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領域的教育

道德領域的教育

發布時間: 2025-10-08 07:31:16

⑴ 如何在幼兒園領域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

一、將德育滲透於一日活動之中是最有效的途徑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教師要善於將幼兒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培養滲透到幼教中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德育因素,及時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這種滲透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這樣就確定了幼兒時期在衣、食、住、行、與人交往等方面應有的文明行為和習慣的標准,如:坐要有坐姿、睡要有睡樣,飯後會收拾餐具,活動結束會整理好用品等。
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一點一滴交給,一點一滴學會,一點一滴做到」,力求使教育落到實處。例如,每天到校我們都要求幼兒用抹布抹自己的小椅子、桌子,放學後將自己的小椅子整齊地放好,以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午餐前,要有序洗小手,午餐時要求做到不剩飯,以培養孩子講衛生、惜糧食的良好品格。午睡後要求幼兒自己整理床鋪,中、大班幼兒自己學疊被子,自己整理衣服,翻好領子。以教育孩子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學會的事情堅持做」。我們要重視習慣培養的過程,經常反復地進行練習,天天督促,常常檢查,使習慣得到鞏固。
二、將德育滲透於精心設計的各項活動中是最佳的途徑
我們設計、組織活動時,要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從而發揮教育的整體效益,寓教於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氣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化。
1、利用節日活動有機滲透
我國有不少傳統節日,在節日里,幼兒園可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每次節日教育活動可以圍繞節日,用形式多樣的活動設計成一個系列進行。
如三·八節,節日到來前,給孩子們介紹有關這個節日的特點、意義。給孩子們講講媽媽們的故事,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辛苦,懂得疼媽媽。也可以邀媽媽一起參加系列活動,讓孩子在和媽媽的互動游戲中,學著愛媽媽。
2、利用游戲活動巧妙滲透
游戲活動是幼兒園常見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最為喜愛的一種形式,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重要形式。許多游戲活動都是通過模擬社會環境、社會角色進行的。在游戲中,讓幼兒懂得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也在解決問題或糾紛的過程中,揭示正確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提高道德認知水平。
(1)、在角色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德育的滲透
游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在游戲中模仿他人並獲得愉快感。開展角色游戲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道德情感。在游戲中孩子學會了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同時可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比如在「過家家」游戲中,「媽媽」要就要溫和、細心;「爸爸」就要嚴厲,保護孩子;「孩子」就要尊重長輩、乖巧懂事,幫助爸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游戲讓幼兒懂得了尊老愛幼。「老鷹抓小雞」游戲中,雞媽媽要不顧一切保護孩子,小雞要緊緊跟著媽媽不掉隊、不亂跑,也要靈巧,老鷹則要靈敏、勇猛。幼兒在同一個游戲中可以分別扮演各種不同角色,逐步認識並理解各種角色的義務、職責,不斷學習著社會經驗和行為准則,進而使同情心、責任感得到發展,並逐步養成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
(2)、在桌面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德育的滲透
兒玩桌面游戲時,最容易引發的就是爭搶玩具的糾紛。這時,教師要教育幼兒要互相謙讓,要團結友愛,讓孩子們明白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不能獨自佔有,不能有霸王心理。如果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就要先和對方商量,在徵得他人的同意後才能拿。這樣培養了幼兒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質。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幼兒學會觀察、體驗、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利用「移情」來教育幼兒,使其具有內在的自我調節力,有助於人格的完善,良好行為品格的形成。在一起游戲中,幼兒間必須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下去。合作常常會帶來積極愉快的結果,可以使得活動成功,心情愉悅,同時增進友誼。這時對幼兒進行鞏固、強化,讓其體會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進而產生更多的合作行為。
(3)、在體育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德育的滲透
體育活動不僅可以使幼兒全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培養了他們機智勇敢、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嚴格遵守游戲規則,不僅是順利進行游戲,提高質量的保證,同時也是在游戲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類競賽性體育游戲中,教育幼兒要團結協作,要擰成一股勁,激發上進心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品德;在以跳繩、玩皮球等為主的小型游戲中,教育幼兒互諒互讓,不爭搶活動器具,學會合作;當活動場地受到干擾時;幼兒注意力不易集中時;當幼兒要鑽過障礙物,走過獨木橋,個別幼兒產生畏懼情緒時,老師都及時而恰如其分地進行品德教育,寓德育於體育活動中。教師採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把道德素質教育的內容納入到游戲教學中進行,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及興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4)、在主題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德育的滲透
結合幼兒園德育教育目標,教師可以開展系列綜合性主題教育活動。例如,開展「我勞動我快樂」的專題活動時,可通過組織幼兒參觀成人勞動、念兒歌、看電視、做游戲等形式,使幼兒懂得勞動是光榮的。開展主題活動「媽媽我愛你」時,可通過組織幼兒親手畫媽媽,親自為媽媽製作卡片,為媽媽戴上大紅花,說一句感恩的話等活動,使幼兒懂得從小就要愛媽媽,培養幼兒懂得感恩、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品質。
在游戲活動中,我們根據教育目標,創設各種動態的活動區、活動角,在幼兒開展游戲活動時,引導幼兒與人交往,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真實的品德行為表現,抓住苗頭隨機教育,自身言行示範。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勇於探索,正確對待輸贏、誠實勇敢的教育。

