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推薦法學生

推薦法學生

發布時間: 2021-01-14 11:26:10

法學專業學生該如何學習呢

法學專業,應該怎樣去學
我是大一的學生,學習法學已經一個學期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那種感覺,不知道怎樣去學才能學好法律這門功課!很迷茫!我是很喜歡法學專業的,高考志願第一志願都是法學,但是,現在我覺得找不到學習的方向。真的很想在法學方面又一點成就啊
展開
我來答
5條回答

貪戀你的香吻
LV.15 推薦於 2017-09-05

首先就是要多看教材,第一次也許會看不懂,但是當你看的遍數多了的時候你就會慢慢明白的。同時,學習法律要循序漸進,不要妄圖一蹴而就。 就拿我當初來說吧,一開始學民法是我有好多不懂,但是當我大三復習時在看的時候,我發現以前的好多東西都好簡單,同時,法律每一門之間都有關聯,遇到不懂的或者其他法律規定是要及時查閱法條,不要一直推脫。 學習法律案例也很重要,通過做案例你可以了解到許多細小的知識點,這往往是你在看書時容易忽視的。但是我建議看案例不要看太多,前提是你要先把基礎知識看懂,基礎知識了解之後,再去做案例,你會發現其實法學也是很有意思的,作案例不是圖做得快也不試圖做得多,最重要的是要做的透徹,要認真分析沒一個選項,要找出你所選答案的理由以及法律根據。 如果想要做實用性法學人才,課外書沒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如果你想要從事法學理論研究以及想要在法學道路上走得更遠,你還要多看些理論類的書籍,以此來開闊你的視野,更好地理解我國當前的法律。全文
0 6 26

1990131lili
LV.2 推薦於 2016-04-20

首先,你自己要對法學感興趣 其次,在上專業課前要預習,找到問題,上課認真聽。 給自己訂短期和長遠的目標 法學的學生大部分是要考司法考試的。要早准備。 再次,大一大二打好基礎,法學知識、還有英語學習 課余時間可以去圖書館找相關專業內容的案例,結合所學理論全文

