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有被道德

有被道德

發布時間: 2021-01-14 05:19:17

㈠ 顧耀東被道德綁架,你有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

因為我是一個特別不喜歡拒絕別人的人,我的性格也像顧耀東那樣軟弱,所以我經常遭受到道德綁架。

因為我的性格不會拒絕別人,每次別人在我耳邊吐槽的時候,我就會因此妥協。所以我經常被別人道德綁架,也做了很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㈡ 被道德綁架該怎麼辦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不應該讓道德枷鎖束縛了你的思想,要敢於沖破阻礙大於對抗。

㈢ 愛情被道德綁架是什麼意思

愛情被道德綁架的意思是就是別人用情理讓你付出所謂的愛情。

所謂的「道德綁架」,可能是在用聖人或超人的標准要求普通人(補充內容:其實不是聖人的標准,聖人也不一定掏錢救助所有有困難的人,應該說用是超乎人類和說話人自己的標准,去要求別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主要是源於群體思想覺悟低,資源分配不均勻所產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個軍人捨身救人,否則就要譴責,這就是道德綁架;要求一個富人掏錢支持希望工程,這盡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個人不掏就要譴責,這也是道德綁架,因為這並非他的道德義務;要求一個人代表團體去隨機抽獎,如果抽不到就是損害了團體利益就要受譴責,這同樣是道德綁架。「道德綁架」之所以發生,除去人的精神結構不談,根源就是道德判斷的邏輯混亂。

(3)有被道德擴展閱讀:

觀點一(保守主義):但是,如果一個人連道德底線都沒達到,連道德義務都沒盡到,用道德底線的標准、盡道德義務的要求對他進行道德判斷就不僅不是道德綁架,相反是在捍衛作為一種「公共善」的道德。

觀點二(自由主義):「道德」一詞的存在,目的在於個人的修身養性與精神發展,並進而形成群體性的「寬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於並高於法律,沒有任何強制性和規范性,是一種對模糊的「善」與「美」的渴望與追求,紮根於人的本性之中。且不論社會對「道德底線」和「道德臨界點」的所在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定性

㈣ 你有過哪些被道德綁架的經歷

都是為你好,世上最無恥最恐怖的一句道德綁架

㈤ 你有過被道德綁架的經歷嗎

我也沒有過啊,被道德綁架的經歷,但是我聽說過。也看見過。也知道別人被綁架的事情。

㈥ 在工作上你有沒有被道德綁架過

有一次在一個單位幹了很久,真的不想幹了,發現了好的發展方向,但是走的時候許多員工都在指責我說見利忘義。

㈦ 作為學生你被道德綁架過嗎,怎麼處理的

我曾經遇到過被道德綁架的事情,我坐公交車的時候身體不舒服,沒有給老奶奶讓座,結果就被她罵了,我當時非常的生氣,我選擇了告訴她我身體不舒服。

㈧ 中國有沒有害怕被道德綁架被迫移民的

很多中國人的道德意識越來越淡薄, 現在大家很多趨於麻木,自保 看到要飯的,我們有專過同情心,給過他屬們錢,可是發現他們只是騙子呢 看到車站有小孩跌倒,我們也是要去扶的,可是害怕所謂的父母過來訛你一筆 很多時候,不是說大家連最起碼的道德底線都沒了,是我們的善良被一些丑惡弄得退卻了

㈨ 被道德綁架的體驗有哪些

面對道德綁架,即便做個他人眼中的「逆類」,也要遠離。

娜娜剛畢業的時候,有一份工作應聘上了,上司彬彬有禮,但是只做了兩天的培訓她就離開了。就在去參加培訓的前一天,她還是對未來各種的期待,跟我講她以後的規劃。作為朋友,我肯定是要勸一下她堅持下去的,不過她說出理由之後,還是被理解了。

那一家公司是做黃金投資的,金融會計專業畢業的娜娜很受歡迎。

第一天培訓的時候,培訓老師講了一些關於感恩的事情:感恩父母感恩朋友。尤其是感恩父母的環節,大家哭的稀里嘩啦,娜娜也覺得自己這么多年怎麼怎麼不懂事,以後一定要好好工作,報答他們。

