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含義
①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含義: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是指人們依照職業道德原則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鍛煉、自我提高的活動。
會計職業道德品質的形成過程,最終是在會計人員自我修養中得到升華。自我修養是會計職業道德的職能和社會作用得以順利實現的重要環節。無論是職業道德規范,還是職業道德教育,都表現為客觀的、外在的、強制性的道德要求。它以職業義務為核心,表現為一定的應該負擔的職業道德責任,並往往以政府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性監管和社會輿論監督作為後盾,體現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這種他律教育灌輸,是職業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階段。它使從業人員將這種職業規則看作是外在的、不受內心支配的東西,而被動地去遵守、服從。
在職業道德建設初期,這種遵守和服從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應用也最為普遍。但教育他律並不必然使這種外在要求轉化為從業人員的內在要求,也難以讓人們自覺地產生符合道德要求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它應該向以職業良心為特徵的自律型職業道德發展。
職業良心是對職業責任的自覺意識,是認識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統一,它不僅會使從業人員表現出強烈的道德責任感,而且能夠使其依據一定的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自覺地選擇和決定其行為,成為從業人員發自內心的巨大精神動力,在從業人員的行為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實施這種轉換的途徑,就是開展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會計職業道德修養要求會計人員學習職業道德的知識,培養自己的職業情感,在履行義務時,克服困難障礙,磨煉職業道德意志,樹立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職業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在於把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逐步轉化為自己的職業道德品質,從而將職業實踐中對職業道德的意識情感和信念上升為職業道德習慣,使其貫穿於職業活動的始終。這種職業道德習慣是一個人職業道德高度自覺性的表現,是職業道德教育所達到的最高成就,此時,會計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的遵守,已成為自己的職業本能。
②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有哪些方面
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
(1)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和對會計地位的認識;
(2)會計職業道德情感的培養;
(3)會計職業道德意志和職業道德信念的培養;
(4)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和會計職業環境的適應。會計職業道德,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各種經濟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般社會公德在會計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引導、制約會計行為,調整會計人員與社會、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集團以及會計人員之間關系的社會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貫穿於會計工作的所有領域和整個過程,體現了社會要求與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於人際關系的調整,以是否合乎情理、善與惡為評價標准,並以社會評價(榮譽)和個人評價(良心)為主要制約手段,則一種通過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內在的非強制性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