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社會道德人教

社會道德人教

發布時間: 2021-01-21 18:38:34

1. 統編人教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道德法治知識點匯編匯總

第一單元 我們的好朋友

我們的好朋友

1. 在學校生活(三)年多了,你一定交了不少好朋友。

2. 與(朋友)在一起是那麼開心、美好。

3. 友誼總是給我們(溫暖),讓我們感受到(真情的存在)。

4. 我們都渴望獲得(友誼),但我們應該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友誼)。

5. (不合理的要求)會傷害朋友之間的友誼。

6. 友誼來之不易,需要(珍惜)。學會(與朋友相處),友誼才能(深厚長久)。

7. 在學習和生活中,哪些原因能讓你們成為好朋友?

①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能談得來;

②經常在一起學習;

③同學非常友善。

8. 哪些不好的行為和習慣會讓人難以交到朋友?

①嫉妒心強

②小氣、自私

③瞧不起別人

④欺負弱小的同學

(意思合理即可)

9. 要珍惜我們的友誼,我們應該怎樣做?

①當朋友有困難時,我願盡力幫助。

②當朋友犯錯誤是,我要提醒他,並幫助他去改正錯誤。

③當朋友幫助我時,我會表示感謝。

10. 你和好朋友之間有哪些開心事?分享一下。(合理即可)

說話要算數

11. (說話算數)是人的一個重要品質。說話不算數不僅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也會對自己(造成傷害)。

12. 「食言而肥」這個成語勸導人們為(人處世要講信用)。

13. 我們敬佩(說到做到)的人,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14. 我們不僅要對(別人)說話算數,也要對(自己)說話算數。

15. 對別人說話算數,會有人(監督),對自己說話算數就只能靠(自覺)了。

16. 如果你的同學說話不算數,你會做些什麼呢?

①對他做出的保證進行監督。

②陪伴他完成他所保證的事情。

③在他做違反承諾的事情的時候提醒他。

(意思合理即可)

17. 從哪些由於失信而導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①我們要做誠實守信的人,要說話算數。

②失信不但會傷害別人,還會傷害我們自己。

18. 一個人對他人說話要算數,對自己就可以說話不算數嗎?你有幫助自己說話算數的妙招嗎?

①我們不但要對他人說話算數,對自己也要說話算數。

②我們可以對自己承諾的是做出一個計劃表。

③在完成自己的承諾時,給自己一個禮物。

當沖突發生

19. 校園生活(充滿快樂),但也會(出現一些沖突)。

20. 在我們身邊存在這各種各樣的(沖突)。只有正確認識(產生沖突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沖突)。

21. 能否避免發生沖突,往往取決於(我們處理矛盾的方式),方式不同,結果也不同。

22. 產生沖突並不可怕,採用(正確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化解沖突。

23. 在生活中,我嗯不僅會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會遇到被他人欺負的情況。

24. 被人欺負是(痛苦)的,如果我們不抵抗,欺負可能(變本加厲),(痛苦)也會加劇。

25. 在校內受到欺負可以(請同學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師請求保護)。我們必須(採取正確的方法來應對欺負)。

26. 在校外受到欺負時,也需要(果斷採取措施),保護自己。

27. 我們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也需要學會(用合理的方式擺脫煩惱)。

28. 在校園中容易導致沖突的原因有哪些?

①不遵守校園中的規則

②做錯了事強詞奪理,拒絕道歉

③處理矛盾的方式不妥當

29. 面對沖突,你有哪些方法來化解沖突?

①控制情緒,保持冷靜

②交換意見,講清道理

③換位思考,理解他人

④商議辦法,和諧相處

⑤請人調節,解決沖突

30. 看到同學被欺負了,你應該怎麼辦?

①跟被欺負的同學站在一起,對欺負行為說「不」。

②向老師家長報告,希望他們趕來制止。

31. 如果你在校園里被欺負了,你應該怎麼辦?

①請同學主持公道

②向老師請求保護

第二單元 做聰明的消費者

買東西的學問

32. 我們都有過購物的經歷。怎樣才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這裡面可有(不少學問)。

33. 正規商品的外包裝上一般都有(廠名廠址、使用說明、生產日期)等內容,這是我們了解商品的重要渠道。

34. 購買食品時,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盡量購買(綠色、天然)的產品。購買商品時如有「(三包)」卡,以便(維修和退換)。購物時,要盡量選擇(正規廠家)的產品。總之,要注意產品(有無質量檢驗合格證、商標、生產廠名、廠址和生產日期、有效期)。

35.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有權索要(發票),發票是消費者更換商品、保修商品、解決糾紛、索要賠償的(憑證),也是國家管理財政、徵收稅款的重要工具。

36. 我們在購物時需要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做一個(文明)的消費者。這既是必要的行為規范,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

37. 在購物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侵犯自己權益)的行為,我們要有(維權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38. 購物時要有(自我保護意識),要在(正規商店)購物,購物後保留好憑證,了解自己有哪些合法權益等。

39. 購物時遇到矛盾和問題,首先應與(商家、廠家)協商解決,協商未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或工商管理部門投訴。

40. 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不受侵害的權利,商家(無權)搜查顧客的身體或背包。

41. 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12315)

42. 怎樣做一個文明的顧客?

