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講堂
⑴ 孔子基金會秘書處王新元是怎樣一個人
王新元,男,
1976年生,漢族,山東省省直機關青聯委員,現任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年鑒》副主編。近年來,王新元同志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為歷城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創新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一是編輯出版《社區論語》。2008年8月,為提升歷城村居民文明素質,以良好的形象迎接十一屆全運會在濟南召開,歷城區委宣傳部、歷城區文明辦與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就編寫《社區論語》達成了共識。全書共4大部分,110千字,王新元同志承擔了大量繁重的編寫工作,無論是摘錄適合社區居民閱讀的《論語》語句、對這些《論語》語句進行注釋、編寫閱讀提示,還是選取與《論語》語句相關聯的小故事,他都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使《社區論語》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深受群眾喜愛的讀物。二是打造社區「論語長廊」。《社區論語》出版之後,在利農、洪家樓、南全福等社區開展了學習比賽活動,引導大家看這本書,用這本書。為增強宣傳效果,在東風街道祝甸、洪樓街道七里堡等社區廣場,郭店相公等村莊廣場,製作了圖文並茂的「論語長廊」,在居民樓樓道門口懸掛了「論語對聯」,這些內容的策劃和設計,都是王新元同志辛勤勞動的成果。此外,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為開展好「道德講堂」、「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活動,應區文明辦的邀請,王新元同志結合歷城實際,精心設計了歷城特有的「道德講堂」、「我們的節日」標示,為傳統節日賦予新的命名:「祥和春節」、「燈火元宵」「青青清明」、「五彩端午」、「團圓中秋」等,使我區的「我們的節日」主題文化活動成為全市乃至全省都叫得響的活動品牌。
林甘
林甘,男,81歲,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所退休教授。他長期熱衷慈善公益事業,關心幫助社會弱勢群體。自2000年以來,通過不同方式扶貧濟困、慷慨解囊、無私奉獻。為了幫助他人,為了所熱愛的慈善公益事業,他與老伴平時省吃儉用,節衣縮食。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林教授共向慈善事業、特困家庭、失學子女捐款捐物已達10萬元之多。在他的資助下,許多貧困失學兒童穿上了干凈整潔的衣服,用上了嶄新的文具,重新走進了嚮往的學堂。大災大難現人間真情,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甘肅曲舟震災也同樣牽動著林教授的心,震後報道後的第二天,他就在第一時間向省紅十字會捐款一萬元。奉獻了一位老者的拳拳愛國之心。而他自己家裡卻沒有幾件像樣的傢具。林甘老人的事跡感人肺腑,感天動地,催人奮進,省市各大媒體長期關注,爭相報道。2005年林甘老人被評為十大「山東好人」。
姚發坤
姚發坤,男,74歲,歷城區董家鎮姚家村人,退休教師。國家三級籃球裁判,曾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99年姚老師退休後,開始義務為小學生、中學生、老師、企業職工和老年人當乒乓球教練。姚老師一教就是12年。他自己花錢買好的乒乓球、球拍,免費教打乒乓球,還組織多次比賽,自費為比賽選手發獎品。在2011年9月舉行的歷城區業余乒乓球聯賽里,女子組比賽的前四名全是他的學生。他不畏寒暑,定期到村文化大院、謝家小學、邢家小學等地,免費組織未成年人開展乒乓球培訓,幫助困難家庭指導教育孩子,看到孩子進步了,他就高興的自己掏錢買乒乓球等鼓勵孩子,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總是說能幫助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就是他今生最大的樂趣。2008年至今被邀請為齊魯制葯廠、濟南鋼鐵廠等乒乓球運動教練。先後被評為老有所為先進個人、歷城區模範老人、2011感動濟南年度人物候選人等。
賈延芳
賈延芳,女,38歲,區教育局宣傳科科長。她愛崗敬業,善於攻堅,工作出色,連續四年獲得全市教育系統和本區部門新聞宣傳工作第一名。她心系學子,充滿愛心,想方設法關愛並幫助學生。2008年加入泉城義工,藉助媒體平台,組織了愛心大篷車、愛心圖書室、圓夢行動、美好生活在行動、優秀教師游泉城等大型公益活動,為山區學子捐贈物、款20餘萬元。2012年,她發動家人捐資6000元組建了「芬芳小口袋」愛心社團,捐出自己的15年稿費為山區學子購置圖書500餘冊,同時,吸引了山東電視台、濟南電視台、新華書店、馬語者馬術俱樂部、山東師范大學、濟南眼科醫院、山東大學、外國語學校、山師附小等社會愛心團體和個人加入到愛心團隊,為農村兒童送好書、送好課、送心理輔導,組織了健康查體、手拉手結對子等活動,為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健康成長做出了較大努力。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優秀輔導員、濟南市巾幗建功標兵、歷城區教學能手等。
高蓮香
歷城區夕陽紅藝術團是在高蓮香同志的倡導和組織下,於1997年4月成立的業余藝術團體。十幾年來,該團堅持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活動宗旨,秉承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張形勢,圍繞中心,弘揚主旋律,無私奉獻,堅持為社會主義建設和廣大人民群眾服務,團隊建設發展壯大,藝術活動蓬勃向上。
該團由初建時的24人,現在發展成為擁有近200人,設置有合唱
⑵ 為什麼用孔子塑像和雷鋒頭像為道德講堂背景
孔子代表2千多年前中國的道德規范,雷鋒則代表著20世紀現代人的道德模式的模範。所以用他們們作為道德講堂的背景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