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事件大盤點

道德事件大盤點

發布時間: 2021-01-19 13:38:24

❶ 有關道德的確實事例

例一:某小學生放學歸來,向媽媽描述:有一位叔叔在等候公交車時,將香煙頭隨手扔到了地上,恰巧被一位環衛工人叔叔看到了。工人叔叔把肩上的垃圾箱放下來,將香煙頭掃進了垃圾箱……媽媽聽了以後,神色凝重地對兒子說,隨地扔香煙頭或別的廢棄物品,是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現。看,公共道德,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例二:父親讓女兒去家門口的小吃店買冷飲,女兒去了。女兒回來以後,將找回的零錢交給父親。父親認真地加以清點之後告訴女兒缺了5分錢。女兒笑著諷刺父親「摳門兒」,隨後如實解釋說:那5分錢硬幣滾落到地上,我沒有撿起來。父親告訴女兒,5分錢確實是個小數目,但是,熱愛人民幣是每一位公民都應當有的公德,如果誰有意毀壞人民幣,還要負刑事責任呢。父親嚴肅地說:「你想過沒有,硬幣上有國徽圖樣,將其扔到地上任人踐踏,對國家是什麼態度?」公德與愛國,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例三:兩個同學鬧矛盾,彼此都不冷靜,事後仍然怒氣未消,都講了對方的壞話,其中一位同學還散布了對方的家庭隱私。這話被第三位同學聽到了,悄悄傳給了當事人,致使矛盾激化,險些鬧出大事,幸被老師及時化解。同學們得知此事以後,有的說傳話的人「嘴太快」,有的說傳話的人「太多事」。老師卻深刻指出:人應當多做促進團結、有利於安定的事;絕不能做挑撥離間、加劇矛盾的事。至於散布別人的隱私,問題的性質就更嚴重了,是缺少道德的表現。道德,在此時此處此事上,就是這樣的具體。 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隨處可見,都與人的道德品質有關,都很具體。 道德品質,每每被人們視為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有的家長坦言:孩子的功課是具體的,分數是可視的,而道德則不然。因為有了這樣的觀念,就很容易「聚焦」於孩子的課業,而忽視事關道德品質的言行,讓本來呈現道德特徵的言行,在人們的眼皮下面滑過去了,該褒揚的沒有褒揚,該批評、制止的未能批評、制止。 講道德,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准則,是調節之間關系的法寶。人與人、人與自然須臾不可離開。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融合或矛盾乃至對抗,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也都是十分具體的。一般情況下,舊的矛盾解決了,出現了融合;之後又會有新的矛盾和斗爭,待解決之後又有了新的融合,反反復復無窮期。或矛盾或融合,道德往往都起著重要作用。講道德是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提倡的。道德在生活的每時每刻每個角落每個領域每個人群中存在,它怎麼可能是抽象的呢?它必然是具體的。 道德是具體的、可視的,道德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當抓住可資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的一個個瞬間、一件件事。有的家長還為孩子設計某個場景,出一些題目,讓孩子置身其中去思考,去行動,用這樣的方法幫助孩子認知道德,體驗道德,實踐道德。久而久之,孩子對道德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和深切體驗,並且成為自身的一種重要素質,就會一生受益。 道德其實很具體。只是因為我們漠視它才忽視它,其實它實實在在存在於人的思想和行動中。我們要學會認識它,抓住它,注入孩子的心田! 道德可以成習慣 習慣,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字眼。「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積習難改」……這些被人們傳講了千百年之久的話,說的都是習慣之偉力。 習慣,是外在影響作用下形成的內動力。 習慣,是人們「不知不覺」的某種行為。說「不知不覺」,未必確切。說深知深覺之後的頓悟與必然,倒是講到了根本處。 我們不必在概念上停留吧,還是面對現實生活,看看習慣的力量與重要。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暢談各自走過的人生之路。一位老科學家說,他自己的一些良好習慣是在上幼兒園時期養成的,諸如:禮讓、致歉、觀察乃至勤洗手這樣的「小事」。這些良好習慣揮之不去,伴其一生,改不了,也不能改。著名勞動模範、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橋吊隊隊長許振超說,每逢節假日,他一定要到崗當班,多少年了,已經成了習慣,想改也改不了……他們都稱自己的行為為「習慣」,都說「改不了」。可見,習慣對人的一生是多麼重要,習慣是如何的根深蒂固! 道德也能成習慣。道德是人的一種思維和理念,體現在語言和行為上。語言和行為是可以成習慣的。比如:說臟話,講假話,編謊話,一旦成為習慣,改起來很難。有一個自幼養成這種壞習慣的孩子,有一天總算說了句真話,竟是:「我習慣了,張嘴就沒好話……」多麼可悲!而與其相反,說真話,講文明,一旦成為習慣,「改」起來也很難。有一個自幼養成這種好習慣的孩子,有一天第一次說了一句假話,而且是出於善意,結果話一出口,額頭上的汗珠也出來了,最後只得從實說來。又比如:成千上萬的「志願者」,除了因為都有熱心於公益事業的美德,還因為都養成了無法擺脫也不想擺脫的道德習慣。有一個從農村來城裡親戚家借讀的孩子,加入到志願者行列。當問他這樣做的初衷時,他回答得也許不算高尚,但卻很真實,那就是:道德習慣使然。

