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發展論壇
⑴ 常桂祥的學術論文
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主要有:1.《社會資本與柔性社會穩定機制的構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第3期2.《大力弘揚法治文化》,《人民日報》2014年12月31日3.《法治精神視野下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探討》,《甘肅理論學刊》2013年第3期4.《努力發揮人民政協在協商民主中的作用》,《中國政協理論研究》2012年第3期5.《走向和諧社會的憲政建構》,《東岳論叢》2008年第6期6.《憲政:現代政治文明建設的路徑選擇》,《山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11期7.《論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構成要件》,《廣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8.《法律信仰:法治國家之靈魂》,《齊魯學刊》2005年第2期9.《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公民政治參與》,《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10.《依法治國對策探析》,《山東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11.《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三大基石》,《法學論壇》2001年第4期12.《論行政協調》,《理論學刊》1998年第3期13.《亞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探要》,《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14.《論社會資本與提升國家軟實力》,《濟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15.《民主政治建設: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主題》,《齊魯學刊》2001年第2期16.《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控制》,《發展論壇》2001年第5期17.《動態發展的政治穩定:市場經濟對中國政治的特定要求》,《雲南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18.《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濟南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19.《政治穩定:靜態與動態的分析》,《青海社會科學》1997年第1期2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及未來走向》,《濟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21.《社會主義監督機制的理論基石》,《齊魯學刊》1998年第2期22.《人大監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23.《權力制約與廉政建設》,《齊魯學刊》1996年第4期24.《關於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目標的思考》,《青海學刊》2001年第4期25.《論權力制約與依法治國》,《東岳論叢》2000年第2期26.《構建法治國家之本:依憲治國》,《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27.《加強對執政黨監督的理論基石》,《東岳論叢》1996年第5期28.《學習鄧小平的權力制約思想》,《發展論壇》2000年第2期29.《論行政授權的含義、功能及原則》,《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30.《論毛澤東對確立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的貢獻》,《齊魯學刊》1994年第6期
⑵ 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發展需遏制盲目投資
1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目前中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汽車保有量達到2.8億輛,已經成為保有量最大的國家;但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僅有200輛左右,無車家庭仍佔2/3以上。
但隨著國內大循環更加暢通,市場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汽車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由購買管理逐步向使用管理轉變,中國汽車消費仍將持續增長。同時,中高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綠色低碳生活廣泛普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消費也將會逐步擴大。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擴大的同時,林念修指出,在中國已經取消了新能源汽車、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情況下,明年將全面取消汽車業的外資限制,汽車產業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統籌謀劃國內、國際產業布局,努力構築合作共贏、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著力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
「近幾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供需結構不匹配、創新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盲目投資、無序發展等問題在一些地方、一些企業還不同程度的存在。」林念修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要求汽車產業堅持創新引領、實現高質量發展。
因此,為加快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貫徹實施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營造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發展環境,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系統研究加強產業管理、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發展的政策措施,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堅決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等亂象,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⑶ 國家心理咨詢師就業前景如何
2020年心理咨詢師證書就業前景如何
1.社會需求
中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已達28.7萬人,每年有200萬人自殺未遂者;1990年中國2560萬例抑鬱症患者,僅有5%得到治療,而15%的抑鬱症患者抱有自殺傾向。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吳瑞華研究員認為,缺乏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才是造成我國自殺率相對較高的原因之一。
據調查, 13億人口中有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障礙患者達1600多萬,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超負荷的工作壓力、感情與家庭的變故、對網路的依賴心理、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等等,中國有1.9億人一生中需要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1.5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青少年就有3000萬。
2.專業人員嚴重匱乏
在美國,每100萬人中有1000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而中國,每100萬人中只有2.4人。在美國,有心理學系的大學有3000多所,在中國有心理學系的大學只有60所左右。
據中科院心理所2000年8月的統計,80年代後已開展的相關培訓90%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武漢、長沙這6個城市。
3.政府推動、大力倡導
2002年7月,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項目正式啟動, 黨和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全國人大委員會李鵬委員長專門題詞「普及心理學知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政府政策的大力倡導下,三級甲等醫院均要求成立心理科,中小學學校也都要求開設心理咨詢室,配備心理咨詢師。sc.yd119.cn
4.崗位薪資水平豐厚
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一線城市和杭州、南京、濟南、重慶等二線城市收入較高,應該在8000-15000左右,城市發展迅速,人均收入較高,人們更加註重心理健康。
心理咨詢師兼職薪資水平:從咨詢師咨詢小時數和取得專業水平資格證書為標准,多的高達一小時2000元-3000元,一般的一小時500元-1500元,稍微少一點的一小時200元-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