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高中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高中

發布時間: 2021-01-14 23:12:18

㈠ 一篇《財富與道德》的高中議論文文800字 急!!!!!!

w

㈡ 關於社會道德的高中議論文

選擇角度立意:
同意(1)應該救助
立意過程A:先分析——條件:處於困境、險境,遭遇挫版折、失敗;應取態度權:人類需要相互關愛、援助;結論:人應該要有悲憫情懷,當他人處於困境、遭遇不幸時,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引申:珍愛他人生命;要有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精神。)
立意過程B:材料中的現象反映現實人們道德的滑落,人心的冷漠,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比如利益追逐、土地爭奪、宗教沖突等等,探討怎樣改變這種局面。(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同意(2)不必救助
立意過程:先分析——條件: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壓力任務;應取態度:可以舍棄局部的、個別的利益,以大局為重,以集體利益為重;以局部的犧牲換取更重要、全局的勝利;權衡利弊得失,如果不可為而為,損失更嚴肅。結論:權衡輕重,比較得失,要勇於做出顧全大局、舍棄個體的決斷。(路人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壓力任務,不要祈望身處困境時一定能得到援手,更不要苛責他人;做事要預想後果,量力而行,對自己負責。)
(3)救助與實現自我
立意觀點:即救助生命也不耽誤自己的任務,取中間道路。

㈢ 幫我寫一篇作文!是關於道德的!題目是《立德樹人》(高中作文1000字左右)可以寫生活中道德好的人的事...

帶標點一共1039個字,希望能夠幫到你。
正文: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 道德 去彌補,而一個 道德 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認為,一個人可以沒有博古通今的知識,也可以沒有能歌善舞的才能,但決不能沒有 道德 。知識可以去積累,才能可以去學習,但惟有 道德 一旦失去,後果將不堪設想。因為古往今來,「德」是一個永遠不變的品質,任何時代,只要具備了高尚的 道德 ,就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會使人產生無盡的力量,就能夠創造無盡的財富! 道德 是一個人的立足之本,一絲一毫都關乎節操,它不能用錢來買,不能用金子來換。 道德 是一個人的自身修養,是反映一個人品質的鏡子,照出一個人真實的面貌; 道德 是人類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礎,沒有了 道德 ,人類就沒有了核心,人類將自相殘殺,爭名逐利,世界將一片混亂,慘不忍睹。
想做一個有 道德 的人是需要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必須時時留意身邊的每一件小事,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實踐,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情、意、行的統一。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孕婦或小孩讓座;隨手揀起地上的果皮紙屑,放進垃圾箱內;為辛勞了一天的父母獻上一杯茶,盡一份自己的孝心;幫助同學解答一道難題;用自己的好成績來報答敬愛的老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其實這都是司空見慣的小事,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只有從身邊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恆,才會成為有 道德 的好少年、好公民。此外,我們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手拉手」活動、「雛鷹」活動和「希望工程」的活動等,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們,讓他們也能和我們一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學習,這樣,我們的 道德 觀念會再次升華。
三國時的劉備曾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教育自己的兒子,它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這句話值得我們知道並銘記在心,他反映了古人的 道德 觀,直至現在,仍千古流傳、膾炙人口。還有儒家學派的代表孟子,也曾說:「吾日三省吾身」講的是古人良好的修養,也是古人重視 道德 的表現。既然古人都有這樣的 道德 觀念,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就更應該努力發揚這種優秀的品質,並世世代代傳播下去,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麗。
道德 是石,敲出希望之火; 道德 是火,點燃希望之燈; 道德 是燈,照亮人生之路; 道德 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讓我們自覺地做 道德 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衛者,做一個有 道德 的人。

㈣ 以道德與素養為話題的作文800字高中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㈤ 責任與道德(高中作文)

古人歷來重視道德修養,把誠信作為人道德修養最基本的內容,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
古人從天地生養萬物的過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實無妄、自強不息的特徵,就把這種特徵稱作「誠」。並由此推出人的行為准則:「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應思誠而與天道相通。「信」從造字結構看,「人言為信」,關於信的論述有「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古人為人誠實、恪守諾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為是,要虛心。說話辦事要言行一致,「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孔子在《論語》中談個人修養和待人之道時多次說到「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無信則無以立,無以行。孔子在談到治理國家大事時說:「民無信不立」,認為「信」比軍隊、糧食還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時在睢陽讀書,認識了一位姓李的術士。一天,那個術士得了重病,請人找來范仲淹說:「我這里有一個煉金秘方,我的兒子年紀小,不能把點金術給他,現在我把這秘方交託給你。」術士把秘方和煉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給范仲淹,就病故了。
幾年後,范仲淹當了諫官,他找到那個術士的兒子,對他說:「你的父親會使用神奇的點金術,當年他過世的時候,因為你年紀還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長大,應當把這個東西還給你。」於是就拿出那個秘方還有白金一起交給術士之子,那個密封的記號還保存完好,沒有被打開過。
還有一個著名的誠信故事:「種世衡不失信於羌人」。北宋名將種世衡到青澗城戍邊時,巡視撫問境內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領奴訛倔強自負,從不服從宋朝地方管理。種世衡與他約定,次日到帳下慰問部族。誰知當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險難行,而奴訛部落又處於偏僻的山溝,眾官勸阻種世衡改天再去,種世衡堅意踐約。
奴訛以為大雪種世衡必不來,沒想到他頂風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聽命。此後,當地羌族相繼來歸。種世衡的軍隊秋毫無犯,深得人心,與羌民和睦相處,人稱「種家軍」。後來每當西夏軍犯宋,羌民即先通報,並傾力相助,因此宋軍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安。
誠信是為人、處世之本,是對人的本性、人的價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古人常用「至誠」的標准來規范自己,協調人與人的關系,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㈥ 高中作文800字 現代人的道德

