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楷模誠信
A.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
每一名道德模範都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道德模範是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家國情懷的精神代碼。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全國道德模範人物 事跡 範文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1
張群,中共黨員,臨沭縣扶貧辦項目組組長。20_年,張群被安排到縣扶貧辦項目組工作,項目組的職責包括項目入庫、立項、建設、驗收、移交確權、運營管理、收益分配等工作,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僅對業務理論知識有要求,還需要深入到扶貧項目一線。面對全新的崗位,她深知「親身經歷是最好的 經驗 」,踏泥濘、冒酷暑,走遍了9個鎮街96個產業扶貧車間、大棚、光伏電站等項目現場,憑著自己的滿腔熱情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克服督導項目進度與驗收道路上的一切困難,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2
張計強,中共黨員,大興鎮澇枝新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張計強帶領村兩委一般人以組織振興為支撐——強基固本,以產業振興為根本——富民增收,以人民幸福為目標——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張計強始終牢記這一「工作法寶」,除了促進村民增收,如何發揮服務作用,切實保障民生也成為他認真思考的問題。他切切實實了解民意,把村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工作出發點,真正建設了一個服務型黨組織。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3
尚金鎖,男,55歲,中共黨員,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誠信經營,創立企業名牌,贏得市場信任,使柏鄉糧庫實現連續20年盈利上台階,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3項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0年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由全省最小的一個基層糧站發展成為全國同級庫中最大的糧庫,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等稱號。
對國家講誠信。
他帶領員工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用一流的工作狀態管理中央儲備糧,用最完好的設施儲存中央儲備糧,用最先進的技術保管中央儲備糧,用最優質的糧食輪換中央儲備糧,確保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確保國家急需時調得出、用得上。
對農民講誠信。
他組織起近20_人的農村糧食經紀人誠信隊伍,通過加強職業道德 教育 、信息服務和業務培訓,幫助農民種好糧、管好糧、賣好糧,把誠信服務延伸到千家萬戶。柏鄉周邊幾個縣的農民,寧可舍近求遠,也把糧食賣到柏鄉糧庫,圖的就是尚金鎖領導的柏鄉糧庫服務好,信譽好,不壓級壓價。
對客戶講誠信。
不欺、不瞞、不糊弄;重合同,守信用;注重產品質量,講究貨真價實;規規矩矩經商,堂堂正正做人,使柏鄉糧庫的貿易夥伴由幾年前4個省市的十幾家增加到25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多家。
對銀行講誠信。
柏鄉糧庫連續16年被評為全省金融信貸aaa企業,是全省唯一一家連續16年獲此殊榮的企業,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榮獲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首批黃金客戶稱號的縣級糧庫。
尚金鎖是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的專家,擔任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糧油學會常務理事。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河北日報、河北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報道過他誠信經營的事跡。20_年7月,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提出,把柏鄉糧庫作為「全國中儲糧系統的黨校」,並請尚金鎖任校長。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4
詹學銀 男,63歲,中共黨員,都昌縣太陽村主任。
從1988開始,詹學銀一共撿到過三個路邊遺棄女嬰,那時,盡管其家庭經濟條件比較緊張,但看到無辜被棄女孩時,他鼻酸流淚,心如刀絞。「我非抱回家不可,第一個我自己養了,後兩個分別送給了我的兩個妹妹,並叮囑他們要細心撫養。」
詹學銀欣慰的告訴記者,他養的女兒目前已經大學 畢業 參加工作了。 20_年9月,詹學銀無意中從一份報紙上看到一篇關於張淑琴創辦中國太陽村救助服刑人員子女的報道,詹學銀為張淑琴的行為而感動,思想上也產生共鳴。
在以前工作時,詹學銀就很熱心公益事業。在看了這篇報道後,詹學銀決定在都昌縣創辦一個這樣的太陽村。
於是他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北京,見到中國太陽村的創始人張淑琴,並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張淑琴十分支持詹學銀的想法,於是詹學銀開始著手解決太陽村的建設用地問題。
為了抓好太陽村鄱陽湖 兒童 救助中心的建設,詹學銀整天泡在工地上,為了節省每一分善款,他樂當工地的搬運工、值班員。「汽車拉來的沙、石、水泥等建築材料,人手不夠,我和老伴兒也要參加卸貨,到了晚上,我還要值班、看管材料。」
