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名家法學課堂

名家法學課堂

發布時間: 2021-01-21 01:27:23

㈠ 南京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首先,郭秉文不是南師校友。這一點請題主知悉。

另外,給大家補充一些小眾些的校友,他們同樣獲得了很高的成就,很能體現南師的時代氣息、人文氣息。

朱青生

國務院經濟智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位金融界的大鱷其實是81級南京師范大學校友。從朱鎔基秘書、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到中金、申萬宏源董事長,這位縱橫金融界幾十年的重量級「大佬」,於1949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他本科就讀於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而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攻讀經濟學碩士並取得碩士學位。他是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長,曾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如果是商學院的同學,有機會可以聽聽先生回饋母校的講座,一定會受益匪淺。

㈡ 誰能推薦我一個版本好一些《法理學》教材,最好是法學名家的著作,萬分感謝!!!

張文顯的法理學 我們學的就是這個

㈢ 武漢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1、吳倩

吳倩,1992年9月26日出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武漢大學藝術系2010級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內。2012年,容憑借在饒雪漫的長篇小說《雀斑》中擔任書模而受到關注。2013年,簽約浙華策影視。2014年,因出演傳奇劇《隋唐英雄4》而嶄露頭角,隨後,憑借金庸劇《鹿鼎記》被觀眾熟知。



2、雷軍

雷軍,男,漢族,1969年12月16日出生,湖北仙桃人,無黨派,大學學歷,理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

雷軍作為中國互聯網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㈣ 法學名家高銘暄:我是怎樣喜歡上刑法學的

作者:高銘暄,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譽一級教授,兼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國際刑法學協會名譽副主席暨中國分會名譽主席。高銘暄是當代中國著名法學家和法學教育家,新中國刑法學的主要奠基者和開拓者,中國國際刑法研究開創者。

本文原載於《法學家茶座》第一輯

我從事刑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已逾半個世紀,但對我怎樣喜歡上刑法學這門學科,我卻從來沒有形諸文字。

說來話長,童年在故鄉(浙江省玉環縣鮮迭村)上小學時,我就聽人說我的父親在上海做「官」,至於當的什麼官,我並不知道。後來稍稍長大一些,才知道他是在上海特區地方法院當書記官。這件事給自己思想上多多少少打下了一點烙印,覺得自己是「法」門子弟,與「法」字天然有點聯系。當然,那時對什麼是「法」,我一無所知,不過感性上感覺得到:法院就像古代的衙門,是打官司的地方,打官司就得去法院。以後去溫州讀中學,從初中到高中,親眼看到過法院門口掛的牌子,也看到過不少律師事務所的牌子,報紙上也有一些有關的報道,我的升學志願就形成。我立志將來考大學要報考法律系。

1947年高中畢業時,我按自己的志願去辦,先後報考了南方的三所著名大學即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法律系,有幸都被錄取了。因為那時我的父親在杭州工作,任杭州市地方法院推事(也即法官),我想借父親的一點「光」,將來求職容易一些,同時也想圖個生活方便,就選擇了浙江大學法學院法律系就讀。

當時浙江大學法學院院長是李浩培。李先生是被浙大校長竺可楨從武漢大學法律系系主任崗位上聘任過來的。李先生早年留學英國,是國內著名的國際法專家。說來也巧,我入學後第一學年的刑法總則課就是李先生講授的。據李先生後來講,當時沒有聘請到刑法教授,他就親自上陣,他一輩子也就講過這一次刑法課。李先生的講課分析細致、條理清晰、娓娓動聽,對我產生了強烈的震撼,引起我極大的興趣。我本來就對他仰慕,此時就更肅然起敬了。所有的課,我最喜歡聽的是李先生講的刑法課。刑法學的對象明確,體系完整,內容生動,邏輯嚴密,並且所見所聞與實際生活距離非常之近,聽起來毫無枯燥之感。所以聽了李先生講的這門課之後,我就暗地下了決心:好好學習刑法這門課。當時模模糊糊地也意識到將來選擇職業也許就在這一方面呢!

