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法學
❶ 法碩和法考可以一起准備嗎
建議您先准備法律碩士考試,因為通過司法考試對於法律碩士在讀學生來說不算什麼難事。
首先給您看一個數據: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清華大學的法律碩士,在研一結束而研二剛開學會參加一次司考,這么多年來,這幾個學校的司考一次性通過率都在70%左右,有的年份甚至可以超80%!等到畢業的時候,這幾個學校幾乎不會有幾個在讀法碩不通過司考的。其他法律碩士院校的司考通過率雖不如這幾個名校,但也非常高,畢業的時候,不通過司考的同學都是極少數。
其次,為何考取法律碩士之後能比較順利的通過司考?筆者作為在讀法律碩士,個人覺得有以下原因:一、基礎知識的儲備:考取法律碩士之後,我們已經有一定的法律基礎了,刑法和民法,這兩門課在司考領域也是大頭。一旦有了基礎,入了門,再學習其他法律學科,就會有方向感。二、氛圍很重要:考取法律碩士之後,同學之間除了平時上課,一般都是在復習司考,在這樣較為整齊劃一的學習及生活方式下,同學們學得也會很帶勁。三、心態:考取了法碩,由於大量的法律碩士招生院校都是很不錯的學校,甚至可以說中國所有的最好的那些學校都在招法律碩士,而一旦我們進入如此好的學校讀法律碩士,心態自然會輕松愉悅,這樣的心態,肯定比那些學校和專業都不是太理想的備考司考的本科同學會強很多。我這里沒有任何瞧不起本科的意思,大家都是本科或者專科過來的,但是我想好學校的法律碩士在客觀上肯定是心態會比其他考生好一些。也正是基於這幾個方面的原因,在讀的法律碩士幾乎沒有幾個人會去參加司考輔導班的,最多下載少量的課件聽一聽,因為大家知道在有基礎的情況下,就沒有必要去接受填鴨式的司考培訓。比如中國政法大學有自己的司考學院,也有培訓,針對本校學生的司考輔導班簡直是「白菜價」,可惜的是,政法大學的法律碩士也沒有幾個同學會去享受這樣的「福利」,而是選擇默默的自己復習。
再次,考取法律碩士之後,最少三次參加司考的機會。在每年4月份結束法律碩士復試之後,到9月份入學,有一次機會。研一結束,研二剛開學,還有一次機會。研二結束,研三剛開學,還有一次機會。放著研究生期間有三次機會不用,非要將司考和法律碩士一起准備,你這是在考驗自己的智商和毅力。
最後,有人謠傳法律碩士在讀期間不得參加司考,而必須是畢業之後才可以參加,我個人認為,幾乎沒有這種可能性。中國還沒有什麼資格考試要求學歷必須是碩士的,而且我們國家正大力推行依法治國,法制建設也如火如荼,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雖然國家發文要求法律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提升參加法律資格考試人群的水平,但是,咱們可是法律碩士,專業性當然是足夠的。
司法部在2月份發布了一個司法考試改革的意見稿,核心的是意思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所謂的「老人」就是已經「上了」和「上過」大學的人,無論是您是大一,還是大學畢業多少年,您都屬於「老人」,老人老辦法就是您只要是本科生,還是按照改革之前的政策來,即您無論何時都可以參加司考。所謂「新人」,就是那些沒上大學的初高中生,新人可以選擇自己的本科專業,如果新人要從事法律行業,可以選擇法學本科專業。
綜上,如果您還打算考法律碩士,那麼請一心一意備戰法律碩士!與其兩面作戰,最終雖然成功,但可能結果都差強人意甚至「兩考俱傷」,不如專心攻克法律碩士,爭取考一個更好的法律碩士院校,努力成為一個名校的法律碩士研究生。以後從事法律行業,沒有一個好的學校文憑,試問僅僅通過司考又有何用?你只有考取好的學校的法律碩士,你才有人脈資源,因為你身邊的同學或者校友,他們以後就是中國法律行業的從業人員,這樣的一個群體會在以後你的法律職業生涯中給你帶來巨大的幫助,而你一個沒有這樣的學校人脈資源的僅僅過司考的戰友,怎麼來與之競爭呢?
