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知識和道德關系是什麼意思

知識和道德關系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01-14 04:37:47

㈠ 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的關系

(1)良好的知識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
掌握科學知識和文史知識,崇尚內科學、反對迷容信和偽科學,提高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有助於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為選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知識文化修養。
提高思想道德認識,重視思想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有助於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知識文化修養水平。

㈡ 道德就是知識

(1)蘇格拉底重視發展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質修養,提 出「美德就是知識」的命題,並認專為教育的目屬的就是要發展人的智慧,完善人的道德。 (2)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識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要實現人的美德,必須使人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而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離不開教育。

㈢ 知識和道德有沒有因果關系

那要看什麼知識,像現在學校教的數、理、化等知識學生學了之後就與道德沒什麼關系,君不見現在高科技犯罪越來越猖獗,這些人都是學校教的知識中的佼佼者。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不守規矩、越來越自私自利為所欲為,這都與學校只注重分數不注重道德教育有關。要想做個有道德的人,必須向古聖先賢的經典學習,像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儒家、道家、佛家的經典如果你學習了,就會變得道德高尚,不但自己身心愉悅和諧,而且也會帶動身邊的人也變得有道德,從而讓自己的家庭和諧、公司和諧、社區和諧,在擴大一點,讓整個國家和諧,讓全世界都和諧。
佛法是心靈最好的營養,學之不盡、利益無限,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們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按照佛法去做能解脫一切煩惱,從而讓我們離苦得樂,變得有高尚的道德。但【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是「無緣之人」呢,就是不相信佛法、不能按照佛法去做的人,就像患了病的人,醫生給開出了葯方,並囑咐患者不要在患病期間喝酒、生氣、縱欲......但病人不聽醫囑,不但不吃葯,還喝酒、生氣、縱欲......那病怎麼會好呢。所以說不是佛法不好,而是人不聽話啊!因此,學習佛法只有真誠、虔敬的人才會得到真實的利益,因為他(她)真信、真干!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曾說:「佛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得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
一切都是【因果報應】: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造作,一般分為【身業】(即身體的造作)、【口業】(即言語上的造作)、【意業】(即思想、念頭),只要造業就會有報應,比如身造殺生、偷盜、邪淫,口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造貪、嗔、痴等業,這些業都會給我們帶來惡報,使我們遭受無量苦惱;而如果造「布施錢財」的業會得到財富,造「布施佛法」的業會得到智慧,造「無畏布施」(比如放生)的業會得到健康長壽...... 《孟子》中講:【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是說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反過來怎樣對待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謹言慎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命由心造,福自我求】,【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活著關鍵是要明白道理,明白了道理人就會有定力和主見。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差。【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周易》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現代因果報應錄》(道升居士編著)--學佛網】 、 【現代因果實錄三合一】 、【因果報應錄-唐湘清居士-佛教故事】,裡面有很多關於輪回轉世、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的因果報應的事實。 另外,【色是刮骨鋼刀】,【萬惡淫為首】,淫慾最損自己的身體,最損自己的福報,最能招來災禍!可以在【網路】中搜索【邪淫的十大不虛惡報--學佛網】 、 【邪淫惡報,真實不虛--學佛網】、【中醫談自蔚_網路文庫】、 【手銀的危害及治療_網路文庫】、【《壽康寶鑒》白話,戒邪淫wang修訂版PDF文件_網路文庫】、【關聖帝君戒淫經註解--學佛網】 、【《慾海回狂》白話文--學佛網】,裡面有很多戒淫得福、邪淫得禍的因果報應的事實;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視頻專輯,其中有四個視頻分別是【色情泛濫對現代人的傷害】(第43個視頻)、【三精成一毒專傷不潔女】(第44個視頻)、【賣身求享受最可恥】(第45個視頻)、【地下媽媽的故事】(第46個視頻),裡面詳細講述了色情、縱欲對男人、女人身體造成的巨大危害,還有幾個因邪淫而遭受慘烈報應的女人親身講述自己的痛苦經歷;並且,在【《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續集】這個專輯里有兩個視頻,一個叫【開放的生活方式對女子身心的傷害】(第28個視頻),是一位女中醫師講述女子「姓」開放和「剁胎」對身體的嚴重損害,另一個視頻叫【《傷德、傷身、傷命的根本症解》:中醫博士彭鑫講述邪淫對身體的巨大危害】(第29個視頻),是一位男中醫師講述男子「姓」開放對身體的嚴重損害。此外,「剁胎」是殺人,而且是殺自己的親生骨肉,男女雙方都會得到慘烈的報應,千萬不可以「剁胎」,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續集】的視頻專輯,其中有個視頻叫【丁嘉麗采訪凈空法師 珍惜生命請勿殺子剁胎】(第27個視頻),裡面有詳細的講述。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地獄變相圖-大圓滿法網」,裡面有地獄中受報應詳細的圖像描述,看了會大開眼界,此圖片系列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佛經作為依據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諸經佛說地獄集要】,它是從《大藏經》中找出來的二十五部具體詳述地獄狀況的經論,其內容之詳盡,業因之明確,種類之繁多,果報之殘酷,層層密覆,真是觸目驚心,前所未見。