❷ 中國近幾年來有關一些道德淪喪的經典事件

王昭耀和小舅子省市幹部共用情婦、李剛兒子車禍、煙草局長微博丑聞、李雙江之子輪奸、雷政富不雅照等等!

❸ 關於道德事件

小悅悅事件 2011年10月13日,2歲的小悅悅(本名王悅)在佛山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相繼被兩車碾壓版,7分鍾內,18名路人路過但都權視而不見,漠然而去,最後一名拾荒阿姨陳賢妹上前施以援手,引發網友廣泛熱議。

❹ 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

[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作者:江山依舊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一:湖北"撈屍索錢門"【事件】10月24日,湖北荊州寶塔灣地帶,兩名少年不慎落水,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為了營救落水少年,湖北長江大學10多名大學生手拉手撲進江中營救,兩名少年獲救,而3名大學生不幸遇難。就在人們為見義勇為者扼腕嘆息時,一則新聞卻使整個事件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一名參與施救的大學生告訴媒體:"在兩個少年落水不足5米的地方就停著一艘機械漁船,我們同學都給漁船的老闆跪下了,求他們看能否撈救方招等三人,老闆說,長江上哪天不死人,不死幾個人我們靠什麼掙錢啊?活人不救,撈屍體,白天每人一萬二千元,晚上一萬八千,一手交錢一手撈人…"後經媒體調查發現,當地存在一個牟取暴利的民間打撈隊,專靠撈屍體賺錢。一時間引發眾怒。【點擊】這個事件曾經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新聞,如今讀來依然讓人心中百感交集。三名19歲的大學生為了營救落水少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拯救的不僅僅是兩個少年,更是日益淪陷的社會道德;那些撈屍者的冷漠和唯利是圖,激起的不僅僅是人們的憤怒,還有公眾對於曾經美好道德的嚮往。希望在這件事情之後,類似的"撈屍索錢門"能夠從此絕跡,進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他人求助時伸出援手。二:富二代"飆車門"【事件】2009年5月7日晚8時許,24歲的譚卓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被胡斌所駕駛的改裝三菱跑車撞飛,後送120後不治身亡。有目擊者聲稱,譚卓被撞出大約5米高後再重重摔在20米以外的地方。此事一經報道,立即引來公眾的關注。富二代、飆車,這些敏感的詞彙引起巨大爭議。此案以胡家賠償受害者父母113萬元、胡斌被判三年有期徒刑告一段落。期間,演變出"七十碼"、"胡斌替身門"、"以賠款抵刑期"等諸多事端,令其成為2009年最跌宕起伏的網路熱門事件。據媒體報道,在出事後,有一群年輕人站在血肉模糊的屍體旁,還若無其事、勾肩搭背,甚至悠閑地吐著煙圈…這些"富二代"輕視他人生命的行為深深刺痛了民眾的道德神經,也讓這群年輕人的形象一路跌停。網上對於"富二代"的指責不絕於耳。【點擊】胡斌飆車案之所以受到網民們的特別關注,在於它引爆了杭州乃至全國各大富人聚集城市由來已久的鬧市飆車痼疾,也在於它使普通民眾對"嬌縱的富二代"那沉積已久的憤懣得到了宣洩通道。但同時,它也喚醒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生命面前人人敬畏的社會共識。伴隨著富二代的"飆車門",一場關於駕駛員駕駛公德的辯論隨即展開。不久後,蘭州一老人在斑馬線上向闖紅燈的汽車扔磚頭的事件,迅速引起廣泛關注。時值歲末,醉酒駕車撞死5人的張明寶以無期徒刑為2009年一連串的交通話題畫上句點,曾經群情激奮的人車關系辯論依然沒有結果,隨著新聞熱點的轉移,關於道路安全的問題,盡管不再成為熱議話題,但每個走在路上的人,個人安全還須各自小心啊!