第二天的培訓就是要背誦一些電話推銷的話術。她發現,上面的一些詞彙和邏輯千瘡百孔,如果不是自己之前學習過投資的一些皮毛,肯定就相信了。而她和一起培訓的新同事聊天的時候發現,只有一個是金融相關專業畢業的,但是還學得是報稅之類的。甚至,有一個年紀小一點的同事,還是自動化專業的技術工人轉行的。

培訓老師的邏輯就是,為了父母,應該努力工作,放棄現在的工作就是不感恩,不孝順。

就這樣,娜娜在一片不知道感恩父母、不知道踏實工作的罵聲中離開了公司。臨走前,培訓老師還給了她一個不屑的白眼。

其實那一家黃金投資公司在娜娜離開後一年的時間就倒閉了,很多員工的親人也參與了投資,但是高層領導卷錢跑了,到現在被害的里外不是人。娜娜非常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我們也替她捏了一把汗。

即便是道德,也不能不合時宜。甘於被「道德綁架」的虛榮感,受苦的始終是自己。

● ● ●

郜叔叔的故事讓我很糾結講,因為他就是那個寧願被「道德綁架」的人。

郜叔叔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身體又不好,弟弟妹妹就由他照顧,他很晚才結婚,習慣了一個人去為一家人遮風擋雨。

現在他的兩個兒子也都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了,由於他們是在老城區的本地人,原來四間瓦房的小院子經過他這么多年的積累翻成了兩層的樓房,兩個兒子結婚後仍住在一起。不過,他發現家裡越來越不對勁了:兩個媳婦都存著錢,不給家裡添置任何東西,家裡很多東西都舊了壞了還要自己的那點養老金去修補。

街坊鄰居都勸他給孩子們分家,讓他們各自頂門立戶去過日子,每個月或者每年給他象徵性的交點生活費。

但是他不同意,他不想一個家就這么散掉。他覺得別人家兒子結婚以後都單獨過,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才叫別人羨慕。

就這樣,他用這種「高尚」的道德把自己「綁架」起來,根本沒辦法改變。他享受別人看到他們家一家十口生活在一起,婆媳妯娌沒有爭端的時候,他非常得意。

● ● ●

其實他不知道這也僅僅是自己的一個虛榮的夢而已。

道德這東西,說不好。沒有明文規定,沒有正確標本,對與錯全部都在人們的眼中。即便你在一部分嚴重是對的,在另一群人眼中,又變錯。

㈩ 被道德綁架應該怎麼辦

對我們來說並不遙遠。欺侮,為了和孩子斗爭,面對一些孩子,加害者的父母可以合理地說:「他只是個孩子。」面對老人,他說年輕的乘客不放棄,人們尊重老人,熱愛年輕人,不懂得與他人同舟共濟。這些都是道德上的不一致,處於弱勢群體傷害他人的保護之下。面對這種道德上的綁架,很多時候你很難選擇忍耐,但不僅讓你非常疲憊,還會讓你背上一個不好的外號。人的價值不值得尊敬和寬容,和年齡和地位無關,是和這個人的行動有關的,價值不值得我們尊敬。雖然過去也有過類似的讓步的新聞,但面對尷尬的幾乎都站在年輕人這邊。給別人讓座是一種好事,但這會被誤解為年輕人的義務,這會削弱所有行善的人的熱情。

你可以節省時間和他們非常滿意的人交往。同時,如果你知道如何拒絕,與這些人交流,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他們對收益的追求。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文化,實際上有一點利他主義,並且願意為所有人付出金錢的人是好的。就像我提議的那樣,如果必須依賴「好人」和「壞人」的評價,那真的好嗎?我認為過去十年大眾的態度肯定會向相反的方向轉變。因為「利他主義」的傾向,實際上是人們為了適應小社會的人際關系,需要犧牲「自我關心」的生存本能的一種習慣。

人們總是希望在新的關系模式中遵循過去的關系模式,從而發展到與過去的關系模式的新的關系。之後,不同團體之間的「道德勸導」確實沒有減少。因此,我們需要一顆能夠接受自己的內心強大的心。

熱點內容
電力依法治企 發布:2025-08-18 23:28:09 瀏覽:345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五大體系 發布:2025-08-18 23:25:46 瀏覽:750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