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法道德書
① 關於道術的書籍
【經典書籍】道藏
【經典書籍】《萬曆續道藏》
【經典書籍】《沖虛真經》
【經典書籍】《西升經》
【經典書籍】《陰符經》
【經典書籍】《正統道藏》
【經典書籍】《道德真經》
【經典書籍】《南華真經》
【經典書籍】《張三豐先生全集》
【經典書籍】《重陽全真集》
【經典書籍】《道書十二種》
【經典書籍】《金丹大要》
【經典書籍】《老子義疏》
【經典書籍】《清靜經》
【經典書籍】《度人經》
【經典書籍】《黃庭經》
【經典書籍】《老子化胡經》
【經典書籍】《通玄真經》
【經典書籍】《三洞珠囊》
【經典書籍】《無上秘要》
【經典書籍】《清微仙譜》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
【經典書籍】《武當福地總真集》
《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
【經典書籍】《磻溪集》
【經典書籍】《長春真人西遊記》
【經典書籍】《海瓊白真人語錄》
【經典書籍】《茅山志》
【經典書籍】《神仙傳》
【經典書籍】《甘水仙源錄》
【經典書籍】《三教搜神大全》
【經典書籍】《抱朴子內篇》
【經典書籍】《真誥》
【經典書籍】《化書》
【經典書籍】《道德玄經原旨》
【經典書籍】《太上感應篇》
【經典書籍】《悟真篇》
【經典書籍】《方壺外史》
【經典書籍】《庚道集》
【經典書籍】《中和集》
【經典書籍】《道門科範大全集》
【經典書籍】《玄綱論》
【經典書籍】《周易集說》
【經典書籍】《玄珠錄》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
【經典書籍】《正易心法》
【經典書籍】《易圖通變》
【經典書籍】《修真十書》
《道法會元》
《列仙傳》
《金蓮正宗記》
《混元聖紀》
昨天我還在圖書館看了下修道的書,據說 周易參同契 是煉丹之祖。所以這本書絕對不錯的。
② 寫武術道德的書有哪些
文無武則餒,武無文則蠻!
搜索「武德」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具體介紹的書籍視乎不多!
③ 道,法,術,器,勢在《道德經》中有原句解釋么
「道、法、術、器」也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從道家傳承來講,它強調四個版字,叫「道、法權、術、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說你該怎麼跟著「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惡之分.順應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違背天道的「法」就是惡法.「術」是指技術層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質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話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四者關系:做事做人要以「道」為根本,講究方「法」和利用規律,通過採用最好的工具(器),採用最好的技「術」,來完成你要達到的目的!
④ 道家經典書籍主要有哪些(道德經就不要說啦,主要是關於道術法訣人物故事,思想類的就不要啦)
您打錯字了,您應該問「道教」,道家就是思想流派,不說思想何談其他
⑤ 與道德和法律有關的書籍
《道德、公權和責任》內容簡介:道德、公權和責任是法理學上三個相關的概念。道德之門的鑰匙在哪裡?是《道德、公權和責任》思考的起點。
⑥ 道家有什麼學法術的書
道家最好的也最基本的,就是《道德經》。
只有讀懂體悟了這部書,道家的法術才可以學到。
⑦ 有關法律與道德的書有哪些
法律與道德 (美)龐德 著,陳林林 譯/2003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法律與道德中回的責任 (澳)凱答恩 著,羅傑華 譯/2008年10月/商務印書館 法律之治與道德之治—形式法治觀的局限 王啟富,劉金國主編/2008年09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周中之,胡志民 主編/2003年08月/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法律的道德性〔美〕富勒 著,鄭戈 譯/2005年11月/商務印書館 變革時期法律與道德的沖突問題研究 陳秀萍著/2008年12月/中國方正出版社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考試題典 徐國忠,孫小金編著/2008年08月/同濟大學出版社 論律師的流動管理:合夥人退夥和律師事務所解散的法律及道德問題 (美)希爾曼 著,王進喜,唐俊 譯/2005年01月/人民公安大學
