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點

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點

發布時間: 2021-01-20 22:27:41

❶ 法律和道德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關系:1 道德是法律的理論基礎。道德理論、理念,觀點等是法律理論、理念等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沒有道德理念、思想的更新和發展,……,就不可能形成法律大廈的堅實基礎。2 道德是法律的價值基礎,是判斷、評價法律的價值尺度。3 道德是法律運用的社會基礎。法治的形成和實現都離不開道德信念的支持,人們的道德水平越高,守法的程度也越高,選擇法律所認可的合法行為的程度也越高。
4 道德是法律的補充。5 法律是道德的承載者,弘揚和發展一定社會道德。6 法律是形成新的道德風貌、新的精神文明的強大力量。作用: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作用、相互促進。1 道德是法律制定的價值指導。法的創制一般以道德為指導,比如道德的正義、合理等會體現在法律中。2 道德對法的實施有促進作用。良好的道德狀況有助於法的有效實現。3 道德可以彌補法律在調整社會關系方面的不足。法律不調整的社會關系可以由道德加以調整。4 過法律教育和實施活動,可以促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 區別:1 產生方式不同。道德根據 人的自然生活而逐漸產生。法律則由國家機構制定。2 表現方式不同。道德表現為人們的意識、信念和心理通過人們的言論、行為、內心信念、風俗習慣等形式表現出來。法律一般表現為國家制定的規范性文件。3 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社會評價的力量,依靠人們內心信念,內在修養、傳統等來維持,通過人們內在的自覺進行,是一種內在強制力。法律具有國家強制約束力。4 調整范圍不完全相同。道德調整范圍廣泛,幾乎涉及一切領域。法律主要調整人的行為。5 評價尺度不同。道德評價主要是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體系,如公正觀、是非觀、榮辱觀等。法律則是看合不合法,有效與無效。6 權利義務的特點不同。兩者都是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者通過權利義務的配置實現社會調控。但道德主要以義務為主體,法律主要以權利為本位。

❷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是什麼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為其都是由社會生活條件所決定的,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

道德與法律的相同點表現為二者之間的縱的聯系,所謂縱的聯系是指它們和其他社會現象間的共同關系,決定著它們的社會階級本質和服務的總方向是共同的,因而它們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必然是一致的。

道德與法律都受到一定階級的政治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並為實現一定階級的政治和意識形態服務。

(2)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點擴展閱讀:

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的好處:

在道德與法律的共同作用下,制約國人的言談舉止,規范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一些事情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又受人們的道德所約束。

道德與法律緊密聯系,作為同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道德和法律有著密切的聯系,二者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法律以道德為基礎,道德以法律為動力,共同發揮著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價值的功能。

我國法律和道德互相配合,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凡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社會主義道德所譴責的行為。有很多法律上的義務,同時就是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我們積極實施法律所倡導和鼓勵的行為,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道德,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道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❸ 職業活動中法律與道德的共同特徵是

答案選擇小標題中的第三個。職業活動中法律與道德的共同特徵是鮮明的職業性、明確的規范性、調節的有限性。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泛指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上占支配地位的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美德,美就是美的事物;德,古稱之為得;合起來解釋就是,美的事物可以吸引和得到社會中的一切。

(3)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點擴展閱讀

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看,正式的法律誠信制度包括三個方面:法律誠信的標准,法律誠信的懲罰機制和實施機制

。首先,誠信的標准應該統一,在同一行業中應對所有的企業或個人都適用,不因企業的所有制不同、規模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所改變。也就是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首先做到這一點,誠信的標准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執行;

其次,法律誠信必須有有效的懲罰機制。有效的懲罰機制可以將保持誠信的外部性內在化,使人們在其經濟行為中充分考慮到不誠信帶來的懲罰後果,提高不誠信行為的經濟成本,使其行為無利可圖,迫使其行為趨向守信。

再次,法律誠信必須有強有力的實施機制。強有力的實施機制是法律誠信有效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它使失信承擔極高的風險,從而使任何不誠信的行為都變得不劃算,從而有效地制止不誠信行為。

❹ 道德和法律的相同點,不能少於100字

道德是生活於一定物質條件的人們以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標准來評價人們的言行、並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傳統習慣和社會輿論維持的規范、原則和意識的總稱。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是法學理論的一個永恆的話題。二者有內在的必然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了解這個問題,對我們理解法的概念有助益,同時,對我們制定良好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與道德相同之處是:第一,它們都是人們的社會行為規范;第二,它們的內容是互相滲透的。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道德要求常常明文規定在法律里。例如我國憲法第24條、第46條、第51條等條款中,就明確規定了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基本內容的「五愛」以及社會公德的要求。在憲法的其他條款和一系列法律中,也直接規定或隱含了道德的要求。第三,二者建立在同一經濟基礎上並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在經濟基礎基本不變而經濟體制有了變化、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的情況下,法律和道德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例如,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憲法作了修改,法律、法規正在進行大量的立、改、廢,道德也發生了變化。第四,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它們追求的都是社會秩序安定,人際關系和諧,生產力發展,人們生活幸福。