現代人的道德
哲學家薩特說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亘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我們頭頂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高尚的信仰——良好的道德。

我們國家的人民卻往往缺失了這些最重要的:禮儀,道德,正直,誠信,人文精神……我們應該避免這些不足,胡錦濤爺爺不也提出了「八榮八恥」來勉勵我們,讓我們有好的道德觀念和思想。八榮八恥像一面鏡子,照耀著每個公民的一舉一動,讓每個公民分清榮辱,樹立嶄新的社會風氣;它是光輝的,又是樸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現實的,更是我們今後工作的啟明星。八榮八恥也代表了時代的進步,代表了人們的道德觀,它是中國不斷進步的詮釋。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計程車司機徐國平撿到乘客方女士丟失的新手機,通知方女士,方女士沒有時間去拿,他就讓妻子送到方女士的家中。一位普普通通的計程車司機作出了一般人所不能做的舉動,這種拾金不昧的良好品質是令人震撼的,讓人折服!我們學校里也發生過數件這種值得人學習的事情,就拿我的小學同學葉致遠來說吧!在一天下午,我們上完音樂課回到教室,途中,他撿到了一隻皮夾,內有現金百餘元,他毫不猶豫的上交給老師。事後,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將錢占為己有呢?」他果斷的說:「如果我把錢占為己有失主一定會擔心的。」作為一個學生他能夠為他人著想,把別人放在第一位那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古人曰:「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無恥、是卑鄙。
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他會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拾金不昧,不迷信愛科學,遵紀守法、艱苦奮斗,更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周恩來,孔子,邱少雲,雷鋒……死而後已,認真對待學習,堅守紀律,為人民服務。這些偉人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的方向,是我們的啟明星。但對於我們來說,熱愛祖國不一定要氣壯山河,我們可以隨手撿起地上的每一張紙,在公共汽車上主動給老人讓個坐,在生活上不攀比……只有做好這一系列的小事,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當一個當值無愧的學生。
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有良好的道德觀,有健康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我們一定要履行我們的職責,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爭當社會主義的文明標兵。「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讓我們行動起來,讓社會主義榮辱觀發揚光大,使八榮八恥在每個人心中永駐!

㈦ 關於素養與道德的高中作文

「道」是在昭示一切,「素養」是在承載「道」的一切;「道」指的是道理,素養指的是「德」指的是好的品行。「道」的道理,都出現在「德」的身上,「德」的「品行」都產生於在「道」。所以,沒有「道」,也就沒有「德」,沒有「德」,也就看不見「道」的存在。有道才有德,有德才有道,就是「道德」。自古以來,沒有那一位偉人是沒有「道德」的,也沒有一個壞人有「道德」。道德,然而,今天我卻看見了一件有損「道德」的事情。
雨初停,我去買一塊五的豬肝,然而,店主在秤豬肝的時候說一塊五的豬肝,卻給我一元錢的豬肝。我是第一次出去買東西,也不懂怎麼看夠不夠量,拿著豬肝就急匆匆地回家了。回到家,媽媽說我被騙了,我氣憤至極。難道,這就是中國人的道德?作文網 home.sanwen8.cn
道德,關乎人民的素質,民族的興榮。然而那家店主,卻損了中國人的素質。想想看,他們連中國人都騙,何況外國人?如果外國人來買東西,他們豈不是獅子大開口?他們連國人的五毛錢都要騙,何況外國人的幾塊錢,幾十塊錢,甚至幾百,幾千塊錢?為了利益,他們居然不惜丟掉我們的祖先辛辛苦苦換來的顏面!中國人的良好品德快被他們這種人給丟盡了!他們這是給我們中國,中國人民的臉上蒙黑!想想錢學森,鄧稼先這些的老一輩出色的科學家用生命,幸福,犧牲自我利益換來的中國人的顏面,中國人的尊嚴,即將要被類似店主這種人,為了那小小的利益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小小」的「騙術」,所丟盡,被外國人指著罵著我們中國人沒道德,不厚道,我就痛心。
現在,已經有外國人在罵我們中國人了。看看。在美國珍珠港,可以看見只用中文寫著的「垃圾桶在此」;在泰國皇宮,可以看見只用中文寫著的「請便後沖水」;在巴黎聖母院,也可以看見只用中文寫著的「請保持安靜」。難道現在,還要外國人只用中文寫「請不要騙錢」嗎?醒醒吧,那些有損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道德的人。作文
現在,我們應該有一個好的道德,改變這一個局面。我們的「德」要體現在「道」的身上,讓外國人知道,我們是有「德」有「道」的人,中國不是那種素質低下的人!我們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道德,讓外國人時時刻刻豎起大拇指對著中國。「道德」關乎人民的素質,民族的興榮,沒有一個良好道德的民族,是不可能興旺起來的!中國人要想不被別人欺負,不被別人恥笑,國土不被別人蹂躪,就得有一個良好的道德!記住,你永遠不是代表著你自己,你而是在代表著整個中國,十三億的中國人民!你可以使外國人贊揚中國,但也可以使外國人恥笑中國。贊揚的條件與道路,永遠比恥笑的條件還要復雜與艱難。

