸罪所判余刑二年四個月又十二天,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一審判決後,孫小果等人不服,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998年,孫小果一審被判處死刑後,二審維持原判,但死刑沒被核准,遂改為死緩。孫小果在服刑期間,此案又啟動再審程序,再審後對原量刑做了大幅度調整,孫小果最終被改判為有期徒刑20年。

3、「復活記」

2008年10月27日,孫小果以申請人身份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申請其發明的「聯動鎖緊式防盜窨井蓋」國家專利。該專利於2009年5月6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被公開。

2009年1月,孫小果由雲南省第一監獄轉到省二監服刑,其中專利申請在省一監上報,獲批認定時本人已轉到了省二監服刑。

2009年5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孫小果,在其母孫鶴予(孫學梅)、繼父李橋忠的運作下開始向法院申請減刑。

2010年4月,孫小果的減刑申請獲得了法院的裁定核准後出獄。據了解,孫小果的大部分減刑是在雲南省第一監獄完成,最後在省二監孫小果共減刑兩年八個月,其中媒體廣泛關注的重大發明專利,實際只減刑1年5個月,另外的1年3個月是根據其平時表現獲得的常規減刑。從1997年11月孫小果被刑事拘留,至2010年4月出獄,孫小果實際服刑約13年。

4、變身「李林宸」

2010年,孫小果以「李林宸」之名在獄外活動。

2011年8月,孫小果就以「李林宸」之名注冊餐飲公司。

2013年起,先後以李林宸和本名孫小果注冊經營多家夜店。

2017年8月,因涉及一些使用權方面的調整,昆都所有酒吧及娛樂場所關閉,孫小果後來又在昆明其他地方開了銀河俱樂部、雲紡space酒吧,而自己由於個人原因則退出了經營。

天眼查顯示,以「李林宸」名字任股東的公司【昆明咪兔娛樂有限公司(現已注銷)、雲南咪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都成立於2014年之前,以「孫小果」名字擔任股東的公司(雲南銀合投資有限公司、昆明銀河娛樂有限責任公司等)都成立於2017及2018年,這與陸果所述孫小果改名時間和先後開店的名稱一致。

(6)財法治19956號擴展閱讀

社會評論

這兩天孫小果再次揚名了。這個名雖是惡名、罵名,最終也將以罪名劃上句號,但是,就在其第三次被抓之後,在記者采訪其過往經歷時,一些與其打過交道的人,一些熟知其情況的人,甚至一些和其存在過節的人,卻都躲躲閃閃,三緘其口。

是的,從相關報道看,這個一會名叫孫小果、一會又稱李林宸的人,神通確實不一般。他第一次涉案被抓,雖被判刑,卻從未被收監執行;他二次被抓名揚當地,復又領以重刑,也仍然在刑期未滿就出獄開場子掙大錢,不避風頭……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對這種進出牢房如履平地的人,誰能不怕?

誰就敢肯定他叒被抓判之後,就一定不會像以前那樣叒次復出招搖過市?而最最讓人恐懼難消的,其實正是孫小果當初為什麼沒有被收監執行刑期,又為什麼被從死刑改為死緩,叒為什麼從死緩改為有期徒刑,叕為什麼連以法理推算的最短刑期都沒服完,以及為什麼父母皆為公務員的出牢人員立刻就有大筆資金這開一個場子、那建一傢俱樂部……

等等如此多的為什麼,即使在當下來勢夠猛的風頭之下,卻仍然是一筆糊塗賬。

如果在當下這種力度的行動中,在眾多縱容、庇護、開脫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腐敗官員已經被曝光處置之後,原來圍繞孫小果案的一筆糊塗賬依然是現在的糊塗賬一筆,那麼,成就孫小果以往人生軌跡的環境,就肯定還會在避過此時的浪頭之後時不時地產生出孫小果、孫大果甚或孫碩果。

而這,正是人們所憂和所怕。從孫小果案為人們關注這段時間以來,有關方面和相關人士的諱莫如深以及不予回應的態度和反應來看,這樣的所憂和所怕也並非沒有道理。由這種態度模糊和應對含混,人們對真正鏟除造就孫小果的腐敗土壤,徹底清理孳生孫小果的烏煙瘴氣,就難以形成樂觀和明朗的預期。

當然,實事求是地講,在如此輿論聚焦之下,孫小果如果叒能逃出眼下這一劫怕是不易。但是,也正是因此,人們有理由擔心是不是法辦孫小果一人,就可以了卻孫小果叒次三番逃脫法網的所有相關人員的相關責任。

同樣,人們也有理由擔心那些助其脫網環節中的瀆職腐敗人員,是不是把自己的責任讓那幾個已經因其他事情曝光而被處理或者已經自殺的人來扛,從而使自己躲過調查。事情明擺著,孫小果叒次大模大樣地進出牢房,儼然成功商人般地在商場中如魚得水,這種從作案現場到法庭,從班房發明家到俱樂部「大李總」間的個個關節、道道程序和層層關檻,哪個是普通人邁腿就可跨過,哪個是一人拍板就能成就?