⑧ 有誰知道一些比較有趣的書關於法律或道德的
給你推薦一些有關法律又非常有趣的書:
1、《西窗法雨》(作者:劉星)劉星老師是國內著名的法制史學者,以幽默風趣的筆調解讀法律規定和現實生活。這本書不是純粹的法理學分析,而是面向社會眾生百態的法學思考,語言活潑,行文生動。
2、《木腿正義》(作者:馮象)馮老師是法學專業出身旅居美國的自由作家,這本書是關於法學教育與法律在社會中影響和施行等方面的趣味化分析。馮老師言語犀利,張揚恣肆,讀來酣暢淋漓。
3、《法邊餘墨》(作者:賀衛方)賀衛方老師是國內首屈一指並且以特立獨行出名的法理學教授,本書是他的隨筆,秉承一貫的幽默與鋒利,以自由主義的視角透視中國法制建設的種種問題,振聾發聵。
本來想再給你推薦一些有關道德又非常有趣的書,但是,有關道德又有趣的書,我思前想後,實在沒有讀過。以上的書,起碼是我讀過的,都很有趣,是很多法學院學生的案頭必備。至於有關道德,一般都很沉重啊,我也很少讀,能不能換個角度,給你推薦有關哲學而又有趣的書,書單如下:
1、《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很有意思,將哲學的內容和歷史濃縮於一個小姑娘的種種神奇遭遇,裡面也包含對道德探索和討論。重要的是,他不是專著而是小說,風行一時,是很不錯的哲學導航讀物。
2、《塞萊斯廷寓言》這本書非常精彩,將西方哲學發展的種種思潮和作者獨到的見解融入了一個精彩絕倫的冒險故事中,情節緊湊,緊張刺激,而其中對道德成因和影響的分析尤其發人深省。
以上,五本書應該足夠你看好一陣子的了,其實國內很多法學論叢都很不錯,不是你想像中的枯燥乏味,北大和清華的法學論叢都是針砭時弊,行文犀利的,不乏筆鋒幽默者。還有一些我看了很喜歡又想不起來名字了,十分可惜。希望這五本書你都喜歡。
⑨ 有哪些講社會,法律,道德等之間關系的書籍
看看法律與道德關系的基本知識:
法律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暴力性的內行為規范,體現統治容階級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保證施行。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1、區別
①法律是強制性的社會規范;道德是非強制性的社會規范。
②法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道德屬於思想上層建築。
2、聯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礎,良法理應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護。
⑩ 道術修行書籍
《老子》必讀,但不宜只讀一個版本。大多讀者是從通行本《道德經》開始讀的,其實這個版本是根據《老子河上公注》和王弼《老子注》整理的,從王弼來算距離原本的問世時間已超過了六百年。而新發掘出來的馬王堆帛書本和郭店竹簡本老子比王弼本早了近四百年,從內容上看也比通行本更存古一些。但這不代表我們要放棄通行本,直接讀帛書本和竹簡本,而是要做比較閱讀,將三個版本的同異比較理解。這里我推薦一個省事的辦法,直接讀陳鼓應的《老子今注今譯》,裡面三個版本的原文都有,注意要讀原文是繁體的那版。看《老子今注今譯》的重點是看老子原文,遇到疑點可以參考陳鼓應輯錄的歷代學者的注詞和他自己的觀點,但今譯部分不推薦看。
接下來說說老子的注譯書籍,歷史上對老子進行註解的書籍比大家看到的要多,大致分三種,一種是訓詁派的,註解建立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參考前人的註解並帶有自己的時代色彩,有的還兼顧文獻學;第二種是私學派的,注文中融入了不少自己的觀點,對老子學說的理解與同時代的經學家不同;第三種是道藏派的,從道教角度理解老子思想。訓詁派的書籍可以以南宋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民國馬敘倫《老子校詁》、任繼愈《老子全譯》為代表讀起,之後參考清代和民國的同類書籍。老子私學派注書中,王弼《老子注》是最重要的,代表了正始玄學的解老思想,思想內涵是所有老子注本中最豐富的,極具研究價值,建議在熟讀老子原著之後重點讀。如果研究思想史的話,河上公注和嚴遵注需要讀,畢竟是東漢黃老道思想的代表,但僅就學術而言的話這兩個注本思想價值一般,最好後讀。以王夫之《老子衍》和錢穆《庄老通辯》為代表的著作也值得一讀,可了解前人對老子思想的理解方法。道藏派典籍前面有知友推薦過了,這里不必枚舉。需要注意的是,讀老子注本還是應當以訓詁為先,集解為次,釋義為後。這樣可以避免對後人釋義的深刻印象影響自己對老子原著的理解,接觸歷代老子研究成果的同時不曲解老子。
