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道德情感包括
⑴ 一,名詞解釋 1,醫德道德范疇 2,醫患糾紛 3,情感 4,生命價值觀 5,醫學道德規范
一、名詞解釋
1、醫德道德范疇:在醫學倫理學中,廣義的范疇是反映醫患之間、醫務人員之間以及醫務人員和社會之間關系的醫學倫理學所有最基本的概念。
2、醫患糾紛:指醫方(醫療機構)與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之間產生的糾紛。
3、情感: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如喜歡、憤怒、悲傷、恐懼、愛慕、厭惡等。
4、生命價值觀:指一個人對生命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
5、醫學道德規范:是指依據一定的醫學道德理論和原則而制定的,用以調整醫療工作中各種人際關系、評價醫學行為善惡的准則。
(1)醫學道德情感包括擴展閱讀:
1、醫學倫理學的具體原則:
(1)不傷害。不非傷害原則是指在診療過程中不傷害患者身心的原則,是醫務人員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有利。有利原則是指醫務人員為保護患者利益而進行的診療行為。
(3)尊重。尊重原則是指醫務人員尊重病人及其理性的決定。
(4)公正。醫療公正是指社會上人人平等、合理地享有衛生資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權利,以及參與衛生資源分配和使用的權利。在醫學實踐中,公正不僅指形式上的相似性,而且強調公正的內容。
2、醫患關系的基本模式:
主動被動型、指導合作型和共同參與型。
3、患者的權利和義務
權利:提供周到、舒適、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有權了解醫療隊的成員。了解本病的診斷、病情、治療措施、治療結果(含意外)、手術方法、醫療風險、臨床試驗和預後等相關信息。入院時,請簽署通知及授權書。
義務: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侵犯醫院員工和其他患者的權利。
4、臨床診治工作中的基本道德原則
(1)及時原則
及時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力爭盡快地對疾病做出診斷,主動迅速地治療,並認真適時地對病人的要求和疾病變化做出反應。
(2)准確原則
准確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積極充分地利用現實條件,嚴肅認真地做出符合病情實際的判斷。
(3)有效原則
有效的原則是要求醫務人員採用熟悉掌握的科學手段,認真實施療效穩定、病情緩解、預後良好的治療。有效原則是對醫務人員選擇治療手段的定性規定,即解決哪些治療手段可以使用、如何使用的問題。
(4)擇優原則
擇優原則就是要求醫務人員認真仔細地選擇使病人受益與代價比例適當的診療措施。
(5)自主原則
自主性原則是指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對病情的詢問、接受或拒絕、選擇治療方案的自主性。醫務人員應尊重患者的自主權,將其視為診療行為的醫德要求,並嚴格遵守。
⑵ 在醫學道德情感最重要的是哪一條
你好,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良心的。
做一個醫生,最重要的還是玩良心做事。
⑶ 醫學道德的重要性
一、醫學道德教育的意義
1、有助於行務人員的內在品質,是把醫學道德原則和規范回轉化為內心信念的重答要一環。
2、有助於培養醫務人員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情操,是形成良好醫德醫風的重要環節。
3、有助於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是促進醫學科學工作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醫學道德教育的過程
1、提高醫德認識。
2、.培養醫德情感。
3、鍛煉醫德意志。
4、堅定醫德信念。
5、養德行為和習慣。
(3)醫學道德情感包括擴展閱讀
醫德情感的內容包括同情感、責任感和事業感。
同情感是醫務人員最起碼的醫德情感、最基本的醫德情感,其感性因素居主導地位,是服務病人的原始動力。
責任感是起主導作用的醫德情感,其理性因素居主導地位,是一種自覺的道德意識,可彌補同情感的不足,使醫務人員的行為具有穩定性,並能真正履行對病人的道德責任。
事業感是責任感的升華,是更高層次的醫德情感,即把事業看得比個人利益、生命還重要。強烈的事業感能激勵醫務人員為醫學事業的發展發憤圖強,不計較個人得失,並能為病人的利益承擔風險,真正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道德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