①要講文明禮貌

②商品要輕拿輕放

③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位

合理消費

43. 生活中有(許多商品)對我們具有吸引力,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我總是希望父母能夠(滿足自己需求)。

44. 當我們提出一些要求時,父母會(根據具體情況)做出決定。(不合理的)要求,父母會拒絕。

45. 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滿足,我們可以做到:(體貼父母,想想父母的辛苦和難處,不提讓父母為難的要求。不趕時髦,不要攀比)。

46. 通過(合理比較、自我剋制)等方法,我們可以學會做出正確的購物選擇。

47. 學會(克制),根(實際需求)合理消費,是擁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條件。

48. (合理開支)並不意味著一味省錢。我們既要(精打細算、量入而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有滋有味)。這樣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49. 同學們,請你像想一下合理(有計劃)消費和過度消費的不同行為,分別舉例描述。

合理消費行為:按實際需要采購日用品;飲食適量,按需就餐;有儲蓄,可以進行投資理財。

過度消費行為:買東西不知節制,超過預算;暴飲暴食,不知約束;不僅沒有儲蓄,還可能到處借錢。

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

50. 我們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時,也可能會(產生浪費)。

51. 這種浪費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並不多,但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

52. 浪費行為更是對(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53. 節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情做起。為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54. 很多浪費行為是(我們錯誤的想法)導致的。

55.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56. 關於節儉的名言警句:(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57. 關於節儉的名言警句:(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58. (浪費行為)更是對勞動者勞動成果的不尊重。

59. 浪費有多種表現,請你就幾個實際生活中浪費的例子。(合理即可)

把不愛吃的事物扔掉是浪費;衛生間長流水現象是浪費;教室沒有人是燈常亮著是浪費。

第三單元 美好生活哪裡來

我們的衣食之源

60. 生活中,我們要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61. 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種類多樣,有(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聯系密切。

62. 農業是我們的(衣食之源),我們(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樣樣離不開農業。農業為我們(提供食物),為工業生產(提供原材料)。

63. 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秋分日)定位「(中國農民豐收節」),體現了我國重視農業,尊重農民,感恩勞動的文化傳統。

這些東西哪裡來

64.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業生產)提供的。

65.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需求的提高,工業產品的生產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和方便)的生活。

66. 工業產品的(創新和發展),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方便,我們要感謝那些(發明和製造產品)的人,是他們用(智慧和勞動)為我們創造著幸福的生活,我們應當倍加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將來,我們也可以(發明、製造)新的產品為人們的生活服務。

67. 如今,走到世界各國,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國製造)」的商品。這些商品上都印著「(Made in China」)。

68. 過去,高科技領域「(中國創造)」的身影還不算多。現在,這種局面已經有所改善,「中國創造」也有了一席之地。

生活離不開他們

69.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付出。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給人們提供了不同的服務,才使這個社會有序地運轉起來。

70. 我們家庭中的成員每天都會接受來自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服務。

71. 盡管人們從事著(不同的勞動),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勞動者)」。我們的父母和其他親人也是其中的一員。

72. 社會的良好運轉需要(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盡管不同的職業在勞動方式上存在差別,但勞動者之間是(平等)的。

73. 人們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只是(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74. 很多勞動者從事的工作看起來也許非常普通和簡單,但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75.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每年的(5月1日)。

76. 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每天(辛勤地勞動),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服務)。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感謝)他們的勞動。

第四單元 感受家鄉文化 關心家鄉發展

當地的風俗

77. 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俗),這些風俗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78. 有很多伴隨著我們成長的風俗,這些與我們成長有關的風俗寄託了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願)。

79.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伴隨我們成長的很多風俗體現了(愛幼)的傳統,相應地,也有很多風俗體現了(尊老)的美德。

80. 中國有許多重要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但是,相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慶祝方式,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異的節日風俗。

81. 春節常見習俗:過小年掃塵、吃灶糖;貼對聯、放鞭炮;除夕吃年夜飯,守歲;初一拜年等。(各地風俗稍有不同)