【黃學】,黃帝學派會被很多道家愛好者忽視。黃學看起來不夠經典,在普通書店見不到,其實是因為失傳太多,流傳下來的版本寥寥無幾。而在道家思想史上,黃學的地位不亞於老學,從這個角度看,黃帝學派的經典著作是需要一讀的。黃學和老學的思想頗具相通之處,作為比較研究也很有價值。黃學經典首推鼻祖《黃帝四經》,現今市面上流傳的是馬王堆竹簡本整理版,沒有中古、近古版本。讀《黃帝四經》同樣是以讀繁體版為宜,但四經竹簡有殘缺,文字並不完整,有些章節會比較難以閱讀。黃學的延伸是齊國的稷下學派,代表人物是宋鈃、尹文等,但他們的著作大多失傳。現今學界公認稷下學派的集大成之作是《管子》。《管子》的《內業》、《白心》、《心術上》、《心術上》思想研究價值較大,可做重點閱讀。總的來說,黃老學派比較傾向入世,探討的話題以正、靜為主,守正持靜、以時為度的道德觀與老莊學派的齊物論有很大不同。所謂法家出自道家的說法實際上也是說法家出自黃老稷下學派一脈(而非莊子一脈),建議讀者不要略過黃老學派。
《文子》又稱《通玄真經》,是道家四大經典之一。從內容上看《文子》更接近於對《老子》的解釋和發揮,是各個獨立的道家經典中最接近老子思想的一部經典,文字也較為流暢,可讀性很高,建議精讀。《文子》的缺點是不同章節間有說法矛盾之處,這要靠讀者細心把握。
《莊子》要讀,但不建議以庄解老、以庄蓋道。由於莊子篇幅較長,讀莊子要特別注意不能直接讀今譯,建議先瀏覽原文,再結合靠譜的註解精讀。目前主流的訓詁類莊子註解首推清代郭慶藩的《莊子集釋》和王先謙的《莊子集解》,參考他們的註解有利於我們理解莊子原文。非訓詁類的當首推西晉郭象的《莊子注》,郭象版《莊子注》對莊子的釋義有個人發揮,不宜作為讀莊子的第一注本,但其思想價值不亞於王弼的《老子注》,內容豐富翔實,適合單獨研究。讀郭象《莊子注》也可採用唐代成玄英的《莊子註疏》版本。總之,我建議讀庄要先看原文,再看訓詁,之後參考今人注譯,對莊子有了自己的理解後再精讀郭注。在此之後讀道教方面的莊子注釋更好一些,釋德清、王夫之等人的莊子注也最好後讀,至於現代民間思想發明家的莊子論述盡量不要碰。
《列子》易於通讀,可以參考東漢張湛的《列子注》和金高守元《沖虛至德真經四解》閱讀。
在通讀黃老莊文列,了解黃老學派的發展脈絡之後,讀《淮南子》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西漢黃老學派的思想發展。《淮南子》內容駁雜,並不如《管子》精深,所以可以先通讀一遍,然後再挑選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精讀。個人認為《原道訓》、《俶真訓》、《精深訓》、《本經訓》是《淮南子》中思想密度較高的篇章。古文基礎較好的讀者通讀原文無壓力,精讀時可參考劉文典的《淮南鴻烈集解》。
《庚桑子》也是道家四典之一,思想與莊子同路,但相比莊子更直白、武斷,疑為後人託名之作。《庚桑子》閱讀難讀不大,內容也比較翔實,建議在讀過老莊文之後通讀。
《鶡冠子》內容與《管子》相近,思想密度比《淮南子》大,建議通讀。
在對道家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涉獵道家易學,先讀易經再讀易傳,不必刻意地從道家角度去理解,讀一下就好。在此基礎上可以去讀王弼的《周易注》,試著體悟易學。
特別提一下魏晉玄學。讀魏晉玄學最好不要將其片面的理解成魏晉時期的道家思想,而是要結合漢魏儒家經學來讀,畢竟玄學是有很深的經學淵源的。魏晉玄學經典還是以「三玄」為代表,前面都提到過了。讀王弼推薦選擇樓宇烈的《王弼集校釋》,其中包括了《老子注》、《周易注》和《老子指略》、《周易略例》,歷代經典注釋也收入其中,讀起來比較方便。讀郭象最主流的版本還是成玄英的《莊子註疏》。需要補充的是,裴頠的《崇有論》和歐陽建《言盡意論》也要好好讀,崇有派質疑王弼有理有據,思想非常到位。崇有派和貴無派都是魏晉玄學的一部分。
下面是私貨部分。
如果主攻道家思想的話,不建議太早讀以內外丹為核心的書籍,包括《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爾注》、《抱朴子》等。這類書的主旨還是和老子有一些距離的,要分清主次。但要研究思想史的話是必須涉及的。
好的閱讀順序可以避免我們走曲解原著的彎路,題主大概對一些書目已經通讀過了,我在這里推薦一個精讀順序。老子-文子-黃帝四經-管子-淮南子-列子-莊子-王弼老子注-郭象莊子注-周易-王弼周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