三:感冒農民工"民意門"【事件】陳國芳和張大有是四川內江人,在廣西一家工廠打工。12月20日,二人放假准備回家過新年。在大巴車上,陳、張感到嗓子沙啞還伴有輕微咳嗽。每次咳嗽,都有乘客投來異樣的眼光。於是,陳國芳和張大有自覺戴上了口罩。沒想到,他們的舉動反而引來了更多異樣的眼光。21日凌晨,大巴駛入服務區。全車近30個乘客進行"民意表決",所有乘客舉手同意讓兩人馬上離開大巴,到服務區"隔離"。隨即,兩人被攆下了車。凌晨4時,高速公路執法支隊隊員發現了正在高速路上步行的陳國芳和張大有。經檢查,兩人患的只是普通感冒。【觀點】整個事件中,人們把道德譴責投向了30名乘客,並認為這是對農民工的歧視。但相信,在談"甲流"色變的當下,這樣的悲劇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一個罰站的14歲孩子,在寒夜裡被凍死,老師爭辯稱,孩子死得"很安詳,很舒坦",心頭不禁有些顫栗。這種自私品行的張揚、對他人生命的冷漠、人性道德的缺失,都有可能在任何一次事件中成為殺人的利刃。民意,是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真正的民意,並不是一定范圍內人們舉手錶決的結果。四:滎陽市民"被慈善門"【事件】2009年8月,媒體報道,河南省滎陽市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在全市開展全民慈善活動,設立1000多個慈善組織,推舉出5000多個慈善大使,將滎陽打造成"慈善城市"。來自滎陽官方的說法,自8月6日召開"滎陽全民慈善活動動員大會"以來,以"黨委領導,政府推動"的方式建設"慈善城市",已在市直單位、鄉鎮、街道設立慈善工作處71個,在學校、村、居委會和較大企業設立慈善工作站444個,發展熱心慈善、樂於助人的"慈善大使"2560名,還開展了系列的"慈善超市、慈善葯店、慈善影樓、慈善飯桌"等。消息一出,立即招致輿論一致炮轟。但滎陽沒有放棄打造"慈善之都"的努力,而是繼續埋頭推進全民慈善,並依靠這個平台取得了超越全國其他城市的"孤兒能享受每月最低700元補助"慈善政績。4個多月來,滎陽的確更多地走入公眾的視線,以中國首個"慈善城市"的名義。【觀點】人們從來不會懷疑行政權力的神通廣大和無堅不摧,不會懷疑"全民慈善"短期內會產生相當大的效果,當行政權力集中所有力量、凝聚所有資源、採取一切手段、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時,會相當有效率,會很快出成績,這就是舉國體制和計劃手段的威力。可是,這種權力推動模式缺乏可持續性--尤其是對慈善而言,可以集中力量以運動的形式半自願半強制地在短期內籌到一筆善款,營造出"全民慈善"的氛圍,但這種氛圍卻難以持續。"無自願、不慈善",慈善是最勉強和強制不得的,它主要依賴公民的自覺和文化熏陶,依靠道德培養和精神教化,一個城市在物質和精神上發展到一定程度,富裕的公眾達到一定層次,城市才會自生自發出慈善精神和慈善文化,人們才會熱心於捐贈和行善。而像滎陽目前這種的發展水平,根本不可能持續地"全民慈善"下去。五:煙草企業"冠名門"【事件】"四川煙草希望小學,中南海愛心小學,\'迎客松\'希望小學,紅塔希望小學,芙蓉學子助學基金…"12月中旬,一位控煙專家拋出一張煙草企業贊助、冠名的希望小學名單,炮轟這些企業沽名釣譽,名為做公益,實為推銷煙草產品,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觀點】煙企捐建希望小學本身本是無可厚非的,但煙草企業冠名就有些問題了。眾所周知,煙草對未成年人的侵害非常大,未成年人吸煙也是有關規定明令禁止的。煙草企業冠名希望小學的做法讓人覺得,他們的公益行為和社會責任有些目的不純,他們不是在無私地贊助,而是利用廣告促銷和贊助美化其形象。如果企業的捐贈可以幫助孩子們完成學業的話,無須禁止,規范即可:明確煙草企業可以贊助,但這種贊助應該是無條件的,包括所謂的"冠名"權。