對幼兒活動中進行德育教育的實踐和思考,我深刻的感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其中滲透是幼兒園德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即滲透在幼兒游戲、學習、勞動、娛樂和日常活動的整個過程之中,滲透在幼兒與同伴以及與成年人的各種交往關系之中。盡管,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嘗到了德育教育的甜頭,但這僅僅是我教育實踐和探索的點滴,今後我將更深層次地研究幼兒德育的問題,使我們的幼苗更加健康地成長。

⑵ 道德對於人生和社會意義,以及德育對個人發展的功能

道德在人生和社會中的意義及其對個人發展的功能:
**道德的意義:**
1. 行為規范:道德提供了一種行為准則,引導人們遵守社會規范,維護秩序,促進社會和諧與進步。
2. 提升尊嚴與品質:道德不僅是人性的體現,也是提升個人尊嚴和品質的重要途徑,它推動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
3. 培養價值觀:道德價值觀,如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質,對個人和社會都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培養和傳承了高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德育的功能:**
1. 道德風尚的培養:德育旨在培養具有高尚品德的公民,通過學習榜樣和道德典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個人行為和社會公德。
2. 健全人格的塑造:德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增強自尊、自信和自愛,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全發展,培養完整的人格。
3. 創新意識的激發:德育鼓勵學生培養積極的競爭意識和創新能力,支持他們在各個領域勇於探索和創新,為社會培養新一代的領導者。
總結而言,道德是社會和個人行為的基石,對維護社會秩序和促進個人發展至關重要。德育作為道德教育和培養的過程,對於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和道德素質的提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⑶ 如何重視道德的學習

對於人來講,最可怕的莫過於心靈成為頑石,一顆只能聽懂私慾召喚的心,乃是萬惡之源。

因此,我們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重視對職業道德的學習,要重視我們自身的道德修養,要教育我們的孩子重視自己的內心體驗,重視精神的愉悅,重視自身道德的修養。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是理論和實踐領域中的古老問題,其核心在於如何解決道德與人的幸福的不一致問題,尤其是二者之間的沖突,即德福沖突問題。

它在本質上是一個公正問題,是一個應該按照德行分配或享有幸福的問題。

綜觀先哲們的論述及基於現實生活的思考,得出幸福的涵義:幸福是在一定社會經濟關系和歷史環境中,在創造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的實踐中,對一生具有重要意義的需要、慾望、目的得到實現的心理體驗。

依照需要、慾望、目的的類型,把幸福劃分為物質幸福、社會幸福、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利他幸福、過程幸福、結果幸福等。

幸福不是一種天賦的觀念,也不是人們的意識和情感所固有的,其觀念來源於社會生活,實現條件是由社會的經濟關系所提供的。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要使社會安定,秩序正常,除法制手段外,還有道德手段,從古今中外道德的發展變化中得出倫理學界較為接受的道德定義: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關於善惡是非的觀念、情感和行為習慣,並依靠社會輿論和良心指導人格完善與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規范體系。

道德規范和德性是道德的兩種基本形式。

人的幸福與道德的關系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線性關系。

具體來說,道德與幸福可以因為幸福的內容、德性、痛苦、偶然性以及環境等因素而在一定條件下一致。

二者沖突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直接沖突和間接沖突兩種類型。

道德與人的幸福之間存在的一致與沖突的兩種關系,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這為盡可能地使道德與人的幸福的一致提供了可能性。

通過社會制度的優化,以及公民的教育與自我教育而使公民獲得以公正為核心和基礎的德性等因素,是解決道德與幸福不一致問題的基礎和條件,利用這些條件和機制,經過長期的、反復的實踐,人類必定可以憑借自身的力量解決德福沖突這一古老的問題。

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如果常常感到道德在約束著他,就說明他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道德的作用遠不止於給人約束,道德又是一個人真正幸福的源泉。

當一個人做了一件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的事後,他內心的愉快是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代的。

一切觀感上的快樂,都有達到飽和的時候,正像山珍海味吃得多了也會膩一樣,如果天天吃山珍海味,說不定還會得肥胖病、高血脂或者消化不良。

而且一切觀感的享受都有伴之而來的副作用,開始時觀感的快樂大於副作用,隨著快感的濫用,副作用終於超過了正作用。

此時的人不但沒有快樂可以享受,反而墮入了痛苦之中。

唯有德行給予人的愉快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你越是沐浴在道德的光輝下,你就越是遠離了一切煩惱。

熱點內容
君山司法局 發布:2025-10-08 10:00:47 瀏覽:659
保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發布:2025-10-08 09:52:02 瀏覽:560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全集父子 發布:2025-10-08 09:50:42 瀏覽:804
黃茜如法院 發布:2025-10-08 09:49:03 瀏覽:690
民法與公司法的關系 發布:2025-10-08 09:36:22 瀏覽:21
法治定位 發布:2025-10-08 09:27:01 瀏覽:181
人民調解及法律援助培訓講稿 發布:2025-10-08 09:26:19 瀏覽:104
信息法規基本內容 發布:2025-10-08 09:25:41 瀏覽:263
小學生法治漫畫 發布:2025-10-08 09:03:29 瀏覽:685
中國法治是笑話 發布:2025-10-08 08:55:52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