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道德同行高中作文
⑴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1
南北朝時候。南齊有一個姓庾名叫黔婁的。表字就叫子貞。是新野地方的人。剛才做著孱陵縣的縣官。上任不到十天。忽然覺得心頭好似小鹿一般撞。撲撲的驚跳起來。額角上的汗珠子。也簌簌的流下來。他知道家裡一定不好了。就立刻丟了官職。回到家裡。這時候。他的父親名叫庾易的。已經生了痢疾。才只有兩天工夫。他便慌忙請醫生醫治。醫生說。要曉得病的好不好。只要嘗了病人的糞。便自然會明白了。若是糞味苦的。就很容易醫治的了。庾黔婁便立刻把父親的糞。嘗了一嘗。不料氣味是很甜的。因此心裡覺得很憂愁。每天到了晚上。他便叩頭拜禱上天的北斗星。請求把自己的身體。替代父親的死。後來庾易死了。庾黔婁居喪過禮。並且在墳旁搭了草舍住著。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2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我們每個人要做到的,也是新聞媒體所關注的。
我記得前幾天,新聞報道過這樣一條新聞:一位叔叔把車停在小區樓下,忽然有包垃圾從天而降砸在車身上,那位叔叔還沒反應過來,又有一個酒瓶砸在車頂,把車子砸了一個窟窿,幸好沒砸到人身上,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次,我和哥哥坐公交車,哥哥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座位,有一位老奶奶上來了,哥哥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老奶奶說:「謝謝你小朋友」,哥哥說:「不用謝!」
所以我們每個人做事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不闖紅燈。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更文明、更和諧。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3
道德,兩個字加起來一共27筆畫,寫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好像比寫起來簡單,又好像比寫起來復雜。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只要用心就可以。
上次去做公交車,發現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忘了帶錢包,被司機大聲訓斥,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沒帶錢被司機責罵並驅逐的場景,那個時候,我怯生生地往人群里靠,最後還是一位老奶奶幫我解了圍,幫我給錢。我覺得那個小女孩彷彿就是自己一般,於是我立刻將我准備買礦泉水的2元錢,遞給了那位小女孩。
她對我說的那聲謝謝,讓我覺得快樂高興。其實,就像愛護花草之類的小事都可以幫助你成為一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以道德為話題的作文200字4
道德是節約。節約你做到了嗎?我想都沒有做到吧!也許是因為沒有親身體驗過付出的.艱辛。「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我們的每一餐都是來之不易呀!當我們剩飯時,我們總會用那雙無知的手將米飯撒得白花花一地,你有沒有想過,這都是我們父母和農民伯伯那辛苦的汗水呀!
道德是良好的習慣。人走燈滅,隨手關掉水龍頭,你做到了嗎?水是生命的源泉,因為水,小草油綠,大樹參天,動物活潑可愛,因為水,世界才變得如此光彩絢麗,生機勃勃。如果黑暗沒有電來點亮光明,我們的生活將枯燥乏味,沒有如今那麼精彩的電視節目,也沒有那小朋友們哭著喊著要玩的旋轉木馬了,夜晚我們也不能學習更多的知識了,人不能像走獸那樣的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道德。
道德是節約,是助人為樂,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個人成功的起點,讓我們與道德同行,像他們一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⑵ 以「與德同行」的800字作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少年時期是長身體時期,也是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時期,要做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道德方面的健康成長不可或缺。「德者才之帥」(司馬光語),思想道德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主導,關繫到他們將來成為什麼人,走什麼路,能否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要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就要教育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一代。
在廣大未成年人中開展「知榮辱、樹新風、我行動」道德實踐活動,要貼近未成年人的實際,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
⑶ 品德伴我同行作文
道德文明是什麼呢?是路上相遇時的甜甜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寬容;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甚至還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文明就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的細心瑣事中。道德文明是一條永不幹涸的河流;道德文明是一曲娓娓動聽的歌聲;道德文明活在每個人的心中!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和道德,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昨天,我看到了一個感人的真實畫面: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拄著一根舊拐杖,從斑馬線上慢吞吞地走向馬路的另一邊。這時,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孩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個香噴噴的麵包,蹦蹦跳跳地過馬路。他看到了那位滿面皺紋的老奶奶。小男孩立刻變得嚴肅起來。他快步走到老奶奶的面前,清脆地說:「奶奶,讓我扶您過馬路吧!」還沒等老奶奶反應過來,小男孩已經牽著她的手了。那胖乎乎的小手牽著滿是皺紋的大手,慢慢地走向馬路的對面。很快,倆人依依不捨地分別了。老奶奶的眉毛彎彎像拱橋,眼睛眯成一條縫,滿面充滿了無限的慈愛,望著小男孩遠去的背影……
在我的校園里,也有不文明,不道德的現象出現。有的同學,甚至家長在學校時,水泥路不走,就要從草坪里走。別看這是一點點小事,但是這時「文明」卻分外重要。道德文明應該都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只是自己要講文明做文明,還要在看見有他人做不文明的行為時,都要勇於站出來勸告。只有時時刻刻嚴格和要求自己,要講文明,要守公德,規范自己的行為,約束自己的私慾。那麼,社會也就因為有了你的文明禮貌,而有了文明的風尚;也因為有了你的君子之心,而擁有了和諧的風氣。才能使我們的家園、世界、地球永遠保持干凈、美麗。讓中國成為一個世人都喜歡的文明的國度!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肩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什麼用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⑷ 作文幸福與道德同行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素以禮儀之邦享譽世界。講文明懂禮貌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孔融讓梨、程門立雪,以其禮儀背後崇高的道德內涵,成其經典,流傳於世。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意指「禮」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禮儀不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衡量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我們要把學習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幫助自己成長的重要內容,勇於踐行「八辱八恥」,以「八辱八恥」作為我們講文明、懂禮儀、樹新風的重要標尺。知理、明禮、拒恥,從講校園文明禮儀開始,從做校園文明先鋒開始,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一時一事做起。
知禮明理幸福同行,從遵守學生守則開始。講禮儀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和人格修養的最基本體現,學生守則是一名學生應有的基本行為准則,是我們學習做人、做事的第一步。作為一個學生,是整個校園的一分子,要牢牢樹立起校榮我榮、校恥我恥的觀念,遵守校規,恪守校紀,講愛國守法、講明禮誠信、講團結友善、講勤儉自強,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把校園禮儀體現到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一言一行中,把校園文明落實到具體的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