還有,【斷惡修善】會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中搜索【了凡四訓白話文--學佛網】,裡面是明朝袁了凡詳細講述自己是如何改變命運的,他原本命中沒有兒子、不能考中進士、壽命是53歲,在雲谷禪師的指點下他積極改過、積極行善,終於改變了命運------生了兒子、考中進士並被任命作寶坻縣縣長、活到了74歲。《了凡四訓 》這本書是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准,改過遷善,並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現身說法,說明了人們如何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自求多福的道理。《佛說堅意經》中講:【譬如種谷,隨種而生,種善得福,種惡獲殃,未有不種而獲果實。】這就是改造命運的原理!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業蓮清德的頻道-優酷視頻】,裡面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的視頻專輯,這是所有中國人一定要看的公益教育紀錄片!裡面是幾十個當代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親身講述各自充滿血和淚的人生苦難以及是怎樣通過學習《弟子規》、實踐《弟子規》擺脫這些苦難、獲得幸福的經歷,看後觸目驚心,又覺得很親切,因為他們的那些遭遇也是我們曾經經歷、正在經歷或者即將面臨的經歷,其中詳細地講述了當代中國人人生苦難的根源以及如何擺脫這些苦難從而獲得幸福,有理論、有方法、有實例, 讓我們能夠學到和得到:父母如何安康,子女如何教育,夫婦如何美滿,家庭如何和睦,災禍如何化解,身心如何健康,事業如何興旺及命運如何改變!如果你看了覺得受用,也多多地介紹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也能擺脫或者避免人生苦難、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強烈建議有錢但覺得不幸福的人們、沒錢而羨慕奢華的人們、准備離婚的人們、已管不了孩子的人們、吃喝玩樂放縱享受的人們、病苦纏身的人們、找情人的人們、混跡黑社會的人們、不會做父母的人們、不會做夫妻的人們、放縱男女慾望的人們、賺錢不要命的人們、想自殺的人們、借錢消費的人們、崇洋媚外不想做中國人的人們、不孝父母的人們、貪污受賄坑人騙人的人們、從事色 情行業的人們、不會做女人的人們、影視界的人們、心懷怨恨的人們、不知感恩的人們…每天都看看這套節目,認真改過,我堅信你的命運一定會改變,一定會幸福美滿!
而最不可思議的因果報應是【念佛能成佛】,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阿彌陀佛】四個字, 其中「阿」讀【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眾會親自來接引你,如彈指頃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具備【天眼洞視】(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見)、【天耳徹聽】(十方三世一切音聲都聽得見)、【他心遍知】(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想的是什麼)、【宿命通】(知道自己及眾生以前生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各種變化神通),【壽命無量】,也不再有生死,徹底脫離六道輪回,而且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成佛。
發心念佛願往生西方凈土的人,才發一念求生極樂世界的心,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內便生蓮花一朵,並標上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這位念佛的人願心精進,念佛念得很勤,這個蓮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將來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手上拿的蓮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蓮花。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這個花長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點,你那朵蓮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cuì】,最後就自動殞滅了。
《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 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歸依瞻禮阿彌陀佛的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又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稱揚贊嘆阿彌陀佛,贊嘆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學習,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做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而且成佛快速,學習其他法門我們一生的時間根本不夠。至於這句佛號的詳細意義,可以看看《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會集本,全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並且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凈空法師影音報恩講堂】,裡面有其詳細的視頻講述。還可以【網路】中搜索【《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裡面是凈空法師對《無量壽經》的講解。
而且念佛現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念佛感應見聞記--學佛網】,裡面有很多念佛獲得感應的事實。
可以在【網路】中搜索【e世紀往生傳】 、 【《凈土聖賢錄易解》(慧律法師白話文整理)--學佛網】 、 【蓮池海會念佛往生見聞記】 、 【善女人往生傳】裡面有很多念佛往生的事實。
並且可以在【網路】中搜索【飭終須知--學佛網】,裡面有如何臨終關懷、幫助往生的詳細講述。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程晉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學佛網】, 裡面有很多臨終助念心得。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們要向身邊的親友廣泛介紹因果報應、介紹念佛法門,使他們也早日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早日成佛,如果能這樣做,佛說此人是最孝子、真善友!

