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兒童朗讀

道德經兒童朗讀

發布時間: 2025-10-16 16:37:43

⑴ 「道德經典誦讀」班會。1.要《道德經》的音頻朗讀,選哪一段比較好,不用文件,就推薦一段,五分鍾左右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譯文】
取道於尋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恆久之道;取名於尋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恆久之名。取名於無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於有名,乃是萬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無所趨求,以便觀想那無以名狀的微妙;時常又要有所趨求,以便觀想那成名化物的極限。這兩方面是同一行為體的不同顯現,同樣深及於行為體的幽深內殿。在這同樣深及幽深的兩者之間作不斷深入的循環運行,就是一切行為運作的微妙法門。

《老子》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令人嫌惡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互突顯,"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顯現,"高"與"下"相依而存,"音"與"聲"相互陪襯,"前"與"後"相互照應——這些"名"相反而相成,遷延不居而不獨立自足。因此,聖人從事於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坦盪迎候萬物的涌現與流變而不抵觸畏避,生養了一切並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成就了事業並不矜居功名。就是因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會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
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
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⑵ 老子四章朗讀拼音

老子四章朗讀拼音如下:

道dào德dé經jīng·第dì四sì章zhāng

道dào沖chōng,而ér用yòng之zhī或huò不bù盈yíng。淵yuān兮xī,似sì萬wàn物wù之zhī宗zōng。挫cuò其qí銳ruì,解jiě其qí紛fēn,和hé其qí光guāng,同tóng其qí塵chén。湛zhàn兮xī,似sì或huò存cún,吾wú不bù知zhī其qí誰shéi之zhī子zǐ,象xiàng帝dì之zhī先xiān。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熱點內容
最新婚姻法對於婚後房產分配 發布:2025-10-16 20:52:57 瀏覽:866
天網社會與法2018 發布:2025-10-16 20:50:15 瀏覽:779
申請成立公司的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10-16 20:50:13 瀏覽:576
同一司法鑒定 發布:2025-10-16 20:20:25 瀏覽:725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發布:2025-10-16 20:10:47 瀏覽:838
呈貢法院人員 發布:2025-10-16 20:03:50 瀏覽:608
社會保安法 發布:2025-10-16 20:03:03 瀏覽:20
民事訴訟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10-16 20:01:32 瀏覽:248
勞動法教師加班 發布:2025-10-16 19:54:48 瀏覽:92
依法治國對改革開放的影響 發布:2025-10-16 19:37:53 瀏覽: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