㈡ 誰能推薦我幾本法學生看的書

看書不要看太來深、太源多,就把《論法的精神》看十遍就行了。
不要把這書看得太熟,基本上,隨便說一個內容,你能答出來在第幾頁就行了。

看書不要太追求有思想,只要把一本書的任何一個名詞能解釋出它准確的意思就行了。

不愛看書也沒關系,自己能寫就行了。

㈢ 請大家推薦一本實用的中學生學習方法的書

三種學習境界一、第一層為苦學
提起學習就講"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處於這種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他們那裡,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
二、第二層為好學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飢似渴,常常注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三、第三層為會學
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目前,中學生的學習中,第一層居多,第二層為少數,第三層次更少。我們應當明確,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會學習,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21世紀中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在輕輕鬆鬆中學好各門功課。
三種學習習慣
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考習慣。
一、總是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於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對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麼內容,都要問為什麼,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三、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系,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
關於學習的方法可以談很多,但重要的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多讀書,注意基礎
要想學習好,基礎知識的掌握尤為重要,而基礎知識就是指課本知識,這一點同學們一定清楚。但在學習中,很多同學卻不重視課本的閱讀理解,只願意去多做一些題,因為考試就是做題。實際上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應當說,課本與習題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互相不能替代,但課本知識是本,做題的目的之一是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所以我們主張多讀書少做題,不主張多做題少讀書。
二、多思考、注重理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考是學習的靈魂。在學習中,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駕御知識的頭腦。如果一個人不會思考,他只能做知識的奴隸,知識再多也無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學到好知識。知識的學習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過思考才能實現,思考的源泉是問題,在學習中應注意不要輕易放過任何問題,有了問題不要急於問人,應力求獨力思考,自己動手動腦去尋找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做才有利於思考能力的提高。
三、多重復,溫故而知新
《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道盡學宗,不斷的重復顯然是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當然,這種重復不能是機械的重復,也不只是簡單的重復記憶。我們主張每次重復應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不同的目的,這樣每次重復才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一次比一次獲得更深的認識。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提高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復中得到升華,所謂溫故而知新也。
三種學習精神
一、不唯書
古人雲:"盡信書,不如無書。"在我們的學習中,教科書是我們學習的重要材料,學好課本基礎知識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里應當明確兩個問題;一、科學總是發展著的知識體系,我們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不可能都是毫無缺陷的。這就需要我們多動腦筋,在思考的基礎上敢於懷疑,大膽探索,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總是多次反復才能完成的。也許我們的懷疑是錯誤的,我們提出的觀點和見解是不正確的,但正是從這種錯誤與正確的交鋒中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一味死記硬背,即便把課本背熟了,也難以靈活運用。所以,我們提倡不唯書,並不是為了否定書,而是為了培養一種創新精神。
二、不唯師
在中學生的學習中,很多同學上課時只會認真聽講;把老師的板書一字不差地抄錄下來,課後進行消化吸收,但卻很少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老師講什麼是什麼,教什麼把什麼,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知識容器"。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已做過的事的人。"所以,我們主張同學要多與老師交流,當對老師講的有疑問或有不同看法時,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敢於向老師質疑,甚至與老師爭論,在爭論中我們失去的只是錯誤,而得到的除了正確的認識外,更重要的是智力的發展,還有勇氣和信心的提高,最終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必然。
三、不唯一
對於一個知識的理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對於一道題的求解,可以有不同方法;對於一個實際問題,可以從不同學科去分析解決。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多樣化的世界,我們學習的目的決不是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必須具備這種"不唯一"的意識和精神,盡可能尋求更多解決問題的途徑,養成多方面、多角度認識問題的習慣,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
三條學習原則
學習的具體方法,往往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學習特點,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但也需要我們嚴格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則,它們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保證。
一、自覺性原則
自覺性要求中學生能夠自覺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學習活動,自覺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我們應當明確,當學習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時才更有效,特別是中學生的學習,主要依靠自覺來完成。如果把學習變成一種被別人壓迫的行為,學習的動力就會減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對於那些學業不佳的同學應首先檢查自己的學習自覺性如何,一切屬於自己的事,必須自覺地去做,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二、主動性原則
主動性要求中學生的學習有熱情,主動獲取知識,不等待,不依靠,不恥下問。做任何事情,積極主動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學習也不例外。很多同學在學習中恰恰缺乏這一點,不懂的問題寧肯爛在肚子里,也不願開口問一下別人。老師講什麼,就學什麼,不越"雷池"半步,很少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有的同學甚至一年也不會問老師一個問題。這些同學決不是一個問題也沒有,而是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是十分有害的,必須改變。
三、獨立性原則
獨立性要求中學生做事有主見,不輕信,不盲從,不人雲亦雲,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輕易受群體因素的影響。很多優秀的學生往往具備這樣的特徵。當別的同學總願讓老師反復講解時,他們卻更願意獨立思考,依靠自己獨立的智慧去努力獲取知識。正是他們這種學習的獨立性,造就了他們的出類拔萃。我們認為,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獨立性,就沒有創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三種學習技能
一、學會快速閱讀
直接從書中獲取知識是一條重要的途徑,即使是教科書中的知識,也不能純粹依靠老師的講解來學習。一個掌握閱讀技能的學生,能夠更迅速、更順利地掌握知識,學的更主動,更輕松。在實際學習中,許多同學習慣於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即使是教科書也不甚閱讀,更不用說大量閱讀課外書籍。長期下去造成的結果是不會讀書,沒有形成熟練的閱讀技能,對學習的發展造成嚴重阻礙,這可能是很多同學在學業上落伍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講的閱讀技能並不是指能簡單的讀,而是指在閱讀的同時能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的能力,是指能夠根據不同書籍的模式迅速分清主次、把握書中內容的一種技能。這就要求同學必須多讀書,注意了解不同書籍的特點和閱讀技巧,加強讀思結合,並且有意識地加快閱讀速度,逐漸形成快速閱讀技能。
二、學會快速書寫
中學階段課業負擔比較重,如果沒有掌握快速書寫的技能,這種負擔會更加沉重。比如課堂上跟不上老師的速度記錄筆記,課後完成作業用時過多,考試因書寫太慢而答不完試卷等,這些現象都與書寫技能有關。可以說書寫技能是我們藉以掌握知識的工具,這種工具所處的狀態將決定我們能否有效而合理地使用時間。那些書寫速度慢的同學對此應引起足夠的注意,自覺地加強這方面的訓練,盡快掌握這一技能。當然,快速書寫的同時還要保證字跡的清楚與規范。
三、學會做筆記
做筆記是一種與動手相結合的學習行為,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是一種必須掌握的技能。中學生的學習筆記主要有課堂筆記、讀書筆記和復習筆記等,課堂筆記應注意結合教材進行記錄,不能全抄全錄老師的板書。讀書筆記應注意做好圈點勾批,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復習筆記應注意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理清知識結構和聯系。還需要指出的是,不論哪種筆記都要做好疑難問題的記錄,便於集中處理。

