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到了道德

學到了道德

發布時間: 2025-10-01 04:56:21

Ⅰ 《道德經》讓我們學到了什麼道理

1. 《道德經》教導我們,唯有摒棄雜念,停止向外尋求,才能獲得內心的平和與清澈。因此,應當保持平等心,不對任何事物有所偏好或輕視,這樣才能贏得天下的尊敬。
2.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成功的路徑如同水一般,既柔軟又堅韌,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方式。面臨挑戰時,我們應記住人生並非單行道。保持「弱者」的姿態,實際上體現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智慧。
3. 《道德經》強調萬物皆相對,正如古語所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對事物的不同看法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達摩祖師曾指出,行善不應總是掛在心頭,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是一種虛偽的善行,真正的善應該是自然而然的。
(1)學到了道德擴展閱讀補充:《道德經》主要闡述「道」與「德」的概念。「道」涵蓋了宇宙和自然的法則,也是個人修行的方法;「德」不僅是道德行為,更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是修道者必須具備的基礎。老子想要傳達的,是修行的方法,其中德是基礎,道是進階。若無德作為基石,無論是個人生活、家庭管理還是國家治理都可能遭遇失敗。德為修道提供了和諧的外部環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對於修道者來說,更需以德為先,以此來實現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德經在《道德經》中佔有重要位置,它構成了修道的基礎。

Ⅱ 一個人讀懂了道德經會怎樣

有人讀懂的道德經會是怎樣一個人的道德和理念,它的人有所不同,而且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有鎖所不同

Ⅲ 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

有了一些學習上的體會和收獲後,記得寫下來,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

上個周我們一起學習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習之後我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有了另外一層體會,其中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就是要有一顆責任心、要敬業、愛學生。

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為。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把責任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正如xx曾經說過:「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這就要求我們在每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當我們每天忠實的履行著自己神聖職責的時候,也就是在為自己負責,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品質應該是敬業,因為敬業不僅是對良知的尊重,是神聖在工作中的體現,更是在工作中流露的優秀品德和人格。敬業的人,會專心致志於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盡自己的義務,努力將工作做好。對教師而言,就是盡自己應盡的教育義務,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得起職業,對得起學生的教育良心。在小學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業績。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使命崇高,責任重大,盡管沒有令人羨慕的物質財富,但我們擁有充實的精神財富,「精神財富無處不在,時時刻刻都在發揮影響,因為我們本身就處在精神財富之中,精神財富對培養人的心靈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精神財富就是我們的敬業態度、職業良心。我們應該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把無愧於事業、無愧於學生、無愧於自己作為工作的座右銘,經常用職業良心這個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從而產生強大的工作動力。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師的重要職責。育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更賦予我們重大的責任,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勞動和我們對學生毫無保留的愛。

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裡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當我們的教師走上了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就會得到教師職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桃李芬芳,碩果累累,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敬重,這真是教師職業的魅力所在。

通過這次學習,走在優秀教師的腳步之後,我會時刻以《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爭取做一名新時代的優秀教師。

篇二: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

近期,行里組織合規學習,在學習活動期間,我對平時在工作中實際情況,對職業道德誠信、合規操作意識和監督防範意識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現就此學習活動的心得總結出幾點體會,也是我對此次教育學習活動的一個理性的認識。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平凡中奉獻 ,愛崗敬業是各行各業中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 從大的方面來說,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從小的方面講,比如我行,每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崗位都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也是我行存在和發展的必需。要發展,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金融業中不斷強大,立於不敗之地,沒有我們每一位同志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不行的。作為郵儲銀行築路人, 為了我行的前途,為了我行的榮譽,做一名愛崗敬業的人,是職業道德對我們最引為用以規范行為品質,評價善惡的行為規則。

作為一個金融單位的職工更應以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上講求道與德,如果路走得不對就會犯錯誤,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德,就難於為人民服務,就談不上自己的事業,也就沒有單位事業的興旺,就沒有個人事業的發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會價值。我現在正在從事郵儲銀行工作,這是我的職業,也是我唯一的職業,自我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這項職業,也一直熱愛這個職業,對我行工作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一直是愛崗敬業的。只有愛崗敬業才是我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的具體體現。講求職業道德還必須誠實守信,所謂誠實就是忠心耿耿,忠誠老實。所謂守信就是說話算數,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所以通過對這次的學習,使我更深地了解到作為一個郵儲銀行築路人的根本、為人、言行和責任,就是自己在工作中不斷地加強學習,時刻按照職業規范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才能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二、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升合規操作意識。「沒有規矩何成方圓」,身為網點一線員工,切實提高業務素質和風險防範能力,全面加強櫃面營銷和櫃台服務,是我們臨櫃人員最為實際的工作任務。作為臨櫃人員,我深知臨櫃工作的重要性,因為它是顧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著溝通顧客與銀行的橋梁作用。因此,在臨櫃工作中,我始終堅持要做一個「有心人」。虛心學習業務,用心鍛煉技能,耐心辦理業務,熱心對待客戶。在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們都很清楚地意識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優質服務才能為我行爭取更多的客戶,贏得更好的社會形象。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不同層次的客戶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我們一線員工有高度的思想覺悟。

