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行政的立法體制
A. 我國的「一元、兩級、多層次」立法體制與聯邦制國家的二元或多元的立法體制有什麼區別
一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的主體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 兩級:中央一級立法和地方一級立法 多層次表現是制定規范性法律文件的主體從中央到地方寶塔式的設置,層次清楚,許可權明確,相應它們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地位也是成為梯級的。
1,議會君主制
君主制政體包括專制君主制和立憲制兩種:
(1)專制君主制是在奴隸制專制的基礎上直接發展起來的.
(2)立憲君主制是資產階級國家以君主為國家元首.但君主的權力按憲法規定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
立憲君主制又分為二元君主制和議會君主制兩種形式.
(1)二元君主制是君主通過掌握內閣的任命權而控制著國家的行政權,因此內閣向君主負責,與掌握立法權的議會構成兩個權力中心.故稱為二元君主制。
(2)議會君主制的特點:議會不僅是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國家權力機關。
2,議會共和制
共和制是資產階級國家所採取的繳為普遍的政權組織形式。它通常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並有一定任期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理想形式。
(1)議會共和制:凡是政府(內閣)由擁有多數議席的政黨組成並對議會負責的國家,稱為議會制共和國。
(2)總統共和制:凡是由總統直接領導政府,政府不對議會負責的國家,稱為總統制共和國。
(3)委員會制:瑞士聯邦是採取委員會制的典型,所謂委員會制,是指國家的最高行政權由委員會集體行使的一種制度,亦稱「合議制」。
3,總統制
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政體形式。與內閣制相對。在總統制下,總統獨立於議會之外,定期由公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總統只向人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有些國家雖然也設總統,但總統只是國家元首,不兼任政府首腦,內閣由議會產生,只對議會負責。這種情況不屬總統制。
美國是實行總統制的典型,其特點是: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的實際權力非常廣泛。總統直接組織和領導政府。政府不對國會負責,只對總統個人負責。總統有權接受部長的辭職或解除其職務。內閣由總統指定的官員(通常為各部部長)組成,只是總統的集體顧問。國家的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完全分立,權力相互制衡。議員和政府官員不得相互兼任,國會無倒閣權,政府也無解散國會的權力。但國會行使立法權受總統的制約,如美國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可行使否決權,但國會再以2/3 多數通過,不經總統批准即可成為法律。總統的權力也受國會的制約,如總統對政府高級官員的任命要得到參議院的認可,總統和政府高級官員如違憲犯法,國會可提出彈劾。
4,半總統半議會制
5,委員會制
6,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 解釋下我國所謂的的「一元、兩級、多層次」立法體制是什麼概念 哪一元 那兩級 哪些層次 謝謝
我國獨創了一種「一元、兩級、多層次」的立法體制。所謂「一元」是指內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容我國是一個單一制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因此我國的立法體制是統一的、一元化的,全國范圍內只存在一個統一的立法體系,不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立法體系。所謂「兩級」是指根據憲法規定,我國立法體制分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兩個等級。所謂「多層次」是指根據憲法規定,不論是中央級立法,還是地方級立法,都可以各自分成若干個層次和類別。
C. 我國立法體制的基本構成
法律分析:我國的立法體制的基本構成如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國務院行使行政法規制定權、地方政府行使地方性法規制定權、自治區可以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D.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的什麼的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什麼的什麼的介紹如下:
我國的立法體制是:一元兩級多層次體制。
1、立法體制,主要是指立法許可權劃分的制度,意指在一個國家中哪些國家機關有權制定法律,它們的立法權力之間的關系如何。一個國家的法體制如何安排,與該國的政治制度、具體國情、歷史傳統等因素有密切關系。
2、在實行單一制的國家裡,一般採用一元立法體制,立法權集中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只有一個立法體系。在實行聯邦制的國家裡,一般採用二元或多元立法體制,一國之內有多個擁有自己的立法許可權的機關。
3、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的解釋權和執行法律的監督權使法律的解釋和適用與立法的本意保持一致。
4、國家立法、行政立法、地方立法、民族自治立法和特別行政區自主立法有機結合,構成了完備的立法體系。
5、我國對立法權的劃分包括國家立法權、行政立法權和地方立法權。其中地方人大的立法許可權僅限於制訂符合當地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可以制訂實施細則等,這都是廣義上的立法權。地方制訂相關規則制度的時候也要報請全國人大備案。通過自上至下的立法許可權的賦予,可以保障法律實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