㈧ 教養決定品德為中心論點寫高中議論文800字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禮貌和教養不全是一回事,禮貌只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教養,而有教養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環境中的禮節和禮貌.比如一個有教養的農民會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就禮貌和教養的關系問題: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經過訓練和刻意就可以裝出來的.而教養是發自內心的,是由環境、教育、經歷等結合成的內在素質.也就是說一個人有禮貌,討人喜歡,但他可能內在是自私虛偽的.但當說一個人有教養時,不僅說明他的外在行為,而且還說明這個人的內涵、道德品質是好的.
一開始說起教養,現在知道,若非出於真心而表現得面面俱到,那隻是禮貌,但禮貌的行為堅持一段後可能會改變態度,成為發自內心的,禮貌也就隨之轉化為教養了.由此看來,禮貌似乎是教養的基礎,是獲得教養的量變的修煉過程.好的教養是天生發自內心的行為,它是善良地對待他人,是一種天性,而不是後天的強制學習.我曾在義大利、牙買加以及美國西部和那裡的農民們相處過,他們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卻天生有一種謙遜的禮貌.
換言之,我們既需要內在道德品質的美好與完善,也需要外在行為舉止的禮貌與得體.兩者統一,才有助於我們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否則,別人對我們要麼「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們是偽君子),要麼「敬而遠之」(如果我們是滿口粗話的熱心人).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因為關懷,我們才能注意並准確地把握交往尺度,給別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間;我們才會克服種種不便,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注意處處使用禮貌用語,努力營造文雅平和的氛圍.
做學生的我們一昧追求成績,讓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倘若一個人,成績驕人,但,他卻毫無文明禮貌可言,出口就是污言穢語,全然把「教養」兩字拋到九霄雲外.那麼,這個人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成功者,不含一丁點兒瑕疵嗎?然而,我們要怎麼做個有教養的人呢?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你若整天跟他人拳腳相對,那你離成功之路依舊遙遙無期.對於同學,我們要「團結友愛無打罵」.而,如果你不動手,卻使出你的「嘴上功夫」,那又有何差別?所以,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我們還必須做到「談吐文明無臟話」.這才顯出你的「君子」性格.有教養的人,不會在牆壁上留下「紀念」;有教養的人,不會隨地吐痰、扔垃圾;有教養的人,不會使出自己的拳腳功夫破壞公共財物;有教養的人,用水用電都節約;有教養的人,他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 心中有他人」也是有教養的人說必備的修為.多為他人著想,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如果每個人都具有教養,那麼,那些整天爭權奪利,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人,就會逐漸減少,世界也將更和平.
同學們,讓我們為「教養」插上騰飛的翅膀,使它永遠陪伴在每個人的身邊,讓它在大千世界發揮它的本能吧!

望採納,謝謝您!~

㈨ 高中作文題目《道德決定人的品格》議論文

我和很多同學的畢業論文都是在國淘論文寫作網寫的。感覺這里寫的不錯,文筆挺好的。版
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出權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駁論是跟立論緊密聯系著的,因為反駁對方的錯誤論點,往往要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論點,以便徹底駁倒錯誤論點。
側重於駁論的議論文是駁論文.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即在反駁對方錯誤論點的同時,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
批駁錯誤論點的方法有三種:1.駁論點2.駁論據3.駁論證.
但歸根結底是為了駁論點。

熱點內容
關於共同侵害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9:32:59 瀏覽:803
中歐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6 09:25:24 瀏覽:238
政府投資項目監管有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16 09:15:13 瀏覽:1000
借條不按手印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9:13:05 瀏覽:398
民事案件法院函 發布:2025-05-16 09:13:04 瀏覽:373
有關社會與法節目的論文 發布:2025-05-16 09:05:09 瀏覽:239
高等教育法規法條 發布:2025-05-16 09:04:18 瀏覽:320
民法總則專場考試 發布:2025-05-16 08:54:57 瀏覽:706
高通法院禁令 發布:2025-05-16 08:52:35 瀏覽:990
做餐飲怎麼樣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6 08:50:37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