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學專家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張明鍇、高銘暄等。
1、高銘暄
高銘暄1951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195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研究生班畢業,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 ,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
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2、張明楷
張明楷教授主要從事刑法學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獨著《犯罪論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責任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礎觀念》(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場經濟下的經濟犯罪與對策》(中國檢察出版社1995年版)、《未遂犯論》(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版)、《刑法學》(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2015年將出版第5版)、《外國刑法綱要》(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曾獨立承擔了多項科研課題,參加過聯合國預防犯罪委員會科研項目,並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國家重點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1)中國法學專家擴展閱讀
研究對象
刑法學主要分為以下類型
1、規范刑法學,是指以本國的現行刑法為研究對象,主要採取注釋方法揭示法條的內容,並加以評注而形成的刑法規范知識體系。
2、理論刑法學,是指採用思辨方法,對蘊含在法條背後對法條起支撐作用的法理加以闡述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在理論刑法學中,按照其內容又可以分為刑法法理學與刑法哲學。
3、比較刑法學,是指採用比較方法,研究各國刑法,探求其立法思想和原理的異同,闡述其特徵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4、國際刑法學,是指對國際刑事法律規范(包括刑事實體法規范和刑事程序法規范)進行研究而形成的刑法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銘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明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學
⑵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中國刑法學領域聚集了眾多傑出的法學專家,其中包括高銘暄教授、馬克昌教授、趙秉志教授、張明楷教授、陳明華教授、陳興良教授、曹子丹教授、儲槐植教授、顧肖榮教授、何秉松教授、梁華仁教授、羅大華教授、歐陽濤教授、曲新久教授、阮齊林教授、蘇惠漁教授、康樹華教授、張智輝教授、周道鸞教授、盧建平教授、王作富教授、何鵬教授、姜偉教授、孫謙教授、陳澤憲教授、何鵬教授、張軍教授、賈宇教授、黃風教授等。這些專家不僅在中國刑法學界享有盛譽,他們的研究也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刑法學的發展。
其中,高銘暄教授不僅是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還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並稱為中國刑法學界的「北高南馬」。高銘暄教授的研究范圍廣泛,涵蓋了刑法學的基本理論、犯罪預防與控制、刑事訴訟法等多個領域。他在中國刑法學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培養了眾多優秀的法律人才。
趙秉志教授在刑法學領域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在犯罪學、刑法理論以及刑事政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專著。他的研究成果對於推動中國刑法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明楷教授在刑法學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刑法總則、刑法分則、刑法解釋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豐碩,多次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支持。他的學術觀點在刑法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陳興良教授在刑法學領域同樣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他以刑法哲學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他的研究不僅豐富了中國刑法學理論體系,還為刑法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
這些專家的學術貢獻和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的刑法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還為中國的法治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學術精神和研究方法也為後來的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⑶ 誰是當代有名的法學專家
法學家,一般是按照法律部門分類的,分為:理論法學、法律史學、回憲法學與行政法答學、刑法學、民商法院、訴訟法學、軍事法學。刑訴法學屬於訴訟法學的一個分支。
按照《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所載,訴訟法學較為專業的學者有:
「卞建林 常 怡 陳光中 陳桂明 陳瑞華 陳衛東 程榮斌 崔 敏 樊崇義 顧培東 江 偉景漢朝 李 浩 劉家興 龍宗智 沈達明 沈德詠 宋英輝 譚 兵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敏遠 王亞新 徐靜村 嚴 端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孫長永 李昌道」等人。
⑷ 中國刑法法學專家有哪些
刑法專家有:高銘暄,馬克昌,趙秉志,張明楷,陳明華,陳興良,曹子丹,儲槐植,顧肖榮,何秉松,梁華仁,羅大華,歐陽濤,曲新久,阮齊林,蘇惠漁,康樹華,張智輝,周道鸞,盧建平,王作富,何鵬偉,孫謙,陳澤憲,何鵬,張軍,賈宇,黃風等。
其中高銘暄教授是中國刑法學專業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導師,高銘暄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馬克昌教授合稱為中國刑法學界「北高南馬」。
(4)中國法學專家擴展閱讀:
刑法的功能:
要求人們不要實施這種行為,並對實施這種行為者給予刑事處罰。而一般公民懾於刑罰的威力,也會按刑法的規定規制自己的行為,不去觸犯刑法,社會秩序也得到了維護。
法益保護功能:指國家通過將侵害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正當利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通過要求人們不要犯罪和對發生的犯罪行為予以刑罰懲罰來遏制犯罪,以來保護國家、社會、公民的正當合法利益不受或不再受犯罪的侵害。
人權保障功能:刑法的規定限制了國家司法機關在刑事司法中的行為——要依法辦事,不得濫捕濫判,從而保障合法公民的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的侵害。
保障犯罪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刑罰權濫用侵害,西方有些學者稱刑法是「善良公民的大憲章」,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罪刑法定是實現刑法保障功能的最主要制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