煙草企業冠名希望小學的熱情,也讓人開始思考,慈善與名利該保持怎樣的距離。六:豆餅老太"拾金不昧被告門"【事件】59歲的淮安市淮陰區居民周翠蘭平時以走街串戶賣豆餅為生,每斤豆餅也就能賺毛把錢。11月6日早晨,她在推自行車賣豆餅途中,撿到1700元現金。在幾經周折找到失主周繼偉後,讓她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周繼偉堅稱丟的是8200元,所以堅決要求她返還另外的6500元。事發不久後,周翠蘭與一位目擊者王長玉一起收到法院傳票。原來,周繼偉將他倆一起告上了法庭。手拿傳票,一字不識的周翠蘭除感到冤屈外,心裡也直犯嘀咕:我撿錢歸還了,怎麼還被人家告上法庭?【觀點】以中國人的文化背景看,失主周繼偉的做法顯然有失厚道。然而,聯想到"拾金不昧"已經被上升為法律意志,他的較真似乎也應該被理解。然而,現實世界中,不是每件事都可能被分出絕對的黑白對錯。當一些無法甄別的細節,令絕對的真相沒有辦法立刻被挖掘時,豆餅老太拾金不昧反成被告的社會影響,必然對大眾的道德價值產生損害。七:明星"代言門"【事件】深陷"遺產門"糾紛還未了結,相聲界第一"紅人"侯耀華再次成為眾矢之的。11月1日,中國廣告協會發出通報,點名侯耀華共代言了包括保健食品、葯品、醫療器械等10個虛假產品廣告。同時,通報把矛頭指向包括主持人在內的代言人,不負責任、見利忘義、違反國家法律和規定,造成消費者物質、精神和身體損害的行為。當年莫文蔚、大S、劉嘉玲、林心如等多名女明星代言的日本SK-II品牌化妝品被國家質檢總局查出含有禁用成分;鄧婕、倪萍代言的三鹿奶粉導致多名兒童死亡;唐國強、解曉東代言"不孕不育醫院"被指虛假,還有"藏秘排油"減肥茶代言、"蟻力神"代言…明星代言廣告出問題的事情接連不斷,使人們開始質疑明星代言的可信度。【觀點】如果說犯錯可以原諒,但明知犯錯不思悔改,賺了大把鈔票,還把自己當受害者一樣的喊冤,那就不可饒恕了。更何況,代言產品是否如代言人所言效果那麼好,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本著對信賴他的觀眾負責,也應該有一定的甄別,而不是給錢就可勁兒地忽悠。有人提出立法約束明星代言,並嚴懲違法行為。畢竟,在法治社會中,只有通過明確的責任區分,才能有效維護公共利益不被侵害。但單純依靠法律約束無法激活明星們的道德自律意識。對於嚴法的恐懼只是暫時的,當務之急,是制定一個明星代言的"游戲規則"。標本兼治,才能讓明星們沿著法治和道德的軌道理性地代言下去。只是,明星代言的規定好制定,如何監管,還需要相關部門有相應的具體措施。八:值班醫生"偷菜門"【事件】11月3日,南京五個月大的嬰兒徐寶寶因為高燒、眼眶部腫脹等症狀,入住南京市兒童醫院治療,次日早晨不治身亡。據了解,家屬曾多次向醫院反映患兒惡化情況,甚至跪求救治,但值班醫生卻玩起"偷菜"等游戲,沒有及時搶救嬰兒。但此後,南京市衛生局通報表示,該院不存在醫護人員玩游戲、發牢騷等情況,並認為醫院對患兒搶救措施合理。隨即,有網友發帖講述了這件公案,"偷菜醫生"一時竄紅網路,並得到更高一級領導關注。通過調看監控錄像、還原上網記錄等方式,人們證實了值班醫生確實在當晚玩網路游戲,同時醫院的診療措施和服務存在嚴重缺陷。【觀點】如果問今年最流行的網游是什麼,答案一定是開心農場;如果問開心網上最吃香的游戲是什麼,必定是"偷菜"。沒想到一個簡單的網路游戲,卻牽扯出一樁人命官司。人們在指責醫生喪失職業道德的同時,也把矛頭指向了開心農場。現實生活中"偷菜喪志"行為不絕於耳,也引發了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擔憂。細想來,人們之所以熱衷"偷菜",正是由於網路上的"偷"可以不用承擔法律責任,滿足了人們對"不勞而獲"的嚮往。這,恐怕不僅僅是玩物喪志那麼簡單,更讓人嗅出一絲道德的隱憂。九:余秋雨"詐捐門"【事件】《北京文學》雜志編輯在一篇博文中,對余秋雨宣稱已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20萬元提出質疑,表示其最終並沒有兌現承諾,實際捐款不超過6萬元。