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信息安全立法現狀

信息安全立法現狀

發布時間: 2025-10-04 15:41:54

1. 信息安全法的我國制定信息安全法的必要性

(一)政府治理社會的基本需要
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並且,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走向信息社會。在這個急速信息化的過程中,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家庭上網、十二金工程等信息化計劃深入推廣,網路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安全已經成為社會安全和社會秩序的新領域,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先進的技術正在不斷地保障著信息安全,諸如電子簽名、防病毒、反黑客、防垃圾郵件、公共安全平台等措施,為我們實施信息安全戰略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然而,風險是絕對的,安全是相對的。信息安全面臨的挑戰不但是技術上的風險,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制度上的風險。法律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制定信息安全法是政府治理社會的基本需要。
(二)協調信息安全管理機關職責的需要
目前,我國並沒有專門的信息安全機關,而是由公安部、安全部、國家保密局、國家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等協同管理。實際上,涉及信息安全工作的國家機關還遠不止於此,幾乎所有的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都在根據自己的職責管理相關的部分。這個看似龐大的規模和隊伍,需要統一和協調。制定信息安全法,明確管理機關的責權利,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內容。
(三)規范網路行為的需要
信息安全問題,實質是網路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規范的問題。在信息網路上,黑客、病毒和垃圾郵件並稱為「三大公害」,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網路運行的正常秩序。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95%的與網際網路相連的網路管理中心都遭到國內外黑客的攻擊或入侵,其中銀行、金融和證券機構是攻擊重點。這些犯罪行為往往會給社會經濟和國家安全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制定統一的信息安全法,為網路信息提供規范,可以震懾犯罪,凈化網路空間。
(四)完善法律自身的需要
自1994年以來,我國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有關計算機及國際互聯網路的法規、部門規章條例,這些信息安全立法,許多內容已明顯滯後,並且有的內容還相互沖突、抵觸。1997年修訂的《刑法》中的有關條款,也難以適應現實的諸多需要。因此,制定信息安全法,廢止過時的或者相互抵觸的行政法規,非但不會打亂現行法律體系,而且能夠減少現有信息安全法律和法規的沖突和抵觸,是社會信息化過程中,法律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

熱點內容
民法典正式實施的時間 發布:2025-10-04 19:07:10 瀏覽:765
濟南東城律師 發布:2025-10-04 18:51:43 瀏覽:503
時法院 發布:2025-10-04 18:50:58 瀏覽:870
勞動法交押金 發布:2025-10-04 18:42:32 瀏覽:722
刑事訴訟法管轄案例 發布:2025-10-04 18:31:26 瀏覽:962
刑法教材藍皮 發布:2025-10-04 18:30:34 瀏覽:64
一級法官工資 發布:2025-10-04 18:15:28 瀏覽:969
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發布:2025-10-04 18:14:06 瀏覽:976
急需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2025-10-04 17:47:40 瀏覽:521
廣州新塘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4 17:42:2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