加強合規操作意識,並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有時,總是覺得有的規章制度在束縛著我們業務的辦理,在制約著我們的業務發展,細細想來,其實不然,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產物,而是在經歷過許許多多實際工作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只有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我們才有保護自已的權益和維護廣大客戶的權益能力。我們的各項規章制度正如一架龐大的機器,每一項制度都是一個機器零件,如果我們不按程序去操作維護它,哪怕是少了一顆鑼絲釘,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各項制度的維護和貫徹是我們廣大的員工嚴格執行,如果沒有櫃員大意未臨時簽退系統、沒有出納的隨意放縱、大意支行本身制度存在,一切的違規行為也就不能得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規章制度的執行,不是某一人來執行的,而是要一個集體相互制約、監督來實施的。

三、增強規章制度的執行與監督防範案件意識。銀行號稱「三鐵 :「鐵制度、鐵算盤、鐵帳本」。正因為有了銀行的「三鐵」,銀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賴的。規章制度的執行與否,取決於廣大員工對各項規章制度的清醒認識與熟練掌握程度,有規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業之大忌,車行千里始有道,對於規章制度的執行,就一線櫃員而言,從內部講要做到從我做起,正確辦理每一筆業務,認真審核每張票據,監督授權業務的合法合規,嚴格執行業務操作系統安全防範,抵制各種違規作業等等,做好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不能礙於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背離規章制度而不顧。堅持至始至終地按規章辦事。如此以來,我們的制度才得於實施,我們的資金安全防範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執行,那也將走向它的反面。

近年來,金融系統發生的經濟案件,不僅干擾破壞了經濟金融秩序,而且嚴重地損害了銀行的社會信譽。採取相應措施,從源頭上加強預防,是新時期防範金融犯罪的一道重要防線。這幾年銀行職業犯罪之所以呈上升趨勢,其中重要一條是忽視了思想方面的教育,平時只強調業務工作的重要性,忽視了幹部職工的思想建設,沒有正確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關系,限於既要進行正面教育,又要堅持經常性的案例警示教育,使幹部職工加固思想防線,經常警示自己「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從而為消除金融犯罪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和思想基礎,自覺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內部管理,是預防經濟案件的保證。為此要認真抓好制度建設,一方面要根據我們一線櫃員工作的特點,組織學習,通過學習,使各崗位人員真正做到明職責、細制度、嚴操作。有效的事前防範與監督是預防經濟案件的重要環節,本崗位的自我檢查與自我免疫是第一位的;其次可採取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檢自查、上級檢查、交叉互查等方法,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偏差。對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內控與制約。

通過這一輪合規學習,我的責任心更強了,並且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認清了產生風險往往是因為人的態度,人的責任心。這次合規學習的契機,我們一起弘揚合規文化,不越合規底線,推動業務健康發展。同時,我們的態度,我們的責任心責任感,時時刻刻都要端正,分分秒秒都要強烈。

篇三: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

職業道德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它要求老師的職業理想——忠誠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職業情感——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職業規范——團結協作、為人師表。因此,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跨世紀的人才培養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們應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時刻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積極參加職業道德學習,培養高尚道德情操。

首先,當我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時,意味著我們的工作時間是無界限的。

(1)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

(2)要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能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要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注重身教,所以,教學工作中,我門要保證學生既有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又能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

其次,作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教育教學中,要妥善處理師生關系:

(1)要給予學生特殊的關心和愛護

(2)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因為體罰學生往往給學生的心靈留下傷痕,造成性格殘暴,不服從教育,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教師法》,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尊嚴,不得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侮辱人格的行為。

(3)不得歧視學生,對於班級個別調皮、成績差的學生,老師要積極進行幫教,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而不是有意進行歧視,造成學生退學。

