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畢業論文文獻綜述

法學畢業論文文獻綜述

發布時間: 2021-01-18 11:52:50

1. 求一篇關於「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求」的論文,包括文獻綜述,二級提綱,摘要等內容

會計人員的素質與能力要求
摘 要: 會計人員是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參與決策等會計工作的人員。會計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質量不僅為內部管理當局所重視,而且為廣大的政府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注。而作為會計信息提供者的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企事業單位尤為重要。會計工作的性質,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與會計工作職責相適應的能力結構與會計職業道德
關鍵詞: 會計人員 能力構成 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會計人員是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參與決策等會計工作的人員。會計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不僅為內部管理當局所重視,而且為廣大的政府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關注。而作為會計信息提供者的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企事業單位尤為重要。會計工作的性質,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與會計工作職責相適應的能力結構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會計人員應具備的能力構成
(一)良好的政治素質。
相對於其他一般職業來說,政治素質對會計人員尤為重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強烈的愛國熱情,可以激勵會計人員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深刻領會國家方針政策的能力,是更好地組織日常財務管理的向導;熟練掌握國家的有關法規制度,有利於正確處理國家、單位和職工個人之間的關系;一身正氣的品格,有利於預防單位違法亂紀問題的發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嚴格的自律要求,又是會計人員保持一生廉潔節操的法寶。
良好的政治素質主要表現在: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強烈的愛國心;堅持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獻身的精神;有很強的法律意識和組織紀律觀念;嚴格執行《會計法》及相關的財經法律、法規、財務會計規章制度等,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作風嚴謹,嚴於律己;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努力完成工作任務,等等。
(二)與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水平。
會計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對該職業的從業人員有特殊的能力要求。不具備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相應的業務能力水平,是無法勝任會計工作的。
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主要有:與履行職責要求相適應的專業知識基礎,它包括會計理論基礎、稅收法規知識、財務管理知識、業務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知識等;處理日常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能力,如會計制度的適用性設計能力,組織日常會計核算的能力,獎金籌集、運用和分配的能力,設計並監管內部控制的能力,文字及語言表達能力、珠算及計算機操作能力,等等。
(三)一定的實踐經驗。
會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無論是對會計事項的認定,還是日常經濟關系的處理,理財或實施內部控制,許多知識都是無法從書本直接學到的。一般的會計理論和具體單位的業務實踐之間始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會計人員在掌握了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之後,還應在實踐中認真地、堅持不懈地學習,總結和完善實踐經驗。一般來說,受過會計專業教育的人員,至少要經過半年的實踐,才能勝任某一方面的會計工作,至少要經過二年以上的實踐,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會計工作實踐能力。
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實踐經驗主要包括: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規定和具體單位的業務實際,設計並實施適用的會計制度的經驗;根據各種利益矛盾的特點和法律制度規定,正確處理國家與單位內部各種利益關系的經驗;根據單位的經營目標和財力渠道,合理籌集、運用、分配資金的經驗;根據單位實際及管理要求,設計並組織實施內部控制制度的經驗;根據單位的特定環境和人員構成情況,正確協調和組織會計工作的經驗,等等。
(四)熟悉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制度。
會計工作政策性很強,規范性很強。任何一項業務處理都有著嚴格的政策界限或法律、法規、制度要求。若不掌握這些政策界限,不熟悉法律、法規、制度的要求,就會給會計工作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因此,會計人員應當成為一個單位的有關國家財經法規政策及法律、法規、制度方面的行家裡手。
會計人員應掌握和熟悉的國家財經法規、政策主要有國家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如會計法、審計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公司法、破產法、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等。這些法律、法規和制度,從不同方面對會計工作進行了規范,會計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五)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會計是一種管理工作,而且與人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會計工作經常面臨著兩難的問題,這就需要較強的組織能力來協調。
會計人員應具備以下組織能力:組織協調單位與國家及社會各種利益關系的能力;組織協調單位內部各層次、各部門,以及單位與員工利益關系的能力;組織實施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能力;組織籌集、運用、分配資金的能力。
除了以上五個方面的能力之外,會計人員還需具備的、在能力結構中占重要地位的能力結構之一就是會計職業道德。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從事會計職業的人在會計工作中所應遵循的,與會計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根據我國會計工作、會計人員的實際情況,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准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完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重要方面,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修養和素質,具有現實意義。而要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其主要工作在於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從目前加狀況來看,我國的會計教育仍未把職業道德教育擺在應有的位置,它嚴重削弱了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從而大大影響了會計畢業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修養,使會計人員的執業水平與職業道德水平出現下降的趨勢。許多會計人員的業務知識與技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會計在企業中的作用得不到發揮。有部分會計人員甚至喪失基本的職業道德修養,不按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監督,假帳、錯帳層出不窮。這種現象與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加強法制的發展戰略是格格不入的。美國著名會計學家貝爾考依在其《會計職業道德》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會計職業包括會計信息的產生與鑒別過程,它有助於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制訂和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行,以及國民經濟的宏觀管理。一般公眾對會計信息的使用,源於他們對會計人員在履行職責時持有的高度道德水平的信賴。因此,會計職業技術教育道德是會計從業者維護其職業技術教育威信和高度正直觀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列入會計教學內容已成為當務之急。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指為了使會計學生在畢業以後履行會計職業道德義務,遵守會計職業技術道德規范,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一般地說,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以下幾點:
1.思想品德教育。在企事業單位中,會計工作雖然重要,並需要經常接觸金錢等財產物資,但具體工作卻十分平凡、瑣碎。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並具有好的思想品德。具體地說,首先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工作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會計工作的艱巨性,熱愛會計事業,把個人的理想同會計職業發展結合起來,培養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的精神。會計人員必須「忠於職守、實事求是、盡職盡責」。其次,思想品德教育要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公與私、個人與集體、奉獻與索取之間的關系,提倡先公後私、重貢獻輕索取。最後,會計工作觸及許多方面的不同利益,會計人員經常會遇到矛盾,甚至會遭受挫折和打擊,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原則性、堅韌性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2.法制教育。法制是道德規范中帶有強制性的部分或最基本的部分。法制教育是讓學生知法守法,培養學生學習和執行有關法規政策的自覺性。由於會計工作涉及面廣,法制教育的范圍應盡可能廣泛。具體地說,在會計教育中,必須盡快開設有關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證券法、經濟合同法經濟法規課程,將相關法規知識滲透到有關會計課程中,把自覺遵紀守法的意識納入教與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在就業前就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會計職業道德。
3.專業及技能教育。會計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會計職業技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知識;二是完成專業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和經驗。精通專業知識與技能是會計職業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對會計一知半解的人,根本不能勝任會計工作,至於是否遵循職業道德就意義不大了。因此,對會計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教育,絕對不能放鬆。
目前,我國會計專業教育仍然過重注重知識灌輸,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抄」。整個教學過程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技能的訓練,學生成為消極的信息接收者。在當今信息時代,許多知識與技術的有效期在日益縮短。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教育中心,從專業知識灌輸轉向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終身受益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以便適應日益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會計教育有必要大力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一般地說,會計教育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基礎教育、基礎會計教育、專業會計教育。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大力提倡啟發式,共同學習實例分析等方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把教學重點轉到那些將來即使在某種知識過時以後也能有用的技能與價值觀上,如交流技能、理解技能、分析技能、人際交往技能、創造性意識、合作意識、持續學習意識和職業道德觀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適應對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2]江蘇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研究編審組編.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