我上了大學之後,父親有一次對我作了明確的表態:「我不管有什麼困難,一定供給你到大學畢業。至於畢業以後,你是出洋留學,還是將來當大學教授,那就看你自己的了。」這段話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首先是激勵我必須很好完成大學學業。這個強烈願望在下述一件事上表現得尤為明顯。1949年5月杭州解放,其後不久浙江大學法學院即被當時的省軍管會文教部撤銷(可能與廢除舊「六法全書」有關吧),對此,李院長和我們廣大同學都表示不能理解,但又無可奈何。同學們紛紛參加當時省里舉辦的人民幹部學校,以便接受短期培訓後去從事革命工作。但我堅持要完成大學學業。既然浙大法學院宣布撤銷,我就在李浩培教授的幫助下,想方設法轉到北京大學法律系繼續就讀。在解放後的北大,我接受了革命傳統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法律專業教育,其中也聽到了著名刑法學家蔡樞衡教授的刑法課和黃覺非教授的刑事政策課,進一步提高了我對刑法學的興趣。

1950年,新中國第一所新型的正規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宣告成立,該校聘請了大批蘇聯專家任教。這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令我心馳神往。當1951年7月我在北大畢業,法律系領導徵求分配去向志願時,我就毫不猶豫地提出願意去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刑法研究生。法律系領導經過研究滿足了我的志願。這樣,從1951年8月起我就被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當了刑法研究生。在兩年研究生學習期間,我先後接受貝斯特洛娃、達馬亨、尼可拉耶夫、柯爾金四位前蘇聯專家的專業教育,對刑法學有了更全面、更系統、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的興趣也越來越濃。這就為我的專業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一再沉思,我已與刑法學結下不解之緣,今後我恐怕只有吃刑法學這碗「飯」了。果不其然,研究生畢業之後,我就被留校任教,而且一干就是50年。我已由一名青年變成老者,如今還在「老驥伏櫪」。

回顧我走過的路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父親的叮嚀激勵我完成大學學業,我沒有辜負他的遺願;二是李浩培教授的講課使我對刑法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決定了我的人生走向;三是三所大學(浙大、北大、人大)的教育奠定了我的專業基礎,使我對母校哺育之恩永誌不忘。就我自己來說,我只是有股傻勁而已,認准了刑法學,就執著地追求,專業思想自始至終沒有動搖,既不想當官,也不想經商,就想做一名合格的教授。平凡如此者,也就沒有資格再羅嗦什麼了。

㈤ 給推薦幾個名人關於刑法著作

張明楷 《法益初論》、《刑法的基本立場》、《刑法學》、《刑法格言的展開》、《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
麻煩採納,謝謝!

㈥ 求那裡有學習法律的網站,最好是名家講座

中華律師協會律師培訓網,有名家的法律講座。有公開課,有內部培訓課程。

㈦ 給推薦幾個名人關於刑法著作

張明楷和陳興良的刑法著作現在是比較權威的,他們有很多刑法學方面的論文。若需要我過幾天給你發過去如何。

㈧ 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法律

法律,說通俗點就是規矩,是上升為國家意志的規矩。所以,學習法律其實沒必要帶著什麼神秘感,你就象學習其他的什麼規矩一樣學習它就行了。
既然它是規矩,那麼它就得告訴大家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怎樣做會有怎麼樣的後果,學習一部法律之後,這該是我們最起碼要搞明白的問題。其實,如果你學習之後知道了這些東西,那就表明你的學習是有成效的。
很多人對法律不可能有很系統的研究,所以,為了避免出現大面積違法的現象,法律的大部分規定都應該是合乎常理的。也就是說,即使你不認識字,即使你根本沒有專門學習過任何一部法律,你也應該知道大部分法律條文的要求。知道了這一點,對於我們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對大多數條文,其實你沒有必要尋章摘句咬文嚼字的念叨,你只要知道生活常識就行了,因為生活常識往往不會讓你做出違法的事,結合生活常識你再來理解這些條文你就會發現你能很快的掌握你最應該掌握的部分。
有些法律的規定比較專業,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需要你具有相關領域的專業背景。比如說證券,比如說專利,如果你對這些領域根本沒有涉足的話,把這些法律學多少遍你也是白搭,因為你連這些法律所規定的一些規則到底做什麼用你都不知道,你學了也沒用,你也不可能學好。對於這一塊,如果你確實要掌握,你就要先掌握這些領域的一些相關的專業知識,對這些專業知識掌握得差不多後,你再來學習有關它們的法律規則不遲。
法律對語言的要求比較高。一些語言學的知識,象什麼邏輯呀、修辭呀、搭配呀你必須要精通,否則你學習法律永遠就達不到真正的專業水準。一個法律大師應該同時是一個語言大師,學好法律是有語言天賦並且通過鑽研已經頗有造詣的人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在學習法律的過程中,一定要有系統學習語言學的意識,結合起來學,一起提高。
精通法律的人與不通法律的人在一種情況之下差距最大,那就是在法律規定與生活常識相違背或是在一般生活中找不到根據的情況下,我稱之為例外情況。什麼時候才顯示水平呀,那是在例外情況下。正常情況下的東西大家都清楚,學過沒學過區別不大,在例外情況下,沒學過就不知道,學過的才讓人感覺到區別。對於這種例外情況,學習法律的人應該記牢,而且鉅細靡遺,記得越多越好。
最重要的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找出一些案例,運用所學過的法律理論和條文對其進行分析,找出是非曲直,分清黑白高下,對正確的言行給予理論上的支持,對不正確的則進行有力的批駁。在這個過程中,學的東西會有一個由死變活的飛躍。