❷ 司法考試卷一理論法學,用三大本好,還是三校名師講義張龍好
我是去年通過司法考試的,以過來人的身份。。。僅代表個人意見。。。
不要看三大本!
三大本是相當於考綱之類的東西,留給老師們研究去吧,花精力在三大本上絕對不合算
卷一的理論推薦在網上找口碑比較好的老師(我不做推薦,= =因為我和樓下不一樣,不是廣告)聽他們的音頻和講義(卷一的話講義才是重點!)然後多做幾遍真題,卷一是真題里出真知!不然你把我不好出題方向做題一樣錯。
真題3遍以上。
在做題和聽課過程中要自己總結一個適合自己記憶的框架,然後就靠著這個背到考試,卷一就不會有問題
❸ 法碩法學考研那些老師講課比較好
刑法: 陳永生
陳永生講課風趣,剛開始接觸法律聽他的課很會提升興趣感,口音很回有特色^_^
民法:周答洪江
周洪江老師講的通俗易懂,很有框架感,第一遍聽可能不知道他在講什麼,有基礎之後再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民法學習框架感很重要!主觀題整理的是最詳細的,案例啥的都有套話可用。
理論法:張龍+楊帆
楊帆老師口訣很管用,我覺得綜合課還是得靠背!論述題主觀題等技巧很有一套。
張龍老師授課嚴謹卻不失幽默,層級分析很好,先講結論再說原理,再講案例,一步步深入,很有上課講知識點的感覺!
❹ 2007年北外保送生名單
好像目前沒有(截至07.1.19 7h26)
❺ 誰能提供一個司法考試各科輔導老師的排行榜
民法:
李仁玉:北京民商法學會副會長,政協委員,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被學員譽為:「民法輔導第一人」。
鍾秀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司法考試民法資深輔導教師,多年的輔導經驗,對司考命題規律有深入的研究,擅長講理論與案例的結合。
席志國:中國政法大學民法學博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授課條理清晰,教學風格嚴謹,善於總結、把握司法考試的脈搏。
民訴:
常英:中國政法大學資深教授,碩士生導師,政法英傑校長,著名教育家,學者。被學員譽為:「民訴輔導第一人」。
卜開明:北京師范大學訴訟法學博士。
司考輔導經驗豐富,高級輔導員,具有很強的應試輔導經驗,師從著名導師及命題專家宋老師,深受學員歡迎。
刑法:
楊艷霞: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副教授。授課經驗豐富,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幽默風趣。
李金明: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司考輔導專家,09年押中刑法卷四原題。
刑訴:
李奮飛: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八年司考輔導經驗,講課生動,課堂十分活躍,邏輯思維嚴密,命題准確。
袁家德:中國政法大學,具有豐富司法考試輔導經驗,多次參與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的編纂,授課中重點突出,富有激情。
史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訴訟法學博士,著名司考輔導專家,權威名師,司法考試民事訴訟法新生代名師,講課風格貼近考生,應試性強,深受學員好評。
行政法:
吳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行政法博士,教授。司考輔導權威專家,多次參加輔導書的主編和司考的組題及閱卷,串講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重點法條有很高的命中率,講課幽默風趣,深入淺出。
王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司法考試資深輔導專家,授課深入淺出,思路清晰,簡明扼要,有極強的感染力。
三國:
楊帆(女):中國政法大學教師、法學碩士、兼職律師。授課特點:條理清楚,准確把握商法、經濟法司法考試的命題規律和答題技巧。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經復習、記憶及臨場答題技巧,深受考生歡迎
李毅: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副教授,有多年的司法考試輔導經驗,講課嚴謹、命題准確。
黃建軍:司法考試著名輔導專家,授課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知識體系性強,考試輔導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主講:三國法
商經:
司艷麗: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多次參加司法考試教材及輔導資料的編寫,擅長講授商經法,串講重點法條、講評典型案例,其講課信息量大、深入淺出、條理清晰、重點突出。
張海峽: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司法行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知識產權、商經法。著名商經輔導專家。
法理:
