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道德
『壹』 大學「女德」講座,怎麼逼我都不去聽,女德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儒家學者任鋒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女德班在全國遍地開花,說明了社會當前存在這樣一種剛性的需求。之所以有這方面的剛性需求,是因為民間對道德、價值、規范等方面是有迷茫和困惑的。「在困惑面前,選擇從傳統尋找答疑解惑的資源,是大家很方便和自然的一個趨勢。」任鋒解釋說,「我們首先要重視、面對這樣一個選擇。女性的社會道德、家庭道德、社群道德就是具體從這個群體社會角色出發,來表達自己的一種道德規范需求的社會現象。男性也有這種需求,而其他特定的群體,比如老師、醫生,他們也有師德、醫德——所有的社會角色都有正面的道德重建的需求、價值重建的需求。」青年學者、中央財經大學講師繆因知認為,評價女德班,應該具體分析。以「逆來順受」為關鍵詞的女德班的新聞一曝光,不出意料地引起了很多人士的批評,特別是尊重女權、主張男女平等的人士。不過,這件事情似乎有些標題黨。畢竟,女德班在全國遍地開花,參與者不像網癮少年訓誡營那樣是被迫加入的。女德班的興起,的確反映了某種現實。繆因知進一步解釋,客觀而言,這只不過是傳統文化熱和個人修身熱的宏觀大背景下的一部分。縱然把女性單列出來會令一部分人覺得刺眼,但男女本身畢竟是有差異,不必把區別對待簡單看成虐待。其實,女德班跟成功學、外語、出國輔導培訓班並無本質差異。生活在市場經濟中的我們,要想防止被騙,得自己睜大眼睛鑒別,經常自我反思、自我評估。總之,不必對女德班太「嫉惡如仇」。說到底它就是一種民間業余教育或個人身心塑造的方式。既然不是統一授權經營,質量參差不齊也很正常。即便總體趨向於保守,在當今高度視聽刺激化的消費文化中也不會造成社會風氣的大逆轉。我們既不必泛泛地把女德班捧上天,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走偏的傳統只是精明的生意任鋒提到,面對社會對道德重建的這種需求,首先要客觀對待,在追逐滿足這些需求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問題,就需要大家仔細辨別、理性選擇。比如媒體所報道的女德班的16字「原則」,就屬於大家在追尋傳統過程中的某種走偏。針對這個案例,時評人蔣璟璟稱,這是赤裸裸地鼓吹「女性服從」主義,未免給人以時空錯亂之感。須知,在男女平等已成主流價值的當下,任何強調女性「退避隱忍」的觀點,註定都要面臨「道德不正確」的詰難。那麼既然如此,為何還有女德學堂的興盛發達呢?蔣璟璟解釋,或者這只能說明,民眾所接受的邏輯思辨訓練依然有限,所以易被極具煽動性的「女學教育」所說服。時至今日,太多人還會為那種「玄而又玄的宣教方式」著迷,而不習慣基於理性精神和方法論的思考判斷。女德學堂、女學教育,本質上仍屬「經驗學」范疇。一方面,自我感極強,高度依賴受眾的體驗與感悟;另一方面,缺乏內在秩序、統一標准,往往花樣百出、各說各話。這樣一種極不完善的學說體系,居然獲得擁躉無數,當然與聽眾自我甄別力匱乏有關。除此以外,蔣璟璟認為,女德班這種所謂的流行浪潮,折射出某些現代女性,在家庭危機面前彷徨無助、無所適從的窘境。她們無法化解真實的威脅,所以轉而尋求女德等洗腦說教來自我催眠。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家庭危機也可能助推了這種女德班的市場繁榮。夫妻關系、家庭結構的脆弱化,讓一部分女性迫切尋找應對策略。恰好此時,女德學堂等機構,用無比堅定的口吻,兜售了最便捷的解決方案。就此意義而言,所謂女德學堂與復興國學全無關系,而只是一筆精明生意而已。女德的復辟,讓一些人賺得盆滿缽滿,卻讓另一些人越走越遠。誰都知道,試圖套用那漏洞百出的學說,來化解自身的具體困境,終究是徒勞無益的努力。民間學者官方三者需要交流互動西安工業大學講師楊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固然其優秀文化可以作為女德班的班則,但應該更好地為女性群體樹立自強、自尊和自信才是根本,萬萬不可以偏概全。德,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怎是一個「忍」字了得?如何讓女性群體健康科學地樹立起自尊、自信,的確是未來需要重視的問題。跳出這則新聞,我們將視角投向更宏觀的層面來看,人們在試圖解決所遭遇的道德困境的時候,如何才能得到一個理性的、有效果的啟發或引導呢?任鋒解釋:「在這里,我經常會看到一種表達,什麼是糟粕?什麼是精華?糟粕與精華怎麼辨別?怎麼跟現代的價值、人民的生活與認知形成一種良性的關系?這個其實是一個大的問題和挑戰,不容易用幾句話來回答,只能依靠我們在實踐當中摸索,用實踐來回答了。而在實踐過程當中有沒有大的空間,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根據現實,任鋒建議社會各方應該分層次來共同推進這個事。首先要有一個以民間為主體的群體來長期摸索和積累。這個摸索,大家都去做,做的過程中同時應該有交流;交流過程中要有評價、判斷,同時也要有規范。這是其中一個層次,這個層次的社會空間,要給予其足夠的尊重和包容。現實的困境是,與民間這個層次的強烈需求相比,另一個層次,即以儒學、儒家等傳統文化相關的精英這個層次,卻跟不上。比如說學院里的研究應該跟民間有一個互動,而且是一個比較好的互動。而當前是兩張皮:民間做的熱鬧,學院里卻不知所謂。怎樣讓這兩股力量互動起來,這是未來需要探索和努力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