㈨ 請問名家推薦法學生讀書:法學專業大一新生讀什麼書

1. 蘇力:《法治及其本土資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閱讀秩序》、《送法下鄉》] [點介] 本書最大的價值當在法學「啟蒙」。它會告訴你我們在觀察法律現象是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視野和方法,應該如何培養我們的學習和研究進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識、挑戰既有的知識和觀念。對於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完此書,會感覺法律原來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枯燥。後面的《送法下鄉》一書可以說是第一本書的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和具體運用,更加充實和飽滿,雖然我還是覺得其《本土資源》一書最為重要。 2. 俞吾金:《問題域外的問題》 [點介] 作為一本哲學知識和流派介紹的通俗讀本,該書不僅可以把讀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學天地,更重要的是,該書在開辟和拓寬學生的問題域上,特別在怎樣形成自己的問題意識上,有著相當的幫助。如何提問、提什麼樣的問題,這是大學期間一直要注意訓練的能力 ,它在很多時候比具體的知識要重要得多。 3. 費孝通:《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江村經濟》] [點介] 今天我們離費先生寫作此書的年代已經相去六七十年,但費先生於書中所做的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是那樣的切中肯綮;費先生所具有的問題意識和文章風骨,我們今天仍然還差之甚遠。每一個法律人都應該反思:法學的知識貢獻在哪裡? 4.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中的真實游戲》 [點介] 透視中國社會實際運行的游戲規則。為什麼在我們的正式制度外,還會有一套更為適用的潛在的規則?作者從歷史中的故事投射到當今的現實。我們可以從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條件上什麼?法律的道德善惡與實際的利害格局存在什麼樣的關系?我們是在自我欺騙的冰山上生存,還是在苦澀的反省中奮起? 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黃金時代》]
[點介]這是一本清醒的書、理性的書、幽默的書和智慧的書。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人生和社會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什麼是獨立思考和判斷的精神;什麼是真正的人文關懷。作為法律人,也許此書給予我們的最大啟迪是:缺乏對「沉默大多數」的關懷、缺乏某種「精神家園」的法律,是沒有生命的法律。但是各位一定要記住:王小波的小說,特別是《黃金時代》,讀起來更加讓人回味。 6.賀衛方編:《中國法律教育之路》 [點介] 學法之人,當對法律教育的歷史、現狀和發展有基本的了解。本書提供了這樣一個了解的途徑。不寧唯是,當我們對自己身處的職業教育的現狀和社會的反差進行理性的反思和檢討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對這個法律教育生態圈的運行有一個冷靜的認識。此書的一個特點就是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角。 7.伯爾曼:《法律與宗教》 [點介] 寫得精彩,譯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後的精神,支撐法律的東西。「沒有信仰,法律它將形同虛設」。在中國既有的法律傳統被打破的同時,我們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傳統?當然,讀此書時,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語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線索。 8.馮向:《木腿正義》 [點介] 我相信此書對於專事法律的同仁來說,應該是一個極好的啟迪案本。作者憑借自身的文學學科的優勢,游仞於法律和社會之間。對法律個案層層剝離,既立意深遠,又視界寬廣,不失為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9.梁治平:《法辯》[《新波斯人信札》、《書齋與社會之間》] [點介] 這裡面主要匯集了梁先生於1980年代中後期在《讀書》雜志上發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釋法律,用法律解釋文化」的個案實踐和言說。辯異、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貫一氣。