楊帆:中國政法大學博士,任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法律史學研究中心。司法考試法制史輔導課的開拓者、授課風格深入淺出、邏輯縝密,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
法制史:
葉曉川: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譽滿京城的著名輔導專家,睿智、幽默的講課風格很受學員喜愛。講課重點突出、輔導方法得當、命題預測准確,主講法理、憲法、法制史。
張龍:法學博士,著名的司法考試培訓專家。授課經驗豐富,講課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邏輯縝密。
❻ 對《法學概論》這本書的思考或感想
自考365網校名師張龍解析《法學概論》模擬題
2006-4-12 18:11自考365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2006年4月考試在即, 自考365網站聯合新浪教育、中國教育在線邀請自考365網校名師 張龍 老師於2006年04月11日16:30-17:30作客自考大講堂新浪嘉賓聊天室,結合2006年考試的具體情況,就《法學概論》課程4月份考試可能呈現的一些新的特點和動向,總結往年考試規律基礎上與網友進行交流。
張龍老師將結合往年考試出現的一些問題和學科特點,就考試技巧、復習重點等方面為網友做詳細指導。
張龍 北京工商大學法學院教師,獲吉林大學法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著名法學家張文顯教授和石少俠教授。
在國家重點研究項目《權利問題的研究與論證》中獨立完成《權利問題研究與中國環境法學的發展》和《權利的政治基礎》兩部分課題內容,曾參編世界銀行法律援助項目法學系列文庫教材《立法學》,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1999年起講授法理學、憲法學、法學概論等課程,教學經驗豐富。
張龍老師干練、旁徵博引的授課風格結合雄厚的學術功底,深得考生喜愛。
所授課程:
自學考試輔導《法學概論》
點擊查看《法學概論》模擬題
張龍:大家好!
主持人:請張老師先講一下法學概論的模擬題,網友們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提問虛搜慧。
張龍:這套模擬題是在結合歷年真題的基礎上,對今年考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預測。
先以模擬題中的幾個典型題目來分析,摸清出題的思路,也給同學們講一下答題的技巧。
首先是單選題,最近幾年的法學概論考試,單選題都是30道題,共30分,這30題基本上對導論和14章的內容都有所涉及,漏嘩選擇題沒有絕對的重點,換言之,沒有哪個地方是可以直接舍棄的。
首先說一下單選題的第2題:習慣法不存在於下列何種社會之中?四個選項:A原始社會、B奴隸社會、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
關於這道題目,在看書的時候恐怕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它是一道考核大家理解能力的問題,原始社會末期法律隨著私有制、階級的產生和國家同步誕生。
也就是說在這裡面有一個知識點:原始社會是沒有法律的,這個法律是階級意義上的成文法。
同樣的,原始社會沒有這個成文法也談不上有習慣法。
通過這個分析得知,正確選項是A.其他的三個社會類型中都存在習慣法。
單選第6題:某甲具有刑事能力,但某甲主觀上不具有故意和過失,那麼:A某甲對其行為不應負刑事責任、B應負刑事責任、C應負刑事責任但可以減輕處罰、D應負刑事責任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這是一個涉及到犯罪構成的題,考到這樣的題型要從犯罪主體、犯罪主觀方面、犯罪客體、犯罪客觀方面等幾個因素來綜合分析。
主觀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和過失是構成犯罪的基本前提。
當明確了這個知識點之後,這個選項就比較容易選擇了。
正確選項就是A,同時提醒大家注意一個問題,C、D兩個選項在這個題里差答的干擾作用不大,但是在其他的類似選項裡面,刑法這部分可以和應當從輕減輕這兩個是一定要注意區分。
下面來看單選第10題: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出自哪個國家,A英國、B美國、C法國、D德國。
看書時能夠直接找到它的答案。
關於憲法這部分講過兩個知識點,在它的歷史起源上,世界上憲法的起源國是在英國,但是英國是不成文憲法制,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出自1787年的美國憲法。
所以知道了這兩個知識點之後就可以選出正確的B項。
這個題提示大家,教材中明確寫明了的類似於第一部、最早的等字眼時,一定要倍加註意,這樣的地方是非常容易出選擇題的。
單選第14題: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何種期限內審結A2個月、B3個月、C4個月、D6個月,這個題是比較簡單的,直接考法律的期限時效。
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刑法、民法,這些地方都非常容易出和時間有關的問題,尤其是在訴訟法裡面。
這個題提醒大家注意一些關於時間的基本知識點,比如民事訴訟一審的案件,普通程序6個月內要審結,二審三個月要審結,適用簡易程序三個月內一審要審結,同時要知道簡易程序也只能在一審案件里適用。
這個題的正確選項是B.