(【注意】:以上視頻建議在電腦中觀看,手機中有的可能看不到。另外,上面提到的那些文章我都把它們做成了文本【t x t】格式,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告訴我聯【】系【】方【】法,我會發給您。)

南無阿彌陀佛!

㈣ 知識修養與道德修養的關系

C
A和D一樣都是錯誤 兩者不互為基礎 而是相互促進 相互影響的辨證的關系
B肯定錯誤
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㈤ 康德哲學中知識與道德是什麼關系

康德認為自由是道德活動的先決條件;唯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覺地而不是被迫的行善,唯有自主自覺地行為才有道德價值;被迫做出的事既不是善也不是惡。康德關於自由的敘述是他對於道德標准問題的闡述的鋪墊。

㈥ 道德是什麼道德的重要性是什麼為什麼道德比知識重要

道德是人本能的東西,更是後天養成的合乎行為規范和准則的東西。它是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意識形態之一,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它要求我們且幫助我們,並在生活中自覺自我地約束著我們。假如沒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類就很難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個動物世界,人們也就無理性無智慧可言。

道德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意識形態,是由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並由經濟基礎決定的,以善惡為評價形式,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用以調節人際關系的心理意識、原則規范、行為活動的總和。它由道德意識、道德規范和道德實踐(道德活動)三個部分構成。

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利用前人傳授的知識造福人類;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憑借人類已有的知識牟取私利,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道德高尚的人能夠孜孜不倦地探索新的科學知識,從而推動社會進步;道德低下的人可能愚昧無知、既損人又害己。


(6)知識和道德關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導人們認識自己,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教導人們正確地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從而正確地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規范自己行為。

人類擬定道德原則的目的是調節利益關系,實現本階級(社會或團體)利益最大化。道德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和自己的同類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發生各種矛盾,這就需要通過社會輿論、風俗習慣、內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惡標准去調節社會上人們的行為,指導和糾正人們的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臻於完善與和諧。

道德不僅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要求人們端正對自然的態度,調節自身的行為。

環境道德是當代社會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們應當以造福於而不貽禍於子孫後代的高度責任感,從社會的全局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開發自然資源發展社會生產,維持生態平衡,積極治理和防止對自然環境的人為性的破壞,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正常關系。

