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捧太高
1. 國學,道德經什麼的為什麼會被捧那麼高
除了道德經,大多是形而下的書籍。
中國只有一本著作,是「形而上者謂之道」的境界,那就是《道德經》。
2. 老子在道教中的位置
道家和道教絕對不是一個概念
老莊並未建立一個規范的門派體系,只能說有追內隨者
道教容借用老莊的基本思想,又融合原始方術和陰陽家(代表人鄒衍)的理論在兩漢形成的宗教組織,而且受當地文化影響,形成不同派系。 道家是老子創立的,是在春秋時期。
道教是東漢末年「五斗米道」張道陵創立的。
道家、儒家、佛家 都是學派。他們只是主張一種思想,沒有迷信,是無神論者。
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 都是宗教。他們也有一定的思想,但是迷信色彩佔大部分,是有神論者。
就拿道家和道教來說,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也是代表人,他自己否認天地間有神靈存在。但是以煉丹方術等結合道家思想而建立起來的道教,卻相信神靈,比如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
3. 道教的三清是誰他們都是什麼來歷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即:
玉清聖境無上開化首登盤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靈寶天尊、萬教混元教主玄元皇帝太上老君。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先。道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歷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太平經》《想爾注》等均無記載。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歷可尋。根據道書的記載:最早出現「元始」之名的是晉葛洪的《枕中書》書中記載:混沌未開之前,有天地之精,號「元始天王」,游於其中。
後二儀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又經數劫,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後庖羲,神農皆苗裔也。並曰:「玄都玉京七寶山,在大羅之上,有上、中、下三宮。
上宮是盤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聖母所牿。」此時,還只有元始天王的稱呼。直到南朝時,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才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第一階中位神為「上台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稱「玉清境元始天尊」為主。
2、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又稱玉宸大道君和太上大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氣所化生,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其母洪氏身中,於母親身中先瓊胎玉府,道君於其中凝神修煉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羅丹玄山腳下誕生。
道君長大後,啟悟道真,期心玄妙,在一株枯桑樹下,精思百日。忽感元始天尊下降,傳授道君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於是道君跟隨元始天尊游歷十方世界,宣講道法。
不久,道君得證道果,元始天尊賜予道君太上靈寶天尊之號,居住在上清真境禹余天中,又將金科寶籙、三洞仙經,付與經師郁羅翹真人,傳教於十方世界,萬國九州。夏至日為靈寶天尊的聖誕。
3、道德天尊
老子又稱道德天尊 ,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位列三清之一。 道德天尊的化身為原為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重要人物老子,(後人普遍認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創始人)。
老子(公元前1301年2月15日生),後來老子出函谷關寫下著作《道德經》,去了西方,化胡為佛,創立佛教,教育胡人。
(3)道德經捧太高擴展閱讀
三清的哲學意義
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徵。《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
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據《雲簋七籖》和《道法會元》等道書記載,道 天尊居之。」(《雲簋七籖》卷三《道教本始部》)
又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雲:」根據《道法會元》卷一《清微道法樞紐》關於清微神位的記載;太玄輔之,正一盟威之道通貫三洞,傳道德派和正一派。
4. 心情比較浮躁 讀什麼書
聽聽輕音樂、練瑜珈、爬山、跑步,讓自己先不要想其它的事情,等你放鬆了,自然就心靜!特別是瑜珈本來就是調節身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