2. 求一法學專業 畢業論文 文獻綜述範文 格式正確就行,主要試看怎麼寫的。 謝謝各位大哥大姐了。

樓主,俺有啊,因為我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法律專業的。
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可以幫你,把我以前的發給你,或者幫你寫。
記得給我最佳答案啊,聯系方式見我的資料

3. 法律畢業論文的文獻綜述

去中國知網上搜搜就好

4. 法學畢業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首先明確你是寫本科還是碩士,最簡單就去知網看,有無數論文可參考。文專獻綜述就是你的論文相關的屬文獻(有名的)指出它的結論,重要性,然後表明你為什麼要寫。前面論文沒有論述道的點,所以你才要寫。大體如此。有問題可以問我們 37WRITERS

5. 聽說您有法學本科畢業論文文獻綜述的模板,能否借用一下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後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 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
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熱點內容
經濟法債券定義 發布:2025-08-29 00:23:55 瀏覽:550
上海市公司法 發布:2025-08-29 00:18:55 瀏覽:832
哈爾濱司法技術 發布:2025-08-29 00:13:17 瀏覽:143
龍文區司法李 發布:2025-08-28 23:57:58 瀏覽:262
勞動合同法40條仲裁 發布:2025-08-28 23:57:52 瀏覽:999
梨園法院電話 發布:2025-08-28 23:33:53 瀏覽:913
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8-28 23:33:52 瀏覽:614
深圳齊家律師團隊官網 發布:2025-08-28 23:31:57 瀏覽:910
中山大學法律碩士復試內容在職 發布:2025-08-28 23:05:47 瀏覽:380
違反新聞法規案例 發布:2025-08-28 23:01:58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