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市意義

依法治市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1-21 01:10:29

⑴ 新時代深入推進依法治市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一、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依法治國是法治國家的基本特徵,從而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二、依法治國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擇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什麼是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主題下,對治國理政方略進行了長期艱辛的探索。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清醒地認識到,實行法治才是社會主義中國的治國之道和理政之策。與此同時,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對實行法治形成了強烈的呼喚,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都需要以良好的法治環境作為前提。不僅如此,改革開放以後所出現的我國社會結構、社會關系的深刻變化,社會成員生活方式、行為習慣以及思想意識和文化取向的重大改變,也對舊有的社會治理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和嚴峻的挑戰,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在我國實行法治的現實需求。正是基於對歷史經驗教訓的深刻認識,以及對社會發展現實及發展趨勢的正確判斷,我們黨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歷史機遇,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作出了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實現了我黨治國理政方略的重大轉變和歷史性飛躍。

三、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是一項浩瀚龐大、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

深入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1.堅持科學立法,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構建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必要前提。迄至今天,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出現的新領域、新情況、新特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及時制定、修改、完善各項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地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適合我國的具體國情。

2.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法治國家對政府行政活動的基本要求。深入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要求必須堅持嚴格執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

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恰當行使自由裁量權,正確使用相關行政措施和手段,避免損害當事人的正當權益。

三是要求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盡可能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應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是要求誠實守信。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六是要求權責統一。通過科學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規定和配置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責任,保持責任與權力的對應;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切實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3.堅持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發揮著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保障社會成員合法權益,建立和維護正常社會秩序等重要作用。實現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對於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要堅持司法公正。嚴格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同時理性地權衡案件所關涉的各種社會利益,妥善把握和處理好案件所關涉的各種關系,對各類案件作出正確處理,對各種糾紛予以有效化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要實現司法高效。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不斷完善司法程序,切實改進司法作風,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全面提升司法活動的效率,有效應對社會生活中不斷增長的司法需求。

要樹立司法權威。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要切實做到公正、高效、廉潔司法,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全社會要依照憲法的規定,尊重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尊重司法機關作出的生效裁決。

4.堅持全民守法,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社會成員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國方略實施的社會基礎。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每一個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模範帶頭遵守法律;每一個社會成員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尤其是在享受自由和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以及其他社會主體的合法權利與自由,必須依照法定的程序、運用法律規定或法律允許的方式與手段表達利益訴求,維護自身權益。要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使全體社會成員掌握和熟悉法律法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

5.強化監督制約,構建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社會主義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權之治」。要從法律上構建起「以權力制約權力、以權利制約權力、以道德制約權力」的權力制約監督體系與機制,以保證執政黨的權力和立法、執法、司法等各種權力的設置和行使始終不偏離我國民主政治的正確軌道。要圍繞權力運行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完善各種權力的配置,統籌發揮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人民法院對於行政機關行政行為的監督、專門監督機關的監督以及行政機關自我約束與監督的作用,擴大公民對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有序參與,強化人民群眾對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廣泛監督,同時重視和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要從法律上規范各種監督行為,不斷提升監督的科學性、合理性、建設性和實效性。

⑵ 依法治國意義

一、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13]
二、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版和法律在國家政治權、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徹底否定人治,確立法大於人、法高於權的原則,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個人意志的影響;[14]
三、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國是一切國家機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新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五、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法律體系,使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實現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
六、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依法處理國家各種事務。它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
七、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嚴格執法。總之,依法治國要求各級國家機關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什麼重要意義

依法治國的六個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另外,依法治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製度化、法治化的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依法治市意義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

第一,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第二,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根本保證。

⑷ 依法治教的重要社會意義是什麼

依法治教,即全部的教育活動都應當符合教育法律的有關規定,所有的教育法回律關系主體在從事答各類教育活動時都應當遵守或不違背教育法律的規定和精神。
依法治教的意義:
(一) 依法行政是現代國家民主,尤其是行政管理民主發展的前提與保證;
(二) 依法行政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與保證;
(三)依法行政是控制行政權力膨脹趨勢的必然選擇;
(四) 依法行政是推進與深化行政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徑。

⑸ 依法治國的意義是什麼

實施依法治國的意義:
首先,依法治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保證。內
其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容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第三,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
第四,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⑹ 依法治國意義及作用

依法治國思想理念源於中國五千年文化積淀
依法治國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經驗總結
依法治國是對中國治國理政傳統的繼承創新
只有依法治國,才能維護推進社會政治穩定
只有依法治國,才能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公允
只有依法治國,才能保證實現中國夢的願景
只有依法治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長治久安。。。

⑺ 六盤水市依法治市有何意義如何用依法治市指導六盤水四創工作

落實憲法精神,保障群眾利益。

⑻ 依法治國的含義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1. 依法治國的含義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專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屬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也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群眾治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方略寫入憲法,賦予依法治國方略以憲法地位,將加速推進法治,使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獲得憲法性的根本保障。 2.意義: 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其本質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⑼ 依法治國有哪些重要意義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版標志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熱點內容
勞動法處罰力度 發布:2025-05-25 19:21:26 瀏覽:580
預借提單和倒簽提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19:04:56 瀏覽:755
丁志剛法學 發布:2025-05-25 19:04:53 瀏覽:500
海商法中的船方義務 發布:2025-05-25 19:02:37 瀏覽:234
江山法院面試 發布:2025-05-25 19:01:05 瀏覽:430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與財務會計 發布:2025-05-25 18:59:33 瀏覽:338
2018注會經濟法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5-25 18:55:08 瀏覽:160
軍人道德與修養 發布:2025-05-25 18:53:37 瀏覽:8
民法典哪有 發布:2025-05-25 18:50:14 瀏覽:638
教授法學院 發布:2025-05-25 18:48:46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