單選第20題:某甲破門入室行竊,正在翻箱倒櫃時,聽到事主回家的腳步聲,於是越窗逃跑。
某甲的行為屬於?A犯罪預備、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這題考察關於犯罪時間段限的基本問題。
要分析某甲的行為屬於犯罪的哪個階段。
犯罪預備是處於為犯罪創造條件的階段,還沒有進入正式犯罪,很顯然某甲已經入室行竊,A選項排除。
B選項犯罪中止是犯罪在進行中,犯罪人因自己的主觀意志主動中止犯罪行為,與之相關聯的犯罪未遂,由於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導致犯罪無法繼續或者犯罪人所期望的犯罪結果沒有出現,犯罪既遂就是犯罪構成的全部要件都已達到,犯罪的階段已經進行完畢。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會知道某甲入室等到事主腳步聲越窗逃跑,他肯定不是自己主觀放棄這個行為,他害怕被事主抓到,所以B選項排除。
C、D選項再分析,應該是屬於犯罪未遂,選擇C.
單選第26題:依我國法律規定司法協助的內容不包括什麼?A協助送達訴訟文書、B協助執行對方法院作出的判決或裁定、C協助調查取證、D協助執行仲裁機構的裁決。
這個地方考的是關於國際法、國際司法部分的內容。
注意司法協助內容書上明確列出了三項,這三項就是A、B、C三個選項所列內容,D選項仲裁的裁決不是司法協助內容。
再說一下多選題。
多選題最近幾年的考試基本上是5個小題每題2分共10分,它的涵蓋范圍都比較廣,一般法理會有一題。
來看模擬題多選題的第32題,道德規范不同於法律規范之處在什麼?這是考法律與道德的區別,這是屬於法理部分的內容,道德規范不同於法律規范之處在於,A道德規范沒有固定的形式、B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C道德規范的體系是多元的,D道德規范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E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
A選項分析一下,道德和法律不同之處,法律規范是由國家機關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出的行為規范,有明確的形式,道德規范主要是以道德箴言、道德觀念這樣的方式存續的,因此道德規范沒有特別固定的形式。
A選項當選。
B選項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很多同學選擇了這個選項,這實際上是憑知覺發生的錯誤,不可否認與法律規范的國家強制力比較起來道德規范的強制力是比較弱的,絕不是說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它的約束力不以國家強制力為後盾,主要依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道德自覺,因此可以說這個約束力是軟約束,但是B選項的陳述過於絕對,道德規范沒有約束力的判斷是錯誤的。
C選項道德規范的體系是多元的。
有同學看到這個想道德規范體系是多元的,法律體系是不是也是多元的呢?實際上,道德規范體系多元指的是由於道德不是特定機關制定出來的行為規范,也是依習慣所形成的,社會存在的一種普遍的意識以及行為模式,因此道德的體系往往是因時代、因群體的不同而不同,就像那句話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道德的體系是多元的,反之法律的體系是一元的,它是國家機關制定出來的在本國領域通行的強制行為規范,必須保證其統一性、權威性。
因此C選項當選。
D選項道德規范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同學們看到這個選項會覺得道德規范是存在於社會形態之中,這個判斷是正確的,但是法律是否也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呢。
大家知道人類社會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的社會歷史類型有六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是未來理想的一種社會類型。
前面講的五種已經經歷過的歷史類型裡面,原始社會是沒有階級意義上的國家和法律,因此原始社會有道德規范但沒有法律規范。
所以道德規范是存在於任何社會形態之中,而法律社會在原始社會中不存在,在此後經歷的其他社會類型是存在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
E選項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大家知道道德規范和法律一樣都是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它必然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不可避免的具有階級性。
E選項說道德規范不具有階級性這個判斷本身已經錯誤,更不能構成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的區別。
這個選項不對,因此本題正確選項A、C、D.