對年輕學生來說,讀此書還可以學到如何讀書、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體會的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新》一書亦是早期和另外幾個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書齋》一書是作者的文化隨筆,寫得輕松隨意,也更見功力。 10.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 [點介] 作者對歷史的厚積薄發和駕輕就熟,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諳熟洞然與透闢分析,都顯示出其「史實」與「史識」的完美結合。文筆老辣,一氣呵成。其對政治與道德關系的揭示、規則與生活狀態的運作的闡說,對於我們了解傳統和法律都有著極大的啟迪。此書不可不讀。 11.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社會科學方法論》] [點介] 作者對學術、政治,甚至人生三者之間關系的看法,實在可以廓清我們的許多認識。我們所處的是一個缺少虔誠和信念的時代,這影響著我們對自身的了解,我們竟不知道從事的職業除了謀生以外還有什麼意義。本書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答案。 12.應星:《大河移民上訪的故事》 [點介] 用「講故事」的方法寫的社會學著作。直面「移民」中國家和人民的權力運作,從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戲,又不乏對平民的生存狀況的關注。無論從研究方法、研究問題的開辟和創新上,本書對沾沾自喜的法學中人來說,都是一記棒喝和警醒。 13.華勒斯坦等:《開放社會科學》 [點介] 對於每一個從事社會科學的學習者(在此包括法學)來說,對社會科學本身的性質及走向得有一個比較自覺的(雖然不一定是清醒的)把握。本書在這方面是極具挑戰力的。它研究社會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形態的建構;對社會科學的分工的質疑;從事社會科學的學術立場何在等問題。本書短短七萬言,薄薄小冊子,但卻比那些動輒數十萬、百萬言的著作要有價值得多,更具思想的包容量。 14.梅因:《古代法》[薩維尼:《論立法與法學的當代使命》] [點介] 歷史法學派之代表著作。其重要之處不僅在於經由自己的研究勾畫出法律發展的脈絡,提出了法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的振聾發聵的命題。更在於,他在學術研究上的獨立和懷疑的精神,對「自然平等」的流行話語的批判。一如梅因所說,我們最需要的也許是對新舊材料的不斷審查,而不是盲信。後一本書亦是歷史法學派的代表著作。 15.柏拉圖:《游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 [點介] 本書是蘇格拉底審判與處刑的三篇著名對話。展示了蘇格拉底是如何被判刑的,他對待神、知識、倫理、法律、死亡等的態度如何。讀者從中受到其人格的震撼之餘,還會進一步思考蘇格垃底到底是怎樣死亡的重大的政治和人生的問題。在對話和詰問中教給你智慧,這是本書的另一重要收益。 16.安徒生:《安徒生童話全集》 [點介] 我們缺乏的正是一個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幸福與苦難、歡笑與淚水的世界。學習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喪失一顆童心。對於那些沒有讀過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訴你們:走進這個世界吧,現在還來得及,它會使你們獲得更健全一些。 17.弟子規 [點介]「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和諧的世界。

㈩ 為什麼說法學名家和法律訴訟有關

為什麼說法學名家和法律訴訟有關?法學名家,他一般的都是從事與法律有關的工作。律師事務所,法律咨詢處等等。

熱點內容
勞動法處罰力度 發布:2025-05-25 19:21:26 瀏覽:580
預借提單和倒簽提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19:04:56 瀏覽:755
丁志剛法學 發布:2025-05-25 19:04:53 瀏覽:500
海商法中的船方義務 發布:2025-05-25 19:02:37 瀏覽:234
江山法院面試 發布:2025-05-25 19:01:05 瀏覽:430
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與財務會計 發布:2025-05-25 18:59:33 瀏覽:338
2018注會經濟法視頻百度雲 發布:2025-05-25 18:55:08 瀏覽:160
軍人道德與修養 發布:2025-05-25 18:53:37 瀏覽:8
民法典哪有 發布:2025-05-25 18:50:14 瀏覽:638
教授法學院 發布:2025-05-25 18:48:46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