㈣ 《好學生 好學法》的讀後感

至樂莫如讀書
下午終於有時間了,和愛人一起去了書店。又抱回來幾十元錢的書。
第一本:魏書生的《好學生好學法》。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的身份,都需要研究學習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在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苦苦地學,沒有一點方法。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及時有效地點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我第二次買這本書。上一次買的書還在學生手裡,學生認為此書對自己非常有用,邊看邊記筆記。我也想看,所以又買了一本。
第二本:《健康新觀念》。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有人介紹此書,今天正好碰上就買了。健康是1,其它是0。但真正有多少人關注自己的健康呢。忙是忙了些,累是累了些,時間的確緊了些。但我們自己都不關注自己的健康,渴望誰來關心自己呢?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一種幸福,是家人的幸福,也是學生的幸福。健康的身體要靠自己合理的飲食和科學的鍛煉來保證,還有良好的心態。
比如怎樣步行最好呢?
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約3公里,時間在30分鍾以上。
五指每周運動5次左右,只有有規律的健身運動才能有效。
七指運動適量。就是以「運動後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
第三本是《告訴世界,我能行》作者盧勤。此書是《告訴孩子,你真棒》的姊妹篇。我曾經多次在電視上看到盧老師與孩子和家長侃侃而談,心中對她充滿了敬仰之情。其實不止孩子,我們教師和家長也需要自信,告訴孩子,自己是最棒的。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驕傲,將來孩子也會成為自己的驕傲。
第四本是《故事中大109個小智慧》。我准備把它推薦給學生看,讓學生從中有所悟,勝過我找他談話。初三的學生有時不愛和大人交流,老師家長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我選擇送書給他們看,讓他們寫讀後感的方式與他們交流,感覺這種溝通方式的效果不錯。
每次去書店對我來說都不會空手而歸。去年1.31日我還專門去了北京的圖書大廈買書,今年五月借到北京開會的機會第二次走進圖書大廈,感覺時間太短,手裡的錢太少,每次都會留下遺憾。
讀書,不僅讓我發表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更重要得是讀書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書能養人,的確如此。

㈤ 我是法學專業的學生,我想考司法考試,大家有什麼練習冊推薦嗎

1、看完了眾合的專題講座
2、聽了一遍音頻。
3、張能寶的真題做一遍
4、歷年真題做一遍。
不需要做什麼練習冊,請多做真題!做了之後還需要了解。
網上你可以關注一下眾合的老師,他們有時候會發一些題目,但我是沒有做過。
司法考試,我的經驗一個是著重基礎,另一個是對新法條要了解清楚。
其實你只要基礎掌握的好,那麼你基本可以了,但難的是,法學的基礎是很難真正掌握的,因為基礎之上會有變化,同時你的腦子也會對太多知識邊看邊忘,或者記憶不那麼清楚。建議多聽幾遍音頻,多看幾遍專題講座,多做真題。新法條了解,可以讓你多拿點分數。

㈥ 求推薦法學生需要看的書

看書不要看太深、太多,就把《論法的精神》看十遍就行了。
不要把這書看得太熟回,基本上,隨便說一答個內容,你能答出來在第幾頁就行了。
看書不要太追求有思想,只要把一本書的任何一個名詞能解釋出它准確的意思就行了。
不愛看書也沒關系,自己能寫就行了。

