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政府創新

法治政府創新

發布時間: 2025-10-03 08:21:38

⑴ 政府管理創新的政府管理創新的動因

(1)政府自身存在的合法性要求政府進行管理創新
首先,政府必須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礎上,即建立在社會成員對政府統治的心理認同和贊同的基礎上。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認為合法性信仰的來源可以是多種的:習慣或習俗;對神的信仰或對領袖魅力的贊同;依法建立的規則。韋伯非常重視合法性信仰在政治統治中的作用,並以此為標准將政治統治劃分為傳統型政治統治、魅力型政治統治和法理型政治統治。法理型政治統治建立在被統治者對統治者的章程所規定的制度和指令權力的合法性信仰基礎上,它是最具穩定性與合理性的統治形式,能夠為經濟關系和經濟組織提供理性法律保障,是現代社會中最具有合法性的統治形式。
其次,社會成員對政府合法地位的確認由能夠准確地顯示公民意志或偏好的法律程序予以保證。在一個確立了公民一政府觀念的政治體系中,兩者的關系就是固定的法定渠道內的雙向合作關系,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時期更加強調保證由公民對政府這個方向的約束監督關系。在國家政權關系中,由於政府的主要功能是執行國家意志,在實踐中擔負著直接面對公民行使公共事務管理權的任務,因而它和公民的關系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邁上一個新台階,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普遍提高,公民政治文化正逐步為人民群眾所接受,人民的政治參與意識、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納稅人意識、選民意識日益增強,人民的政治行為能力逐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官員具有使命感、責任感、服務意識和平等意識,要求政府決策過程透明化和便於公民參與,要求政府提供優質、高效、低成本的服務,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廉潔。人民群眾對政府的殷切希望和要求成為推動政府管理創新的強大動力,如果政府再不進行創新的話,就會引起公民的強烈不滿,政府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嚴峻的挑戰。
(2)政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政府進行管理創新
首先,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是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戰略目標,十六屆三中全會專門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做出了具體部署,這標志著中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與經濟社會大變革相適應,政府管理模式的轉型即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政府管理模式轉型步伐也必須加快。
①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各級政府從「全能政府」和「無限政府」走向「專業政府」和「有限政府」,實現政府職能市場化和政府管理專業化、法治化。為了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民間組織和中介機構的自我管理作用,必須以市場化和法治化為導向,優化政府職能體系和管理方式,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之間在社會公共管理過程中應當形成一種職能互補的合作夥伴關系。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計劃經濟是一種指令經濟和審批經濟,行政權力和行政手段操控了經濟活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政府管理法治化,政府管理法治化意味著政府的權力受到法律強有力的約束,同時還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組織的自主權及公民個人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經濟和法律手段成為政府履行經濟和社會職能的主要手段,並且行政手段的運用需要依法而行。
②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以企業化為導向再造政府內部的管理。政府作為公共組織,不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而以服務公眾、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為目標,它和企業有著不同的運作邏輯,但在為公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方面,政府和企業有著相通之處。借鑒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運用企業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服務質量,是改進政府內部管理的題中應用之義。
③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務,這一任務的適時提出,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是一個內容廣泛的系統工程,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設等諸多方面。推進社會政治文明建設,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只有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增強黨的執政能力,才能更好的堅持黨的領導,當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改變時,政府管理也必須隨之變化;只有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充分實現當家作主,民主政治的進步也要求政府管理的方式、內容、手段進行創新,以適應文明社會的需要;只有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才能有效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都要求不斷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要求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而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是實現四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對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既要重視經濟增長指標,又要重視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要求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統籌兼顧,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上述目標,迫切需要各級政府積極推進政府管理創新,優化政府職能,革新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④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客觀要求。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各國為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以推動本國經濟發展展開了激烈競爭,國際經濟競爭的強大壓力推動各國進行政府改革和創新,以保持和增強本國的競爭力。經濟全球化要求制定和實施具有廣泛約束力的國際規則,提供全球公共物品,解決全球性問題,這促進了全球治理機制的形成。全球治理是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各國公民對其國內公共事務的合作管理,它要求各國政府學會兩種本領:橫向上,學會與私人部門和第三部門分享公共事務管理權;縱向上,學會與國際組織和地方及基層政府分享公共管理權。這樣政府權力受到國際組織和他國政府、全球公民社會、國際規則和國際輿論的多重約束。政府治理的全球化要求積極推進政府管理創新,調整政府職能,革新政府權力,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同時全球化時代是高風險的時代,全球生態環境危機、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和傳染性疾病的威脅,對各國政府開展國際合作和協商協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推動著政府管理創新。進入新世紀,全球范圍內科技進步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和信息化社會時代已經來臨,知識經濟要求政府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經濟的信息化又要求政府管理的信息化,這就要求政府管理工作必須進行創新。
⑤世界性政府改革運動推動我國政府進行管理創新。20世紀80年代以來,政府改革與創新成為一種世界性潮流,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政府改革與創新的行列中來,世界性的政府改革、政府再造運動一浪高過一浪。面對這一趨勢我國政府只有迎頭趕上,否則我國有可能處於落後的局面。各國在政府改革與創新方面的競賽進一步推動著我國政府深化管理創新。
(3)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政府的管理水平要求深化政府管理創新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性舉措,黨的執政能力在相當程度上體現為黨所組建和領導的政府機關的管理能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各級政府擔負著繁重而艱巨的任務,但是政府在自身建設中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①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政府對國有企業的行政干預依然很強,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地方政府仍扮演著投資融資主體角色,將大量精力花費在跑項目、跑資金上;中央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負擔過重,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還不高;中央和地方政府職能定位雷同,機構設置上強求上下對口等。②政府管理方式陳舊,許多政府部門仍然習慣於利用審批和取締等行政手段來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重事前審批而輕事後監管,政府在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法律手段不多,政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私有化等現象屢見不鮮。③政府組織結構不合理,上下級政府之間存在著權力與責任不統一、財權與事權不匹配的問題,管理層次過多,機構分設過細,決策、執行、監管與服務體系不分,多重多頭執法現象嚴重。④政府管理體制不完善,激勵機制不足,責任約束不夠,自由裁量權過大,辦事程序繁瑣,行政腐敗現象嚴重,行政效率低下,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存在脫節現象,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屢禁不止。⑤政府運行機制不協調,決策機制不完善,決策隨意性大、盲目性強,政策執行中「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經常發生,不同政府部門之間職責交叉、相互扯皮。⑥行政程序和行政行為規范化程度很低,公務員依法行政和公正執法能力和水平不高,行政透明度不夠,形式主義、文山會海現象突出。⑦行政成本過高,效益偏低,由於決策失誤、鋪張浪費和貪污腐敗等原因,我國的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效益偏低,政府的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政府行政成本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國民收入極不協調。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的基礎性法律 發布:2025-10-03 11:02:30 瀏覽:186
良法學院 發布:2025-10-03 11:00:56 瀏覽:74
最高人民法院故意殺人搶劫 發布:2025-10-03 10:40:37 瀏覽:694
2015全國道德模範人物 發布:2025-10-03 10:24:03 瀏覽:114
昌平法院法官 發布:2025-10-03 10:17:21 瀏覽:823
廣西前法院 發布:2025-10-03 10:17:14 瀏覽:148
民法典19條 發布:2025-10-03 09:57:52 瀏覽:483
08年後新勞動法 發布:2025-10-03 09:53:37 瀏覽:69
政策法律法規的區別與聯系 發布:2025-10-03 09:31:35 瀏覽:985
2015合同法司法考試真題 發布:2025-10-03 09:07:25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