多選第34題,屬於國際法淵源的有什麼?A各國法律體系 *** 有的一般法律原則、B國際法院的司法判例、C權威國際法學著的學說,D國際條約,E國際習慣。
這個題,大家看到五個選項首先的反應就是覺得D、E兩個選項應該當選,因為書上在這個地方寫的是比較明確的。
大家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忽略了選項A各國法律體系 *** 有的一般法律原則,A選項在書中寫在D、E兩個選項後又提到了此外各國法律體系 *** 有的一般法律原則,這個提醒我們注意看書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不留死角,尤其是書上有一些補充和轉折。
B、C選項不是國際法的政治淵源,他們是屬於國際法的非政治淵源,因此這個題的真正選項是A、D、E.
下面我們說第三部分名詞解釋題。
名詞解釋最近幾年考試一般是每次考5個小題每題3分共15分。
名詞解釋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從02年4月份到05年7月份,六次考試中名詞解釋的問題,本書的導論加14章,其中名詞解釋考過的次數最多的是第五章行政法,行政法共考了4次考了4個名詞。
此外商法也考了4次。
也就是說行政法和商法這兩部分在最近四年的六次考試 *** 出過四個名詞解釋題。
第六章民法和第八章經濟法各出了3個名詞解釋題。
出過兩次名詞解釋題的包括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第三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第四章憲法、第十章刑事訴訟法、十二章行政訴訟法、十三章國際司法,絕大部分章節都是考兩個名詞解釋題。
第一章和第九章各只出過一次,民事訴訟法在最近幾年考試中一個題也沒有出。
如果一定要區分重點、非重點的話,大家可以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五、六、七、八章里。
我們以模擬題名詞解釋第37題為例簡單說一下。
申訴權,實際上是公民對於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錯誤或違法的裁定、判決及決定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致使他或他的親屬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向有關國家機關申訴理由,提出改正或撤銷決定,判決或賠償損失請求的一種權利。
像這樣一個名詞解釋題,大家會發現它的內容比較多,記憶起來也感覺比較困難,我們所能看到的名詞解釋題,像這種類型的基本上已經算是考到最難了。
至於說像條約、合夥、立法等其他的一些概念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答題字數較少。
提醒大家注意名詞解釋這部分,大家主要應當關注的是最基本的概念,尤其是一、二級標題。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簡答題,簡答題最近幾年每次考試考三個題,每題5分,共15分。
我們做了一個總結,簡答題部分從02年4月到05年7月的6次考試中各章的簡答題出題狀況大致如下:出題數目最多的是第十章刑事訴訟法,共出了4次,考了4道題,考過3次的包括民事訴訟法、民法、憲法;此外第七章商法、第五章行政法、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考過兩次;第九章刑法、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考過1次,其他的章節沒有出過簡答題。
由此我們會發現簡答題這部分其重點,大家應當關注的集中在訴訟法,尤其是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也就是第十章和第十一章。
同時大家要關注第四章憲法、第六章民法。
另外,關於第五章行政法、第七章商法、第二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和第九章刑法,大家也應給予必要的注意。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其他最近四年沒有出過題的章節完全不需要看,而是現在距離考試僅有10天時間左右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有所取捨、重點突出。
簡答題我們看一下模擬題的43題。
人民法院對於哪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先予執行。
這個題考的是民法部分的題,這個題的答案一共是三點:第一點是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醫療費用的案件,第二點是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第三點是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案件。
實際上第三類是一個補充性的規定。
大家會發現簡答題的模擬題是答題點比較清晰,同時問題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內容。
下面我們說第五部分論述題,論述題最近幾年基本是每年考1題,共14分。
