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依法治國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1-19 05:00:20

① 當代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在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意義

提升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對於貫徹落實我國的依法治國方略具有極為重要專的現實屬意義。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歷史的責任,
是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

大學生最終是要踏上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事實證明,法治意識強的畢業生能夠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積極投身與社會主義建設,為社會進步做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法治意識差的畢業生走上違法道路的可能性大。由此可見,法治意識的高低不僅能決定個人的成敗,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安全。

依法治國需要依賴於全體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大學生是公民中先進的特殊群體,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對實施依法治國具有長遠性、根本性的意義。

②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如何踐行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思想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就大學生而言,宣傳依法治國的方略,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現在大學校園的風氣也在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不少的學生的思想意識出現了一切向錢看,比吃、比穿等不良習氣,甚至出現在外打架、盜竊、搶劫等犯罪現象。所以,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積極學習法律知識,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思想,提高法律意識。一是要積極做一個尊紀守法的好公民,積極法律的尊嚴。二是利用自身的特長,用活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積極向社會得個領域積極宣傳依法治國的大政方略。三是積極地向社會上一些不法行為作斗爭,維護法律的尊嚴,為依法治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僅供您參考。

③ 依法治國對於當代大學生有什麼意義

提問者採納1.堅持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堅持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2.根據上述原因,大學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應該是加強對學生的法治教育,讓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成才。不僅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培養法律意識。此外,學校在日常管理行為中也應注重合法合理性,在整個校園營造出民主法治的氛圍。3.中學階段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進行法律意識培養,已經成為思想政治教師研究並予以解決的課題。本文認為繼續將思想政治課作為中學階段學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同時,也應該成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主要陣地。將一些基礎法律知識編寫進思想政治課程(如民法、刑法中的一些常用常見的知識編入教材),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課,改變以往思想政治課成為學生自習課或是被其他科老師佔用現象,充分利用這塊法治教育的陣地。 4.父母應當在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同時,注重孩子的法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的向孩子灌輸法律知識,同時與學校,社會建立一種三者協調的關系。同時作為父母,自己在平常生活中不能去侵犯孩子的權利,摒棄傳統的棒子底下出孝子的舊觀念。這樣,當孩子長大後步入大學時,才不會成為法盲,成為國家實行依法治國的阻礙。4.社會上加強對大學生的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各式各樣的法治宣傳活動,推行法治宣傳周,讓大學生重視法律,成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當代大學生。

④ 在全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作為當代大學生該如何做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法制社會,作為當代學生我們也應學習相應的法律知識, 做到知法、守法。 同時也應維護自身的法律權益。

⑤ 當代大學生應如何響應國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

依法治國,是來堅持和發自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⑥ 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你認為當代大學生法治素養得到了那些提升

當代大學生法治素養得到了那些提升的些許方面: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要求全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法治觀念,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當代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提升,對於目前正在建設的法治中國具有基礎性、長遠性、戰略性的重要意義,需要培養一批擁有較高法治素養的大學生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後備力量。本文以廣州市部分高校為對象,調查了廣東地區內一本、二本、專科院校學生,分析了影響大學生法治素養的因素,最後從健全法治教育體系、提高大學生法治思維能力、鼓勵大學生參與實踐、加強高校法治教育建設、優化社會法治環境等方面提出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的對策。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的意義

大學生的法治素養不僅是個人道德思想更高層次的體現,對社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還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大學生的法治思想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的利器,以法治為力量構建更加和諧公正的美麗中國。

第一,我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執政確定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以依法治國為主題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了全方位的部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1]

第二,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教育不應只包含道德教育,還應該與法治思想結合,尤其是近些年法律問題逐漸突出,大學生更應該加深對法治方面的學習和掌握。通過提高大學生的法治素養,在高校教育下真正做到立德樹人,因為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對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要求不單單是擁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專業的學科知識,過硬的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當下更重要的是法治素養。通過培育和提升大學生法治素養,爭取做到依法治校,培育及提升大學生的法治素養,保證法治校園的建立,保證大學生法治教育內容與法治教育環境高度一致,形成大學生參與學校依法管理的良好氛圍,保障高校教育的依法順利實施。

第三,在校大學生是社會力量的主要傳遞者和更替者,他們的法治素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未來公民的法治素養。通過培育和提升大學生的法治素養,通過他們對社會作出貢獻與改造社會,實現法治意識的有力有效傳播,真正實現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大學生法治素養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作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理應成為知法、守法的表率。從目前來看,大學生法治素養的現狀與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和對法律的敬畏。2015年北大天之驕子弒母案再次讓人匪夷所思、瞠目結舌;2017年4月,泉州女大學生因校園不良網貸,被瘋狂追債後想到輕生;打架斗毆、偷盜財務等事件也常有發生。這些悲劇的發生不禁讓我們思考大學生法治素養不足、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淡薄等深層次的原因。

大學生法律權威意識淡薄與對法律信任度低。法律權威指法律在整個社會調整機制和全部社會規范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一切國家及社會行為均須以法律為依據,法是唯一權威。據調查發現,僅42.42%的大學生了解到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要負刑事責任。僅大約70%的大學生了解到年滿16周歲的公民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30%左右的大學生表示有一點了解或不了解。可看出大學生法律權威意識淡薄。

大學生的法治信仰,是指大學生對法律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是大學生對社會生活的公平正義的理想和秩序需要的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的產物[2]。據調查發現,有76.36%的大學生對於現在的法治狀況表示一般滿意,認為法治還不夠完善,沒能充分保護底層勞動人民。

由此可見,大學生對現行法律法規的具體了解十分有限,對常有的法律詞語較難理解,而且部分大學生不信任法律能夠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對法律的信任度較低,整體法治素養偏低。

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實際應用掌握不到位。法律知識是普法的基礎之一,大學生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體,所享受的資源是優先的。但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才能出真知。據調查發現,在選擇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時,25.45%的同學認為缺乏法律知識,63.03%的同學認為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53.33%的同學認為不能很好地理解專業的法律條例,18.18%的同學認為法律知識太過枯燥。

參考:網頁鏈接

⑦ 依法治國與當代大學生生活的關系

大學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⑧ 論當代大學生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一是要求當代大學生學法知法,培養法治思維,錘煉規則意識;
二是要求當代大學版生權遵規守法,身體力行實踐法制規范;
三是要求當代大學生懂法善用,依法辦事,依法維權。讓我們爭當厲行法治的公民表率,用實際行動為鮮明導向,引領遵紀守法的社會風尚,不負「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時代青年之名。

⑨ 當代大學生為新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能做些什麼500字

遵法守法,認真學習法律,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權益,宣傳法治社會的重要性,爭取做一個有益於國家和民族的人

熱點內容
2020年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題型 發布:2025-05-22 10:43:12 瀏覽:677
教育部青少年法律知識競賽網上注冊 發布:2025-05-22 10:43:05 瀏覽:348
農村常用法律知識宣傳 發布:2025-05-22 10:40:19 瀏覽:473
公司委託的相關法律條文 發布:2025-05-22 10:33:23 瀏覽:462
民法2答案 發布:2025-05-22 10:20:34 瀏覽:640
行政訴訟法第69條司法解釋 發布:2025-05-22 10:02:18 瀏覽:209
法官上班時間開房 發布:2025-05-22 09:42:00 瀏覽:296
李建明律師 發布:2025-05-22 09:37:36 瀏覽:464
上海市法官檢察官遴選懲戒委員會地址 發布:2025-05-22 09:36:09 瀏覽:350
重慶法院檢察院2017 發布:2025-05-22 09:11:38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