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重建道德

重建道德

發布時間: 2025-10-13 10:56:25

1. 中華道德網的怎樣改變現代社會道德滑坡的情況

我們應該怎樣改變現代社會道德滑坡的情況,使國人的道德水準逐漸提升呢?或者說,我們應該怎樣重建合理的道德規范,怎樣重樹道德的權威呢?
這首先可以從古代道德秩序得以良好運行的原因說起。在中國古代以及近代,中國大多數人屬於文盲階層,他們憑有限的知識認定世界上有一個高於一切的存在,人的一切行動均受其監督。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和道教的地獄受刑說正是其中代表。在這一思想約束之下,人們自發地約束自己並形成了一整套的個人及社會的思想、行為規范,亦即道德。道德形成之後由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進行改進和系統化,進而進行廣泛傳播。這一套道德符合統治者的要求,因此用強制力量加以鞏固、強化,使之逐漸成為高於一切力量的約束性存在。無論是群眾主觀心理還是統治階級的客觀舉措,都為道德發揮強大作用提供了良好環境,人們的道德水準因此得到保證。
以道德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而言,我們不能無視傳統道德中屬於「糟粕」的部分,也不能把現代人的道德滑坡簡單地歸因於人們的知識水平提高或者經濟迅速發展。我們應該從更廣的方面入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改變惡劣的道德現狀。
在市場領域不放棄社會公德的傳播,不要使人們丟掉基本的道德,同時也不要使不正確不合理的道德成為損人利己的工具市場交易是利益交換。但長期以來人們對此習焉不察,甚至包括作為傳揚道德的主要力量的知識分子自己,也經常把道德的板子打錯對象!某學者對一位較真的女記者「損人不利己」的道德批評便是典型的一例。那位女記者因面的司機收款不給票,力爭了二十分鍾,撒謊沒帶票的司機才不得不「屈服」,給了票。在這里,應當譴責的是司機,他收款不給票,是一種明顯的損公利己行為。女記者為了執行一條非常簡單的「規則」要回自己該得的利益:付款要票,而不得不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她是一個利益受損害者,怎麼能給她扣上「損人」的帽子呢?再進一層說,她不怕掉價,不怕耗費精力維護自己哪怕細小的合法權益,以維護市場公平法則,制止各種公開的損人利己行為,這正是今天建立市場道德規范所迫切需要而為國人所非常缺乏的認真精神,我們應當為這樣的精神鼓掌才是!
其實,當社會公德在市場領域中成為損人利己的工具的同時,真正需要社會公德的公共領域或政治生活中,卻被引進市場經濟原則,從而造成了社會道德水平的嚴重下降。譬如,當孩子落水家長向人求救時,被求者卻首先索取報酬,致使落水者不救而死。這可能屬於極端情況,但向問路者公開要索取報酬卻早已不是新聞。至於把人民給予的政治權力也用來尋租,把黨的組織原則也用來進行金錢交換,則更是政治腐敗的表現。對此,人們早已深惡痛絕,我們無需多論。但問題嚴重性在於,人們在深惡痛絕的同時,卻實際上已經將這種市場原則作為道德准則自覺認同,「子不言利」的中國人一下子走到另一個極端「言不及『義』」——那些出於崇高道義的奉獻行為竟被很多人認為是不真實或動機可疑或純屬傻冒的,一個義務奉獻者的事跡登報後,會收到成千封索取「奉獻」的信。而那些利用權力尋租行為卻為道德輿論所容忍,「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早已成為「醒世恆言」「喻世名言」。這種道德錯位的結果使那些損人損公利己者在尋租在受賄在公開損人利己時,不僅感受不到道德的壓力,甚至可以毫不臉紅地對那些拒絕行賄者進行道德攻擊。某出版社編輯將一筆編輯費送給社外的特邀編輯,只因這位學者如數收起沒有表示「意思」,這位編輯事後便逢人就講這位學者「太不夠意思」「太自私」!這種道德滑坡趨勢的確是可怕的。 再次,應該提倡個人高尚品德與良好社會公德緊密結合。人之「性本善」或「性本惡」都不影響一個人可以有著高尚的品德。而個人的高尚品德要發揮最大作用就必須和整個社會發生關系。如果每個人都堅持遵循道德的要求,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往善的方向發展,因之,社會公德方面就自然會取得長足進步。
必須注意的是:在市場領域,不放棄社會公德的傳播,不要使人們丟掉基本的道德,同時也不要使道德被不正確不合理地歪曲成為損人利己的工具。市場交易是利益交換,在簡單的交換關系中,往往一方的損益即是另一方的增益,因此,這里只能用法規契約為公平尺度進行具體道德評價,而不能運用抽象的公德尺度籠統指責某一方是「損人利己」。 為著這一目標,我們應該繼承和傳揚合理的道德理念,糾正和去除錯誤的道德觀念,把合適的道德規范用於合適的地方,建立健全道德評判體系,使整個社會更為和諧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道德體系和體現時代特徵的倫理精神的基本原則如: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敬業精神與厚德載物團結互助的凝聚精神的統一、以愛國主義為情感依託,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以共產主義為理想境界的精神歸依、提倡事業上人人競爭,生活上理解寬容的現代人際觀、尊重自我,理解他人,個人生活的多樣性與社會團體生活的求同性相結合的處事原則、外在的實用功利性與內在的道義性相一致的現代道德理念等。這些原則應是與商品經濟、民主政治、開放社會以及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目標相一致的。有了統一規范的道德體系,人們才會有統一的道德價值取向、正確的選擇,共同的信念和文明的行為!

熱點內容
廣西桂林龍勝法律援助 發布:2025-10-13 13:50:15 瀏覽:617
法學名案 發布:2025-10-13 13:47:44 瀏覽:484
大學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13:35:58 瀏覽:445
法學接本題 發布:2025-10-13 13:35:42 瀏覽:4
道德19章 發布:2025-10-13 13:16:46 瀏覽:282
父母首付新婚姻法2016 發布:2025-10-13 13:16:34 瀏覽:633
王國輝律師 發布:2025-10-13 13:09:47 瀏覽:345
我國行政的立法體制 發布:2025-10-13 13:05:33 瀏覽:525
法官愛上 發布:2025-10-13 12:46:52 瀏覽:736
投標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10-13 12:42:30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