82. 端午節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各地風俗稍有不同)

83. 中秋節習俗:吃月餅、賞月。(各地風俗稍有不同)

84. 元宵節習俗:觀燈展,猜燈謎,吃湯圓。

85. (清明節)在每年4月5日前後,古時也叫三月節。也被稱作「踏青節」。

86. (重陽節)的日期是農歷九月九日。又稱「雙九節」或「老人節」。

87. 除了這些共同的節日,許多地方還有不少當地特有的節日,這些節日也會涉及(許多獨特的節日風俗)。

88.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特有的傳統活動。

89. 不同的風俗體現了不同的文化,都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祝願),表達了人們多樣的情感。

90. 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風俗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變革)。

91. 有些風俗不符合時代需要,應該(淘汰);有些風俗是否保留,人們有不同的看法。

92. 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有一些優良的風俗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令人心痛。為了留住這些優良的風俗,國家和社會都在努力。

93. 請你說一說你知道的常見的關於敬老的一些行為。(合理即可)

94. 給過生日的老人祝壽、表演節目;扶老人過馬路;給家中老人洗腳;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95. 在傳統節日春節期間,每年都有因放鞭炮而發生事故,有人建議禁止燃放鞭炮。請你談談你的看法。(合理即可)

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96. (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和民間手工藝)都是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各地有許多著名的民間藝術。

97. 只要(用心去觀察),你就會發現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驕傲的(民間藝術)。

98. 著名的民間藝術:(北京京韻大鼓,東北秧歌,廣東舞獅,天津楊柳青年畫,江西景德鎮瓷器,陝西華縣皮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木卡姆藝術,江蘇蘇州刺綉,四川川劇變臉等)。

99. 民間藝術由(勞動者)創造,用來滿足(生活和審美)的需求,表達(人們的美好願望)。

100. 民間藝術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民間藝人)的聰明才智。民間藝術的成就裡蘊含著這些藝人的(努力與智慧)。

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外來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沖擊,許多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正面臨著衰落的困境。

102. 面多一些民間藝術衰落的現狀,我們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展)它們。

103. 對民間藝術的保護,我們少年兒童也能貢獻一份力量。

家鄉的發展

104. 家鄉的發展帶來了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巨大改善,這是看得見、體會得到的。

105. 家鄉在發展建設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面對問題我們不能(迴避)。

106. 學校開展「家鄉發展建設」的調查活動,請你做出一份簡單可行的調查方案。

(1)社會道德人教擴展閱讀:

方案1:

以收集、觀察等方式,了解家鄉生活服務設施方面的變化。①方便人們休閑的設施建設(公園、廣場、圖書館、體育館等)

②方便人們購物的商業設施建設(超市、商場、農貿市場等)

方案2:

以采訪家人的方式,了解家鄉教育方面(可以改為其他方面,如城市建設方面,出行方式方面)發生的變化。

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說說,他們小時候的情形,再看看現在的情形。

方案3:一實地參觀、采訪的方式,了解家鄉醫療事業的發展。(或了解人們休閑娛樂方式的變化)

2.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的學科核心素養是什麼_

指個體在面對復雜的、不確定的現實生活情境時,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回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答、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在分析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

