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女生
❶ 用《道德經》給女生起名,用哪句好姓吳
那太多了吧?我在1-18章為你找到的名字如下,你看看喜歡哪一個:
(01章)吳道可、吳名可、吳同玄、吳又玄
(02章)吳知美、吳知善、吳相傾、吳相和、吳相隨、吳不言、吳不辭、吳不有、吳不恃、吳功成、吳不去
(03章)吳尚賢、吳不爭、吳不貴、吳見可、吳聖之、吳虛其、吳無知、吳無欲、吳夫智、吳敢為、吳為無
(04章)吳用之、吳不盈、吳淵兮、吳解紛、吳和其、吳同其、吳不知、 (05章)吳天仁、吳萬物、吳虛而、吳守中
( 06章)吳用勤、
(07章)吳自生、吳長生、吳存身、吳無私、吳無邪、吳能成、
(08章)吳上善、吳若水、吳不爭、吳眾所、吳於道、吳居善、吳善淵、吳善仁、吳善信、吳善治、吳善能、吳善時、吳無尤
(09章)吳持盈、吳如己、吳長保、吳金玉、吳滿堂、吳能守、吳富貴、吳功遂、吳天之
(10章)吳載營、吳魄一、吳無離、吳致柔、吳如兒、吳玄覽、吳無疵、吳愛國、吳治民、吳明白、吳四達、吳知乎、
(11章)吳一轂、吳之用、吳為器、吳器之、吳有室、吳有利、吳以用
(12章)吳馳騁、吳聖人
(13章)吳寵若、吳貴身、吳寄天、吳愛天、吳托天
(14章)吳視之、吳聽之、吳聞名、吳曰希、吳曰微、吳致詰、吳為一、吳不皦、吳不昧、吳不名、吳無狀、吳無物、吳迎之、吳隨之、吳道紀、
(15章)吳之善、吳微妙、吳玄通、吳深可、吳之容、吳若冬、吳涉川、吳若容、吳若冰、吳若朴、吳若海、吳若無、吳靜之、吳動之、吳不盈
(16章)吳守靜、吳觀復、吳芸芸、吳曰靜、吳曰常、吳知常、吳知容、吳乃全、
(17章)吳下知、吳其次、吳譽之、吳畏之、吳自然
(18章)吳仁義、吳慧智、吳孝慈、吳國家、
❷ 老子對女性的看法
在儒家社會思想長時間占據主流的背景下,一些名家也指出我國歷史中缺少帶有女性哲學思想的理論體系。其實不然,早被孔子問道的老聃早就在儒家思想成為完整的體系前,創出了一套主要以女性視角論述的哲學體系。
一、女性哲學思想在《道德經》中的體現
對母性生殖的崇拜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說文》註:「牝,畜母也。」此處的「牝」字,高亨注為母體之意。道是老子思想哲學的根基,以道做天地萬物之母體,可見老子的生殖崇拜更重於雌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明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說文》訓:「始,女之初也。」《爾雅》訓:「胎,始也。」「始」字是指女子剛剛懷孕之時,而「母」字依舊是指母體。從兩個例子中看出老子喜歡運用女性的生殖和身體比喻道和天地萬物自然的關系,不比其父,只言母體,足以看出老子對母體崇拜的意識特徵。
除此以外老子還直接運用「母」等字眼直接比喻道,如二十章中提到:「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在散文論述中僅僅類比「母」可見其濃烈的女性生殖崇拜意識,類似的例子不再贅述。
老子思想中帶有女性特質的思想主張
1.守柔貴雌
老子首推雌性之柔,「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在本章中,老子指出要集中精氣,行為柔弱,在眼睛、耳朵、口鼻一張一合中像個嬰兒和雌性一樣退讓不爭,堅持以柔克剛。女子似水的比喻隨處可見,且老子崇尚水的智慧:「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此外,老子甚至以是生是死來強調柔弱處世的重要性和優越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正如古話常言: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若在某方面過於強勢,並不會一定如己所願,甚至會背道而馳。
由人生觀擴展到政治論,老子提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柔弱勝剛強才是王道。《老子》的貴柔思想在某些領域某些事件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被反復強調,絕對闡述,足見其思想的片面性,是陷入自己哲學體系的表現。
2.尚靜守謙
寧靜也是老子追崇的境界,正如老子所言的:「重為輕根。靜為躁君。」就像分量輕的東西要依附於重者,靜就是躁的主宰者。重女傾向更加明顯的還有「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對於此處的「牝」和「牡」,高亨先生在《老子注釋》中直接解釋為女性和男性,而以女性的謙卑安靜之性,來作比大國在對外斗爭中應該採取的策略。
❸ 喜歡讀道德經的女人都是怎樣的人
內心平靜,追求智慧。
1、內心平靜:內心平靜的女人喜歡讀《道德經》具有較高的內心平靜度,能夠保持冷靜和理性,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2、追求智慧:追求智慧的女性讀《道德經》是對智慧有著深厚的熱愛,希望通過閱讀《道德經》來領悟人生的真諦,提升自己的智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