㈦ 三好學生推薦時老師意見的填法

可以這樣填:該生政治思想表現好,能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有意的政治活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熱心公務,勞動積極肯干,學習成績優異,能夠主動幫助同學,是同學們學習的楷模。

(7)推薦法學生擴展閱讀

三好學生是中國的學校給予被評選出來的優秀學生的一種榮譽稱號,三好是指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三好學生」的評選自1954年開始,以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准,在中國的所有大、中、小學校普遍推行。

三好學生一般要求

一、思想積極,品行高尚,熱愛班級、學校。學習積極努力,熱心為集體服務,在班級、學校各項活動中起模範帶頭作用。

二、模範遵守學生守則及校規校紀、遵守社會公德和國家法律、法規

三、講文明,懂禮貌,有團結意識,有愛心。

四、學習勤奮,刻苦努力,成績優秀。

五、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兩操一課」表現認真,成績優秀,有自覺鍛煉的好習慣,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准。

㈧ 誰能推薦一下學法的學生必讀的書籍啊

1.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內鄉》
2.俞吾金:《問題域容外的問題》 3.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4.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5.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6.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㈨ 學習法律的學生有什麼電影可以推薦

好巧!我也是法律專業的學生,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也是09級新生吧?

1、死囚168小時:蘇珊-薩蘭登奧斯卡獎作品。西恩-潘演一個死囚,死前獲得了寧靜。而兇殺事實是漸漸呈現出來的,也並非重要,重要的是死囚的心理變化。

2、刺殺肯尼迪:英語名JFK。檢察官調查肯尼迪案。奧利弗-斯通導演,美國有人說他在不負責任地胡說八道,而另有一個我國網友曾說那個凱-科斯特納最後陳詞的長鏡頭讓他激動流淚。我看了後理解了:很好的法庭演講啊。被很多人贊為經典。

3、伸張正義(律政急先鋒):阿-帕西諾主演。北大一老師作文舉例稱此片主角是一個三流律師。是三流嗎?不是,只不過確實是一個在生活中掙扎的律師,為公正與惡法官作魚死網破式的斗爭。說他是三流,太市井味了。本片對律師在公正與職業義務之間的掙扎也有很好的表現。

4、甘地傳:還沒看。甘地學法律的,也做律師。本片奧斯卡獎。

5、死刑(致命一擊):哦,不演算法律電影,經典文藝電影。

6、民事訴訟:奧斯卡提名。著名律師電影。約翰屈夫塔主演,基於真人實事。本片也常為國內法學老師提起,比如其中的睡醒後第一句是「我反對」情節。一部對美國現實法律的有很集中很細膩表現的優秀電影。

