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道德模範
❶ 仁懷市的道德模範有哪些
遵義市第四屆道德模範評選表彰
活動組委會辦公室
2019年7月16日
遵義市第四屆道德模範人選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73名)
助人為樂模範人選(15名)
袁大洪 男 習水供電局配電所二班班長
韓繼剛 男 正安縣春雨義工協會會長
黃 弢 男 生前系遵義市煙草公司黨群工作科副科長(已故)
鄭小麗 女 遵義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交3路車駕駛員
黎小東 男 新蒲經濟開發公司行政部副經理
劉華春 男 余慶縣敖溪鎮大坪村坪新組村民
譚國菊 女 鳳岡縣神農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楊文奇 男 省委老幹部局駐湄潭縣復興鎮大橋村第一書記
彭 楓 女 桐梓縣「婁山關·紅帽子」志願者協會副會長
楊舒雲 女 遵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科員
吳文容 女 遵義市彩虹公益協會會長
朱俊龍 男 道真縣春天家人志願者協會理事
張 勻 男 務川自治縣扶貧辦副主任(上海市第二批援黔幹部)
鄧幫偉 男 道真自治縣平模鎮順河小學退休教師
羅其義 女 紅花崗區金銘幼兒園園長
見義勇為模範人選(14名)
杜江寶 男 習水縣醒民鎮鋼鐵村九組村民(已故)
余仕陽 男 紅花崗區南關鎮金華村柿花槽組村民
易成麗 女 仁懷市第四中學教師
陳忠傑 男 鳳岡縣何壩鎮水河村警務助理
黨 勇 男 生前系湄潭縣茅坪人民法庭庭長(已故)
徐啟富 男 播州區平正鄉葛藤村保上組村民
劉嗣瑜 男 桐梓縣中等職業學校安保人員
張 旭 男 紅花崗區深溪鎮永安村村民
黃興國 男 余慶縣政法委駕駛員
冉順義 男 務川自治縣公安局特巡警大隊宣傳委員
夏吉強 男 匯川區芝麻鎮觀音寺村林家壩組村民
呂必成、曾文波 男 分別系正安縣廟塘鎮中心小學保安、正安縣廟塘鎮茶台村柿坪組村民
唐朋剛 男 余慶縣關興鎮高爐村中卜組村民
周文強 男 播州區茅栗鎮銀都村和平組村民
誠實守信模範人選(14名)
余繼福 男 余慶縣松煙鎮大松村榮譽村主任、余慶縣順江汽車修理廠法人
歐國勇 男 貴州彩陽集團總經理
楊昌芹 女 赤水市牽手竹藝公司經理
劉付昌 男 仁懷市魯班街道山水村村民(已故)
楊秀貴 女 鳳岡縣秀姑茶葉有限公司經理
夏明亮 男 苟家井市場鞋業批發個體戶
趙 山 男 貴州貝加爾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梁建軍 男 桐梓縣建軍超市總經理
胡啟彪 男 新蒲新區美宜佳超市總經理
王大剛 男 遵義市大剛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 梅 女 貴州「好能手」日用品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
楊洪強 男 余慶縣松煙鎮洪森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方利 男 貴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賢書 男 務川自治縣中醫院醫師
敬業奉獻模範人選(15名)
杜富國 男 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中士
魏發府 男 桐梓縣大河鎮石牛村村民
雍元書 男 湄潭縣復興鎮湄江湖村村醫
田維禮 男 綏陽縣旺草鎮小旺草村村醫
劉義華 男 鳳岡縣對外宣傳中心副主任
田 浩 男 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栽培育種研究員
陳廳廳 男 遵義市公安局新蒲分局民警
張德勇 男 余慶縣供電局龍溪供電所所長助理
邱寧宏 女 遵義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王章禮 男 原務川自治縣涪洋鎮勝利村支部書記
王 灑 男 仁懷市委宣傳部駐三合鎮安居村幫扶幹部
向克勤 男 遵義市稅務局機關黨委科員
李傳琴 女 湄潭縣石蓮鎮解樂九年制學校教師
曹正權 男 習水縣寨壩鎮衛生院院長
王小玲 女 遵義重美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孝老愛親模範人選(15名)
王明鎏 女 余慶縣綜合執法局幹部
付 仙 女 播州區西坪鎮敬老院副院長
趙友群 女 正安縣和溪鎮杉木坪村村民
楊文芳 女 赤水市寶源鄉一碗水社區居民
田茂先 女 匯川區團澤鎮木楊村村民
曾必芳 女 仁懷市茅壩鎮楊柳村青年塘組村民
羅吉恩 男 習水縣馬臨街道臨豐村六組村民
周治懷 男 新蒲新區蝦子鎮蝦子社區三星組村民
趙立貴 男 桐梓縣木瓜鎮四埡村水老組村民
王富龍 男 遵義市東風小學大隊輔導員
張 斌 男 余慶縣他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蔣 勃 男 正安縣和溪鎮杉木坪完小教師
周從勇 男 播州區龍坑街道辦馬家灣社區居民
羅瑞雪 男 湄潭縣石蓮鎮敬老院院長
馮正學 男 道真自治縣三橋鎮橋塘社區爛灣村村民
❷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是哪一年度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的測評周期是2018年-2020年。
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城市的最高榮譽,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2)仁懷道德模範擴展閱讀:
評選要求
1、創建文明城市對市容市貌要求
⑴規劃合理,公共建築、雕塑、廣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觀實用,與居住環境相和諧,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⑵街道整潔衛生,無亂張貼(包括牛皮癬)現象;
⑶公園、綠地、廣場等公共場所氣氛祥和。
2、創建文明城市對市民在公共場所道德方面要求
⑴公共場所無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草樹木、吵架、斗毆等不文明行為;
⑵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全面禁煙,並有明顯的禁煙標識;
⑶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等場所安靜、文明,無大聲喧嘩、污言穢語、嬉鬧現象。
3、創建文明城市市民應具備交通意識
⑴車輛、行人各行其道;
⑵機動車讓行斑馬線,車輛、行人不亂穿馬路、不闖紅燈;
⑶自覺保持交通暢通、不人為造成交通阻塞;
⑷車輛、行人服從交警指揮;
⑸在交通站點遵守秩序,排隊侯車,依次上下車;
⑹禁止酒後駕車。
4、建立公共場所人際互助關系要求
⑴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⑵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問訊;
⑶公共場所主動幫助老、殘、弱或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5、創建文明城市對市民的滿意度要求
⑴群眾對黨政機關行政效能的滿意度>90%;
⑵群眾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滿意度>90%;
⑶全民法制宣傳教育的普及率≥80%;
⑷市民對政府誠信的滿意度≥90%;
⑸市民對義務教育的滿意度≥75%;
⑹市民對見義勇為行為的贊同與支持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