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談法治的看法

談法治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1-01-19 16:36:21

Ⅰ 為什麼要談依法治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內治理能力現代化容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Ⅱ 談談你對法治和人治的看法

人治是社會發展地下的標志,在人治的狀態下,人民不會得到真正的公平與正義。
法治是人治的進級專階段,是更高的形態。他的達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但是根據法律強制性的轉變,法治階段我認為還能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是低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法律中再也沒有人為的因素,初步體現出公平、正義的要求,是優秀的。人們在法律的規范下,自覺的進行著自己的社會行為。可以說,這個階段,法律的強制性仍然是從外部去規范人們的行為。
第二個是高級階段,法律已經融入道德之中,人們在進行社會行為時,自發的、下意識的從內心產生合法的評價。法屬律的強制性從外部規范人的行為轉變為了人們在實行行為前的帶有強制性質的內心評價。
個人粗淺看法,尚未成熟,請指證。

Ⅲ 我國憲法如何規定法治原則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對法治原則的看法

明文規定見憲法第五條。具體體現在所有法條之中。 憲法 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版依法治國,建設社會權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Ⅳ 對"談道德,先要談法治"的看法

任何一個社會對社會成員的約束主要是由道德及法律構成。古今中版外莫不如此。其中道權德的約束對「犯戒」者的懲罰主要是輿論壓力,對「犯戒」者名譽的損害,但這些都不構成強制性的,也就是說,「犯戒」者真的不在乎,社會還真的拿他沒轍。法律則不同,會對「犯戒」者造成除名譽外的經濟、自由甚至的生命的傷害。所以法律對「犯戒」者的懲處是他無法迴避的,傷害也是毀滅性的。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其次,道德很多不是明文規定的,更多的是存於人們的內心,但人都是自私的,誰也不會是天生的聖賢。要想道德規范成為人們的習慣,銘刻於人們的靈魂深處,必須讓曾經的「犯戒」者受過刻骨銘心的處罰。所謂,怕井繩的人一定是被蛇咬過的!所以千萬不要開始就寄託於道德的說教,而是先要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法律威嚴。總之,法律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礎是首要的!

Ⅳ 談談你對依法治國的認識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回志、主張治理答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5)談法治的看法擴展閱讀:

基本內容

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

2、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

3、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Ⅵ 談談對法治和人治的看法

很多書上已經有的我就不談了,我來說下我最近聽老師講的和看書的一個內比較新穎的容觀點。法律最終都是要被人實施的,所以法的實施離不開人治,因此不能把法治和人治絕對的對立起來。區分法治和人治最主要的是看是由法律起決定性作用還是由人起決定性作用。人治更多出現在古代君主專制時代。

Ⅶ 談談你對依法治國的理解和看法800字

1996年3月17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准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確立了「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治國方針 ,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目標和要求。這一方針的確立 ,必將對我國政治、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的、全方位的影響 ,從而極大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並精闢闡述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這標志著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對於我們切實實行和堅持依法治國,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理想,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 依法治國,作為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一種與市場經濟、民主政治、相當發達的社會文化共存亡同興衰的社會現象。 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為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
二、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為一種理想的治國手段,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都可運用的治國方略。但作為一種現實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與資本主義依法治國有著根本的不同。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依法治國,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法律保障。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民主的基本保證。
三、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一)具備完備的法律體系。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這是依法治國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國的首要環節。有法可依是指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需要法律調整的領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以依據和遵循。 (二)有法必依。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民都必須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國的中心環節。(三)執法必嚴。 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在執法。執法必嚴,是指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另外司法獨立是法治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保證司法裁判的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秩序,滿足社會成員對效益的需求,真正做到依法治國具有重要的意義。(四)違法必究。違法必究,就是要嚴格追究違法犯罪行為人的法律責任。這是依法治國的必要保證,是法律威嚴的重要體現。當前,在違法必究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堅決反對幹部搞特權、有責不究、重犯輕罰。鄧小平同志曾強調:「越是高級幹部子弟,越是高級幹部,越是名人,他們的違法事件越要抓緊查處,因為這些人影響大,犯罪危害大。」

Ⅷ 結合案例談談你對如何培育法治思維,法治觀念的看法

法學法守法用法,必須養成良好的法治思維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版,而不是法治之權外,更不是法治之上。
大學生要准確把握法治思維的基本含義和特徵,正確理解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逐步培養法治思維,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法治思維及其內涵: ①法治思維的含義與特徵; ②法治思 ②法治思維的基本內容:A.法律之上;B.權力制約;C.公平正義;D.權利保障E.正當程序2.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①法律權威的含義;②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的重要意義:A.社會主義法治觀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條件;對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極為重要;實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權利的基本途徑;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根本保障③尊重和維護法律權威的基本要求:A.信仰法律;B.遵守法律;C.服從法律D.維護法律;3.怎樣培養法治思維:①學習法律知識;②掌握法律方法;③參與法律實踐;④養成守法習慣;⑤守住法律底線

Ⅸ 談談你對法律的認識,以及對我國法治現狀的看法。

現實就來是,法律目前還是統治階級源的工具。理想狀態是:法律是人民權利和權力的「聖經」。
扯-------立法、執法和法律適用存在一些脫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亂-------法律適用上存在時空差異,法律適用標准尚未完全統一;地方立法和部門立法,包括司法解釋都存在有違反上位法的情況。
粗-------立法技術有待提高,宜粗不宜細的方法導致有原則沒規則,貌似有規則的地方,沒有可操作性。
基本的法治框架已經建立,細化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和法律思想意識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Ⅹ 請就如何做到依法治國談談你的看法

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具體來講,有以下四版個方面: 權第一,要加強立法工作,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第二,要加強執法工作,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監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廣泛進行法制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特別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法治環境。

熱點內容
開學第一課民法典 發布:2025-09-02 12:53:51 瀏覽:184
注會經濟法需要聽網課嗎 發布:2025-09-02 12:39:53 瀏覽:855
2017年新勞動法保胎假 發布:2025-09-02 12:19:20 瀏覽:951
合同法收貨地起訴 發布:2025-09-02 12:10:06 瀏覽:894
張志勇律師 發布:2025-09-02 11:45:01 瀏覽:10
怎麼寫影響力商法筆記 發布:2025-09-02 11:43:29 瀏覽:764
鄲城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02 11:27:21 瀏覽:778
買賣合同的聯系人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2 11:13:42 瀏覽:33
經濟法的思考訓練題 發布:2025-09-02 11:13:05 瀏覽:806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體會 發布:2025-09-02 10:52:18 瀏覽: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