3. 新人教《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案

活動准備
1.一組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工作圖片。
2. 輕音樂《為了誰》《我和你》《感謝你》。
3. 拍攝校園里的勞動者錄像。
活動過程
(一)情境再現:「哪些人為我們服務」。
1.小朋友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哪些人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那些默默工作的人們,看看他們勞動時忙碌的身影吧!
2.在剛才的畫面中,都看到了誰?他們在為我們做什麼呢?
3.學生討論交流,老師隨機小結歸納:
(1)農民:在炎炎烈日下,踩在泥水中,辛苦插秧,沒有他們,我們吃不到白白的米飯。
(2)交警:每天上學放學,都看到他們不管嚴寒酷暑、不論刮風下雨,為了我們的出行安全,一絲不苟地指揮交通,他們努力維持交通秩序,馬路上很有序,我們才能平平安安地到達學校和家裡。
(3)建築工人:他們頂著烈日,為我們建設美好的家園,讓我們舒舒服服住在裡面。
(4)醫生:我們生了病時,是他們辛辛苦苦給我們看病配葯打針,讓我們減少痛苦,早日康復的。
(5)清潔工人:為了大家周圍環境的干凈美麗,總是不怕臟和累。
4.小結:小朋友們,不管插秧種稻的農民,還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不管是滿面塵灰的清潔工人,還是保家衛國的解放軍;他們為了我們,都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我們的生活離不開他們默默無聞的勞動啊。
5.除了這些人,還有哪些人每天也在辛勤地勞動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
6. 欣賞一組衣食住行各種職業人員圖片或書上圖片:農民、交通警察、建築工人、售貨員、醫生、消防員、清潔工人、解放軍、紡織工人、郵遞員的圖片若干張,配樂《為了誰》《我和你》
7.小結:小朋友們對身邊的勞動者關注了解得真多,正是有這么多人的服務,我們才能健康的成長,幸福生活。假如我們的社會離開了清潔工,會……離開了醫生……離開了警察……離開了售貨員……是啊,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那麼重要,為了我們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他們從沒說過累,也沒說過苦,他們的貢獻真大啊!(出示課題)值得我們尊重,讓我們把貢獻的勛章獎勵給他們。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各種各樣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引發對身邊人的關注,把這些悄無聲息辛勤勞動的人們由幕後推向前台,讓學生感受到有很多勞動者為了我們辛勤地付出著,激發學生對勞動者的尊重。】
(二)小小采訪:「了解他們的辛苦」
1.談話:小朋友們,當我們每天背著書包踏進我們的校園時,關注到校園里這些熟悉的身影嗎?播放。[播放一組校園忙碌的身影觀察圖片]
2.想了解他們嗎?現在老師給大家一個做小記者的機會,深入了解老師的工作。
(1)學生現場采訪。
(2)采訪完畢,問學生有什麼感受。
3.課前,我們的小記者對校園中的各個勞動者進行了采訪,來,聽聽他們是怎麼說的?請看采訪錄像。(師播放采訪錄像)
(1)錄像一:采訪食堂阿姨
看完錄像,組織討論:聽了小記者的話,你的感受是什麼?
(2)錄像二:采訪清潔工阿姨
你有過這樣的行為嗎?有什麼想說的?
(3)錄像三:采訪圖書館老師。
等下次輪到我們去借書時知道怎麼做嗎?
4.小結:為了給我們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學校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勞動者的身影,雖然我們天天和他們見面,但平時卻很少去關注他們。
5.談話:老師為小朋友們請來了我們學校的保安叔叔、修理工叔叔,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的到來。小朋友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呢?(老師適當指導:每天的工作任務、工作時間、工作感受等)
5.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訪。
6.組織學生交流采訪情況。
7.此時此刻,小朋友們最想說些什麼?
8.總結:小朋友們,通過采訪,我們知道學校里每一個人的工作都非常辛苦,為了你們的成長,他們從沒說過累,也沒說過苦。讓我們說一聲謝謝你!(輕音樂《感謝你》)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進一步讓學生了解到校園里的勞動者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中,以生活為依託,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引發對勞動者的尊重和感激意識,並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活動總結
1. 播放歌曲《感謝你》,學生欣賞,跟隨著哼唱。
2. 教師總結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許許多多我們認識的、不認識的人,付出了辛苦的勞動。有了他們的辛勤勞動,才有我們的健康成長,幸福生活。

4.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里的學科核心素養,是指「當個體(這里一般指學生)在復雜的、不確定的生活情境中。能夠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所孕育出來的(跨)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結構化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內的動力系統。在分析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和關鍵能力。」

2016年9月,北京師范大學舉行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將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4)社會道德人教擴展閱讀

新編道德與法治教材怎樣體現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求?

教材編排設計一是依據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認識核心價值觀。

二是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由近及遠,結合學生不斷增長的年齡和閱歷,促進學生逐步形成核心價值觀。

三是採取循環往復、螺旋遞進的呈現方式,強化教育效果,引導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層層推進。

四是設計多種活動形式,促進學思並舉、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候,也要特別注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相結合。既注重了傳統節日、民俗、傳統禮儀、積極的民間文化等方面的教育,也注意使用古代詩歌、傳統格言及諺語等題材對兒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還專門以「驕人祖先、燦爛文化」為單元,集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教材富有中國文化風格和精神氣息,幫助學生建立起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鏈條,在完整的歷史文化脈絡中涵養當代中國少年兒童的品德。

熱點內容
中日行政訴訟法比較 發布:2025-09-07 01:16:32 瀏覽:700
變態女子刑法 發布:2025-09-07 00:54:00 瀏覽:856
如何完善鐵路客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0:34:29 瀏覽:80
法治宣傳欄圖片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479
人大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954
西南政法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9-07 00:12:43 瀏覽:846
工會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9-07 00:06:51 瀏覽:502
中華民共和國勞動法 發布:2025-09-06 23:50:50 瀏覽:846
國家公布條例 發布:2025-09-06 23:50:14 瀏覽:627
2014年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06 23:49:24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