隨後,易中天連發三篇博文質疑余秋雨的道德水準。一石激起千層浪,余秋雨受到來自國內各方的口誅筆伐。幾天後,余秋雨首次回應"詐捐門"事件,稱"他們亂講",並表示,"就在地震發生後決定捐款20萬元辦一所希望小學,但災區教育局的領導建議我,改捐三個圖書館,由我自己來挑選書。於是我就用20萬元買書,再追加30萬元購買圖書館的設備,三家圖書館都在今年9月1日落成。"但依然有人表示質疑,余秋雨的捐贈從捐款到援建圖書館,再到捐書,性質已經不一樣,而在這一切都還沒有到賬兌現的情況下,已經大肆宣傳,算不算"詐捐"?【觀點】誰說慈善營銷都是企業行為,個人也完全可以做得風生水起。據一位圈裡人說,現在一些文化明星和商業公司合作捐贈,捐贈人是文化明星,但由商業公司出面,錢也是商業公司出。這樣名人得了名氣,商人做了廣告;然後,公司拿名人的名換了錢,名人拿公司的錢換到名,這種"慈善營銷",絕對要更加高明。回到秋雨詐捐的口水仗上,其實,捐多捐少是個人心意,本來也不能用多少來衡量愛心大小。只是,打著慈善公益的旗號來搞個人宣傳,如此作為,有失大師風范。公眾不斷的質疑,逼出了一連串的個中內情。無論最初的設想如何,最終承諾的捐贈是否到位,才是人們追問的最終目的。沽名釣譽、以善謀私,余秋雨"詐捐門"只是讓我們看到了發生在公益熱潮中與這兩個詞有關的故事之一。十:農夫山泉"捐贈門"【事件】8月11日,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在頭版刊登《農夫山泉"一分錢"捐贈受質疑》一文,再次引爆企業"諾而不捐"的爭論。農夫山泉於2002年在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各主要電視台反復播放廣告片"從現在起,每喝一瓶農夫山泉,你就為孩子們的渴望捐出了一分錢;到2008年,陽光工程將為20萬孩子帶來運動的快樂"。但《公益時報》的調查結果卻顯示,如履行"一分錢"公益的承諾,以農夫山泉每年15億瓶到20億瓶的市場銷售量計算,該企業每年至少有1500萬元捐贈給"陽光工程"助學基金,而實際上能查到的公開現金捐贈只有2006年捐贈的500萬元,這與最初承諾不符。一周後,農夫山泉高調反擊,以"惡意詆毀"為由把公益時報社和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告上法庭。【觀點】類似"農夫山泉"的事件在當下企業參與慈善行為中並不罕見。在品牌和市場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公益營銷模式,以贏得消費者好感。只要能夠獻出一片愛心,是公益還是營銷,消費者不會太計較。在多元的社會價值下,人們對搭著慈善進行的營銷已經寬容接納,但關鍵是企業要"說了算"。對於企業的"慈善承諾",要保障其兌現,只等待道德約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立法規范和監督機制。此事,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南京彭宇案。法律無法以絕對的事實來辨明偽善時,彭宇案最終的判決,對大眾道德價值的負面影響延續至今。否則,也不會發生南京兩位小夥同時發現路邊有一沓百元大鈔後,擔心萬一接觸錢可能會遭到誤解,便選擇守在錢旁等待警察到來了。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這是一個文明社會的表現。然而,法律有對道德走向的影響力,考慮到這一點,法律中也應富有人情味。()〔高考作文素材:2009十大道德事件內容簡述及觀點提煉〕【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❺ 列舉有關道德的事件,並談談看法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內生產關系和容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❻ 中國近三年道德方面飽受爭議的事件

