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農村道德講堂

農村道德講堂

發布時間: 2021-01-21 19:14:53

❶ 如何做一名合格基層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央農村工作會上強調「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小康社會的短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當前,我們的「三農」面臨新「三化」問題:即農業「副業化」、農村「空巢化」、農民「渙散化」的問題。同時,我們的基層幹部存在服務農業「簡單化」,服務農村「形式化」,服務農民「被動化」現象。這種新常態下,後發趕超,沖出「三農」窪地,全面實現同步小康。關鍵一招在於「用好乾部」,作為基層幹部根本在於:當好六種「人」,做到六個「知」。

一是當好「明白人」,知底。

面對新常態,必須知道百姓需要什麼,關注什麼,反對什麼。在發展中,有過哪些失敗教訓,成功經驗,多掌握百姓的感受,弄清家底。同時,熟悉當前三農相關政策、法規,因地制宜,不亂許願,不亂表態,引導農民也成為「明白人」。

二是當好「規劃人」,知路。

幹部明白了自己的鎮情、村情,就必須引領群眾「規劃」出一條科學發展之路。圍繞「農業產業化、就地城鎮化、農特產品工業化、農民工人化」來規劃。幹部引領群眾抓信息,挖掘民俗民智,彰顯地域特色,體現民本思想,突出「一村一品」,讓群眾成為規劃藍圖的主力軍。幹部要及時歸納,提煉路子,邀請專家評估,走依法治村路子。整個發展規劃充分體現守底線、控紅線、走好群眾路線的總目標。盤活農村閑置土地、房屋、生態、人文等資源。打造「房屋依山傍水,村莊顯山露水,街巷暢潔亮美,田土糧豐果茂,百姓富足安康」的新農村。

三是當好「組織人」,知性。

幹部要充分發揮「道德講堂」、「農民講師團」的作用,讓普通群眾的故事進課堂,讓身邊人說身邊事,讓回鄉創業人士談體會,用發展成果來感召百姓。黔西縣通過「山村酒席何時休」及「望遠鏡下的村支書」等微電影引導百姓自覺移風易俗,拒絕「濫辦酒席」,鄉村幹部紮根農村,圍著群眾轉,帶著群眾干,幫助群眾賺。產業發展也由大戶帶頭,走向「駐村工作隊+支部+基地+農戶」等合作組織引領農民共同發展上來。科技幹部因勢力導,及時參與科技支農;金融幹部服務上門,推進信用村鎮建設,培植主導產業;農經幹部推動土地流轉確權,實現家門口就業,加快農民就地工人化。通過各級幹部的組織引領,農民既「富腦瓜子」又「鼓錢袋子」,組織紀律性也增強。幹部適時引導優秀農民入黨,吸收新鮮血液,建好農村後備幹部庫,幹部服務會更精準,從而解決農民「渙散化」的問題。

四是當好「貼心人」,知里。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農村的老人孩子成為「空巢化」主體。幹部再靠春節時「一桶油,一袋米,兩行淚」已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甘棠鎮通過近兩年的春暉行動,在中小學設立春暉班,秉承「三扶三感」的愛心理念(三扶:扶貧困、扶志向、扶智慧;三感: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自然)讓近1000多人次的孩子感受春暉溫暖。通過「親情、鄉情、友情」作紐帶,感召一批批外出人員返鄉創業,減少「空巢」量。

五是當好「經紀人」,知市。

幹部牢牢堅持綠色先行,把農村建成花園、森林公園、果園。山上戴帽子,山腰纏帶子,山前鋪毯子,用好田壩子;一年有花,四季有果,魚米飄香。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現「見縫插綠,擇機興業」,走好綠色之路。農業科技幹部、村幹部、改非幹部、復退軍人、農村黨員帶頭興辦「農」字型大小項目,帶頭做示範,闖路子,闖市場,發揚「文朝榮」精神,念好「市場經」,引進專業化企業投資興業,讓「產業歸路」。讓生態之「氣」變為資源,做成「罐頭」走向市場,走好創業之路。

六是當好「清白人」,知法

幹部要尊重憲法,敬畏憲法,遵守憲法。嚴守黨紀,按規矩辦事,守住底線,不越紅線,不謀私利。用好各種惠民政策,長期堅持「反四風」不動搖。幹部要襟懷坦白,做人坦盪,才會處事坦然。目前,「三農」問題成為農村小康的制約瓶頸。試想:如果沒有清白的幹部,怎麼會實現政治清明,政府清廉?那麼,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不就顯得蒼白無力嗎?幹部要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以好官德帶好民風,促進:百姓守法懂規矩,鄰里和睦相處,鄉村美麗和諧。

總之,有了好乾部,才會適應新常態,發揮新作為。只要幹部敢於吃苦頭,百姓嘗甜頭,農村才會有盼頭。實現幹部服務農業「專業化」,服務農村「精準化」,服務農民「親情化」。

❷ 鄉鎮美麗鄉村文化牆建設內容有哪些內容

文化牆涉及精神文明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路線、壞境保護、村規民約、勤政廉政、為人處事、誠信孝義、文明行為規范等各個方面,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要求相適應,起到了既美化環境,又增強群眾道德意識的雙重效果。

文化牆是宣傳政策、優化環境、樹立新風的重要手段,更是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傳遞能量的重要載體。固城鄉將文化牆建設與道德講堂、善行義舉四德榜、五星級文明農戶評選等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群眾充分認識到建設文化牆的意義和作用,自覺的學習文化、弘揚道德、提升素質。各村都成立了道德評議會,建立了道德紅黑榜和善行義舉榜,每季度從勤、儉、孝、和四個方面對群眾進行評議推薦,對評選出的先進典型上紅榜公示,進行表彰獎勵,並組織在道德講堂進行宣講,教育引導群眾向先進學習;對評選出的後進典型上黑幫,年終降星或取消星級資格,督促後進治病去垢,埋頭趕上。通過與各項活動的對接,群眾對文化牆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逐漸成為了繁榮農村文化、促進鄉風文明的有效途徑,也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文明課堂。

熱點內容
安徽通信條例紅線 發布:2025-09-07 01:37:20 瀏覽:165
小學校衛生室有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1:37:17 瀏覽:174
2016經濟法基礎重點歸納 發布:2025-09-07 01:25:04 瀏覽:253
證據法學筆記 發布:2025-09-07 01:20:37 瀏覽:171
中日行政訴訟法比較 發布:2025-09-07 01:16:32 瀏覽:700
變態女子刑法 發布:2025-09-07 00:54:00 瀏覽:856
如何完善鐵路客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07 00:34:29 瀏覽:80
法治宣傳欄圖片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479
人大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9-07 00:22:14 瀏覽:954
西南政法大學在職法律碩士復試 發布:2025-09-07 00:12:43 瀏覽:846