更讓人們有理由憂慮的是,現時一些已經相對完備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對孫小果一類人已經不起作用了,已經擋不住其橫沖直撞肆意妄為了。

如果不是正在進行的大力度行動,如果不是「中央掃黑除惡第20督導組於2019年4月1日進駐雲南省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督導」,孫小果能否叒進宮,人們能否公開地談論孫小果、李林宸和「大李總」之間的關聯,能否公開質疑孫小果過往人生的種種蹊蹺之處,就都是未知數。

也因此,送孫小果去其該去的地方並非全部目的。甚至,讓那些助孫小果逃脫法律制裁的人負其該負的責任也只是目的之一。查清孫小果案的目的,更重要的還在於通過此案發現法律和司法過程中的設計瑕疵,檢討容易產生紕漏的關節和節點,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則貫徹到每一個個案,匡扶社會正義。(光明網評論員)

這些看似普通的基層執法者,好比隱藏在木頭中的白蟻,肆意踐踏著法律,權力濫用、尋租變現等違法違紀行為,直接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一點一滴地持續損害著法治的公信力。「蒼蠅之害猛於虎」,孫小果案印證了「蒼蠅」的危害性。

一方面,根據對案件深入調查了解到的相關情況,及時對照查找流程上的漏洞,完善執行流程和規則;另一方面,也要及時通過公布詳實的證據來消解大眾的質疑,修補公權力的威信,讓人民群眾對依法治國的信任半徑短些、短些、再短些。(人民網評)

一群「小蒼蠅」的權力竟然如此巨大,大到可以讓作惡多端的當事人三番兩次逍遙法外,無辜受害者的基本正義20多年得不到執行,法律的權威被減刑「潛規則」和程序漏洞利用,司法尊嚴恰恰被一群「害群之馬」踐踏。

如此匪夷所思,所以輿論的關注度才熱度不減,而隨著更多信息的披露,顯然還有更多疑問需要釐清。包庇孫小果案中一些涉案人員既然已經得到了處理,那孫小果作為當事人本身為何依然可以多年逍遙法外,改頭換面,直到被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和雲南掃黑辦再次揪出?

當「關系」踐踏法律的孫小果案件重回公眾視野,更多的問題亟待解答,詳盡的調查結果亟待公布,網友對這一案件之關切,恰恰是呼喚遲到的公平正義來得早一點再早一點,也唯有如此,才能讓輿論看到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堅定決心。

公平正義是民眾對法治的最高期待,公平正義不僅要實現還要以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方式來實現。在孫小果案中,輿論的迫切呼喚恐怕需要相關當事人重新回味這兩句話的意義。(新華社)

『柒』 現在縣級以上的供銷社屬於什麼性質的

屬於參公管理單位。

1:開始,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供銷社的性質是集體性質的經濟組織;

2:後來,有的劃歸了全民性質(也就是國企),有的仍然是集體經濟組織;

3:市、縣級供銷合作社的性質是全民所有制,而鄉、村仍然是集體所有制。在城市也有國營的和集體的。

(7)財法治19956號擴展閱讀: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中國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領導,行政級別為正部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實行理事會主任負責制。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組建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5〕39號)的規定,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研究制訂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的發展和改革;

2.按照政府授權對重要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經營進行組織、協調、管理;

3.維護各級供銷合作社的合法權益;

4.協調同有關部門的關系,指導全國供銷合作社的業務活動,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5.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農村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

6.代表中國合作社參與國際合作社聯盟的各項活動;

7.承辦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供銷社—網路

熱點內容
法治小報治 發布:2025-09-30 18:12:12 瀏覽:685
勞動法里有規定餐補嗎 發布:2025-09-30 18:11:38 瀏覽:88
法院生氣 發布:2025-09-30 18:00:39 瀏覽:507
順義免費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9-30 18:00:37 瀏覽:428
部門規章是由制定 發布:2025-09-30 17:55:07 瀏覽:335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末路狂花 發布:2025-09-30 17:51:15 瀏覽:766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訴訟法 發布:2025-09-30 17:49:09 瀏覽:903
法治公正畫 發布:2025-09-30 17:48:34 瀏覽:444
立法法幾次 發布:2025-09-30 17:46:13 瀏覽:651
四川控制狂犬病條例 發布:2025-09-30 17:30:31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