我們的模擬題第44題論述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內容,這是屬於第四章憲法部分的題,總結歷年的論述題,大家會發現,近四年六次考試法理題考了三個、憲法題考了三個,04年7月和05年4月的法理題考的是同一個題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的關系問題.因此大家在看論述題的,可以把精力主要就放在法理和憲法部分,其他部分出論述題的可能性很小。
給大家出的這道論述題,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主要內容,大家會發現它的標准答案比較清晰,共有六點。
這六點大家答題的時候要注意,論述題和簡答題不同之處就在於論述題的點一般來講比簡答題的點要多。
簡答題比較常見的是在三到五點,尤其是四點左右的答案設置考的可能性較大。
論述題一般來講答題點至少在四點以上,從四點到七點、八點不等,同時在答論述題的時候,盡量在答完答題點之後,後面要附帶基本解釋,這樣就能夠拿到分數。
論述題考核的內容,按照剛才我們給大家講的要領,大家會發現在法理部分也就是前三章和憲法部分,在裡面尋找論述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自己做一些分析,看看哪些地方書上的陳述比較明晰,比較容易出論述題,可以自己做一下統計,基本上考試范圍就不會跳出去了。
最後我們說一下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每年考2題,每題8分共16分。
民法一題、刑法一題。
當然在2004年7月份的考試裡面只出了一個民法案例,沒有出刑法案例,這是特例,絕大部分都是民法、刑法各一個案例題。
案例題,很多同學都感到非常頭疼,因為大家作為非法學專業的學生,學習法學概論這門課本身就非常困難,法學概論這門課是在528頁的徵文裡面,涵蓋了法學基礎知識、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學分論的各部分內容,尤其是其中的法學各論的內容也就是部門法的內容,涉及面極廣,考核點非常多,在出案例的時候,往往使同學們感到不知從何下手。
我們也進行過統計,最近4年6次考試的案例,刑法部分主要集中在故意犯罪的停頓階段,包括犯罪預備、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這幾部分。
還集中在關於犯罪的共犯問題,還包括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此外還考過盜竊罪和其他相關犯罪的問題。
而民事案例考的主要集中在合同的成立與效力,繼承問題,民事行為能力問題,結婚與離婚問題。
大家會發現考核案例主要集中在民法和刑法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論和最常見的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案例。
所以大家在復習案例部分的時候可以就民法和刑法這兩章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也就是說,可以找到往年的真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也可以找一些練習題,包括模擬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大家沒有必要把案例摳的非常細,對每個具體的民法規定和刑法規定的法條進行很深入的、非常細致的記憶,而是要了解其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尤其聯系一些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這樣就可以應對考試。
我們再看第六部分案例分析題,第46題:某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13歲、小兒子11歲。
一天夜間,他帶領兩個兒子到某乙家盜竊財務。
他進入房中行竊,小兒子在門外把風,大兒子進行運送,結果竊得大量財物。
這三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盜竊罪的共犯?
首先大家要知道這道題考核的關鍵點在於哪兒。
第一是考盜竊罪的問題,第二是考刑事責任年齡問題,第三是考共犯的問題。
這一個案例涵蓋了三個基本的刑法問題,盜竊罪我們憑常識就可以判斷,這三個人的行為是盜竊行為,客觀方面看是符合盜竊罪的特徵的。
關於刑事責任年齡,某甲的兩個兒子11歲、13歲都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從犯罪主體方面他們都不能成為犯罪主體,無需承擔刑事責任。
此外,關於共犯的問題,大家注意共犯包括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在本案之中,某甲操縱兩個兒子進行盜竊,實際上是把兩個兒子當成了犯罪工具使用,同時由於某甲兩個兒子都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因此他們不符合共犯的犯罪主體的基本要求,所以三人的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某甲應依其單獨的盜竊罪來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