多了去了,比如扶不扶摔倒老人。

❼ 近期道德方面的熱點案例,比較有代表性的

路遇老人摔倒在地,扶還是不扶——這是近期中國最大的道德熱點,已經引起全世界媒體的關注。
你可以通過網路等「搜索引擎」查閱。

❽ 近年社會道德缺失事件有哪些

——小悅悅遭碾壓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時30分許,一出慘劇發生在佛上南海黃岐廣佛五金城:年僅兩歲的女童小

悅悅走在巷子里,被一輛麵包車兩次碾壓,幾分鍾後又被一小櫃車碾過。而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七分鍾內在女童身邊經過的十八個路人,竟然對此不聞不問。最後,一位撿垃圾的阿姨陳賢妹把小悅悅抱到路邊並找到她的媽媽。小悅悅在廣州軍區陸軍總醫院重症監護室,腦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腦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悅悅經醫院全力搶救無效,在零時32分離世。

拾荒阿姨陳姨救人的過程,恰好被事發地旁邊一間勞保店的視頻監控記錄,這段視頻還包括在陳姨之前路過的18個人。陳姨並不知道,她是第19個路人,前18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看兩眼然後離開。

第一個人:一名白衣深色褲男子,左右張望後,徑直從小悅悅腳邊經過; 第二個人:摩托車男,看了一眼躺在正前方的小悅悅,一拐彎繞過離開; 第三個人:淺色長袖衣服男,一直盯著小悅悅,然後像躲著走,越來越遠。

第四個人:開著藍色後尾箱三輪車男, 從店鋪門口兩次橫向經過, 對2 米外的小悅悅視若無睹。

第五個人: 踩著三輪車的藍衣男子;

第六個人:另一摩托車男經過;

第七個人:黑衣男子開摩托車經過,不斷回望小悅悅;

第八個人:一名中年女子帶著黃衣小女孩經過,看了幾眼沒有停步; 第九個人:一個穿雨衣的摩托車男子經過;

第十個人:穿著藍色短袖衣的男子在小悅悅身邊來回兩次,除了驚異的目光外再無動作。??

記錄這一切的視頻,來自廣佛五金城20座N63-N64的新華勞保經營部,事發地點恰好就是該店鋪的門前。這間勞保店位於兩條巷道的交叉口,與多數商家一樣,其兩邊的門口上方均安裝了視頻監控。不料,其中一邊的視頻監控,剛好拍下悅悅兩度被碾壓的全過程。

❾ 形容一個人道德好的事件有哪些

拾金不昧,樂於助人。扶老奶奶過馬路,勇斗地痞小偷。

❿ 發生在你身邊的道德失范事件有哪些

1.老人在路上摔倒了,現在很多人不是立馬上去扶起,而是忙著拍照發微信,哎。
2.在公交車上,年輕人忙著玩手機也不給孕婦讓座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