㈦ 知識與道德的辯證關系

中國古代哲學對道德與知識的關系辨析可分為兩類,其一是根本不相信道德的存在。典型的就是「楊朱哲學」。《孟子·盡心上》曾說它「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其一則是信仰道德的。孔子和莊子都屬此類。他們的本義雖有出入,但對生命本身都是持有道德觀的。其不同處在於,孔子將道德根源置於人的經驗領域(血緣和心理)中;而莊子則將之賦予超驗的「道」的地位。

對於不信仰道德一派,筆者不予討論。因為沒有討論的基礎。

對於孔子,顯然是持「道德高於知識」這一信念的。道德屬於人的精神領域,崇高的道德是排斥功利和實用價值的。而知識,作為人類種族維持生存和尋求發展的文化工具,它的目的恰是純粹的功利效益。因此,道德與知識產生矛盾具有必然性。

社會發展依靠知識的積累和增長,依靠「物」與「利」對人本能的刺激和獎勵。從某一角度來講,「惡」往往成為歷史進步的杠桿。這種進步也必然要以犧牲人類純潔的童年、美好的人性、道德感和對善的追求為代價。這就是歷史與道德、理性與人性、真與美的二律背反。

孔子解決此兩難處境時,是以保護道德,限制、否定知識來進行的。如在《論語》中我們可以見到,他反復闡釋的就是「道德高於知識」這一信念。

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子路》)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知德者鮮矣。(《衛靈公》)

巧言亂德。(《衛靈公》)

這些記載都鮮明地表達出孔子對知識(「言」、「巧言」、「利口」)的道德批判和道德立法。他要求的是言行一致,且合於禮(道德規范)。雖然儒家(尤其是理學)能在理論體繫上統一道德與知識,但一落到實踐上,全然就走了模樣。掛道德之羊頭,賣私慾之狗肉。

道德的價值與功利、知識毫不相干。事實上,從功利、知識角度探尋道德,結果總是為「惡」披上道德的外衣,或者成為一種烏托邦。儒家將道德植根於人性心理(孟子謂「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和對經驗典範的追求模仿(孔子的「吾從周」),實際上就失掉了道德根源,為不道德、偽道德實踐大開方便之門。而且越有知識,就會偽裝的越隱蔽,危害也越大。

㈧ 談談你對知識和道德二者關系的認識

道德的修養與知識的探素有關聯,也有區別。
道德修養是一種心態的維護與升華是內一種境界容,而知識的探索是人們對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種再認識。
一種是心靈的堅守,一種是對感官世界的認識。
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智者,有知識的人不一定道德。
道德比知識更高尚,更具智慧和覺悟。
道德是先天具備和後天堅守的,而知識是後灌輸學習或生活體驗中得來的,道德比知識更具自我約束力。

㈨ 你覺得知識與道德有關系嗎

知識的修養與知識的它所有關聯有區別,道德素養是一種心態,維護與升華是一種境界,而專知識探索屬是人們對自然世界感性的一種在認識,一種是心靈的堅守,一種是對感官世界的認識,有道德的人必定是一個智者,有知識的人不一定要道德。

㈩ 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什麼關系

首先,它們各自的含義。科學文化修養是指人們在科學知識、文史知識、藝術欣賞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用人類創造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是其的重要內容。思想道德修養是人們通過自省、自律的方式,不斷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思想道德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崇高理想的過程。二者之間的關系:1.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思想道德修養。2.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所以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也就沒有孰重孰輕之分了。1.(補充)提高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有助於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補充)提高思想道德認識,有助於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提高科學文化修養水平。3.科學文化修養的根本意義在於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給分啊、、、一。良好的知識文化修養能促進思想道德修養。掌握科學知識和文史知識,崇尚科學,反對迷信和偽科學,提高知識水平和理論水平,有助於自覺的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為選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反之,缺乏知識文化修養,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惡難辨,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二。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能促進知識文化修養。提高思想道德認識,重視思想道德情操,堅信理想信念,有助於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知識文化修養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運用所掌握的只是為社會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難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會。三。知識文化修養的根本意義在於通過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是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斷升華,成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