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學習內容
① 什麼是七五普法
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回2016-2020年),通知指出答,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通知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體制,確保「七五」普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② 「七五普法」是什麼
「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於在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以下是關於「七五普法」的詳細解釋:
一、普法背景與意義
- 「七五普法」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任務。
- 它是實施「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對於提高全民法律素養、推動法治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普法內容與目標
- 「七五普法」強調堅持從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旨在引導青少年從小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習慣。
- 規劃要求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提高全社會法治化治理水平。
- 推進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三、普法實施方式
- 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如媒體宣傳、法治講座、法治文化活動等,廣泛普及法律知識。
-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如法治宣傳教育中心、法治文化廣場等,為公民提供便捷的法治學習平台。
- 注重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針對不同群體和地區的特點,制定差異化的普法方案。
綜上所述,「七五普法」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養,推動法治社會建設。
③ 「七五」普法的對象和要求有哪些
規劃提出,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點是領導幹部和青版少年。
堅持把領導幹部權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把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情況作為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內容。
堅持從青少年抓起,切實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制定和實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確保在校學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識教育。
各地區各部門要因地制宜開展有特色的法治宣傳教育,突出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民工等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
④ 七五普法規劃,法律八進指的什麼
七五普法規劃,指的是2016到2020年的普法工作。
法律八進:是指司法機關送法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軍營、進監所的活動。
「法律八進」是提供一個依法治國良好的法治環境,深入推進依法治國的一個重大工作舉措。
(4)七五普法學習內容擴展閱讀:
一、實現「法律八進」的生活化、常態化、大眾化
按照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基層的要求:
大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律八進」活動,寓「法律八進」於新聞事件的宣傳報道中、群眾日常生活中、文化娛樂活動中,通過舉辦法制文藝演出、演講比賽、書畫展覽、知識競賽等,激發群眾參與「法律八進」的熱情,不斷增強「法律八進」活動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增強「法律八進」工作的靈活性
緊緊圍繞法制宣傳教育主題,選擇靈活多樣的普法形式,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不斷提高普法的針對性。
要把集中宣傳教育與日常宣傳教育相結合,利用各種紀念日如「12.4」全國法制宣傳日、「6.26」國際禁毒日、「三.八」婦女節、國防教育日等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法制宣傳活動,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提高宣傳教育的吸引力。
同時,結合「春節」等傳統節日,深入開展「法律八進」活動。
三、實現「法律八進」工作的創新
要適應現代社會思想觀念發展變化的新要求,充分運用現代傳媒、信息網路等新興宣傳領域和陣地,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理念,使「法律八進」工作形式更加生動活潑,效果更加深入人心。
四、提高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服務水平
注重發揮人民調解、法律服務、安置幫教、社區矯正的法制宣傳教育功能,將「法律八進」融入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