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道德統計
發布時間: 2025-10-17 05:47:55
A. 犯罪人一定只具有反社會性不具有親社會性嗎
犯罪人不一定具有反社會性。
反社會性人格,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或社會性病態,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患病率在發達的國家為4.3-9.4%,我國台灣地區為0.3%。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具有這種性格的人往往缺乏道德觀念,缺乏罪惡感,情感不成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特徵行為是以沖動和不負責任的方式,有時是敵意和嚴重暴力顯露內心沖突。
依據有無違反社會性(反道德性),分為自然犯罪與法定犯罪。 所謂自然犯罪,就是指那些違反人類道德、具有反社會性的行為。這種行為,由於從根本上說違反了人的本性,所以無論在任何社會,任何政治制度之下,自然犯罪都被認為是犯罪行為。例如殺人、盜竊等。
所謂法定犯罪,就是指行為本身並不一定具有反社會性、反道德性,只是因為法律上規定這種行為應受到一定的處罰,因而成為犯罪。這種行為往往由於國家行政管理上的需要而被規定為犯罪。因此,這類犯罪通常沒有固定的標准,而是依照國家政治形勢的變動而變更,或者依照國家政策的變更而改變。例如一些政治性的犯罪。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