詹學銀告訴記者,近半年的時間,他從未休息過一天,為的就是太陽村工程盡早竣工。 「一夜春風至,萬樹梨花開」。
20_年6月1日,太陽村第一期工程竣工,第一期107名弱勢兒童住進了太陽村,有了家,有了歸宿,詹學銀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詹學銀是太陽村的主任,內部管理的任務十分繁重。
100多個孩子的吃喝拉撒和學習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最讓詹學銀操心的是這些孩子的管教問題了。「因為孩子們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和一些不好的小毛病,有的還會因為自己是服刑人員的子女而自卑。」
詹學銀告訴記者,他和愛心媽媽們只能一遍遍地教育、開導他們、為他們重建信心。 為了改善太陽村孩子的生活,詹學銀在太陽村旁開挖了荒地種上了蔬菜,還利用原魚塘養上了魚,把自己家裡幾畝水田給了太陽村種水稻,山上種上了水果,圈攔養上了生豬,在山上養了雞。
詹學銀一有空閑就去勞動,身上曬脫了幾層皮。 在太陽村,孩子們都親切地叫詹學銀為詹爺爺,詹學銀像關心自己的兒孫一樣關愛孩子們的成長。
他一年365天起五更睡半夜,晚上總要起來為孩子們蓋被子。白天,只要他發現哪個孩子情緒不好,他必定要找到孩子談心。
他給孩子們的愛也感動了社會上許多有愛心的人,他們給太陽村的捐款捐物也成為孩子們茁壯成長的有力保證。 個人先後年榮獲全國、江西省「勞動模範」榮譽,20_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5
蔣國珍 男,81歲,中共黨員,新余市羅坊中學退休教師。
他的慷慨震撼人心:32年前,他把補發的9600元工資一次性捐獻給國家;32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2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 他的節儉世間少聞: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這是一個大愛無私的人,他捐資助學從不圖回報。這是一個境界高尚的人,他的精神感動萬千心靈。
他一生無兒無女,但在他的心裡,學生們卻親似兒女。 他是新余市渝水區一名普通離休黨員教師。
他的先進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20_年5月,新華社記者撰寫的《離休教師蔣國珍傾盡所有助學扶困》一文在新華社《國內動態清樣》發表,引起中央領導高度關注,並作出批示,要求宣傳其先進事跡。
1957年,由於歷史原因,蔣國珍被錯誤劃為「右派」,直到1979年才得以平反。他平反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共計9600元的工資,一次性捐給當地政府用於發展教育事業。
從此以後,捐資助學便成了蔣國珍生活的一部分。 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
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系,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個人先後榮獲「全國老幹部先進個人」、「新余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20_年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
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範文相關 文章 :
★ 全國道德楷模事跡學習心得感悟5篇
★ 2019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事跡學習心得體會範文5篇
★ 2019全國道德模範事跡材料
★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心得體會3篇
★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孝心
★ 感動中國人物先進事跡範文10篇
★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
★ 道德之星事跡材料
★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範文
★ 2019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人物事跡簡介
B. 感動中國十大誠信人物事跡
1. 孫東林,被兄弟們譽為「信義兄弟」,堅守誠信原則,在哥哥遭遇車禍後,如期支付工錢並照顧嫂子和孩子,展現誠信的深刻內涵,激勵無數,成為中國誠信文化的典範。
2. 郭明義,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全國道德模範,長期堅持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投身公益,用行動詮釋誠信與責任,強調誠信在個人和社會中的重要性。
3. 陳游標,江蘇企業家和社會公益人士,全國道德模範,多次捐贈支持災區、貧困地區和家庭,實踐誠信與愛心,傳播誠信文化的積極影響。
4. 張麗麗,山東濟南教師,全國道德模範,以誠信為原則,為人師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展現誠信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
5. 羅雪娟,上海青年志願者,全國道德模範,積極參與志願服務,誠信行事,愛心奉獻,彰顯誠信在志願服務領域的重要性。
6. 陳相貴,黑龍江企業家和社會公益人士,全國道德模範,創辦愛心基金,長期資助貧困地區,實踐誠信與愛心,傳遞誠信文化的正能量。
7. 王爭,北京中學生,全國道德模範,在中考和高中階段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誠信行事,展現青少年誠信精神的重要性。
8. 劉玉彬,河北保定農民,全國道德模範,多年義務植樹,保護環境,誠信負責,彰顯誠信在普通民眾中的重要性。
9. 張健,浙江杭州青年志願者,全國道德模範,參與志願服務,誠信行事,愛心奉獻,彰顯誠信在志願服務領域的重要性。
10. 羅益昌,湖南長沙企業家和社會公益人士,全國道德模範,創辦愛心基金會,長期資助貧困地區,實踐誠信與愛心,傳遞誠信文化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