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之誰是兇手
❶ 最近的時事及評論..2篇....最好短點..急急急!!!!!!!!!!!
兩岸可聯手應對,菲槍擊台灣漁民事件
兩岸可以聯手利用各自優勢的實力和條件,對菲方施以經濟制裁、貿易制裁、旅遊制裁等多方位的強大壓力。
台灣「廣大興28號」漁船在傳統漁場作業時,突遭菲律賓武裝公務船野蠻掃射,造成漁船失去動力,船體滿身彈孔,一死三傷。事件發生後,台灣有媒體民調發現,有7成台灣地區受訪者認為,假如菲當局對事件沒有一個令人滿意的交代,那麼希望兩岸合作起來對付菲律賓。
兩岸同胞,同源同宗,血濃於水,老祖宗們為中華民族創下的共同財產和「歷史性權利」,兩岸民眾沒有任何理由不聯手守護「祖權」。在聯手的方式上,兩岸可以「攜手及共同護權」,也可以採取「目標同一、但各自配合或補充行動」等多種認為有效的方式。
假如菲方一意孤行,置若罔聞,對事件造成的後果拒絕採取彌補措施,兩岸聯手也可以施以更大壓力。只要兩岸聯手,兩岸可以利用各自優勢的實力和條件,對菲方施以經濟制裁、貿易制裁、旅遊制裁等多方位的強大壓力。
中華民族的尊嚴,需要中華民族全體同胞的共同維護,我們承認並同意「共同維護」方式的多樣性,只要方式多樣性上保持「互不針對」的配合原則,這就客觀上形成了兩岸聯手維護中華民族共同財產和「歷史性權利」的強勢局面。台灣民調多達7成的受訪者的兩岸聯手之吁請,是應天時,順人和。
日本政要的「拜神社」與「拜選票」
日本政客們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不時表現出來的左顧右盼、藏藏掖掖,正暴露了他們內心真實的「怯意」,遠沒有他們面對國內聽眾時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
近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等多名內閣成員參拜了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則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了名為「真榊」的祭品。
安倍內閣自去年12月成立以來,包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其內閣整體和閣僚組合的右翼色彩就令國際社會心懷警惕。上台前後,在記者會見和國會聽證中,安倍反復表示,上次首相在任期間未能參拜靖國神社「痛悔之極」。
果不其然,在靖國神社「春季大祭」期間,包括曾任首相的麻生在內,安倍內閣重要成員再也按捺不住,以各種方式對靖國神社供奉的戰爭罪犯表達「崇敬」和「憧憬」之情。
而安倍本人呢?去年秋季當選自民黨總裁後即參拜了靖國神社。第二次出任首相後,出於各種政治算計,特別是考慮到今年夏季參議院選舉的「風險」,安倍雖尚未跨進靖國神社,但從其一貫言行看,恐怕早已對靖國神社朝思暮想。
君不見,安倍從組閣時就秉承「價值觀」標准,安倍內閣半數閣僚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與安倍可謂「志同道合」。此次參拜靖國神社的新藤義孝、古屋圭司在日本政壇也是出了名的保守右翼,麻生則是歷史問題上的「慣犯」。安倍、麻生、新藤等人的另一共同點是:侵略戰爭期間,他們的祖輩某種意義上在同一戰壕——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戰後被盟國打入「甲級戰犯」名單,新藤的外祖父栗林忠道則是二戰硫磺島一役中的日軍司令官。
所謂上行下效,有這樣的首相,內閣要員也就肆無忌憚地公然參拜靖國神社了。可以說,檢驗戰後日本政府歷史觀和基本外交姿態的標准只有一個,就是當屆首相和內閣大臣有否參拜靖國神社。
靖國神社問題是個老問題,曾遭日軍塗炭的亞洲鄰國也好,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昔日盟國也好,對日本政要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錯誤行為持一致批判立場。日本政界對此也是心知肚明。實際上,日本政客們在靖國神社問題上不時表現出來的左顧右盼、藏藏掖掖,正暴露了他們內心真實的「怯意」,遠沒有他們面對國內聽眾時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
對此現象,值得深思的是:為什麼在國際常識中「政治不正確」的做法,在日本反而成了政客撈取政治資本的套路?俗話說,歷史是人民書寫的。歸根到底,正確的歷史共識也是一國一民的共同責任。或許,只有當日本大眾能以選票做出符合歷史良知和人類共識的選擇後,靖國神社問題才能不成其為問題。
❷ 推薦幾部經典外國電影
現在對歐美電影的印象基本都停留在炫酷的爆炸打鬥,以及彷彿實景般的擬真科幻,這種大手筆下產生的電影固然會讓人們拍手稱贊,但不代表以前的老片子就沒有經典。下面為大家推薦10部記憶中的外國電影,相信很多人看了都願意再去回味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