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國家
發布時間: 2025-10-17 04:43:43
『壹』 人為什麼需要道德,道德對於一個國家有何意義
道即信仰途徑,德是(信仰之下)言行規范。人的肉體需要飲食,精神更需要食糧。個體無生命的信仰,則靈魂精神全無。個人道德之和為社會道德,社會道德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狀態。
『貳』 國家是國民公共意志的產物而道德是公共意志的具體體現嗎
這句話對,但是還不夠嚴謹。
在政治哲學中,公共意志是人們作為一個整體時的意志。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道德為非正式公共機制,非正式即指無法律或權威能判定正確與否。
《社會契約論》中,法律被定義成:「基於共同利益的公意做出的公共且庄嚴的聲明」。
「公共意志」一詞出現於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的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達。
在法律的眼裡一律平等的所有公民皆能按照他們的能力平等地擔任一切公共官職、職位與職務,除他們的德行和才能以外不受任何其他差別。
關於國家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是在原始社會晚期私有制產生之後才出現的,之前只有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氏族公社。根據對古代歐洲和中國的考古學和人類學的一些研究,氏族公社向國家的過渡有兩種模式:直接從氏族社會中演化形成;從氏族社會解體後出現的酋邦中演化形成。
哈斯總結了國家產生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國家的演進是在環境限制和頻繁戰爭中進行的
國家的演進是在大量基本生活資料要求輸出和交換的基礎上進行的
國家是在大規模水利灌溉工程中演進的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