7、審判:法國電影。我瀏覽沒有全看,警察詢問嫌疑犯的過程。本片好象有美國翻拍版。

8、芝加哥:歌舞片,奧斯卡獎。里-基爾演一個擅長於操作的律師。

9、死囚之舞:哈-貝瑞奧斯卡獎。死囚妻子與獄警的故事。算是法律與心理電影。and,作為一個男人,不得不提到其中貝瑞非常性感的演出。

10、兄弟的監護人:美國紀錄片。法理爭論。我瀏覽沒有全看。其中有一個律師聽完判決後長吐一口氣,打電話報告給家人的鏡頭給我致深印象,要知道,這是紀錄片啊。

11、驚爆內幕:煙草訴訟之證人。阿-帕西諾、羅-克羅主演。

12、純美的相遇:韓國電影。披著法律外衣的愛情片。

13、立體謊言:市長助理調查一起法官受賄案。在感情與仕途之前,選擇說真話。

14、大審判:保羅-紐曼演一個窮困於酒的律師辦一個重振雄風的案子。本片能反映出在美國「小律師」與「大律師」法庭如何搏弈,富有信息,很能給人各種啟發。好片啊。

15、殺戒:年青律師與一個年青兇手的故事,主要可能是探討死刑價值的問題(時間長記不清)。東歐電影,也能當成一部心理文藝片。

16、丑聞-政治犯實錄:韓國電影,並非那古裝片。政治犯故事,還沒看。

17、最後時刻:才買還沒看,存目。

18、盲井:不演算法律電影,放錯地方了,不過從廣義說,提到了我國民工的勞動保險及人身保障的問題。

19、伊芙琳:布魯斯南演一個訴爭子女撫養權的工人的電影。很好的法律電影。愛爾蘭電影。

20、午夜風暴:羅-德尼羅演一個在美國文革(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時期)中堅持說真話而被排拆的真人真事電影。政治越法律界的歷史紀錄,在有偉大法律傳統的美國。

21、費城故事:湯-漢克思奧斯卡獎,丹-華盛頓也是主演,那時他沒現在這么有名。被經常提起的法律電影,一個同性戀律師控告其事務所的「勞動爭議」案件。信息豐富。好電影啊,猶記被告方女律師在一次短陳述中連用八個「fact」的排比句,生動非常,盡現律師功力。

22、代言人:又名「豬的末日」,:),法國中世紀法律電影,還沒有看。

23、鐵律柔情:美國法律援助律師的故事。

24、美國夢:美國工人大罷工的紀錄片,還沒有看。算是一個憲法電影罷。

25、女魔頭:奧斯卡獎,一個女連環殺手的電影,真人真事,其紀錄片下面會提到。我還沒有看。

26、柏林大審判:東德人劫機去西柏林,在西柏林受審,美國法官前往開庭,不同法系的處理,有臨時培訓陪審員的情節,算是一部國際私法電影罷。

27、一級恐懼:里-基爾又演律師(上見「芝加哥」)。才買還沒有看。

28、雙周情人:估計是和《律政俏佳人》一樣的粉紅色的輕喜劇。桑-布洛克演一律師,休-格蘭特演其僱主。才買還沒看。

29、法網終結者:一個貶毒罪律師越業務范圍辯護一個殺人案(瞧人家這分工,已細到這個程度),常有很幽默的對話與場景。

30、童子也是基:美國同性戀者爭取公民權利的真人真事紀錄片。還沒看。

31、變線人生:兩個人因小事升級成大事,互相鬥氣。其中一人是年青律師。印象深刻的是美國簡易程序審民事案的情形,其候審室情景與我國很相似。

32、熱淚傷痕:多年前的一場兇殺案的審理。還沒有看。

33、史蒂夫:美國青少年管教的紀錄片。還沒有看,概括可能不準確。

34、雲上的日子:顯然,放錯位置了。

35、重回清白:關於貶賣淫穢物品罪的電影,主要是講一個冤罪的糾正。還沒有看。

36、完美丈夫:婚內殺人案。還沒有看。

37、失控陪審團:講美國陪審團的故事,個人覺得情節略有誇張。

38、殺死一隻知更鳥:奧斯卡獎。好電影。瀏覽過,沒細看。賀衛方對此片很有印象,在關天茶座的講座中提及此片,贊嘆該國的訴訟制度。

㈩ 有哪些適合送給法學生的畢業禮物

畢業離不開照畢業照,把你們平時的照片收藏起來,定製水晶魔術相框、或者記憶樹,把你們的照片放裡面,記錄你們每一個笑容。

熱點內容
限購政策屬行政法規 發布:2025-05-15 22:32:35 瀏覽:778
注會經濟法人民幣匯率 發布:2025-05-15 22:32:22 瀏覽:541
工商法人變更表 發布:2025-05-15 22:29:27 瀏覽:675
法律知識講座讀後感350 發布:2025-05-15 22:25:45 瀏覽:933
法官龍井 發布:2025-05-15 21:54:47 瀏覽:464
民法典企業培訓 發布:2025-05-15 21:37:16 瀏覽:142
婚前房產婚後公證給女方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533
文化和道德關系 發布:2025-05-15 21:24:04 瀏覽:207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系條例施行細則 發布:2025-05-15 21:23:28 瀏覽:94
刑事訴訟法第7條 發布:2025-05-15 21:23:05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