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明誨

道德經明誨

發布時間: 2025-10-05 22:22:43

㈠ 跪求關於禪學的書

建議先看《楞嚴經》,該經闡述了四種「清靜明誨」,開示了「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等。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亦不為過;並讓人們了解宇宙真相。在內容上,包含了「顯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則橫跨「禪凈密律」,均衡發揮,各得其所;在修行的次第上,則更是充實、圓滿:舉凡發心、解、行、證、悟,皆詳盡剖析開示,等等。
如果樓主有較深的根基可看懂《金剛經》《心經》等。

禪學,主要是指佛教禪宗的思想精髓。禪宗,由達摩祖師引入中國的,主要是講「開悟」「明心見性」等;老子的「清靜無為」,和禪學有一些相似。
道家經典有《道德經》。
禪宗經典,最初主要是《楞嚴經》,又名《大佛頂首楞嚴經》;後有《心經》、《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楞伽經》、《維摩經》等。後來增加了《六祖壇經》(備註:佛經,都是記錄佛說的話的,也就是所有的佛經都是佛說的,除了《六祖壇經》是六祖慧能所說)

對一般人來講,《道德經》比較深奧;禪宗經典《金剛經》《心經》等,也比較深奧,需要較高的根器、根基。不像《妙法蓮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葯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盂蘭盆經》《父母恩重難報經》《過去現在因果經》《賢愚經》等通俗易懂。
《楞嚴經》是例外,通俗易懂,文筆優美。讓人們了解宇宙真相,古人曾贊:「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可說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從教令正發心起,經循循善誘的破惑、見真(明心見性)、依性起修(設壇結界、於實際上起正修行),並詳細開示一切凡聖境界(二十五聖圓通、三界七趣眾生),令於聖境起企慕、而於凡外得知解,從而不受迷惑、不入岔道;又詳述六十位修證(三漸次、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十地、等覺、妙覺)令行者於菩提道上知所趣向;最後更廣開示五陰魔境,及其破除之法,必於菩提道上能克服魔怨留難,所修圓滿成就。

熱點內容
搜狗五筆輸入法官方下載2014 發布:2025-10-06 00:13:52 瀏覽:876
下兩級法院 發布:2025-10-06 00:00:15 瀏覽:784
仁懷道德模範 發布:2025-10-06 00:00:06 瀏覽:252
國際經濟法封閉式保留 發布:2025-10-05 23:41:23 瀏覽:47
九江法院龔 發布:2025-10-05 23:26:33 瀏覽:844
行政法規對於虛假材料的規定 發布:2025-10-05 23:19:37 瀏覽:431
律師的職業形象 發布:2025-10-05 23:04:39 瀏覽:340
英國會計信息失真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05 23:03:08 瀏覽:513
司法法務是什麼 發布:2025-10-05 22:45:35 瀏覽:976
最後法院 發布:2025-10-05 22:44:11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