再次,教師在育人的同時,不要忘了自身的繼續學習,要知道,"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學之餘,教師應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新的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學和科研的水平。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應在團結協作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將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學生,發揚奉獻精神,同時,應對學生充滿希望,要做到「尊重與信任,有耐心和愛心」。

篇四:學習職業道德心得體會(通用)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教師職業達到專業化水平的基本素質要求。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建設一支為人民服務的,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為師德建設注入新的內容,增加新的內涵。當前,在愛是師德之魂這個共識的基礎上,把責任教育放在師德建設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責任,是一個成熟的人對自己的內心和環境完全承當的能力和行為。正如馬克思所說:「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任務」,一名人民教師,他的責任無處不在,如果沒有責任意識,就不會明白自己的職守,不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就辦不好教育。因此,我們必須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盡責任。

教育部周濟部長最近闡述了當代教師面臨的三項主要責任,即崗位責任、社會責任、國家責任。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每天所做的極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終牢記為學生負責,為家長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國家負責。當你每天忠實的履行著自己神聖職責的時候,也就是在為自己負責,你將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人民教師。

敬業——明責之源泉

敬業,是對良知的尊重,是神聖在工作中的體現,是在工作中流露的優秀品德和人格。敬業的人,會專心致志於本職工作,在工作中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盡自己的義務,努力將工作做好。對教師而言,就是盡自己應盡的教育義務,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得起職業,對得起學生的教育良心。

面對著現實社會紛紛襲來的豐厚的待遇、優越的條件、誘人的工作,我們又該怎樣看待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呢,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的使命崇高,責任重大,她盡管沒有令人羨慕的物質財富,但她擁有充實的精神財富,「精神財富無處不在,時時刻刻都在發揮影響,因為我們本身就處在精神財富之中,精神財富對培養人的心靈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這一精神財富就是我們的敬業態度、職業良心。教師的勞動,很難用嚴格的時空、具體的標准來度量。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的工作,主要靠教師的職業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師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把無愧於事業、無愧於學生、無愧於自己作為工作的座右銘,經常用職業良心這個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從而產生強大的工作動力。

勤業——盡責之展現

勤業,就是勤奮地從事自己的工作,這是盡職盡責的態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體展現,也是人的生命價值在平凡的點滴的具體事務中實現的惟一途徑。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更敏銳地發現機會和創造機會,「教育者的責任就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去找機會;去拿靈敏的手去抓機會」。學校無小事,教育無小事。每一張教案,每一堂課,每一次作業,都需要去認真對待;學生上學、放學,課間活動,午間休息,都需要去密切關注;思想、心理、學習、身體、個性發展,都需要去全面關心;活潑好動的、沉默寡言的、優秀的、頑皮的、聰明的、落後的,都需要去細心呵護;成功的喜悅、失敗的傷感、平凡的細節、難忘的片斷,都需要及時總結。這一切,只有在勤奮者的耕耘之中才會領悟其中的精華所在。

「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陶行知先生的這些論述都啟示我們,培育學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師的重要職責。育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的歷史時期,更賦予我們重大的責任,需要我們付出艱辛的勞動和不懈的努力。

精業——履責之依託

我們處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的教育對象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教師惟有不斷的自我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這神聖的職責。「做一個現代人必須取得現代的知識,學會現代的技能,感覺現代的問題,並以現代的方法發揮我們的力量。時代是繼續不斷的前進,我們必得參加在現代生活裡面,與時代俱進,才能做一個長久的現代人」,「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不斷的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知識,更新知識結構;不斷的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斷的反思總結,在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實踐、勇於探索,「我們確不能懈怠,不能放鬆,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

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學能手,更是科研先鋒,這樣的教師,才能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應該緊密結合教學實際,立足課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行積極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一名教師「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東西,能夠從平凡的、極其平凡的、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

熱點內容
甘肅森林防火條例 發布:2025-10-01 07:25:39 瀏覽:213
2014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講義 發布:2025-10-01 07:25:38 瀏覽:470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504 發布:2025-10-01 07:01:42 瀏覽:262
澳洲法學院 發布:2025-10-01 06:59:25 瀏覽:587
疫情對勞動法 發布:2025-10-01 06:52:32 瀏覽:23
法律顧問聘應合同 發布:2025-10-01 06:51:39 瀏覽:577
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障是 發布:2025-10-01 06:45:21 瀏覽:860
法治的基本含義與要求 發布:2025-10-01 06:42:48 瀏覽:977
甘肅天水法院院長 發布:2025-10-01 06:38:48 瀏覽:470
聘任製法官助理待遇 發布:2025-10-01 06:38:03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