同學這不是交作業玩的

❺ 道德和法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是什麼

聯系:

1、在發生學上,都由原始習慣脫胎而來。

2、都屬於社會規范,只是在規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3、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轉化和滲透的。

4、都是社會控制的手段,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

區別:

1 、產生和變遷不同。法律的產生和變遷更多具有人為的特點;道德的產生和變遷具有自生自發性。

2 、兩者表現的具體形式不同。法律是具體的、規范的表現形式,由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或認可,是成文的。道德體現在人們的意識和信念中,道德規范出於人們社會生活的日積月累,一般沒有特定的表現形式。

3、 兩者的實現方式和約束力不同。法律具有國家的強制性.這種強制性在立法、執法和守法的各環節中體現,道德不依靠強制力,依靠內心信念,習俗、教育力量來維持。

4 、調整的范圍不同。可以說大多數的社會關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調整,也可以由他們各自調。

5、表現形式不同。法意國家意志形式出現,主要表現在規范性文件中;而道德以社會意志形式出現,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社會輿論。

6、違反的後果不同。道德制裁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統一性;而法律制裁則是十分確定的;道德制裁無須經特定程序;而法律制裁必須有特定機關按一定程序進行。

(5)道德和法律的共同點擴展閱讀

對於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來說,提升人們的道德修養十分重要,制定法律規則同樣重要。法律與道德二者各有各的邊界,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能簡單偏重於某一個方面。

對於法律規則來說,無論是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還是社會習俗演化而成的法律,都適用於社會公共行為領域。在法律規則管轄的公共領域,維護社會正義、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權利是根本要求。

而道德更多涉及個人內心的自我修為,它可以高標特立,但只能針對自己,不能強迫他人。因此,法律以公共利益為指針,道德以效法聖賢為理想;法律講求的是底線正義,道德追求的是高尚人格。

同時,法律與道德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法律能夠為社會道德的生成提供有益制度構架,為個人道德培育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法律固然不是道德,但能夠凈化人們的內心,讓人們激濁揚清、去惡存善。

因此,雖然法律規則不等同於道德良知,但可以培育和激發人們的道德良知。一個社會,如果人人都講規則,都按照法律規則處事,那麼,這個社會就是一個不壞的社會,雖然可能還不是一個美好的社會。

而法律要深入人心、發揮作用,也必須符合社會的道德追求。換言之,法律規則要有道德性。這個道德性不是法律規則自身生長出來的,而是法律規則吸收了道德理念,從而彰顯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

與此同時,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提升,可以使人們強化規則意識和契約精神,弘揚社會公序良俗,自覺遵守法律。另外,實踐中被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也可能上升為法律規則。

可見,對於法律與道德的關系,我們不能簡單地分割或統合。使二者絕緣甚至截然對立起來肯定不行,但混同亂用的做法也行不通。應當明確,依靠法律所建立的正義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的基礎。今天,我們既要贊美道德,更要信奉法律。

法律並不排斥道德,相反,它可以促成道德生長。這個促成不是代替,而是為道德提供一個制度環境。一個法治昌明的社會,才有望成為一個道德純凈的社會。就像是一片良莠不齊的草地,法治猶如一個農夫,用獵槍抵禦強權的侵奪,用鐮刀去除蔓生的雜草。這樣,美麗的道德之花才會芬芳開放。

❻ 法律與道德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表現形式不同
調整對象不同
違反的後果不同
規范體系的結構不同
調節人們行為的方式不同
產生的社會條件不同
推行的力量不同

❼ 法律與道德等行為規范有什麼共同點與區別

ABC都對,因為是對法律區別於道德的三點論述,D之所以不對是因為道德不僅靠輿論約束,也靠自身的約束。

熱點內容
預借提單和倒簽提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19:04:56 瀏覽:755
丁志剛法學 發布:2025-05-25 19:04:53 瀏覽:500
海商法中的船方義務 發布:2025-05-25 19:02:37 瀏覽:234
江山法院面試 發布:2025-05-25 19:01:05 瀏覽:430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與財務會計 發布:2025-05-25 18:59:33 瀏覽:338
2018注會經濟法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5-25 18:55:08 瀏覽:160
軍人道德與修養 發布:2025-05-25 18:53:37 瀏覽:8
民法典哪有 發布:2025-05-25 18:50:14 瀏覽:638
教授法學院 發布:2025-05-25 18:48:46 瀏覽:240
梅芳法官 發布:2025-05-25 18:47:59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